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6章 開誠佈公地談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16章 開誠佈公地談判

吃完晚飯,葉子書就接到訊息,明天上午繼續在老地方談判,葉子書也應了下來,這件事情還是儘快有個結果為好。

晚上陪著裴晴看了會電視,兩人其實都不是那麼喜歡看電視的人,主要是藉著機會,彼此陪伴而已。

到了九點,裴晴就回去看書,葉子書則是回到書房工作,一直忙到12點,才去睡覺,如果是他一個人,鐵定會忙到凌晨四點。

不過他也趁著睡覺時間更多的機會,在虛擬圖書館裡面學習,這段時間他開始學習量子方面的知識。

自從寫了這些醫術著作之後,他打算暫停一段時間學習這些內容,準備換個腦子,將量子方面的知識搞明白。

不說什麼高深的應用,光是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就足夠給社會帶來變革,特別是量子通訊,在軍事領域的運用非常廣。

他準備在通信衛星系統上面使用這項技術,到時候通信衛星會融合電磁通訊和量子通訊兩種模式。

電磁通訊主要運用在民用領域,而量子通訊會運用在軍事領域,他認為最合適的地方就是潛艇通訊。

如果是使用電磁波的話,是很難實時和海水下面的潛艇通訊,一旦潛艇浮上來接收資訊,就有可能暴露。

現在一般使用的是超低頻通訊,利用低頻電磁波具有更好的穿透性達到通訊的目的,但是通訊速率非常低,只能進行簡單的資訊接收。

如果使用了量子通訊,就沒有這樣的困擾,不但安全性更高,任何障礙物都不能阻擋量子通訊,因為無法對其產生干擾,具有高度穩定性。

量子計算更重要了,目前限於經典計算機算力的限制,其實人工智慧技術已經到頭了,就算他有更好的想法和技術,也很難繼續提升。

因為在提升的話,算力不足以支撐,不但成本高昂,而且產生的效益也非常低,並不是一個最佳的狀態。

如果有了量子計算機,並且解決了通用性問題,人工智慧哪怕是軟體層面上不做改進,也比現在發揮的效果大得多。

除了這兩種之外,他還要找出更先進的大容量存儲技術,遙感衛星系統每時每刻都會產生大量的資料,想要儲存較長時間都沒法做到。

現在用於長時間資料儲存備份的存儲介質還是磁帶,主要是價格低廉,且存儲容量巨大,滿足商業化需求。

但是用在遙感資料儲存上就有點不夠看了,哪怕價格再便宜,但是儲存速度太慢了,磁帶轉得再快也屬於機械範疇,必然受到機械結構的限制。

他之前想過使用DNA存儲技術,其實關於DNA資訊存儲技術,早在1988年就有人嘗試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優缺點也很明顯,優點就是儲存資訊密度大,一公斤DNA物質,就可以將幾十年後人類的全部資料都儲存進去。

缺點也很明顯,成本高昂,這個他還有辦法解決,但是讀取資訊速度都不快,對他來說都是致命的缺點。

所以他想要做的不是完全按照生物DNA的模樣來構建資訊存儲技術,而是想要構建一套先進的仿生DNA存儲技術。

而不是簡單地利用磷酸聚酯來構建,因為穩定性很差,還容易發生突變,小規模突變還可以透過校驗系統來預防,但是如果發生較多較密的突變,就很不好解決。

所以他首先需要找到一種合適的材料,需要達到分子級別,具備高度穩定性,同時還需要快速存取數據。

只有實現分子層面的資料儲存,才能實現高密度這個要求,如何實現資料快速儲存,他認為可以透過快速改變分子狀態來實現。

這種分子位的改變,必須要具備可檢測性、主結構穩定性、易改變性等特點,道理很簡單,易改變性就意味著不用太複雜的技術,就可以實現資訊的寫入。

可檢測性就意味著可以將儲存裡面的資料讀取出來,主結構穩定就是不管讀寫多少次,有眾多分子構建的整體機構不會發生變化,可以保證整體資訊儲存的安全性。

所以說一千道一萬,就是要找到符合如此多條件的物質材料,找到了一切好辦,找不到就一切免談。

為此他打算學習計算材料學知識,從自然界中尋找這樣的材料肯定是不現實的,需要人工合成才能滿足這些要求。

看到裴晴睡去,葉子書直接進入虛擬空間,開始新的學習之旅,而他會率先看看有沒有現成的技術。

有現成的技術,自然是好的,至少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學習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把理論知識學明白,光知道可不夠。

不過他也不能把大量的時間用來找現成的技術,萬一沒有找到,就是浪費時間,所以他就定下一個時限,每天最多隻花費一個小時的虛擬空間時間來做這項工作。

如果沒有結果,就停下來,學習理論知識,這樣雖然不是很完美,但是也不至於毫無所獲,算是折中的安排。

第二天葉子書吃完裴晴做的早餐,直接開車去了昨天開會的地方,來的時候,這邊已經到齊了人,不是葉子書遲到了,而是他們早到了。

看到葉子書過來,談判立即開始,這次也沒有什麼場面話,直接開門見山,大家也不玩虛的了。

經過開誠佈公的商談,衛星定位系統的總價值估值為1000億元,雙方算是各讓一步,葉子書也沒有為此斤斤計較。

然後就是分攤比例的問題,這個環節花了不少時間,經過長達半個小時的來回拉扯,比例定在了50%,也就是說他們願意為此承擔500億元的成本。

不過不是一次性給白富科技公司,因為他們短時間內也拿不出那麼多錢,畢竟花錢是要有計劃的。

於是商談每年繳納50億元的費用,比一次性繳納要貴,這是將時間成本算進去了,同時也把日常服務費用算進去了。

主要問題談妥之後,剩下的就是細枝末節,例如導航晶片的定價問題,不能他們付了那麼多錢,還要承擔高昂的導航晶片價格。

這方面葉子書也只是談了個原則性框架,因為細節太多,短時間內很難完全談清楚,他打算將這部分工作交給白虎科技公司的管理層來做。

雙方沒想到,彼此坦誠的情況下,不到一上午時間就完成了這項被認為很艱難的工作,彼此好感度瞬間上升了不少。

說明大家都是顧全大局的,於是葉子書又提了遙感衛星系統的問題,如果不是軍事用途,他不可能需要如此先進的遙感衛星系統。

如果是民用的話,精度不用這麼高了,拍攝頻率也不用那麼快,一天能將地球掃描一次就足夠了,甚至已經算快了。

可以說,遙感衛星系統的高技術要求,完全是為了他們,所以不能再按照50%的比例分攤費用,不然光是依靠民用或商用領域,賺不回來成本。

66顆衛星,每顆衛星20億元,總成本為1320億元,如果按照技術來計算的話,價格就更高了。

葉子書將遙感衛星系統的基本情況介紹了一遍,讓他們充分瞭解這套衛星系統的先進性,這樣才好談價。

果然,聽到葉子書報出來的資料,現場的人幾乎兩眼放光,實在是太先進了,感覺和這個時代有點格格不入。

但是當他說出這套系統的成本價格就高達1320億元,頓時就有點精神不好了,實在是太貴了,他們隱隱感覺有點不妙。

果然,葉子書認為這套系統按照總價值2000億元,應該不過分,而且他認為在這方面沒有必要繼續討論,因為他已經做了讓步。

他們還想要將價格談下來,但是葉子書不為所動,依然堅持這個估值,他直接說的是自己的底線,就是不願意繼續扯皮。

看到他是油鹽不進,他們也就放棄了,其實按照葉子書給出的估值,也不算很貴,溢價還沒有超過100%,在高科技領域算是很低了。

更何況這套衛星系統超出了現有技術太多了,擁有這麼一套系統,就意味著地球上跑的螞蟻都逃不過這套衛星系統的法眼。

對他們來說,意義非凡,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所以見他沒有讓步,也就認可了這個估值,因為他們確實是需要,且價格還可以接受。

只是在分攤比例上,對方希望還是按照50%的比例來,對此葉子書肯定不願意,如果不是為了他們,只是民用的話,根本就用不著這麼先進。

甚至都不用發射這麼多衛星,只需要三顆衛星就足夠了,投資成本只需要幾十億元,這中間的投資差距太大了。

如果按照50%的比例,就意味著白虎科技公司不但賺不到錢,反而要虧一大筆錢,他不可能同意這個方案。

而葉子書給出的方案是,他們承擔90%的費用,如果真要答應了,就意味著他們每年需要為此支付100億元。

雖然國內經濟這兩年發展很快,他們獲得的預算有所提高,但是也不能這麼花,如果再來幾套這樣的系統,誰也受不了。

畢竟他們的預算不可能都花在這裡面,還有很多武器裝備要購買,士兵的生活條件要改善,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葉子書終於同意按照80%的比例來分擔,至於更少他就不同意了,因為再降低的話,白虎科技公司就賺不到錢了。

現在白虎科技公司已經是負債累累,如果不想著儘快賺錢的話,他們的債務規模會更大,後續工作就沒法做了。

說實話,他其實都沒信心從民用商業領域能賺400億元,因為民用商業領域的定價是市場化的,定價太高了,就沒人願意合作。

總體來說,這兩套衛星系統是他所有商業專案裡面賺錢算少的,奈何現實就是如此,他想要高價也很難,而且要太高的價格也不合適。

他們也沒有打算要吃午飯的意思,緊接著就開始商談遙感衛星系統的細節問題,例如民用精度的規定,這方面必須他們來定。

葉子書也不能完全由他們說,因為如果民用精度太低的話,在市場上就沒有競爭力了,起碼要具有市場競爭力,不然他們沒法從民用商業市場賺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談完之後,葉子書已經是飢腸轆轆,本來打算回家吃飯的他,趕緊在酒店這裡吃了一頓,先解決溫飽問題再說。

------題外話------

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