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725章 無人機業務同樣沒有落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25章 無人機業務同樣沒有落下

太極集團財大氣粗,直接訂購了一萬臺這樣的機器人,花費上百億元,花費如此巨資,一般的企業還真承受不起。

對太極集團來說,不算上大錢,卻能夠更好地維護太極集團的品牌形象,同時也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只是沒想到新東方教育集團也購買了一批這種中端機器人,用於旗下的學校管理,一共買了5000臺,對新東方教育集團來說,算是大手筆。

他們今年的營收雖然也不錯,和去年相比,幾乎增長了一倍,但是總營收在所有集團企業裡面,都是墊底的存在。

好在葉子書已經承諾不會從他們集團拿走一分錢利潤,導致他們雖然營收不算特別高,但是手上的閒錢卻是一點都不少。

現在他們缺的就是優秀的教師,國內高校培養出來的足夠勝任的教師數量還是比較少,無法滿足他們擴張的步伐。

他們旗下的職業教育學校已經開始往1000所擴增,未來還有可能繼續增加,每所學校滿配的話,需要800左右的教職工。

也就是說,如果這些學校都滿額的話,就意味著職業教育需要的合格教師數量高達80萬人,這個相對我國人口總數來說,並不大。

但是相較於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來說,卻有點捉襟見肘,職業學校的老師肯定不是普通的本科生,最少也要是碩士生,而且還要是優秀的碩士生。

這樣的人才,在國內經濟瘋狂發展的背景下,到哪裡都是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完全沒有必要窩在一家職業學校工作。

而且還是私人職業學校,就算是當做金飯碗,大家也覺得不靠譜,所以人才的缺口很大,成為他們老大難的問題。

現在不同幾十年後,博士都不鮮見,碩士幾乎遍地走,雖然高校根據經濟發展需要,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擴招,但是時間還不夠,數量也不夠。

社會需要的人才數量更多,新增的擴張人數,就算將來出了社會,幾乎也會被社會需求吸走,更何況職業教育需要的人才,也不是隨便就能招的,必須要真才實學。

在這個時候,青龍科技公司正好推出了機器人,讓他看到了一點希望,本身他們就是做智慧教育的,對於智慧教育的水平,他們心裡很清楚。

拋開機器人的動作沒有人類靈敏之外,其他方面其實並不差很多,至少在傳授知識這個領域,做的是相當出色。

所以他們購買一批機器人,好像也沒有多麼奇怪,只是暫時還沒有打算讓機器人上崗執教,而是打算用在學校管理上。

例如圖書館管理,如果有這麼一臺機器人,幾乎可以對圖書館裡面的藏書瞭如指掌,一個頂十個絕對沒問題。

目前之所以沒有讓機器人上崗執教,主要原因還是目前師資力量勉強可以維持,如果替換了現有的崗位,解放一部分人手,也可以大幅緩解人手緊張的局面。

但是等到後面新建的學校真正運作起來的時候,人手緊缺問題就會變得越來越突出,到時候機器人教師可能會上崗執教。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現在購買一批這樣的機器人,還有讓這些學校適應的想法,畢竟直接上崗肯定會引起很大的爭議。

如果這些機器人在學校管理當中表現良好,那種偏見就要少很多,到時候如果讓這些機器人上崗執教,阻力也就小不少。

以上都是根據自身需求來說的,還有就是支援青龍科技公司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想法在裡面,任何新生事物,都會面臨初期發展困難期。

如果連他們這些財大氣粗的兄弟企業都不購買,完全指望其他企業購買是不可能的,他們購買過來打個樣,也有助於增加青龍科技公司機器人的銷量。

就像麒麟紡織工業集團購買機器人的行為一樣,導致青龍科技公司原本沒有多大期望的產業,竟然發展如此之快,產業規模一下子就膨脹了起來。

預計圍繞著機器人產業和服務,會形成一個年產值高達上萬億元的產業,這還是機器人發展初期,等到成熟期的時候,這個產業規模會更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像新東方教育集團他們購買機器人,還能節省一大筆服務費,因為教師需要的技能,新東方本身就擁有。

甚至連那種10萬元的服務型機器人,裡面使用的教育服務,都是他們提供的,所獲得的收益,也是他們所獲得的。

其他的服務也是如此,像圍繞著機器人的醫療諮詢服務,服務提供者是太極集團,獲得的收益大部分也是歸太極集團所有。

圍繞著機器人,他旗下的很多產業都可以提供增值服務,所以共同發展好機器人產業,對大家都是有益的。

看完了各個公司關於機器人的資訊之後,葉子書檢視了本該是這次發佈會主角的無人機業務,是不是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當看完資料之後,他算是放心了下來,他不知道如果沒有機器人話題的話,無人機應該會取得怎樣的成績。

但是從他們的銷售成績來看,還是非常亮眼的,最大的無人機賣家,自然是鳳凰科技公司,畢竟他們需要使用運輸無人機來構建末端配送服務體系。

第二大買家竟然是麒麟農業發展集團,不過想了想好像也沒問題,使用無人機進行農業工作,前世就有大量的案例。

在農藥播撒和施肥方面,相比起農用飛機有著天然的優勢,播撒速度並不慢,價格還便宜,操作也簡單。

青龍科技公司推出的大型農業無人機,一臺的價格也高達10萬元,但是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生產率,卻是高得多。

如果使用這種無人機進行施肥和灑農藥的話,原本一個人一天只能最多完成兩畝地的工作量,變成上百畝的工作量,效率提升了50倍。

目前麒麟農業發展公司自身的農業土地並不多,他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業發展,而不是自己親自上陣。

當然,自己不親自上陣,也是因為目前他們對現有的農業產業不是特別感興趣,沒有必要在這裡面和原有利益方爭奪利益。

所以他們購買這麼多的農用無人機,大部分是為了租給合作農戶,或者是為合作農戶提供有償服務。

他們倒不是想要從中賺多少錢,按照現在農民的可支付能力,10萬元想要回本,要猴年馬月,根本就不是一個划算的買賣。

使用無人機噴灑,相比起人工噴灑來說,噴灑得更加均勻,用量完全可控,對於農作物的生長更加有利。

青龍科技公司為農用無人機專門配備了相關的軟體服務支援,可以根據農作物的狀態和成熟期,提供科學的施藥和施肥方案。

而且整個過程,還能做到全自動化,根本就不用人工遙控,農戶只需要完成裝填工作就可以,剩下的都可以交給無人機自動完成。

相比起這些企業對自家兄弟產品的高度信任,其他企業雖然也有這樣的需求,但是還沒有大規模購買,而是選擇買些樣品回去試試看。

就拿農業生產來說,農用無人機其實各個國家都有這方面的需求,只要證明他們的農用無人機確實滿足他們的需求,給他們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未來肯定會在農用領域大放異彩,不過這需要時間發酵,單就技術水平和實用性而言,他是非常有信心的。

上次他是去過他們的實驗室,看到了他們的成品,以他的角度來看,他們的無人機產品,幾乎可以算是完美的產品。

另一個無人機使用大戶,就是盛世影視公司,他們購買的高空拍攝無人機,價格就非常昂貴了,每臺高達上百萬元。

因為他們不僅是無人機,還配備了高空拍攝裝置,相比起組裝式拍攝裝置,一體專業拍攝無人機,表現更加優異。

他們一下子購買了上百臺,然後立即發放到各個劇組使用,如果使用效果非常出色的話,還有可能會增加採購量。

雖然盛世影視公司的業務受到鳳凰特效公司很大的影響,但是他們出產影視劇的數量卻是連年攀升,今年他們國內立項的影視劇拍攝數量就高達幾百部。

倒不是說他們非得要拍攝這麼多,而是因為要維持整個國內影視人員的工作,哪怕是沒有必要拍攝這麼多,他們也不得不拍攝。

因為如果產量減少了,就意味著整個市場容納的就業崗位減少,如果萎縮得很嚴重,很有可能鳳凰特效公司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所以盛世影視公司拍攝的這些影視劇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投資來自鳳凰特效公司,目的很簡單,就是不能讓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大規模萎縮。

甚至不僅不能萎縮,而且還要每年有所擴大,只是相比之前較高的片酬而言,影視從業人員的薪酬逐漸迴歸理性。

甚至有人和盛世影視公司簽署的是固定合同,這樣哪怕今後他們就算是沒戲可拍,依然每月拿到固定薪酬,讓他們生活不會存在很大的困難。

當然,如果有戲拍的話,他們還是可以拿到額外的獎勵,收入會更高,不過這種保底合同,越來越受到影視從業人員的歡迎。

實際上不僅是國內拍攝影視劇需要用到這樣的專業無人機拍攝裝置,盛世影視公司在海外也是有不少的子公司,同樣需要大量的無人機用於拍攝。

從這個角度來說,將來光是影視劇需要的無人機數量,將會非常大,這個領域的市場規模也不會很小。

最後就是個體購買者,他們購買的無人機就比較便宜,基本上都在5000元左右,雖然也有2000元的,但是效果並不是很好。

一分價錢一分貨,很多人多方對比,發現5000元左右的個人用無人機,用於高空拍攝,價效比是最好的,非常適合個人使用。

不過這方面的銷售額還不算很高,主要是很多人還沒想出來購買無人機用來幹嘛,加上移動網際網路還沒有發展起來,需求還沒有那麼大。

葉子書看完了他們的無人機業務,總之一句話,沒有太大的驚喜,但是也沒有他想象得差,甚至比他想的要好不少。

------題外話------

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