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880章 空間站開局良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80章 空間站開局良好

做完這些,葉子書立即投入到空間探測器、月球登陸和火星登陸相關方案的研究上,像空間探測器,他會提供全套技術和設計。

而像月球登陸和火星登陸方案,他會提供方案以及關鍵技術,不提供具體設計,這部分工作將由白虎科技公司的科研人員完成。

在他看來只要解決關鍵性技術,以及有了整體登陸方案,其他的工作就很好做,複雜性並不高,這些科研人員完全有能力完成相關工作。

除了熱門的火星探測計劃之外,他特意增加了金星探測計劃,相比起火星,他對金星其實更感興趣。

當然,以現在的科學水平,想要改造金星的難度要比火星大得多,這也是80年代開始有很多國家對金星探測很感興趣。

結果大家研究發現,金星的體積和重量雖然最接近地球,但是其他條件要比火星惡劣得多,沒有必要在金星上浪費時間。

他現在還沒有具體的計劃,只是想要將金星的各項資料給探測清楚,有了更詳細的資料,才好有其他打算。

就這樣,5月底來到西安,結果忙碌到了8月份才算是告一段落,不過看看自己的工作成果,還是有一股自豪感。

實際上就在他確定白虎科技公司研發太空梭不久,白虎科技公司就對外公佈了太空梭研發計劃,甚至還給出了效果圖。

相比起老M的太空梭,葉子書設計的太空梭科幻感更足,不是胖胖的體型,更具流線型,體積也要大得多。

體積雖然要大,但是重量不見得就高出很多,原因就是材料上的不同,兩者發射方式也存在巨大的差異。

白虎科技公司這幾年簡直就是航天領域的超級明星,一家私人企業竟然能夠在只有國家主導的航天領域跳得這麼歡,屬於相當奇葩的存在。

只是他們不知道,其他國家主導的航天專案大部分時候虧損的,而白虎科技公司主導的專案不一定就虧損,甚至還有可能賺錢。

這邊剛剛公佈太空梭研發計劃,並且表示已經完成了技術驗證和儲備,預計1998年底就能實現首飛,著實驚呆了不少人,效率也太快了吧。

然後緊接著就釋出了空間站合作科研計劃,表示他們的空間站是開放的、商業化的空間站,希望能夠和各國航天局或企業達成空間站商業合作。

按照白虎科技公司的計劃,空間站建設到明年年中就能完成發射和組建,然後經過除錯等準備工作,可能會在明年底就能正式投入使用。

現在開始招商完全可以說得過去,只是價格並沒有公佈出來,大家不知道具體章程,這些都需要私下裡談。

根據白虎科技公司的計劃,每名宇航員往返票價為2億元左右,宇航員在空間站的日常開銷每人每天大概2000萬。

如果按照滿員計算,其實非常賺錢,每年能夠給白虎科技公司帶來7500億元的收入,經營成本在先進的火箭加持下,其實不算特別高。

當然,這個價格只是暫定的,還不清楚有多少合作物件,如果合作物件比較少,可能價格會有所降低,以增加進入門檻。

如果合作方非常多,就必須提高價格,提高進入門檻,既然商業化,就要根據市場情況來,價格肯定不是一成不變的。

除了滿足各國和企業的航天任務之外,他們還準備對外開展太空旅遊專案,花費2億元左右就能實現太空一日遊。

如果願意多花點錢,還可以在空間站住上幾天,如果空間站在不滿員的情況下,甚至都可以在空間站度長假,享受獨一無二的太空假期。

訊息公佈之後,就有很多國家的航天局詢問價格問題,當得知費用之後,很多有實力的航天局紛紛表示願意合作。

這個收費其實非常公道,按照他們的成本計算,往返成本和待在空間站的成本並沒有低多少,要知道這邊還承擔了空間站的研發和建設成本。

相比之下,如果自己從頭到尾建設一座空間站,花費的資金要多得多,可以說和白虎科技公司合作,是最划算的買賣。

當然,對於有追求的航天局來說,就非常糾結了,如果自己建設空間站,總成本要比和白虎科技公司合作要高得多,總體肯定是鉅虧。

如果不建設的話,就無法體現出航天局自身的實力,也沒法向國家要到更多的資金投入,建設空間站的核心技術,也很難自己掌握。

雖然他們有機會進入到白虎科技公司的空間站,瞭解裡面的一些構造,但是真正細節的地方,他們也是沒法直接接觸的。

而且不同於前世國際空間站,由宇航員完成維修工作,白虎科技公司的維護將由通用機器人完成,安全性更高,也更有利於保密。

具備如此優勢的情況下,有一些國家的航天局人員回去不久,就給出了願意合作的答覆,原因就兩個,讓他們不得不合作。

第一個原因就是目前只有白虎科技公司有可能建設好空間站,這屬於獨家生意,只要他們還想搞太空研究,就不得不合作。

第二個原因就是成本,白虎科技公司給出的價格還算公道,並沒有因為空間站屬於獨一份就漫天要價,這是他們比較容易接受的地方。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有十來個國家表達了合作的意願,雖然沒有簽署正式合作協議,也讓白虎科技公司心裡有了底。

在空間站沒有徹底完成之前,想要簽署正式合作協議很難,但是攪亂國際空間站的研發和發射計劃,卻是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國際空間站研究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投入了鉅額的研發資金,在即將發射第一個太空艙的時候,卻出現了這樣的變故,對國際空間站是個巨大的打擊。

現在內部就是否繼續修建存在很大的爭議,大部分國家認為沒有必要發射,因為後續成本絲毫不低,甚至遠高於研發成本。

而且研發出來後,技術相對於白虎科技公司也是落後的,不管是空間站的空間大小,可容納人員數量,還是空間站的設施裝置,都全方面落後。

這樣的空間站已經沒有必要繼續花費高額的資金去發展,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及時止損,而不是一條道走到黑。

國際空間站的第二大參與國家,北邊鄰居由於經濟問題,已經打算退出國際空間站的合作,準備和白虎科技公司進行合作。

其他航天局有些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是也沒有表達不和白虎科技公司合作,這讓頭號玩家老M就坐不住了。

他們是出錢最多的,承擔了大部分費用,結果發現小弟差不多跑得乾乾淨淨,讓他們真的是騎虎難下。

投入大量的資金,如果不繼續,他們損失是最大的,如果繼續就只能自己玩單機,這沒什麼,問題是還沒建設就落後了,建設還有意義嗎?

他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火箭從我國的大地上起飛,然後看到一個個太空艙像搭積木一樣,安安穩穩的搭建在一起,空間站也是一天天壯大。

這種焦慮感只有他們有親身體會,擺在他們面前的選擇已經不多了,內部已經有人覺得沒有必要繼續執行現在的空間站建設方案,落後太多了。

現在只有兩條路,第一條就是選擇和白虎科技公司合作,雖然損失了大筆的研發費用,但是也算及時止損,後面也沒有那麼多事。

第二條就是完全拋棄現有的空間站技術方案,制定新的空間站研發計劃,準備研發比白虎科技公司更先進的空間站。

這樣確實可以提振信心,同時還能研發出更先進的技術,只是花費的成本肯定會更高,能不能支撐得起還未可知,現在他們已經不是經濟第一強國了。

而且他們也不能保證自己研發出來的就是最先進的,白虎科技公司可是公佈了太空城建設計劃,是以目前的空間站為基礎建設而成。

如果他們好不容易費盡力氣建設了一座更先進的空間站,結果發現人家已經完成了太空城的建設,依然處於落後的局面,這怎麼玩?

在這樣的局面下,雖然他們還沒有決定如何走,但還是向外界透露願意和白虎科技公司合作的想法,這也算是給自己留條後路。

其他國家的航天局看到老M的航天局都這樣,他們更加沒有絲毫顧忌了,紛紛致電白虎科技公司,表達合作的意願。

既然表達了合作的意願,那麼有些事情就要提前開展,那就是航天員的培養,白虎科技公司的空間站裡面,可全是中文,這些航天員還要過語言這道關。

國內自從白虎科技公司打算建設空間站之後,立馬開展了航天員的選拔和培養工作,只是由於時間尚短,目前也只培養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反而是前面兩個航天大國,已經有不少的航天員,他們只需要透過了語言這關,同時對白虎科技公司的空間站詳細瞭解就能執行任務。

好在白虎科技公司初期也沒打算派遣國內的航天員上去,而是直接派遣通用機器人上去執行任務,並不耽擱相關研究工作。

由於空間站是由白虎科技公司主導研發和建設,所以在航天員培養上也尊重了他們的意見,將培養基地放在了天問理工學院。

也正是這個安排,讓天問理工學院從當初的二本院校,直接晉升到一本院校,而且還可以直接招收博士生。

當然,這也和天問理工學院自身實力有關,雖然成立時間尚短,但是他們有錢,每年的研究和教學經費比當初規劃的要高得多,已經達到了800億元。

這所學校當初由青龍科技公司和玄武科技公司出資辦學,現在麒麟工業集團也開始大規模盈利,也開始投入一些資金合作辦學。

萬城基業也在考慮投入一部分資金給天問理工學院,獲得一個董事名額,為旗下培養一些頂尖理工人才。

萬城基業雖然是以房地產為主要業務,但是他們的業務非常廣泛,也有很多科研項目,只是相比其他幾家企業,不那麼出名而已。

如果他們不自己開發房地產,而是專心賣裝置或者是高科技材料,也是能夠成為名正言順的科技企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是這些光芒完全被他們的房地產業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業務給掩蓋了,讓很多人並不注意他們還有很多科技型企業。

除此之外,寰宇集團在去年也正式加入到了天問理工學院合作辦學中來,這也是他們的教學和研究經費上漲如此快的原因之一。

寰宇集團也是不差錢的主,隨著各項業務開展了起來,收入也是與日俱增,每年拿出兩三百億用來辦學,基本沒什麼負擔。

由於每家企業的訴求點有些不同,對辦學內容產生一定的影響,院系也是越來越龐大,導致天問理工學院的辦學規模也是越來越大。

前年招生本科名額才5000人,去年就擴大到了7000人,今年計劃招生1萬人,至此本科招生規模就不會再擴大。

由於之前辦學資格的原因,還不能招生研究生,現在獲得了研究生招生資格,在校學生人數估計會再次提高不少。

言歸正傳,白虎科技公司和很多國家的航天局達成了合作意向之後,這些國家就派遣了一部分選拔出來的航天員苗子,前往天問理工學院培訓。

等這些航天員掌握了語言以及基本培訓科目之後,會來到白虎科技公司的航天訓練中心繼續培訓,直到掌握了所有必備知識,體質也達到了要求,就算是合格。

航天員的培養耗資非常大,培養一名合格的航天員,需要花費上百億元,這是總費用,包括理論培訓、體能訓練、超重耐力訓練、失重訓練。

這些都是在地面完成的培訓專案,除此之外還要送航天員進入太空進行實踐,只有所有環節都經歷一遍,才算是一名合格的航天員。

白虎科技公司的航天訓練中心,會構建一套1:1比例的空間站場景模型,這樣培訓更加有效果,進入空間站之後,就能立即參與工作。

使用宇宙飛船對航天員的要求較高,如果換成他設計的太空梭,對航天員的身體素質要低很多,因為兩者的發射方式不一樣。

他設計的太空梭,可以利用微波輸電技術,飛行到電離層下面,在進行加速飛行,假加速距離要比直接加速要長得多,減緩加速度過大給人體帶來的壓力。

這個特性其實更有利於開展太空旅遊,至少身體沒有明顯的毛病,都能夠輕鬆進入太空,不需要經過嚴格的體能訓練。

當然,培養宇航員真正花時間的還是知識理論培訓,要學的科目太多,真正的體能培訓和失重、超重培訓,花費的時間相對較少。

不管如何,白虎科技公司的空間站專案算是開了個好頭,只要保持足夠的競爭力,這些有意向的合作者,沒道理不選擇他們。

而葉子書完成了這邊的工作之後,立馬就飛往首都,和裴晴溫存了兩天,然後就馬不停蹄地前往寰宇集團,視察他們的超級磁懸浮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