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925章 史無前例的超級航母編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25章 史無前例的超級航母編隊

雖然年初的空天飛機首飛表演非常激動人心,並且震懾了部分心懷不軌的國家,但是我國海上國防力量的薄弱,還是非常讓人揪心。

雖然有一些先進的海軍艦艇下水試航,但是數量並不算很多,加上沒有對外公佈相關資料,也無從得知先進程度。

之所以沒有公佈詳細引數,主要原因其實還是過於先進,不說這些軍艦的雷達、導彈、航電、智能化程度都遠超同類水平。

單是裡面的動力系統,就足以秒殺這些同類裝備,因為這些常規艦艇使用的動力系統,也是核動力系統。

葉子書拿出來的技術怎麼可能會跟在別人屁股後面走,要知道建設海軍花費的金錢非常大,耗時非常長,如果沒有超前設計能力,浪費就非常嚴重。

當初在動力選擇上,他就沒有考慮蒸汽輪機動力系統,而是選擇全電推進系統,而且也有這方面的基礎。

麒麟電氣工業集團擁有常溫超導技術,又有先進的直流供電系統和技術,已經具備了建設全電推進系統的條件。

既然選擇了全電推進系統,他就選擇更進一步,採用先進的小型核動力技術為全電推進系統提供源源不斷的電力供應。

同樣在小型核動力方面又有豐富的技術和經驗,麒麟能源工業集團擁有熱電轉化裝置,可以直接將熱能轉化為直流電,中間不需要設定“燒開水”的環節。

他需要拿出的新技術,就是如何保障核電部分的安全性、小型化和精準控制核反應,只要補齊了這塊短板,一套體積小巧、動力強大的核動力全電推進系統就誕生了。

在設計核反應堆的時候,他也沒有遵循現有的核反應堆設計思路,原因就是現有的核反應堆設計小型化難度太大。

航母上使用的話,還算湊合,畢竟航母的空間非常大,但是用在驅逐艦、護衛艦等這種噸位相對較小的軍艦上,就很難做到。

所以他採取了創新的多孔海綿體核反應控制系統,將核反應原料置於這些孔中,透過外部電流控制這些孔的閉合程度,以實現核反應原料之間的接觸面積。

這裡面技術難度最高的就是多孔海綿體的材料,這種材料需要耐高溫、耐中子撞擊、可精準控制等等特性。

耐高溫很好理解,因為一旦發生核反應,多孔海綿體就處於核反應的最中間,那裡的溫度高達幾千度很正常。

但是光耐高溫還不行,還必須要在高溫環境下保持特性的穩定,很多材料在不同溫度下特性表現差距非常大,如果特性隨溫度變化,就不適合作為多孔海綿體材料了。

而中子撞擊也很好理解,核反應過程會產生大量的中子,中子撞擊材料很容易導致材料內部結構出現問題,時間一長就要報廢。

而且中子還是不帶電的粒子,不能透過磁場等進行人為控制,只能任憑中子撞擊這些材料,材料如果不耐中子撞擊,估計幾天就要更換。

因為多孔海綿體孔與孔之間的間隔厚度非常薄,常規材料根本就經受不起長時間的撞擊,我們常見的核反應堆外壁不管使用什麼材料,厚度都非常厚。

雖然他拿出來的多孔海綿體材料並不能用到核反應堆報廢,但是更換週期也達到了10年左右,更換也不麻煩,因為整個核反應堆都是模塊化設計。

加上整體非常小巧,更換的時候並不需要拆開軍艦的甲板,使用普通的升降機就能上下運輸,更換時間也非常短,只需要2天就能完成全部更換工作。

萬噸驅逐艦使用的核反應裝置只有30多立方米大小,這還是包括熱電轉化裝置在內,核反應堆芯體積更小,只有不到20立方米的體積。

就算加上各種電氣設備在內,核動力全電推進系統所佔的空間也只有不到蒸汽輪機所佔空間的20%。

這樣不僅能讓軍艦具有更多可用作戰空間,同時還能實現理論上的無限續航,不再需要經常靠岸補充燃料。

這樣的核動力水面艦艇配合核動力潛水艇、核動力航母組成的航母艦隊,戰鬥力絕對要高出一個層次,也拔高了航母艦隊的技術門檻。

以前大家還奇怪為什麼這些軍艦沒有配備煙囪,雖然也有人猜測使用了核動力,但是大家都覺得不太可能。

因為這些軍艦的噸位不算很大,如果使用了核動力,能夠用於戰鬥的部分就壓縮了,整體作戰能力並不強。

加上我國這段時間大力發展的是太陽能發電技術,對核電的技術開發表現差強人意,國際社會也不認為我國的核動力技術有多麼先進。

目前進行核電研發的單位都是國家部門,葉子書雖然有技術,但是卻興趣缺缺,主要是核電成本並不低,相比之下太陽能發電反而更划算。

當然,最重要的是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獲得核電建設資質很難,這次主導核動力研發的是白虎科技公司,限制就沒有那麼強了。

今年8月底,我國建造的兩艘滿載排水量高達12萬噸的核動力航母終於下水試航,相關部門才公佈了一些可以公開的引數。

這時候大家才知道,原來整個航母編隊全部都採用了核動力,從各項公佈的引數來看,這樣的航母編隊,戰鬥力至少抵得上老M的四支航母編隊。

先說航母,核動力只是決定了續航能力,戰鬥還得看上面的戰機配置,12萬噸航母可以搭載100架戰機,採用的是先進的直流彈射技術,能實現快速升空作戰任務。

由於採用了全套先進的全電推進系統,航速也突破了傳統的航母速度,最高可以達到60節,常規巡航速度達到了45節。

其他的配套軍艦巡航速度同樣不低,普遍都高於航母的巡航速度,這樣有利於在戰場進行快速機動反應,同時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特定區域作戰。

當然,能夠有如此高的航速,不僅是動力系統先進,還需要在整個船體材料和結構上同樣領先,不然太快船體受到的應力太大,容易產生疲勞,減少使用壽命。

艦載機配置更是豪華至極,配備了白虎科技公司研發的第四代艦載機,由於使用了電磁彈射,加上航母航速又非常大。

讓艦載機的起飛重量大幅增加,可以配備所有型號的陸基戰鬥機,其他預警、反潛、電子對抗、運輸等艦載機自不必多說了。

在戰機領域,白虎科技公司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哪怕去年剛剛首飛的F22,在綜合性能上都比同型號白虎科技公司的產品要差很遠。

甚至都比剛剛推出來的外貿型產品綜合性能都要略低,導致的結果就是白虎科技公司的外貿型戰機訂單呈現爆發式增長。

截至九月份,全球訂單量就達到了300架各種型號的戰機,訂單金額高達4000多億元,其中中東各大土豪國,成為主要購買者。

要不是有很多不能出口的國家,白虎科技公司獲得的訂單數量會更多,但是能夠賺這麼多,他們也還是比較滿意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要是我國友好國家,都是可以向我國購買這些軍用產品,我們是開門做生意,哪有拒絕的道理?

隨著今年部分訂單交付,原本像火藥桶一樣的中東,突然變得安靜了不少,能夠形成這樣的局面,也算是功德一件。

不說軍艦本身,光是這些軍艦搭載的功能裝置就知道先進性,例如超級鐳射脈衝武器、高能粒子脈衝武器、電磁彈射輔助導彈發射系統。

導彈配備了白虎科技公司先進炸藥和推進劑,同時還增加了智慧彈道調整技術和智慧引爆技術,再加上先進的推進系統。

讓常規導彈的攻擊距離更遠、巡航速度更高、精準度更是無與倫比,簡直就像是長了眼睛一樣,只要被鎖定的目標,幾乎很難逃離被攻擊的命運。

由於導彈戰鬥部和推進系統非常先進,導致同樣的威力,導彈體積要小得多,同樣的排水噸位,攜帶的導彈數量要多五六倍。

為了讓這麼多導彈在戰鬥的時候能立即投入戰鬥,還配備了全自動導彈裝填系統,讓再多的導彈數量也能無縫發射,戰鬥力自然不用多說。

除了攜帶常規海基導彈之外,還攜帶了超高聲速戰略導彈,速度能夠達到20馬赫,在這個年代就是無敵般的存在。

雷達系統方面,除了配備常規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和無源相控陣雷達,還有先進的量子雷達,對反隱身戰機具有奇效,在量子雷達面前完全失去隱身優勢。

對水面以下偵測,配備了高靈敏度和智能化的聲吶系統,同時還配備了量子聲吶系統,理論上沒有探測深度限制,讓水下敵方潛艇無所遁形。

潛水艇同樣是採用了核動力全電推進系統,不僅潛航時間更長,而且噪音非常低,甚至低於海洋背景分貝數,螺旋槳經過了特殊消音和消軌設計。

最大潛航深度更是高達5000米,其他國家現有的聲吶系統根本就偵查不到,要不是這個設計要早一些,最大潛航深度達到上萬米的潛水艇也是能造出來的。

因為麒麟資源開發集團手裡的海底採礦技術,就能在海底上萬米以下的深海進行礦產開採作業,這裡面很多技術可以用到潛水艇上。

不過現在的潛水艇潛航深度已經足夠了,除非是特殊的海底地形,一般海底深度也就在5000米左右,太深意義也不大。

攜帶的武器裝備包括潛射常規導彈、潛射超聲速戰略導彈、超高速魚雷,這裡面要提一下他們的魚雷武器。

熟悉武器裝備的人應該聽說過暴風雪魚雷,速度高達每秒100米,採用的是空泡原理,而白虎科技公司生產的魚雷,速度高達400米每秒。

同樣使用了空泡原理,不過由於各方面技術都比對方高,導致效能和速度,都要遙遙領先,成為全球最快的魚雷。

而這些武器都配備了智能化戰鬥模組,能夠執行更複雜的偽裝和攻擊操作,對目標的攻擊成功率非常高,不說百發百中,也應該相差不遠。

整個航母編隊採用的是量子通訊作戰系統,不僅通訊更加可靠,而且抗幹擾能力也是最強的,這對於電子對抗作戰中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所有戰艦包括航母,都採用了智能化作戰系統,建立聯合智慧作戰平臺,加上先進的輔助偵查裝置。

不僅讓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大幅提升,而且還能實現快速數據分析和作戰計劃制定能力,因為智能化系統會將最佳作戰方案以極斷的時間內呈現出來。

配備上先進的通訊系統,就連幾千米海底的潛水艇,也能實時接收到智能化指揮系統的指揮,沒有任何盲區和死角。

在特殊情況下,智能化指揮系統還能臨時接管指揮許可權,讓整個編隊就算在極端情況下也不至於完全癱瘓,持續作戰能力大幅增強。

當然,如此先進的系統也讓整個航母編隊的人員配置要少很多,因為大量崗位被先進的技術所取代,減少了航母編隊的運營成本。

葉子書也知道過於自動化在極端條件下會不穩定,在設計的時候進行了很多特殊處理,保證整套系統的安全可靠性,不然只能使用傳統手工機械操作了。

這樣的航母編隊出現後,立馬就讓原本天下第一的老M的航空母艦編隊,立即落後了50年以上,完全不在一個實力層面上。

當然,如此多先進成熟的技術堆積起來的航母編隊,造價自然也是相當高昂,一支配備齊全的航母編隊,總造價高達4500億元。

國家一下子建造了兩支航母編隊,可謂是下了血本,原因主要還是形勢緊迫,必須要有足夠強大的海軍力量保障我國的海洋權益不受侵犯。

有了這兩艘超級航母編隊,我國的戰略空間將會大幅增加,構築的所謂第一島鏈完全失去了作用,第二島鏈的作用也將大幅削弱。

從戰略價值上來說,花這筆錢是非常值得的,從技術價值上來說,白虎科技公司的報價完全對得起這個價格。

一支航母編隊抵得上別人四支,而價格卻僅僅高出一點點,從價效比來看,卻要高出一大截。

按照這個配置,我國只需要四支航母編隊,就能保證我國在全球的利益,再多就沒有必要了,還不如將資金用在增加其他艦艇數量上。

國家建造這兩艘航母需要花費一段時間消化吸收,一是資金使用過多,如果是一艘艘建造,可能壓力不大,這是一連建造兩艘,而且是滿編隊建造,壓力太大了,需要時間緩一緩。

二是航母編隊形成戰鬥力需要一段時間磨合,雖然這些官兵都在虛擬空間裡面進行了模擬訓練,實戰能力並不低。

但是虛擬世界,終究不是現實世界,至少在虛擬世界裡面,更容易克服內心的恐懼和障礙,現實世界就要差很多。

預計半年時間內就能形成不錯的戰鬥力,一年時間內就能發揮出航母編隊全部戰力,而且訓練成本也要低很多,虛擬世界發揮的作用還是不容忽視。

白虎科技公司的先進陸軍裝備年底前後也將完成研發和生產任務,到時候海陸空三軍將會徹底擺脫了之前技術落後的面貌。

今後只需要按部就班增加先進裝備的數量,就能穩穩坐穩全球軍事實力第一的寶座,對保證我國的經濟建設成果、穩定國際局勢、爭取更多主動權發揮巨大的作用。

而這一切的背後,白虎科技公司都是絕對核心,但是並沒有多少人知道白虎科技公司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對外展現的形象依然是一家先進的太空科技企業,而且就算是說出來,大家也不相信一家私人企業能夠在如此眾多領域全部做到全球頂尖。

太空技術、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之間的差距非常大,特別是先進的太空技術和軍用技術,差距就更大。

一家企業同時開展如此多的專案,而且幾乎是從頭開始,需要的研發資金規模就難以承受,至少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實際上,研發這些技術的成本,都非常低,因為絕大部分技術都是來自葉子書的支援,科研過程不過是一個流程化的驗證過程而已。

我國連續兩艘航母下水試航,產生的影響力不用多說,從這段時間國內外媒體和網際網路相關資訊數量就能看得出來。

連忙碌的葉子書,都不得不關注一下,因為裴晴對這個訊息滿懷欣喜,都在他耳邊說了好幾遍,想要不關注都難。

實際上對他而言,這已經是過去式了,還不如花費更多的精力在未來科研項目上,不過對於裴晴的反應也能理解。

太極集團是一家國際化程度非常高的企業,很大一部分營收都來自國際市場,我國軍事實力增強,對保證他們的全球利益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