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836章 永遠不要靠想象猜測行業發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36章 永遠不要靠想象猜測行業發展

鳳凰特效公司去年的營收達到了1萬億元,相較於前年增長了2000億元,增長率為25%,算是一個不錯的增長速度。

雖然比前年的增長率要低很多,那是因為前年國際化非常成功,大量的空白市場被他們佔領,去年主要增長還是來自市場的自然增長。

如果按照網際網路使用者增長作為參考,人均營收其實是下降的,從之前的人均1000元降低到了人均800多元。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去年網際網路使用者增長最快的地方是我國,其次是第三世界國家,發達國家的增長速度其實並沒那麼快。

因為之前他們的增長就已經很高,現在想要像以前那樣快速增長,必然比較困難,而去年我國的人均收入大幅提升,促進了電腦、網際網路接入等業務的增加。

這些地區網際網路使用者的支付能力相對較弱,廣告收入和線上影院的收入都普遍較低,導致網際網路人均營收也下降了不少。

這還是因為9月份,青龍科技公司的智慧眼鏡釋出後,導致線上影院的電影銷售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然使用者均收會更低。

這種情況其實可以預見到,不過這只是暫時的,特別是我國的快速增加的網際網路使用者,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未來貢獻的利益也會越多。

而且他們對線上影視劇的收入更加有信心,隨著智慧眼鏡擁有的人數越來越多,他們的這塊業務會越來越好。

他們預計光是線上3D影視收入將來可能會達到5000億元以上,相比傳統的院線更加賺錢,是未來他們收入的主要增長板塊。

相比起影院的3D觀影體驗,使用智慧眼鏡線上觀影,體驗感其實更好,因為兩者的3D原理是不一樣的。

使用智慧眼鏡觀看,會更加的真實,參與感會更強,而影院觀看的話,不管如何沉浸,觀影者總有自己是局外人的感覺。

去年鳳凰特效公司還只是將適合製作3D的電影製作成3D模式,今年他們準備將旗下所有影視作品,都提供3D版本。

這麼做的目的自然是為了增加收入,像鯤鵬資訊科技公司的會員,可以免費觀看電視劇,鳳凰特效公司只能收取廣告分成。

如果製作成3D版本的話,使用者想要觀看3D版本就需要支付額外的點播費,因為3D模式不適合投放廣告,只能依靠點播費用來增加收入。

雖然他們不清楚有多少使用者會選擇支付3D版本的費用,但是對鳳凰特效公司來說,這麼做也花不了多少錢。

如果運作好的話,光是3D影視業務,很有可能會給鳳凰特效公司帶來上萬億元的收入,是未來他們的主要增長領域。

有智慧眼鏡的話,加上價格也能接受,很多使用者應該很願意回到家休息的時候,看上一部3D影視劇,相比去影院要方便得多。

對於他們的經營佈局,葉子書是比較認可的,當初之所以想到智慧眼鏡,就是看了他們的年報才想起來的。

根本目的還是為了促進鳳凰特效公司的業務發展,現在看來,當初的想法還是不錯的,智慧眼鏡才賣不久,就大幅提升了他們的在線電影收入。

朱雀軟體公司去年的營收為5000億元,收入增長還是很快的,增長率達到了66%以上,在工業軟體領域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增長這麼快,主要還是工業產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工業企業對效率的提升越發重視,促進了工業企業對更先進的軟體需求的增加。

作為工業軟體領域的先進軟體提供者,朱雀軟體公司旗下的產品成了很多企業的首選,增長如此之快也就不奇怪。

這裡面,我國對工業軟體的採購額值得關注,之前國內大量使用工業軟體的企業,基本上都是他旗下的企業。

現在他產業以外的企業,也開始大量採購使用朱雀軟體公司的工業軟體,這說明去年我國的工業產業升級逐漸取得成效。

當然,這裡也有潮汐投資公司大規模投資有關,讓國內的很多企業手裡的資金更加充足,有能力採購更先進的技術,提升產品的質量。

偏於一隅的朱雀軟體公司,自從搬到了哈爾濱,整個公司也沉下心來,專門研究未來工業如何走,提前做好研判。

目前他們的主要精力,其實並不在現有的工業軟體領域,而是專注於全工業體系化建設和智能化建設。

雖然這個目標不適合當前的工業環境,但是他們還是堅持認為,這是未來工業的發展方向,因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現在他們的員工總數高達5萬人,這在工業軟體公司裡面,員工人數是非常多的,大部分都是研發人員,整體員工素質也比兄弟企業高出一大截。

之所以如此,還是全工業體系和智慧工業體系研究的需要,按照他們的想法,今後的工廠將不再需要普通的工人。

工廠將會是全自動化、全智能化、全定製化,如果再和先進的前端智慧系統相結合,整個工業體系的執行邏輯將會完全不同。

現在還是處於大工業時代,強調的就是高效率和高產量,對於小批量定製化工業的需求並不大,因為經濟還沒有發展到那個階段。

畢竟大家還主要是解決有無的問題,在有無的問題之上,解決質量高低的問題,還沒有到需要體現個性化工業產品需求的階段。

別說那些發展中國家,其實發達國家的需求,也是停留在這個階段,但是這個階段終究會過去,不然會產生嚴重的產能過剩現象。

說實話,他旗下的工業產業,這些年一直在建設大量的產能,要不是國內需求還在快速上漲,能夠消化這些瘋狂擴張的產能,估計產能過剩時代會提前到來。

葉子書對於他們的判斷是認可的,目前的工業模式,他認為只能持續5年左右,5年後需要另一套工業發展邏輯來解決現在工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而且5年後,國內的需求也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逐漸開始向個性化方向發展,那時候百姓也有能力追求工業個性化服務。

朱雀軟體公司能夠提前佈局,自然能夠佔據先機優勢,他對於朱雀軟體的未來非常看好,有可能成長為萬億元級別的軟體公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九鳳軟體公司去年的業績不算很理想,全年營收只有7000億元,增量只有500億元,增長率7.6%,和前年增長相比,出現了急劇下滑。

原因倒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前年的市場佔有率本就太高了,現在想要增長已經很困難了,市場容量就這麼大,他們再努力也無濟於事。

如果沒有新的業務來支撐繼續增長,九鳳軟體公司未來的發展還是會維持較低的增長速度,這是發展遇到瓶頸了。

只是沒想到九鳳軟體公司這麼快就遇到了瓶頸,連葉子書也感覺意外,但是看了他們的市場佔有率,也就釋然了。

他們的商業軟件雖然種類很多,但是每種市場佔有率都高達80%以上,重要軟體市場佔有率更是高達95%以上,處於壟斷地位。

在這樣的市場佔有率下,想要更進一步,只能依靠市場自身體量的增加,而市場自身體量增加自有其規律,不會突然增大。

他們之前的瘋狂發展,大部分都是搶奪了競爭對手的市場,現在這些市場已經被他們佔據了,發展自然就慢了下來。

對於他們的困境,葉子書也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只能靠他們自己尋找新的突破點,他已經很難照顧到具體的業務發展了。

他能想到的業務,基本上也被其他的兄弟企業佔據了,留給九鳳軟體公司的發展空間本就有限,他現在希望的是九鳳軟體公司,維持好目前的市場佔有率就好。

至於他們自己能不能發展出新的業務,他也不強求,企業發展遇到瓶頸是很正常的事情,鳳凰科技公司旗下的企業,遲早都會進入到瓶頸期。

經營企業管理軟件的鴻鵠軟體公司,去年的營收達到了7000億元,較前年相比增長了2000億元,增長率高達25%,算是不錯的成績。

他們的業務方式逐漸轉向雲服務,依託於鳳凰科技公司強大的雲平臺,為全球使用者提供更高效的企業管理軟件系統服務。

只是之前這塊還處於研究階段,去年才剛剛大力發展企業管理系統雲服務業務,算是取得了開門紅,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高。

按照他們目前的情況,還有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期,總營收突破萬億元大關並不存在太大的問題,而且信息化發展也逐漸成為企業主的共識。

葉子書認為,想要進一步提升營收增長率,還是要從全智能定製化服務著手,依託馬上就要投入使用的超級量子計算機和人工智慧3.0,做這塊業務難度並不算太高。

不過他也沒打算提醒他們,等到新的技術應用之後,看看他們的所作所為再說,他現在也懶得對下面的經營指指點點,看他們的悟性如何了。

像朱雀軟體公司,沒有在他的提醒下,還不是想到了未來工業發展的樣子,也在積極佈局當中,這就是內在能動性發揮了作用。

現在他旗下產業這麼多,如果都要他提醒才想到如何發展,那就實在太累了,而且旗下的員工也不一定能成長起來。

白鶴軟體公司去年的增長非常快,全年營收竟然達到了1.5萬億元,增長高達7000億元,增長率更是達到了87.5%。

他們主要有兩塊業務,第一塊就是智慧監控業務,前年他們的高營收主要是這塊業務貢獻的,去年發展依然非常快。

智慧監控個人業務發展依然迅勐,為全球超過1億的使用者提供個人智慧監控服務,這個數字前年是3000萬。

如果按照每個家庭一個賬戶,就意味著為全球上億家庭提供了這項服務,光是這個板塊業務,就給他們貢獻了8000億元的收入。

可能個人智慧監控業務的發展帶動了企業智慧監控業務的發展,道理很簡單,很多企業的員工就是他們個人智慧監控服務的使用者。

對於白鶴軟體公司提供的服務比較清楚,如果企業有需要,肯定首選他們認為最好的智慧監控系統了。

因此他們的企業智慧監控全年營收達到了3000億元,雖然不如個人業務的貢獻高,但是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依然很了不起,而且增長潛力依然很大。

除此之外,就是政府採購和公共服務領域業務,這塊業務主要收入來自國內,國際業務佔比並不高,可能想要取得國外政府的信任,還是需要一些時間。

不管如何,在這方面的營收還是達到了2000億元,未來還是有一定的增長潛力,至於最終市場有多大,他也不清楚。

第二塊業務就是政務軟體業務,去年一共獲得了2000億元的營收,相較前年增長了100%,增長率還是挺亮眼的。

原因也很簡單,政務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大勢所趨,從中央到地方也在積極倡導政務治理方式的改變,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這還是開始,政務軟體業務領域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光是國內市場規模,就有可能達到上萬億元,就看白鶴軟體公司能吃下多少。

不過現在的情況和以前也不同了,移動網際網路正在如火如荼發展,加上擁有更先進的衛星通信服務,萬物互聯已經具備了基礎條件。

在這個基礎條件上,建設智慧城市也就成了可能,經過葉子書的提點,他們也積極在這方面佈局,只是想要做好,需要一段時日。

因為智慧城市不僅是軟體支援,還要大量的硬體支援,白鶴軟體公司作為牽頭者,需要組織各方力量來共同參與。

不過以他旗下的科技實力,技術上的難度並不算很大,更大的難題是如何構建智慧城市,畢竟大家都沒有見過,也沒有參考,只能自己摸索。

像麒麟環境工業集團的智慧水務和智慧供氣系統,也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其他的還有很多,這都需要白鶴軟體公司自己探索。

不管如何,去年對於白鶴軟體公司來說依然是輝煌的一年,淨利潤率依然保持在30%左右,淨利潤額高達4500億元。

之前默默無聞的企業,終於成長為萬億元級別的巨無霸,放在全球也是響噹噹的巨頭,就算在一眾出色的兄弟企業裡面,也算比較亮眼。

鳳鳴科技公司在成立的前兩年,就展現了極大的發展潛力,前年的營收就達到了上萬億元,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

去年依然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總收入達到了1.5萬億元,增長率達到了50%,在這樣的體量下,依然有這麼高的增長,非常難得。

鳳鳴科技公司去年增長最快的業務還是專業諮詢服務業務,其中又以法律諮詢、心理諮詢佔比最大。

特別是西方國家,法律諮詢服務費非常高,導致大量的人尋求線上諮詢服務,價格就要便宜不少,而且專業性並不差。

心理諮詢本來就是他們不錯的業務之一,去年依然保持較高的增長,可見他們在這方面的影響力呈現快速增加的狀態。

根據他們的統計,去年全年,他們提供了超過100億人次的個人諮詢服務,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線上諮詢業務企業。

光是個人諮詢業務收入就達到了上萬億元,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這是當初葉子書都沒有想到的。

他當初還認為鳳鳴科技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應該是企業客服服務,結果沒想到,個人諮詢服務收入竟然是企業客服服務收入的兩倍。

所以任何業務在沒有開展之前,誰也不知道情況如何,這也是他越來越不想干預旗下產業具體業務的開展。

因為他前世的經驗,不一定就適應當前的市場,可以做一定的參考,但是絕對不能照單全收,這樣很可能實際情況和他想象的情況嚴重背離。

如果不是事實擺在眼前,他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鳳鳴科技公司的個人諮詢業務竟然有如此大的體量。

原因自然很簡單,那就是人工智慧的運用,導致鳳鳴科技公司能夠為全球提供大量的專業個人諮詢服務。

如果換作是真人來做的話,根本就沒法開展這塊業務,就算開展了,也很難做到這個體量,而且專業性也不會如此高。

目前他們的員工人數已經突破了10萬人,根據他的要求,鳳鳴科技公司的員工人數可能會在50萬人左右。

因為太多的人也沒有意義,如果是50萬人的話,還能給每個人安排點任務,這些人主要還是面向國內,提供的也是相對簡單的客戶服務。

服務內容和前世的客服差不多,主要是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真正有難度的諮詢業務,還得是人工智慧客服來處理。

要不是考慮到就業問題,鳳鳴科技公司真的可是實現全智能化運營,除了必要的工程師,連管理人員都能大幅縮減。

當然,經營企業不完全是為了利潤,而且旗下沒有員工的話,對企業也不完全是好事,旗下員工越多,對企業本身就是一種保護。

特別像鳳鳴科技公司這樣的企業,基本上是躺著賺錢,如果旗下連員工都沒有幾個,估計遇到的各種問題會很多。

雖然他對此並不怎麼在意,但是難免會讓鳳凰科技公司焦頭爛額,更何況賺錢最終還是要回饋社會,他要那麼多錢也沒有意義。

就算利潤上繳,還不是要用到其他地方反饋給社會,只不過是換個地方花而已,如果有可能,再多加點人也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