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964章 侏羅紀公園建設方案和鐵礦石價格談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64章 侏羅紀公園建設方案和鐵礦石價格談判

星際艦船專案任務分配下去,意味著整個專案正式啟動,也意味著他在這方面的工作總算告一段落,可以將更多的心思用在侏羅紀公園的建設上。

目前他已經讓盛世影視公司購買《侏羅紀公園》的相關版權,不然有可能會構成侵權,除非不用這個名字,例如改成侏羅紀世界。

但是這麼做傳播度就沒有那麼高了,他還不至於為了省這點錢就要整得那麼麻煩,最重要的是,使用別人的名字,還能節約大筆的宣傳費。

加上《侏羅紀公園》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IP,盛世影視公司購買過來自己拍攝也能獲得不少的票房,只要價格合適,還是具有購買價值。

在他忙碌星際艦船專案的時候,負責侏羅紀公園專案的任務就交給了人工智慧,為了模擬的真實性。

人工智慧直接從當時地球的環境著手,以及當時的生物結構和生態結構作為主要線索,硬是推導出無數的方案。

幾個月下來,人工智慧利用超級量子計算機,已經積累了上十萬個相對成功的模擬結果,生態相對穩定、模擬誕生的生物結構比較符合那時候的特點。

葉子書看到如此多的結果,已經讓人工智慧停止模擬了,在模擬下去可能還會有不同的結果,但是他用不到這麼多。

巴丹吉林沙漠面積就那麼大,只有接近5萬平方公裡的面積,想要將如此多的結果整合在一起,也容納不下那麼多的生物種類。

就是目前模擬出來的10萬個結果,經過綜合之後,還需要進行適當的刪減,將非關鍵性動植物進行刪減,留下一個規模較小且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

這項工作自然由人工智慧來完成,如果讓葉子書來完成整合工作,哪怕他是天才,也要耗時一兩年,完全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如何快速構建侏羅紀時期的氣候環境,又如何長期維持穩定的生態體系,這才是他應該做的事情。

之前他的想法,是透過基因改造的方式,讓侏羅紀時期的動植物,雖然在體型上符合當時的特徵,但在適應性上卻符合現在的氣候環境。

這樣就不用花費巨大的精力維持小氣候環境,直接就能在當前氣候環境下生存下來,該方案可行性非常高。

但是經過深思熟慮,他還是打算不完全按照這個方案來,而是準備綜合他擁有的技術和實際需要,打造出獨特的氣候環境。

侏羅紀公園主體必須是超級溼潤的原始森林,裡面佈滿了參天大樹,有沼澤湖泊,也有沙漠地形,氣候環境復雜多變,地理特徵同樣如此。

想要完成這樣的場景建設,依靠現有的技術,哪怕源源不斷供給澹水,也無法營造出來,原因就是小氣候會嚴重受制於大氣候環境的影響。

就算短暫維持了需要的氣候環境和地理特徵,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變化,總是會向大氣候環境趨同。

更何況如果按照正常的環境改造過程,想要將一個沙漠地區改造成原始森林,需要花費的時間太長了。

就算他提供諸多常規性技術支持,這個過程也要花費十幾二十年,以他的性格,怎麼可能願意等這麼久。

因此綜合考慮之下,他準備利用場技術來營造獨立的小環境,可以讓這個地區的氣候條件不受外部大環境的影響。

其中氣候方面主要是需要維持高溫溼潤的環境,內部二氧化碳的含量要比外部高不少,高出一倍左右。

實際上按照當時的大氣成分,二氧化碳至少是現在的5倍,也正是因為二氧化碳的濃度太高,溫室效應明顯,才導致全球氣溫較高。

只是如果二氧化碳太高,導致內部氣溫過高,不利於遊客旅遊,人待在裡面就像是蒸桑拿一樣,根本就不能長時間待下去。

因此綜合考慮,必須要將氣溫維持一個相對合適的區間,在生態系統需要和旅遊專案需要中間找平衡,因此維持現有二氧化碳兩倍的含量是比較合適的。

與此同時,氧氣的含量卻要比侏羅紀時期的氧氣含量高,侏羅紀時期的氧氣含量只有13.5%左右,和現在的21%的含量相差甚遠。

人在氧含量低於18%的環境中,就有可能出現缺氧症狀,因此不能完全按照侏羅紀時期的大氣環境來,因此氧含量和現代大氣中氧含量保持一致。

那麼最後只能降低氮氣的含量,氮氣稍微降低一點,對內部生態體系並不會構成任何影響,同時對遊客也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這些想法很美好,但是如何做到,卻是一個大難題,就算是葉子書研究了這麼長時間的場知識,也是沒有什麼頭緒。

目前他學習和研究的最高場知識就是空間場,其次就是能量場,至於如何利用場來鎖定物質,並沒有涉獵太多。

本來打算研究場如何鎖定物質,但是想了想,重新學習一門場知識,又要花費很長時間,相當於從頭開始。

別覺得場知識很好學,到現在他所學的幾種場也只是皮毛而已,之所以能夠得到應用,完全是因為照葫蘆畫瓢,有現成的。

如果讓他熟練使用這些知識研發新的場技術,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了,每一種場技術誕生和應用,都有可能會帶來一場革命。

最重要的是,場技術的研發,很難利用超級量子計算機輔助,只能依靠他自己來,這是和現在技術體系完全不同的體系。

既然從頭開始並不是一個好選擇,他只能從已學習的場知識裡面尋找可能性,這樣也許還能做出點東西出來。

將物質鎖定在一個空間裡面,他準備利用空間場來實現物質的鎖定,只是他對空間場的研究還沒有到家。

目前只對如何製造空間有所研究,這也是空間場研究的基礎,如果連空間都製造不出來,更別談空間的高階研究了。

而高階空間研究領域,內容就很豐富了,例如空間位移、空間壁壘、空間鎖定、空間破碎等等。

他想要用空間來鎖定物質,就需要用到空間壁壘技術,能夠讓物質無法突破人工營造的空間。

但是僅僅這樣可不行,畢竟這是個旅遊專案,要讓遊客自由出入,甚至還不能讓遊客明顯感受到空間場的存在。

最好的辦法就是營造巨大的獨立空間,人進去之後彷彿換了個天地,無法明顯感受到外界和內部空間的自然界限。

顯然他還達不到這種程度,如果真達到了這種技術層次,那就意味著他可以營造遼闊的次元空間,真正做到一沙一世界了。

而且維持龐大空間需要的能量也非常龐大,旅遊專案是個商業專案,是需要考慮成本的,就算技術達到了,也不能作為最佳方案。

因此他只能將空間壁壘技術和智慧控制技術相結合,利用強大的監測感測技術輔助,對物質進行智慧控制。

雖然有點三不像,但是卻能暫時解決問題,甚至在關鍵時刻,還能直接鎖住侏羅紀公園裡面的動植物,避免其外溢。

物質鎖定算是有了還算可行的解決方案,剩下的就是預防能量溢位,如果不能鎖住能量,最終內部氣溫和外部氣溫,會保持相對一致,至少會向這個方向發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此鎖能技術就派上了用場,但是僅僅是鎖能也不行,因為長時間將能量鎖在一個小空間內,很容易產生能量快速堆積,從而導致能量失衡。

他的解決辦法同樣是和智慧技術相結合,對所能場進行控制管理,維持內部氣溫恆定性,和上面的解決方案基本相同。

葉子書將這一套技術體系成為智慧氣候場技術,除了營造大的氣候場之外,還要營造眾多小的氣候場,以便形成更多內部地貌特徵和環境特徵。

由於這些技術層次太高,他沒打算將該技術交給旗下的企業,而是準備在他個人實驗室製作出來,然後交由通用機器人建設。

這和重力場不一樣,重力場在所有空間場技術裡面,是技術層次最低的,甚至都無法營造次元空間,只是透過對周圍空間的擾動來實現重力效果。

星球重力很大,是因為星球本身的質量較大,周圍形成的時空彎曲度較高,重力場就是利用這個原理,人為製造空間坡度。

加上重力場在今後的星際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並沒有藏著掖著,直接將技術給了白虎科技公司,讓其具備生產能力。

但是他們也只能照葫蘆畫瓢,想要依靠這些技術研發其他場技術出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可以說幾乎沒可能,中間缺少太多的理論基礎。

現在已經是11月份,他希望能夠在過年前將所有事情搞定,不過在此之前,可以先將地形進行改造。

人工智慧會先根據巴丹吉林沙漠的地形特徵,在儘量改造量少的情況下,將地形地貌和模擬中的侏羅紀公園相結合。

同時還要照顧遊客體驗,讓遊客能夠以合理的路線完成旅遊,甚至到時候還會在內部建設若干旅遊度假區,價格自然不能和外面住宿價格相比。

這些都屬於增值專案,如果想要少花錢的話,可以選擇在侏羅紀公園周邊居住,如果想要全天候體驗侏羅紀公園的魅力,可以在內部度假區居住。

隨後他召集了萬城基業、麒麟農業發展集團、麒麟環境工業集團等企業,開了一次集體會議,正式告訴他們侏羅紀公園專案的成立。

由於土地之前是被麒麟農業發展集團承包,但是整個專案的運營他希望交給萬城基業,畢竟萬城基業本身就有旅遊業務,而且做得還不錯。

麒麟農業發展集團還是安心做自己的農業,不過這裡面很多動植物的培育,需要麒麟農業發展集團負責,因此他們的工作任務也不少。

本來以為麒麟農業集團不願意,畢竟巴丹吉林沙漠的面積可是非常大,剛剛看到一點轉機,結果就要無償轉讓給萬城基業,不樂意也是可以理解的。

沒想到他們對此欣然同意,在他們看來,就算將這片沙漠改造成良田,想要獲得鉅額收益也很難,反而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成本。

其實做農業,不管是什麼農業,都是賺辛苦錢,哪怕他們有更多的技術,相比其他產業而言,依然屬於賺辛苦錢的範疇。

當然,他們利用細胞定向誘導技術生產的肉類和魚蝦海鮮類產品,不屬於傳統農業範疇,已經可以歸為工業範疇,賺得利益還是很多的。

相比讓出去的土地價值,他們更看好即將獲得的技術價值,整個侏羅紀時期的動植物基因,本就是一筆龐大的財富。

更何況圍繞著侏羅紀動植物主題,也能創造出巨大的商機,例如在侏羅紀周邊開餐飲店,裡面的食物都是和侏羅紀公園裡面的動植物有關。

這些食材肯定不是宰殺侏羅紀公園裡面的動物,或採集裡面的植物,而是有麒麟農業發展集團專門培育出來的。

這種特殊的食材,價格肯定非常高,如果每年有上億人過來體驗,光是賣這些食材就能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絕對比種地要賺得多。

萬城基業當前主要負責的是地形改造,裡面會有山脈、河流、湖泊、沙漠等等地形,就算經過合理安排,工作量依然不小。

好在土方業務本就是他們所擅長的,加上他們本身的人力資源也非常豐富,倒是最適合做這件事情。

麒麟環境工業集團,則是負責侏羅紀公園專案的環境改造,初期配合萬城基業進行地形和土壤改造,後期他會提供氣候改造裝置和技術,讓其負責。

當葉子書說要打造一個佔地面積5萬平方公裡的侏羅紀公園,所有參會的負責人都驚訝不已,感覺有點像天方夜譚。

開始他們還以為只是一個侏羅紀主題公園,裡面也就是一些模型和玩偶,只是這麼做的話,根本就用不到5萬平方公裡的面積。

於是他們以為是使用彷生技術製作的恐龍,然後放在如此大面積的森林裡面,營造出侏羅紀公園的氛圍,以此來吸引遊客。

只是這樣的猜測,也被葉子書否認了,他要打造的是真正的侏羅紀公園,裡面的所有侏羅紀時期的動植物,都是真的。

這讓所有人都感覺不可思議,要知道侏羅紀時期的動植物都滅絕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動物雖然遺傳物質也基本上消失殆盡,好歹還有些化石。

植物經過如此多年的地質變化,估計都已經變成了煤炭了,連當初的樣子都不知道,更別說是遺傳基因了。

沒有遺傳基因,老闆又是如何創造出這些動植物的,這是所有人的疑惑,好在葉子書也沒打算藏著掖著,告訴他們是透過模擬計算出來的。

因此不能保證這些動植物就一定是侏羅紀時期存在過,他們打造的是侏羅紀公園,只要大致不差就行,太細節的部分不符合事實,別人也不清楚。

這樣解釋,大家就容易接受很多了,特別是麒麟農業發展集團,對老闆的基因技術還是很信任,倒是沒覺得老闆這麼做會有技術瓶頸。

實際上他們還沒有往深的地方想,以為也就是在現有氣候環境條件下打造侏羅紀公園,不然他們絕對不會這麼澹定。

會議內容主要是讓給他們分配好任務,讓其做好人力和機械設備方面的準備,萬城基業還要提前將公園周邊的土地拿下,並且設計好旅遊開發服務區。

等到他這邊的侏羅紀公園設計出來之後,他們就能立即動工,這並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過幾天就能出整體設計方案。

這件事情也沒有藏著掖著,萬城基業可以直接對外公佈建造侏羅紀公園計劃,同時要提前和有關部門溝通好,讓專案能夠審批下來。

就在葉子書安排完任務不久,國際資本終於開始對資源價格動手了,首先就是麒麟基礎工業集團和鐵礦石供應商協商價格的時候,對方獅子大開口。

向鐵礦石這樣的大眾資源,一般都是簽署一整年的供貨,因此下一年的供貨價格,需要在今年談妥,不然就要面臨鐵礦石斷供的危險。

當然,也可以依據市場價格從市場購買,只是那麼做的話,一是供貨穩定性較差,二是自由市場很難買到如此大量的貨。

一般就算漲價,也不會特別誇張,上漲10%到20%已經算是誇張了,結果他們竟然想要將價格上漲150%,顯然就是趁火打劫。

如果真按照他們的價格來,每噸鐵礦石的價格就高達200美元,必然會導致國內相關產品價格上漲。

這還不算最壞的情況,如果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會帶動其他資源價格上漲,他們其實不只是想要鐵礦石上賺錢。

而是想要依託鐵礦石價格上漲的契機,讓其他資源價格同樣大幅上漲,而且這還會給市場強烈的訊號,提升全球資源價格上漲預期。

面對這樣的問題,葉子書給出的指示,就是慢慢談,不要著急和他們簽署協議,只是這麼做,無法阻止國內其他企業和鐵礦石供應商簽署協議。

畢竟人家可是沒有那麼多的庫存,如果鐵礦石供應不上,他們就要面臨著停產的危險,那麼員工需要養活,停產就意味著沒收入,他們根本就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

如果想要解決他們的問題,就只能讓麒麟資源開發集團將從海底採集的礦石,優先提供給他們,這樣才能保證他們正常生產。

目前麒麟資源開發集團的年鐵礦石開採量在1億噸左右,剩下的產能需要開採其他礦產資源,而且裝置也不是全部通用的。

葉子書思索再三,為了保持同一陣線,還是打算將麒麟資源開發集團的礦石資源讓給國內其他鋼鐵企業,解決他們的問題。

他倒要看看這些鐵礦石供應商失去了國內這個巨大的市場,他們能夠堅持多久,反正一年後,麒麟資源開發集團的礦產開採產能提上來。

其他不說,只要鐵礦石供應量達到5億噸以上,就能基本滿足國內工業所需,只是沒有多餘的鋼鐵出口而已。

不僅如此,潮汐集團還承諾為這些鋼鐵企業提供低息貸款,以解決他們可能面臨的資金周轉問題,這樣他們就算停產了,也不會發不出工資。

他敢這麼幹,主要是國內這些鋼鐵企業在國內的整體比重並不算很大,只有20%左右,剩下的80%,都被麒麟基礎工業集團所佔據。

為了避免他們以為是趁機擴大市場佔比的好機會,麒麟基礎工業集團像他們透露自己擁有的庫存量,打消他們的幻想。

這樣多管齊下,應該能夠穩定國內的所有鋼鐵企業,至於小型民營鋼鐵企業,願意合作也行,不願意也不會影響大局。

統一戰線形成之後,後面的鐵礦石談判果然陷入了停滯,對方好像並不著急,而這邊同樣也不著急,雙方都是抱著能談就談,不談拉倒的想法。

就在我們這邊談判處於僵持階段,壞消息傳來,RB和HG的鋼鐵企業,竟然和這些鐵礦石供應商達成了新的價格供應協議。

價格果然上漲了150%,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脅迫我國同意他們的新價格,彷彿告訴我們,這就是市場規律。

果然,這些協議簽署之後,鐵礦石供應商的態度比之前更加強硬,彷彿就能拿捏住我們一樣,只是我們也是有底氣的,並沒有因此屈服。

就這樣一直拖到12月份,如果還沒有簽署供貨協議的話,後面的計劃就很難安排開了,時間越來越緊張。

而對方的態度卻是越來越強硬,因為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確實上漲了,而且幅度還不少,讓他們覺得手上的籌碼更多。

而我國以麒麟基礎工業集團為代表的談判團,依然巋然不動,甚至開始不想談判了,原因就是對方態度太囂張了,沒有必要去受氣。

而麒麟基礎工業集團旗下的鋼鐵企業,甚至開始安排放假了,等到1月份之後,打算給這些員工放長假,工資照發。

反正對麒麟基礎工業集團來說,就算不生產,養活這些工人還是綽綽有餘,更何況他們的庫存還在,賣出去依然能賺錢養員工。

就這樣拖到1月份,對方反而緊張了,可是依然沒有死心,背後的資本更加瘋狂進行資本炒作,鐵礦石市場價格更高了。

這也給潮汐集團提供了賺錢的機會,做多賺了不少,不過他們正在打算做空,原因就是這邊打算停止談判,不和這些供應商磨嘰了。

我國進口鐵礦石的數量佔據全球鐵礦石的80%,原因就是我國這些年大搞基建,同時麒麟基礎工業集團還大肆囤貨。

如果他們失去這個80%的市場,就意味著他們將會面臨巨大的打擊,到時候他們的股票將會一瀉千里,鐵礦石期貨價格也將遭遇重擊。

這又會給潮汐集團賺錢的機會,光是從資本市場賺的錢,就足夠彌補麒麟基礎工業集團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