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是東京電視臺臺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1章 水門事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1章 水門事件

1945年3月,美國眾議院以207票贊成、186票反對,將其臭名昭著的“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改為常設機構。

與此同時,由於美國國內通貨膨脹指數急劇上升,在短短的一年中發生了3.47萬次罷工,共有450萬工人走上街頭。

眾院非美委員會藉機指責工會。

這就是美國歷史上的McCarthyism主義。

………………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1973年,現在美國面臨的兩個問題,一方面是工人、大學生、嬉皮士、反越群體,聯合起來的超級大罷工、大遊行。另一方面美國國內自1945以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

FBI局長埃德加·胡佛是這一派群體中的領頭人。過去的經驗已經證明,McCarthyism主義將會給FBI空前的行動自由和權利。

老謀深算的埃德加·胡佛,當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機會。

………………

一週以後,戴維營度假歸來的Nixon,簽署總統令,批准了埃德加·胡佛的報告建議,FBI可以採取更大許可權的指導措施。

“FBI有必要採用McCarthyism式的手段。”

………………

FBI很快行動起來,開展了規模浩大的清查活動。

第一階段,他們開始對美國設在海外的大使館藏書目錄,進行清查。

在這次清查中,美國左翼作家白勞德、史沫特來等75位作家的書籍全被列為禁書,甚至連著名歷史學家小阿瑟·史來辛格和幽默作家馬克·吐溫的作品也被列入“危險書籍”之列。

被剔除的書籍總數有360萬冊。

在此影響下,美國國內一些城市和學校的圖書館也紛紛查禁甚至焚燬“任何可疑的書籍和雜誌。”

第二階段,針對《今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紐約郵報》這樣的主流大型報社。

第三階段,是對福克斯廣播公司、哥倫比亞CBS電視網、美國廣播公司等大型電視臺,進行調查稽核。

………………

第二階段,在對於《華盛頓郵報》的稽核環節,發現了《華盛頓郵報》的專欄教授,對於馬克·吐溫的“危險書籍”極高讚許,還在開出的“華盛頓郵報兒童暑假書單”裡面進行極力推薦。

FBI立刻根據總統令授予的許可權,啟動對《華盛頓郵報》和凱瑟琳·格雷厄姆的調查。

凱瑟琳·格雷厄姆,美國傳媒界的頭面人物,“美國報業第一夫人”,《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董事會主席。

凱瑟琳·格雷厄姆她出生在紐約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

她的父親是當時掙下數百萬美元的資產,名震華爾街的大銀行家,此後還出任過公職,當過的美聯儲主席。在Truman總統執政時,擔任過世界銀行的首任行長。

1933年,在一次破產拍賣會上,凱瑟琳的父親透過中間人以82.5萬美元購下了創辦於1877年的《華盛頓郵報》。

當時華盛頓郵報的日發行量只有5萬份,一年虧損100萬美元,是當年華盛頓5份報紙中,質量最差、虧本最多、讀者最少的一份,誰也沒有想到它以後會變成美國的媒體帝國。

凱瑟琳從小在無比優越的環境中長大,長大後和哈佛大學畢業的菲利普·格雷厄姆結婚。凱瑟琳的父親將《華盛頓郵報》這份產業交給了女婿。

凱瑟琳也樂得自在,全心全意當起了照顧丈夫的“家庭主婦”,養育4個孩子,很少在公共場合露面,一直到丈夫意外去世,她被迫開始打理《華盛頓郵報》的生意,並且經營的相當不錯。

……………………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K街西北1301號,《華盛頓郵報》總部。

董事會主席辦公室,傳出女人的憤怒罵聲。

“胡說八道!這是汙衊!”

凱瑟琳·格雷厄姆看到FBI的協助調查通知時候,氣憤的暴跳如雷,她沒想到Nixon和埃德加·胡佛,居然無視第一修正桉賦予的神聖權利,扼殺《華盛頓郵報》的自由發聲。

凱瑟琳·格雷厄姆意識到,《華盛頓郵報》在水門事件的持續報道,觸及了Nixon的逆鱗。既然已經觸及逆鱗,那距離要害肯定不遠了。

她叫來了自己一手提拔的總編,本·布來德利。

………………

60年代的美國雖然已有一些女記者活躍在新聞界,但主管一級的卻大多是男性,至於報社老闆的職位,絕對是男性的領域。

凱瑟琳擔任一把手之後,《華盛頓郵報》人心惶惶,不少名編輯、名記者都想跳槽。

凱瑟琳在自傳中透露,當時自己是“身處懸崖邊閉眼一跳。令人驚訝的是,我穩穩地落在了地上”。

1965年,凱瑟琳作出了重大決策,提拔著名記者本·布來德利擔任郵報的總編,並放權讓各級主管、編輯、記者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華盛頓郵報》銷量節節攀升。

………………

“白宮法務部長上午給我打了一通電話。老闆,我們要作出選擇了。生存還是毀滅……”本·布來德利面容憔悴,水門竊賊事件的報道調查,是他一手進行組織的。

現在這場交鋒的規模,完全超出了正常的新聞調查範圍,白宮法務部部長的威脅很明確。

“水門竊賊事件的標題不準確。我認為應該更改成水門事件。”凱瑟琳·格雷厄姆,彷佛沒有聽到本·布來德利的話語,自顧自的說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報道中刪除“竊賊”的描述,等於將整個事件從一個“普通盜竊桉件”升格成更大的陰謀論。

“凱瑟琳,對於水門大廈的相關報道。我們應該更慎重一些。律師們,建議我們停止相關報道。”本·布來德利再次建議到,他遞給凱瑟琳·格雷厄姆,一份律師出具的法律風險評估檔案。

凱瑟琳看著律師的檔案:“把這個傢伙解僱了。報社每年給他六萬五千美金的報酬,是讓他用法律的鐵鉗,粉碎《華盛頓郵報》的敵人,而不是在這裡告訴我們這個該報道,那個不該報道……”

“嗯,凱瑟琳,那我們下一步該怎麼做?”本·布來德利問道。

凱瑟琳在辦公室的抽屜裡,遞給他一張報紙,說道:“你看看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