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8章 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08章 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

第二天葉子書繼續整理殘疾治療技術資料,這類疾病同樣有著龐大的市場需求,是未來太極集團重要的營收來源之一。

關於殘疾如何治療,前面也說過一些,一般就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就是使用藥物誘導體細胞繼續發育,直接從患者身上長出受損失的組織。

當然,這不是一種藥物就能達到的,需要很多種藥物配合使用,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同時減輕患者的痛苦。

前面翻閱生物機器人的時候,他就拿到了有關組織再生技術,而且比他更早想出來的辦法要強很多,至少病人的痛苦要輕得多。

這裡面有幾類藥物需要研發出來,第一類是組織細胞誘導再發育藥物,這是一類藥物,並不是一款藥物。

因為每種殘疾需要誘導的方向不同,甚至連誘導的步驟也不同,需要不同的藥物來對應不同的殘疾和誘導步驟。

例如他們這裡為了減輕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痛苦,會先誘導肌肉、皮膚和骨骼再生,然後才會誘導神經細胞組織再生。

第二類藥物就是神經阻斷藥物,阻斷被治療部位和身體其他神經系統的連線,進一步減輕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痛苦。

第三類藥物康復類藥物,新生組織都比較脆弱,就像嬰兒一樣,這樣的狀態和身體其他部分的狀態嚴重不符,還無法發揮重要的作用。

這時候就需要繼續使用康復藥物,進一步強化新生組織,讓其能夠變得更加強大,達到和其他身體部位一樣的程度才算完成。

康復藥物既有促進組織強化的藥物,也有補充營養需求的藥物,這類補充營養需求的藥物,是貫穿整個治療過程,不單單只是在康復階段需要使用。

特別是在組織再生的過程中,需要大量補充營養物質以滿足組織再生需要,這些營養就相當於再生過程中的原材料和能源。

第二種方法就是採用生物黏合劑的方式,將透過工廠培育出來的組織和患者受損組織進行黏合,等到兩者長在一塊之後,就算是成功了。

這種方法相比前一種,速度要快得多,患者不需要經歷那麼長治療時間,甚至整體治療費用還能降低不少。

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看上去黏在一塊,甚至普通的行動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干擾,但是進行高強度運動的時候,就能明顯感受到差距。

因為生物黏合劑雖然能夠將兩個組織粘在一起,但是還無法做到渾然一體,想要達到渾然一體,需要很長時間自我修復。

在治療這類疾病使用的藥物中,除了超級藥物生物黏合劑之外,還有一款藥物對太極集團來說有很大的市場,那就是傷口修復劑。

畢竟能夠用於這類重大疾病治療當中,自然也能用於祛疤,這在美容護膚產品當中有很大的作用。

這裡說起來很簡單,實際上需要研發的藥物種類非常多,所有加在一起高達幾百種,需要應對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

其實他也有相對通用的藥物,只是他不想拿出來,例如細胞誘導組織再生藥物,使用一種藥物也是能夠做到的。

只是這種通用性藥物屬於基因藥物,而不是大家熟悉的生物細胞類藥物,對於基因藥物大家還是比較敏感的,審查要嚴格得多。

而且他害怕拿著這類藥物在不可預知領域的運用,他只是想要用於醫療,不希望自己的產品被過度使用。

就在葉子書忙碌的時候,白虎科技公司對外公佈了自己的太空探索發展計劃,該計劃非常宏大,甚至看上去有點科幻。

像他前面提到的空間站建設,有一條明確的思路,第一步就是建設一座能夠容納100人的常規空間站,這個載人量就驚呆了很多人。

現在的空間站一般只能同時讓幾名宇航員生活工作在上面,而他們的空間站卻是要讓100人同時生活和工作在裡面,那得要多大才行?

而且這還不算,他們準備在自己的空間站專案上實現重力,讓宇航員在空間站待的時間更長。

第二步就是建立小規模太空城,最低目標是能夠容納1萬人同時在太空城居住和生活,並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具備一定的太空加工能力。

不難想象,這樣的太空城肯定也是需要實現重力的,不然需要經常換人,存在的意義就要大幅削弱。

第三步就是建設大型太空城,爭取能夠實現10萬人長期在太空城駐留,且配備太空港,能夠停靠太空戰艦和貨運飛船。

這條線很清晰,清晰到大家感覺有點天方夜譚,特別是太空城,感覺有點科幻了,但是白虎科技公司還制定了計劃時間表。

像空間站在1998年建設完成,距離現在只有兩年左右的時間了,如此短時間內,如何建立如此龐大的空間站,大家都沒法想象。

而他們的小太空城,預計在2008年左右開始實施,希望在5到10年時間內完成實施,也就是說最早2013年,最遲2018年就會完成小型太空城的建設。

大型太空城會在小型太空城完成之後開展,這個時間跨度就更大了,整整跨了20年時間,看上去很長。

其實在太空領域,這點時間並不長,按照最遲計劃,到2038年就要完成大型太空城的建設,距離現在也不過是40來年的時間。

除了這套計劃之外,他們還做了補充說明,在太空城建設階段,努力將太空運輸成本降低到普通中產階級也能負擔的程度。

現在太空旅遊只有超級富豪才能支付得起高昂的費用,連小富豪都不敢奢望,而白虎科技公司確實希望能夠讓普通中產就能負擔得起。

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如果想要讓太空城專案賺錢,除了常規科研項目和太空加工業務之外,就是太空旅遊業務比較有前途。

但是全球富豪數量是有數的,人家也不可能天天待在太空城,想要滿足太空城的接待容量,就必須要讓更多人可負擔得起。

第二條太空探索路線,就是月球探索計劃,第一步要實現月球登陸器探索,這個並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是時間卻很短,竟然想要在1997年完成。

現在是1996年,滿打滿算也就一年多的時間,如果是老牌航天企業這麼說,大家都沒啥意見,就當是人家積累了很長時間。

但是白虎科技公司成立也才幾年,就想著花費一年多的時間完成這項工作,在很多人看來就有點著急了。

第二步就是實現載人登月,完成時間在2000年之前,倒是沒有給出固定時間,而是給出了一個時間範圍,看上去謹慎不少。

但是距離現在也才四年左右的時間,依然不長,而載人登月和著陸器登月是完全兩碼事,難度要大得多,他們的自信哪裡來?大家依然一頭霧水。

第三步就是建立月球永久基地,已實現科研人員長期從事科研活動,同時還開展一定的礦產開採作業,和太空城計劃遙相呼應。

所以這一步和太空城計劃也是高度吻合,完成時間節點在2020年之前,也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時間,而是給出了一個時間範圍。

載人登月計劃其實大家並不奇怪,畢竟現在我們也是一個大國,既然要發展太空計劃,載人等於幾乎就成了一塊試金石。

只有實現了載人登月,才能說明已經躋身世界太空技術強國行列,畢竟人家老M幾十年前就已經實現了。

但是建立永久基地,難度就要高得多,一是金錢上的消耗非常大,要將大量的物資運輸到月球,需要的成本太高了。

二是技術難度太高,因為需要長期駐留,就必須要保證在脫離地球支援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執行,光是這個要求就很難。

更何況如何應對來自太空隕石撞擊帶來的危害,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因為這種事情突發性很強,不一定來得及撤離。

更何況他們還想要實現月球礦產資源開採,將提煉後的礦產運輸回地球,需要一整套採礦和提煉工業,這個難度就更大了。

光是運輸這些裝置登陸月球難度就不小,成本也非常高昂,除非運回來的都是高價值礦產,起碼也要比黃金貴重,顯然很難做到這一點。

月球探索這條路線實際上比太空城這條路線還要難,花費的成本更高,技術難度更大,也不知道白虎科技公司為什麼有如此不理性的計劃。

第三條太空探索線路其實更誇張,那就是火星探索計劃,第一步同樣是實現著陸器登陸火星,對火星地形地貌進行探索,並且帶回火星土壤資料回來。

光是第一步就難度很高,目前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完成,老M只是實現了登陸器著陸火星的操作,可沒有能力從火星帶著土壤回來的本事。

第二步就是載人登陸火星,並且著手建立火星永久實驗基地,準備對火星進行更詳細的探索和分析。

雖然看上去只是增加了載人環節,但是需要運輸的物資數量有著天壤之別,現在沒有哪個火箭有這麼大的推力。

而且這還是將人送過去,還得將人能夠安全接回來,面對火星這麼龐大的星球,光是擺脫引力消耗的能源就不少。

現在還停留在化學能源階段,肯定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大家不清楚白虎科技公司準備採用哪種技術路線來實現這一點。

除此之外就是火星的環境比月球更加惡劣,月球好歹沒有大氣的干擾,而火星上不說有來自太空的威脅,光是火星內部的沙塵暴就難以應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三步就是改造火星,將火星改造成為人類第二個家園,然後實現大量的火星移民,這是人類走向太空移民的起始點。

如果第二步還算不上科幻的話,第三步動作就徹底亮瞎了所有人的眼,大家都要擦拭一下眼睛,看看是不是看錯了。

雖然將火星改造成適合人類宜居的星球是全人類的共同願望,但是大家都明白,以現有地球的技術水平,也只能想一想,想完大家還是洗洗睡吧。

可是白虎科技公司卻是制定了計劃,雖然沒有給出具體的時間表,但是和之前只是想一想不同,他們是真的要這麼做。

問題是如何做?大家一頭霧水,白虎科技公司憑什麼覺得自己能夠在當前階段完成這樣的壯舉,如果時間太長了,白虎科技公司在不在還兩說呢。

第四條太空探索路線被稱為太陽系探索計劃,那就是使用探測器,對太陽系主要行星進行探測,以便收集這些行星更多資料。

同時還會開展太陽近軌探測,更短距離對太陽的運行狀況進行檢測,透過對太陽的探測和分析,以瞭解恆星的運作機理。

這還不算,白虎科技公司還想要對太陽系內的幾個小行星帶進行探測,以分析小行星帶的小行星數量,執行軌跡和資源狀況。

這是為太空採礦做準備,只有探索了資源分佈,才能更有目的進行太空採礦作業,不然白跑一趟,成本太高了,因此在正式採礦前,需要尋找更有價值的礦藏。

目前地球的資源,最多只能支援100億的人口生存,這還是有麒麟工業集團對地球資源的高度利用,不然能不能支撐起100億人口生存還未可知。

想要讓更多人生存,就必須要向太空要資源,改造火星和太空採礦都是為了這個,同時也是增加人類種群抵抗自然災難的能力。

如果有兩個星球居住,一個星球出現問題,不至於整個人類被毀滅,自然更加保險,所以改造火星顯得尤為重要。

白虎科技公司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看了讓人確實有點熱血沸騰,特別是我國的百姓,覺得這才像是一家有責任的企業。

但是如何做,白虎科技公司卻沒有給出任何線索,甚至連使用什麼火箭來達到目的,也沒有任何資訊透露。

所以大家都覺得計劃雖然很宏偉,但是有點不切實際,更像是吹牛的行為,對此白虎科技公司並沒有解釋,沒有做任何進一步回應。

除了這些和現實比較密切的太空探索計劃之外,還有很多宇宙探索計劃,不過相比以上這些計劃,就顯得沒那麼亮眼了。

按照白虎科技公司的說法,當我們站在地球上,既要腳踏實地,又要仰望星空,當我們進入太陽系之後,既要充分利用太陽系資源,也要將目光望向太陽系以外的星空。

所以對太陽系外的宇宙空間探索,也是必須要做的,哪怕做這些並不能立即得到回報,但是卻能指引我們繼續向前發展,終有一天能成為宇宙種族。

------題外話------

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