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873章 言行合一,讓人挑不出毛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73章 言行合一,讓人挑不出毛病

按理說這話不應該他說,但是他還是說了,不管是教育、住房還是糧食,都和他的產業有關,市場化其實對他更加有利。

但是他很明白,獲取利益也要看事情,他旗下的產業是從事了這些業務,但是根本目的是改善,讓其變得更好。

當然,他這番話說完,彈幕裡面就有人說道,目前國內的房價上漲得很厲害,但是他旗下的萬城基業卻捂著房子不賣。

這無形中抬高了住房價格,和他上面是說的話不一致,面對這樣的質疑,他早就有這樣的覺悟。

“萬城基業確實手裡有大量的房子,並不是我們不賣,而是還不到時候,主要有兩個原因,讓我們打算先持有這些房產。

第一個原因就是城市住房目前趨於緊張,如果銷售出去的話,會造成大量的進城務工人員租房越來越困難,房租價格會出現暴漲。

相比維護能夠買得起房子的人的利益,我們更願意維護大部分買不起房子的人的利益,必須要保證他們能夠以合適的價格租到房子。

而且不僅要保證他們能租到房子,還要保證跟隨進城的孩子,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教育,為此我們花費了巨大的代價。

本來可以用來建設住房的土地,我們不得不用來建設大量的幼兒園和學校,讓每個人都能平等享有優質教育資源。

而且我們還花費大量的資金用來建設醫療機構,如果按照利益最大化,我們根本就不用建設得這麼密集,這都是為了方便城市居民。

城市不是簡單地工作和居住,還要滿足一切居民的需求,學校、醫院、文化活動場所、體育活動場所等等,一樣也不能少。

第二個原因就是避免形成另類的剝削,也就是有錢人購買大量的房產,造成市場房屋資源稀缺的狀況,從而抬高房產價格。

如果大家覺得現在的房價較高,完全可以等一等,要不了幾年,萬城基業就能建設足夠的住房和配套設施。

如果到時候市場價格依然高企不下,我們會進行降價銷售,保證每個人都能賣到適合的房屋,哪怕是租房住,也能享有同等的城市福利。

我們認為,一平方米的房價不應該超過城市平均月收入,如果高於這個價格,就說明房屋價格過高。

如果是租房住的話,一套普通的房屋租金不應該超出家庭收入的20%,超過了這個數字,會給人嚴重的不安全感。

如果擔心失業或收入下降導致付不起房租,大家可以選擇購買住房保險,對未來不可預知的風險也有一個保障。

當然,不管如何兼顧公平,優質資源總是有限的,同一個城市不同地方的房價和租金不同也是正常的,大家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能力選擇。”葉子書說道。

他的這番解釋,不管大家相不相信,至少也算是正式對外公佈了這麼做的原因,反正幾年後就能驗證他說的是不是事實。

不過剛才說到教育,就有人認為太極醫療集團的會員費太貴了,對高收入人群來說,500元的會員費並不高,但是對低收入人群來說,負擔很重。

其中又以農業人口為甚,他們本來收入就不多,加上居住在農村,去一趟醫院又比較遠,現在沒有購買會員的人員,農村人口佔比非常大。

針對這個問題,葉子書也露出無奈的表情,說道:“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太極醫療集團其實連年虧損,收取的會員費是經過嚴格計算的。

你們不能指望一家企業來承擔全部的社會責任,想要做好醫療這一塊,讓全民都想享有優質醫療資源,還得多方面努力。

實際上如果不推出會員,太極醫療集團賺得會更多,也不至於虧損這麼大,但是這麼做的後果,就是會有更多的人無法公平享有特殊醫療資源。

例如太極集團推出的長壽藥,如果按照市場價格算,國內能夠用得起的能有20%的比例就非常不錯了,大部分都享用不起。

這顯然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越是公眾需求迫切的資源,就越要注重公平,避免產生嚴重的後果。

我們依然拿長壽藥來說,如果有錢人使用後,壽命大幅延長,而其他人壽命沒多大增長,會造成嚴重的社會撕裂,形成二元性社會。

這還只是開始,後面還有很多有特殊效果,且必須要保證公平享有的醫療資源,只有透過會員這個渠道,儘量做到普及化。

雖然太極醫療集團屬於太極集團下屬企業,但是太極醫療集團非常獨立,本質上是自負盈虧的獨立單位。

為了保證醫療資源服務於大眾,太極集團決定哪怕太極醫療集團賺錢了,也不會被總部拿走盈利,保證醫療集團能夠持續穩健經營。

正如我們前面說的,有些資源不適合完全市場化,教育如此,住房如此,其實醫療同樣如此,如果大家覺得太極醫療集團賺錢太多,我們也可以將其改為非營利機構。

就如新東方教育集團旗下的基礎教育機構,也在逐漸改為非營利模式,這就是我們對特殊資源的態度,絕不含湖!”葉子書說道。

“言歸正傳,第二個方面就是建設完善基礎交通網絡,想要經濟有持續發展的動力,必須要做到人員和貨物互通有無。

在高速公路方面要做到縣縣通,這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連最基本的高速公路都沒有通,這個縣的經濟註定不會特別好。

軌道交通必須做到每個地級市都要通,軌道交通網路是國家經濟的大動脈,承載著大量的人員往來和陸上貨物往來。

以我國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密度,建設較密的軌道交通網路是非常有必要的,對經濟發展的好處非常大。

水路交通就要根據自身地理條件來決定,有可能的話,儘量溝通各個水系,讓水運能夠覆蓋更廣的範圍。

水運對於大宗商品運輸非常重要,是保證各個地方以相差無幾的價格享受到同樣商品的重要保障。

還有空中交通網路,這裡就不必細說了,總之,想要富先修路,這是經濟發展必然之路,意義非常重大。

第三個方面就是資源要從過去的集中供給,變成公平競爭模式,以前國內資源有限,希望發展幾個大城市,起到帶頭作用,參與到全球貿易競爭。

這種做法之前無疑是正確的,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攤大餅肯定不行,但是現在邁入新的階段,依然採取之前的資源集中,不一定就合適。

這不僅關乎未來經濟持續增長的問題,也關乎大家平等享有經濟發展紅利的問題,說實話,我不太喜歡各個城市建設的超級大。

在我看來,任何一座城市超過千萬人口,必然會導致大城市病,例如城市資源分配緊張,交通問題突出,抗壓能力較弱等等問題都會暴露出來。

雖然大城市有利於資源配置,提升資源流動效率,對經濟發展卻是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是凡是有利就有弊。

特別是未來,可能會出現不可預知的風險,經濟集中反而會損失慘重,經濟分散反而能從容應對。

我能理解大家對大城市的執著,很多人認為大城市才是現代化的標誌,如果這麼認為,那說明對現代化的理解非常膚淺。

我認為將來經濟發展需要偏向經濟欠發達地區,以及發展縣域經濟,讓每個越來越空洞的縣域經濟重新煥發活力。

未來縣域人口佔國內總人口的一半左右,縣域經濟佔國內經濟體量也要達到一半左右,儘可能讓每個人能就近找到合適的工作。”葉子書說道。

對於第二個方面,直播間倒是沒問題,對第三個方面的做法,有些人就不贊同了,認為目前經濟過於分散並不利於產業鏈的建設,對國際化競爭不利。

而且對人均資源不夠多的國家來說,大城市發展才是正經的發展之路,最成功的莫過於RB的東京,不管是人口還是經濟體量都非常龐大,對RB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更何況,發展縣域經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因為資本是逐利的,會優先向最有利於資源配置的地方流動。

針對這些問題,葉子書解釋道:“所謂的產業鏈,也是有區別的,有些產業鏈非常龐大,需要大量的配合,放在大城市可能比較合適。

而有些產業鏈並不大,可能一個縣域的人口剛好能夠運作得起來,不管是產業鏈還是產業叢集,都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論。

其實特別強調產業群的產業,大部分都是低端產業,由於利潤微薄,只能依靠產業群的建設,將各個環節的成本降到最低。

放在縣域的經濟產業,不一定就是低端產業,也可能是專精高階產業,將一個產業做到全球頂尖,就是成功的。

至於人均資源不夠的說法,就看怎麼理解了,如果單純指自然賦予的資源,不管多麼豐富遲早也會用完。

真正解決資源不足的辦法,就是利用技術創造資源,像麒麟工業集團旗下的糧油、奶製品、紡織材料、糖類等等。

都是利用技術解決土地資源不足的例子,既然土地不足,那就不依賴於大量土地就能生產出我們需要的物資,而且還比土地生產出來的要好。

又例如我國南北水資源不足,之前想到了南水北調,現在麒麟環境工業集團正在研發空中調水技術,相信馬上就能有好消息。

這個方案是和南方高空雲雨利用相關技術,驅趕到北方乾旱少雨的地區降落,建立空中雨水運輸通道。

這樣南方地區在雨水充沛的季節不用擔心洪澇災害,北方乾旱少雨的地區,降雨量大幅增加,生態和生活用水都能得到更大滿足。

能源問題也是同樣的道理,既然能夠利用太陽能發電,那麼距離利用電力生產其他各種能源產品也不遠了。

自然資源從來不是限制我們的主要因素,技術創新能力才是束縛我們的主要因素,對此我們要有明確的認知。

資本天然流向更有利可圖的地方,一般是成立的,因此發展縣域經濟,我也不太指望國內的資本參與進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然,我也不是光說不練,那就是假把式,正是認識到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性,從去年開始,我就開始做準備,今年已經開始推動縣域經濟投資計劃。

目前我們已經籌集了4萬億元用於縣域以及邊遠地區經濟發展,未來這個數字會更多,直到為每個縣都打造一套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形成本土經濟特色。

讓每個縣的人均收入,並不比大城市的居民少,甚至部分縣域經濟由於產業的原因,人均收入比大城市還要高。

還是那句話,少部分富裕或少部分地區富裕,並不是我們發展經濟的初衷,要大家都富裕,全國各地都富裕起來,才是我們奮鬥的目標。

如果只是為了利益,那是一般商人,哪怕生意做得很大,其實也不入流,真正的商人應該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去改變現狀,將不可能變成可能,這種人可以稱為企業家!”

雖然他這番話透露出對普通商人濃濃的不屑,但是又沒法反駁,人家就是這麼幹的,完全言行合一,絲毫沒有忽悠人。

葉子書沒有理會他們的想法,繼續說道:“第四個方面就是逐漸消除地方保護主義,減少殭屍企業數量,增加資源配置效率,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對地方保護主義,我還是能夠理解的,畢竟資源都向大城市集中,地方如果連一點保護措施都沒有,經濟更是會一落千丈。

但是這種情況肯定也是不正常的,如果都奉行地方保護主義,那麼每個地方的企業都很難做大做強,也會產生巨大的資源浪費。

我們想的不是過度保護現有的企業,溫室裡的花朵長不長久,地方政府應該想到的是如何培育新的產業,打造一批在國內乃至全球具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

我希望透過努力,為各個縣域培養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從而讓各個地方放棄地方保護措施,參與到全國乃至全球競爭當中去。

至於殭屍企業的問題,也將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如何在儘量保證就業的前提下,透過各種方式,減少殭屍企業數量,非常考驗大家的智慧和魄力。

後面兩個不用我多說,大家都明白其重要性,未來地方經濟是否發展好,和這兩個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以上四個方面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說句實話,我國經濟體量和很多配套措施其實並不匹配。

如果不減少這些阻礙,未來想要讓經濟繼續高歌勐進,會越來越困難,俗話說得好,預則立,不預則廢。

既然認識到哪些因素將會成為阻礙,就必須要提前著手解決,不能事到臨頭才想著解決,因為誰也不清楚,什麼時候算是事到臨頭。

往往意識到必須要解決的時候,其實這些阻礙因素已經形成負面效應很久,只是容易被表面光鮮所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