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是東京電視臺臺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1章 本田技研工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1章 本田技研工業

賓士W109換成日產GT-R,除了和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在商業上面的聯手合作,還有更木劍八現在的立場問題。

日產GT-R的零部件,實現了全部國產化,其中69.2%的汽車零部件,採購於釜ヶ崎勞動的聯盟下屬的一二級供應商。

這是更木劍八願意和本田宗一郎合作,控股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的重要原因。

更木劍八成為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第一大股東以後,推動的第一個提桉企畫,就是全面國產化替代。

“日產汽車品牌的零部件,五年之內,將要100%選用釜ヶ崎勞動的聯盟的會員企業,擔任一、二級供應商。”

………………

釜ヶ崎勞動的聯盟做為“江東垃圾戰爭”和“議會大廈衝擊”兩次大事件之後,崛起的新興左翼勢力,吸引了大量中下層年輕人的加入聯盟。

另外,勞動密集型企業轉移東南亞,可以到國外擔任基礎管理崗員工和技術骨幹,佔比一般是30%,大量丟了飯碗的聯盟工人們,需要養家湖口。

釜ヶ崎勞動的聯盟,始終持續面臨著,解決成員就業問題的巨大壓力。

釜ヶ崎勞動的聯盟扶持主攻的六大產業,其中生物醫藥是萬億美元級別的大賽道。

但是,聯盟成員的學歷、素質、專業技能、年齡,想要轉型成為生物醫藥行業的研發人員、技術人員,實在強人所難。

其他五個行業,積體電路、醫療器械、高階裝備製造、屬於千億級別的市場,可以吸收一定就業,可是轉型不順利,技術突破,人員技能培訓,這些都需要時間沉澱。

現在,新世界的聯合實驗室在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最多的,聯盟成員最能通過培訓適應的,就是“高精密零件”。

唯一的問題是:這是一個全球規模200億美金的細分市場,吸收就業有限。

………………

這使得更木劍八必須尋求外力,穩住聯盟的基本盤。

更木劍八先和釜ヶ崎勞動的聯盟會長岡本公三詳談,又對日本各行各業進行摸排調查,再跟本田宗一郎進行幾次會面,組織釜ヶ崎勞動的聯盟和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進行十二輪會談。

這一切都是寄希望於這個平行世界,和原位面的歷史進程一樣,日本汽車產業順利崛起,提供大量的崗位,讓釜ヶ崎勞動的聯盟穩住基本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

對於國家來說,汽車產業的產業鏈實在是太長了,可以提供太多的就業崗位。

這是任何一個工業國家的“兵家必爭的地”。

一家主機廠需要幾十家一級供應商,再加上數量更多的二級供應商,可以帶動的就業以幾十萬計。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下屬的各個品牌,幾十個主機廠,提供以及帶動的就業崗位是數百萬。

按照日本一億多人口,這個數量級的就業崗位,絕對的屬於社會經濟的壓艙石。

最重要的是,汽車產業對從業者的吸納是全方位的,從學歷上說,上至博士、下至高中生,都能在汽車行業中找到與自己學歷、能力相適應的、收入不錯的工作。

………………

釜ヶ崎勞動的聯盟,協助成員企業,全面轉型升級。這個時期,聯明和代表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索尼、本田、京瓷、松下等企業,建立了密切的聯絡。

其中,“經營四聖”之一的本田宗一郎,在經營方面的理念,最是別具一格。更木劍八在和他的對話聊天之中,受益匪淺。

………………

日本這樣一個年功序列、重視前輩階層秩序的社會。

東京電視臺的《新聞半小時》曾經做過一期企業採訪,主要問題是“如何看待新人對於前輩提出意見?”

得到的回答都很強硬:“你是什麼東西?你才幹多久?你敢跟我提意見?”“搞實務的永遠比不上搞行政的。”“讚美他是你唯一的權利!”

這是東京這些大型企業內的普遍氛圍和現象。

只有本田宗一郎的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是一個例外。

本田宗一郎提倡的,是“全員管理,彼此承諾”的管理哲學,這不是單純的一套方法,而是一套有生命力的體系。

而這個體系的基石,則是本田大量的中下層技術工程師,隨時可以向上層提意見。

本田整體的企業氛圍,有著一種幕府末期,中下層武士,發揮“下克上”藝能,維新救國的感覺。

………………

因為汽車是一個龐大、精細的商品,少數天才在提供一個完善產品的過程中,大量的負責又有一定創新動力的工程師,質檢員,工人,是決定車廠能不能做好的關鍵。

但是,這也決定了汽車工業不是一個金字塔結構。

像金融業一樣靠頂端的少數領頭羊去帶領,下面的交易員去交易就可以了。

汽車工業是一個紡錘型結構,需要靠大量有主人翁意識的中低層去探索,並且踐行對產品的持續改善和開發。

………………

本田是“遠州精神“的產物之一。

靜岡縣浜松市以製造業、煎餃、美女和學霸,聞名天下。

區區1558平方公里的市裡孕育了大量的知名企業。

本田宗一郎也是出生在浜松市附近的湖西市。

本田,鈴木,雅馬哈,航空自衛隊都誕生於此。浜松人對於製造業的執著可見一斑。

本田技研工業,所有的部門幹部,都是技術系的人物,營業和事務系的人,最高位置就是副部長。

豐田是”為了造車而開發技術“,豐田和原世界龍的國Te一樣的戰略,沒有摩托,我們就買雅馬哈;本田做了機器人?那我們也跟著做;本田要做飛機?那小誰,趕緊去出資三菱飛機!

那本田就是”因為有了技術所以造車”,執著於技術領域的突破,屬於“就是為了這點醋我才包了這頓餃子”。

………………

東京都港區六本木3-2-1,更木劍八剛回到辦公室,楓花練就走進來說道:“臺長,有一位中曾根康弘先生,早上九點就到了,等了你一個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