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863章 替代電池和兩款超大型客機平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63章 替代電池和兩款超大型客機平臺

這段時間他抽空將新型電池技術給整理了一番,目前鋰離子電池用在消費電子領域還是綽綽有餘,之前也是這麼做的。

但是地球可開採鋰資源並不算很豐富,而且鋰還有很多其他用途,例如可控核聚變就用到鋰,完全沒必要大量消耗在電池上。

而且鋰資源也不足以支援動力電池高速發展,更何況還有使用量更大的儲能電池,資源少、成本高是其最大的缺點。

他這次拿出來的是鈉離子電池技術,主要用於動力電池領域,經過技術改進,能量密度和寰宇集團的鋰離子電池相差無幾,足夠汽車動力所用。

除此之外,還有鋁空氣電池,解決了鋁空氣電池易爆炸、易氧化的缺點,能量密度比鈉離子電池要高得多,缺點就是瞬時輸出電量不算很高。

這是他認為不適合用於動力電池的原因,如果真的用於動力電池,電動汽車想要開得快,需要較長的加速時間。

除此之外,安全性雖然提高了,但是相比鈉離子電池還是差一些,特別是在碰撞變形的情況下,還是有很大的危險性。

這種成本低廉、能量密度極高、安全性還不錯的電池,用於儲能是最合適的,不過麒麟能源工業集團需要的並不多,主要用於電能臨時週轉所用。

石化儲能方式,目前任何電池都無法相比,除非採用全新的電池理論,不然化學儲能依然是如此大規模電力儲能的最佳選擇方案。

麒麟能源工業集團不用,並不代表市場規模就小,太陽能發電是未來一段時間的主流清潔能源,在可控核聚變商業化之前,這個趨勢不會改變。

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現在出口規模並不大,原因還是價格比較貴,加上他們自己就需要大量的產能,對出口也不算特別熱衷。

一旦他們的太陽能發電設施大規模出口,連帶儲能電池的需求量也會迅速暴增,市場規模依然非常廣闊。

這還算是願景,事實上每年全球儲能電池的需求量也不低,當然要看價格,任何新產品出來,價格都不會很便宜。

還有一種更厲害的儲能電池或者稱為儲能電容,那就是石墨烯電池,儲能更高,充放電速度更快,使用壽命更長,比鋁空氣電池還要好得多。

只是價格要比鋁空氣電池要高很多,麒麟能源工業集團主要用在末端儲能領域,例如他們的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工廠,就需要這樣的儲能電池。

至於太陽能發電端,使用鋁空氣電池就足夠了,因為發電端不需要大規模充放電,也不需要儲存大量的電能,只需要作為電能臨時中轉站就可以。

解決了石墨烯電容電池自放電問題,減少了一部分自然損耗,已經完全具備了商業化應用條件。

不過他旗下的產品,價格在內部和外部是不一樣的,在外部價格昂貴的石墨烯電池,在內部其實很低廉,因為石墨烯的製造成本並不高。

當葉子書將電池技術上傳到寰宇集團的技術資料管理系統之後,通知了一聲,告訴他們抓緊將這些電池技術消化吸收,形成產能。

這段時間鋰礦價格漲得更加離譜了,作為全球鋰礦消耗量最大的企業,寰宇集團都有點吃不消,總感覺國際資本盯上他們了。

鋰礦石價格上漲,嚴重侵害了寰宇集團的利益,如果任由這麼下去,今年他們的電池業務利潤率將會大幅縮水。

因為鋰電池銷售市場不方便大規模漲價,因為漲價就意味著整體市場縮水,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快減少對鋰礦的依賴。

同時他還吩咐寰宇集團和潮汐投資公司密切配合,從全球鋰礦期貨市場收割一波,彌補這段時間以來因鋰礦大幅漲價造成的損失。

根據他的預估,寰宇集團估計只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就能形成足夠的產能,到時候就能全面替換鋰離子電池,大規模運用鈉離子電池。

不僅會將動力電池更換為鈉離子電池,還有很多消費電子電池也會進行更換,他給的鈉離子電池足夠滿足消費電子的需求。

到時候這些國際資本手握大量的鋰礦期貨,不知道如何處理,市場一旦沒有了,礦產價格就會跌到地板價,短期內很難有翻身的機會。

在和寰宇集團溝通的時候,他們告知葉子書,在3月1日,他們的支線客機將要首飛,目前在進行地面測試,地面測試非常順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幹線客機也在進行組裝,預計三月份就會完成地面測試,地面測試完之後,會立即進行空中測試,時間大概在4月份。

至於大型幹線客機,會再推遲一個月,要到5月份進行空中首飛測試,至此他提供的三款民航客機都將完成首飛。

剩下的工作,就是開啟多種空中環境測試,這個時間持續比較長,如果一切順利,也要到明年才能完成,如果不順利,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完成了。

他其實對短期內獲得國外兩大適航證並不抱希望,哪怕寰宇集團的測試非常完善,沒有任何問題,也不一定就能立即拿到適航證。

畢竟他們都有自己的民航客機製造產業,對突然冒出來的競爭者肯定會執行打壓政策,這幾乎都不用腦子想。

所以他才特別想要加快國內民用航空領域的發展,做大做強國內民航業務,從內需市場著手,減少對外部市場的依賴。

當然,也可以銷往其他市場,只要這些飛機不是飛往老M和歐洲國家,就不需要他們的適航證,其他國家內部飛行問題也不大。

不過想要讓人家採購,價效比就顯得很重要,說實話,葉子書其實不太願意低價銷售,因為寰宇集團民航客機的效能更好,安全性更高。

技術上比另外兩家主要客機製造企業的產品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智能化程度更高,能夠實現自動起飛降落,航電技術更是高出太多了。

但是不降價就很難從別人已有的市場搶食,寰宇集團估計也不甘心只在國內銷售,肯定想要在國際市場大有作為。

為了應對這種局面,葉子書建議他們每個平臺提供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智能化程度很低,保持和其他兩家航空製造業同水平就行。

另一個版本智能化程度更高,航電技術更加先進,安全性更高,價格自然也更貴,形成差異化競爭,這樣客戶也有更多的選擇。

他將一分錢一分貨的經商理念發揮到極致,這樣既能保證寰宇集團的客機產品在市場上有強大的競爭力,又能將技術價值體現出來。

不過目前三款客機平臺,其實都比較中規中矩,支線客機平臺標準滿載乘客為150人左右,幹線客機平臺標準滿載乘客300人左右。

大型幹線客機平臺標準滿載乘客為500人左右,這些客機平臺,對應的是目前主流客機型號,市場需求比較大。

但是噱頭並不大,因為人家早在一二十年前就實現了,如果僅僅只有這些客機平臺,很難吸引全球航空公司的注意力。

至於他們的整體安全性設計、先進的航電技術以及智能化技術,普通人是看不出來的,他們就是看是否大,越大就越先進,表明技術水平越高。

以前寰宇集團人力資源有限,技術給得太多,他們也忙不過來,事情總是要一步步去做,先將產業鏈建設齊全才是重中之重。

現在他們的這三款客機平臺馬上就要陸續首飛,產業鏈建設也在同步進行,說明逐漸有餘力進行更多的研究。

如果真的科研人員不足,也可以向麒麟基礎工業集團僱傭通用機器人臨時參與研究,人力資源限制不再是問題。

這個時候開展更大的民航客機平臺的研究也就順理成章,如果速度快的話,今年底就能首飛,到時候寰宇集團的航空技術也算是充滿了談資。

他認為後面還要開發兩種型號的民航客機平臺,一種是對標現在正在研發的A380,標準滿載乘客800多人。

另一種民航客機平臺更加龐大,滿載乘客高達1500人以上,屬於真正的空中巨無霸,這樣的平臺絕對非常吸引眼球。

如果是普通的航空製造企業,沒有必要為了吸引眼球就盲目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要知道這樣的平臺,一般都需要花費上百億美元。

如果市場反應不夠熱烈,可能連研發成本都收不回來,屬於相當冒險的舉動,不是一個理智的管理者所為。

但是寰宇集團非常特殊,他們的研發投入其實不高,目前進行的三款客機平臺,研發成本加在一起,也不到300億元。

真正的大頭是產業鏈建設需要的資金,這方面投資規模大概為2000億元,使用了大量的先進製造技術和裝置,自動化程度比較高。

所以新增兩款超大型客機平臺,寰宇集團完全能夠承擔得起,而且由於現有產業鏈比較成熟,生產成本也不會特別高。

因此,新增的兩款超大型客機平臺只要能夠起到宣傳效果,就已經值得了,至於賣多少其實並不太重要。

大不了到時候讓萬城基業的航空公司多買幾架,這種超大型客機,在空中飛行更加平穩,乘客乘坐舒適性更好,在熱門航線上使用,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想到這裡,葉子書將這個想法說了出來,要求他們組織一批科研人員,如果還不夠,可以向麒麟基礎工業集團僱傭一些通用機人參與研發。

王傳福聽到葉子書的想法,不但不會拒絕,而且連忙保證,只要他這邊能夠及時提供技術資料,寰宇集團這邊絕對不會掉鏈子。

對於葉子書表示希望這兩款客機平臺能夠在年底左右實現首飛,王傳福也應下了,機會難得,就算有困難也要克服困難。

如果寰宇集團的這兩款超大型客機平臺製造出來,都不用刻意宣傳,就能妥妥成為全球焦點,馬上就在眾人心中樹立起頂尖航空製造企業的形象。

有時候良好的印象比實際能力還要重要,對開拓市場具有無與倫比的作用,所以王傳福認為,這兩款超大型客機平臺,哪怕不賺錢也要造出來。

看到王傳福如此積極,此事就算是定下了,如果王傳福有意見,他還要費點口舌,向他解釋一番。

然後他和王傳福聊了一番航空貨運市場,這也是民用飛機重要的市場,他希望寰宇集團依託這些客機平臺,進行貨機設計改造。

建立海陸空一體化貨運市場,貨運飛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而且對寰宇集團來說,難度不大,都不用他參與。

最後,王傳福詢問他是否參加3月份的支線客機首飛,聽說有好幾個領導會過去視察參觀,機會非常難得。

王傳福也知道這段時間關於老闆的話題,只是他作為職業經理,在老闆沒有下達明確指示的時候,不好表態。

不僅是他,葉子書旗下的所有產業負責人,對此事都沒有進行任何表態,有記者想要採訪這些負責人,也都被拒絕了。

因為大家都不知道葉子書到底是什麼想法,任憑關於他的話題在網路上傳播,傳統媒體也積極參與。

如果他真的想要冷處理,絕對是有這個能力的,網際網路平臺就是他旗下的產業,自不必說,傳統媒體領域,他也有很大的影響力。

要知道這些傳統媒體的重要廣告客戶,就是他旗下的產業,如果他有什麼要求,只要不太過分,肯定會被滿足。

可是他愣是沒有干預,甚至還主動在國內引爆這個話題,讓這些職業經理人,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如果藉著客機首飛的機會,和有關領導碰碰面,甚至一同出現在媒體上,這個話題的熱度也能迅速降下來。

他知道王傳福的想法,不過他還是拒絕了,一是他覺得去一趟挺麻煩的,首飛對他來說算不上多麼重大,他對自己設計的客機很有信心。

二是他覺得沒有必要硬“碰瓷”,除非領導們邀請他一同出席,不然他覺得還是待在家裡比較好,而且這種做法也不是人家喜歡的。

結束和王傳福的影片交流,葉子書又給自己找到了新的任務,反正這段時間也沒事,乾脆將兩款超大型客機平臺技術資料給整理出來。

現在已經2月底了,年底前就要將這兩款超大型客機平臺製造出來並首飛,時間非常緊張,能夠早一點給寰宇集團就早一點,不能拖。

就在葉子書繼續超大型客機平臺研發的時候,寰宇集團正式對外公佈了客機首飛的訊息,並且宣佈另外兩款超大型客機研發工作。

這個訊息在國內自然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在國外雖然也有熱度,但是就差很多,畢竟在他們看來,這都是人家幾十年前玩剩下的,不值得過度關注。

之所以還有點熱度,主要是寰宇集團公佈即將投入研發的兩款超大型客機,讓很多人非常驚訝,讓很多人提起了興趣。

一是寰宇集團表現得太急迫了,目前的客機還沒有量產,就急忙忙開始研發兩款超大型客機,有點超出常理。

二是很多人對他們能否研發出這兩款聽起來非常夢幻的超大型客機有點懷疑,很多人在討論實現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