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761章 具有戰略格局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61章 具有戰略格局觀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很多遊戲規則,不僅體現在和網際網路直接相關的產業上,傳統工業產品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青龍科技公司就是站在這個風口上的企業,由他們親手推動的全球網際網路快速發展,並且緊跟時代步伐,推出了眾多貼合時代的產品,自然賺得盆滿缽滿。

第一個業務就是通訊裝置和服務,過去一年,兩家網際網路裝置企業一共創造了3萬億元的營收,發展更是勢不可擋。

前兩年對於網際網路發展,有些國家還猶猶豫豫,現在只要是個明白人都看清了形勢,動作再慢的話,根本就趕不上趟。

所以去年才是真正全球網際網路大發展的一年,不管是網際網路裝置採購總額,還是接入網際網路的用戶數量,都達到了新的高度。

藉著網際網路發展的東風,不僅青龍科技公司賺得盆滿缽滿,而且幾乎全球主要國家的經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說到底經濟發展就是看產品供應數量多少,雖然裝置是青龍科技公司供應的,但是為本國公民提供更多的消費產品,也是能增加經濟體量的。

當然,他們的通訊業務實現了如此高速增長,除了傳統光纖網絡裝置業務之外,移動網際網路裝置的銷售也功不可沒。

兩種網際網路都在快速發展,而全球只有兩家公司提供裝置供應,能夠取得這樣的業績也就不奇怪了,可以說是正常發揮。

只要兩套網路還在發展,他們這方面的業務就不用發愁,未來幾年這方面的表現同樣不會式微,依然有強大的營收能力。

第二個業務就是智能家居,隨著智能家居逐漸深入人心,網際網路思維下的創新,對這些傳統產品進行了全新的詮釋。

讓家電產業迎來了一波更新潮,其中以智慧電視的表現尤為突出,只要接入網際網路的家庭,都會考慮購買一臺智慧電視。

而智能家居憑藉著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已經成為新時代居家的熱門選擇,青龍科技公司為了能儘量掌控市場,推出不同檔次的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在整個智能家居領域,青龍科技公司處於絕對霸主地位,雖有一些企業也推出了類似的產品,但是效果完全沒法比。

去年他們的整個智能家居業務營收達到了2萬億元,之所以如此之高,主要是更新換代浪潮正在發生。

第三個業務就是計算機業務,個人電腦去年銷售出去了4億臺,平板電腦銷量也達到了2億臺,個人業務總營收達到了3.8萬億元。

在伺服器領域,他們的情況和之前也是截然不同,時代終究是發展的,之前老掉牙的伺服器,正在快速退出市場。

雖然青龍科技公司在該領域算是新丁,但奈何他們的技術實在是超出一大截,導致伺服器更換市場和增量市場都是他們的天下。

去年他們在計算機伺服器和機房設備領域,一共獲得了5000億元的收入,雖然和個人業務沒法比,但是這個成績在伺服器領域屬於相當亮眼了。

除了伺服器之外,他們的超級計算機也是面向全球銷售,只是相比國內的價格要高昂得多,每臺價格高達100億元。

如此高昂的價格並沒有阻擋大家對這款超級計算的購買熱情,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算力足夠高,遠遠高於他們的超級計算機。

如果按照單位算力計算的話,購買青龍科技公司的超級計算機是非常划算的,單位成本比他們自己的產品要低一大截。

所以去年他們面向全球一共銷售出去了50臺超級計算機,只要有能力負擔的國家,至少也購買了一臺。

因為超級計算機的用處實在是太大了,不管是在科研領域,還是在氣象預報領域,更高算力的超級計算機就意味著更高的效率。

超級計算機這一塊,去年實現了5000億元的營收,在超級計算機領域,他們暫時站穩了腳跟。

對於這種現狀,有些國家是不爽的,奈何技術比不上,只能選擇購買,有些國家對此是欣喜的,因為他們終於可以購買這種利器。

超級計算機屬於超級生產工具,但凡一個國家想要在科研領域取得一定成績,這種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以前這類裝置購買可不那麼容易,不僅很難買到先進的超級計算機,而且在使用上還有諸多限制,忍受各種霸王條款。

最典型的就是老M出口我們的超級計算機,竟然要他們安排人員保管,還不得從事某種科研項目,使用自己買的東西竟然像做賊一樣。

在這方面青龍科技公司並不會做任何限制,客戶購買回去做什麼,他們是完全不管,甚至拆了都可以,只是拆解了就不會提供售後服務。

在整個計算機業務領域,青龍科技公司一共實現了4.8萬億元的收入,和前年相比,同樣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

第四個業務就是傳感器,本來這個業務屬於小眾業務,基本上不會單獨統計,奈何去年這塊業務非常不錯,於是單列了出來。

他們的傳感器業務發展得益於智慧裝置的發展,其中又以高標準農業溫控系統、機器人、影片監控裝置和汽車自動駕駛的需求量最大。

去年在該領域實現了1500億元的收入,雖然和其他業務沒法比,但是未來的發展前景葉子書非常看好。

特別是當通信衛星系統建立起來之後,物聯網發展就有了一定的基礎,到時候傳感器將會遍佈各個角落,實現萬億元營收並不是不可能。

所以這是一項值得持續關注的業務,青龍科技公司也沒有因為這塊業務的營收不高而不重視,反而非常重視,將來很多科技產品都是建立在先進傳感器的基礎上。

第五個業務就是機器人業務,這是一個新的業務,但是發展出人意料的好,雖然是去年9月份釋出的,但是全球銷量竟然達到了500萬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按照這個發展速度,今年的銷售會創造新的高度,全年有望實現2000萬臺的銷量,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公司。

機器人的價格雖然比前世很多機器人的價格要便宜,但是最低價格也要10萬元,在這個年代也不算特別便宜。

客戶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的需要,訂購各種檔次的機器人,因此平均價格竟然達到了20萬元,上百萬元的機器人,竟然也賣出去不少。

甚至很多土豪購買了上千萬元的機器人,不是用來工作,而是作為自己的玩具,這是葉子書所不能理解的。

機器人業務將來會成為青龍科技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也許將來光是機器人業務,就能實現10萬億元營收規模。

不過現在是發展初期,能夠實現1萬億元的營收,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誰也沒想到,本來不太看好的業務,竟然能有這個成績。

如果今年的預期能夠實現,這塊業務能夠帶來4萬億元左右的營收,這就非常恐怖了,可以說是他們旗下發展最快的業務。

第六個業務就是數字圖片影像業務,包括數字照相機、數字攝像機、數字播映系統、影片監控攝像頭等等業務。

在以上列出的業務領域,青龍科技公司都處於絕對領先狀態,甚至有些已經達到了壟斷的程度,例如數字播映系統。

倒不是說他們這邊的技術具有無可替代性,而是想要和鳳凰特效公司合作,必須接入盛世廣告公司的數字廣告平臺。

而想要接入數字廣告平臺就必須要使用青龍科技公司的數字播映系統,而鳳凰特效公司和全球80%的電視媒體達成了合作。

這就意味著這些電視臺必須要更換青龍科技公司的裝置,這樣的裝置便宜的也要幾百萬元,高階全套設備上億元也是有的,就看各自需要和實力了。

這塊業務加在一起,營收也達到了1萬億元,能夠做到這一點,主要是這些業務都算是做到了行業頂尖,甚至達到了壟斷程度。

剩下的業務就比較雜,每個業務營收都不算很大,幾億元的也有,上百億元的也有,但是還達不到單獨列項的要求。

所以將其歸到一起,去年釋出的無人機就屬於此類,一般來說達不到上千億元營收的業務,都屬於小眾業務。

說實話,葉子書也不清楚這類裡面到底有多少小業務,為了激勵研發人員的創造性,在忙完交代的任務之後,允許他們開展感興趣的研究。

如果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並且獲得了收入,研發人員可以獲得額外獎勵,這種措施不僅青龍科技公司有,其他企業裡面也有。

至於非科研人員,也是可以提交新專案計劃書,只要被採納,不管是否取得成功,都能獲得一筆獎勵,如果成功了,再給一筆獎勵。

這也算是和他之前說的內部創業計劃相適應的制度,只是並沒有像他想象得那樣大刀闊斧,可能這些高層怕步子走得太快造成太大的影響。

目前他們整體上都是快速發展的狀態,改革還沒有那麼急迫,因此採取小步改革是比較穩妥的辦法,花費較長的時間來慢慢進行。

雜項業務雖然單個營收不高,但是加在一起,竟然實現了2000億元的收入,其中無人機業務是其中佔比最大的。

看完這些資料,葉子書也沒想到青龍科技公司在營收上竟然絲毫不比太極集團差,去年全年營收高達12.15萬億元。

去年營收是前年的2.7倍,不過淨利潤率下降明顯,只有25%,淨利潤額為3萬億元,淨利潤率下降了5%。

導致淨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還是讓利給玄武科技公司導致的,他們如此龐大營收的背後,都是玄武科技公司在支援。

為了能夠支援青龍科技公司的市場需要,玄武科技公司的投資規模非常巨大,於是雙方達成了相關讓利協議,將更多的利潤留給玄武科技公司。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青龍科技公司也算是看明白了,他們留那麼多的利潤也用不上,年底還是要被老闆拿走。

與其如此,還不如讓利給玄武科技公司,至少玄武科技公司是他們最堅定的合作伙伴,遠超過其他兄弟企業。

而且讓利給玄武科技公司,也是為提升旗下員工收入做準備,老任還是有大格局的,他也在為將來做打算。

雖然這幾年員工薪酬增長非常快,但是還沒有達到足以支撐內需市場的標準,所以接下來肯定要進行更大幅度的漲薪。

青龍科技公司的人員都是科研人員,其他也是高學歷人才,雖然人均收入比較高,但是人數並不多。

憑藉這些人是無法支撐起龐大的國內市場,必須要讓更多人賺到錢,有錢了才能消費,才能帶動市場發展。

現在葉子書旗下用工數量很多的企業不少,萬城基業首當其衝,去年用工人數高達6000萬,成為全球最大的用工企業。

其次就是玄武科技公司,這麼多年發展下來,他們的產業規模越來越大,現在就連葉子書都搞不清楚他們具體到底有多少業務。

用工人數同樣達到了千萬級別,超過了3000萬人,產業布局也從當初廣東一地,遍佈到全國各地,帶動了很多地方經濟的發展。

然後就是麒麟工業集團,用工人數同樣達到了千萬級別,截至去年年末,總用工人數剛剛突破1000萬大關。

剩下的企業都是百萬級別,像太極集團,他們的生產任務都是自己完成的,而不是交給其他企業代工,醫藥產品在自己眼皮底下才放心。

去年他們的用工人數達到了500萬人,光是醫療業務人員數量就達到了180萬人左右,其他業務隨著市場的增加,用工人數同樣在快速增加。

和這些用工大戶相比,青龍科技公司就相形見絀,讓出更多的利益,讓更多的人受益,對他們自身產業安全至關重要。

老任是他旗下最具戰略性思維的高管,早就察覺目前的狀態不正常,於是有針對性地做出一些調整,和葉子書的想法不謀而合。

------題外話------

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