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是東京電視臺臺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5章 星期六大屠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5章 星期六大屠殺

《華盛頓郵報》的熄火,這讓Nixon的民調開始上升,支援總統的人數提升21%。《華盛頓郵報》組織了一個龐大的律師團,推進著一場漫長的官司。

在此期間,西蒙斯跟FBI局長埃德加·胡佛進行多次會談。

但是,埃德加·胡佛的態度很堅決,在法庭作出最終裁定以前,FBI將會繼續執行總統令,《華盛頓郵報》將維持封禁狀態。

………………

凱瑟琳·格雷厄姆回到報社總部,《華盛頓郵報》的總部裡面,空空蕩蕩,顯得有些孤單。

東京電視臺康慨的提供了一個東京十日遊的旅行團,《華盛頓郵報》無法開工,總編本·布來德利,乾脆帶團去東京放鬆一下,最近大家的壓力都太了。

凱瑟琳因為面臨多項質控,陷入漫長的官司裡面,保釋條例也讓她無法出境。

西蒙斯帶著一份肯德基的炸雞套餐,來到凱瑟琳的辦公室。

“你的那個官司怎麼樣了?今天出庭了?”西蒙斯問道、

“就是那些老生常談的問題。西蒙斯,我們應該用一些其他手段。FBI的那頭老狐狸,準備拖垮我們……這個官司可能持續兩三年,甚至五年、十年……”凱瑟琳翻看報紙,不安的說道。

西蒙斯安撫凱瑟琳,說道:“我相信事情很快就會有轉機。”

實際上,對於事情未來的走向,西蒙斯內心也沒有底。不過,那位年輕的東京電視臺臺長,信誓旦旦的保證,他獲得了一些絕密資訊,事情的轉機很快就會都來。

按照這位更木劍八的說法,Nixon給自己挖了一深坑,還是根本跳不出來的那種。

……………………

1973年5月,隨著水門事件的調查深入,司法部長理查德森指派考克斯為特別檢察官,任務是調查1972年Democratic Party在水門大廈的總部,被非法入侵一事。

所謂司法部長指派,即是僱傭特別檢察官。

特別檢察官只向司法部長負責,解僱開除的話,也只有司法部長有這權力,總統、議長、國務卿什麼的都不行,雖然他們官大而且有國家最高權利的順位繼承權。

考克斯在擔任特別檢察官以前,只是司法部一個實習檢察官,長期負責文職工作,既沒有辦桉經驗,在業內也沒有人脈資源。

司法部明顯的放水,用一個新人來敷衍了事。

這種行為,讓國會的水門事件調查委員會,非常惱火,對著司法部長連續四次質詢,搞得這位司法部長焦頭爛額。

不過,Nixon感到欣慰的是,自己任命的司法部長是一位正直的人,並不是白宮法律顧問迪安那樣的軟骨頭。

司法部長抗住了國會反覆質詢的壓力,堅持了對於考克斯的特別檢察官任命。

………………

本來想著讓這個傻小子敷衍調查一下,結果特別檢察官考克斯,不知道從哪裡獲得啟發……

他盯著白宮內部資料翻閱調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還居然真的讓他找到了一份,白宮內部“IBM改造白宮聲控錄音系統”的訂單記錄。

…………

白宮內部,有一套秘密錄音系統。

Nixon入主白宮後,覺得桌子上的錄音開關太麻煩,經常忘記開,於是讓IBM做了個聲控的錄音裝置,這樣一改,使用更加方便。

只是,Nixon總統,常常會忘了聲控關閉錄音……

…………

白宮和IBM的這個內部系統升級專案合同,可以證明:

“Nixon從1971年年初起,為了記錄與手下的談話和電話內容,下令在白宮辦公室裡安裝竊聽系統。”

特別檢察官考克斯,要求Nixon交出有關的錄音帶和檔案資料。

Nixon以行政特權為理由拒絕交出,並將事情鬧到上訴法院。不料,在經過三星期的考慮後,多數法官認為總統也要受法律的約束,必須交出錄音帶和檔案資料。

………………

特別檢察官考克斯,還從法院弄了個傳票,要Nixon提供白宮的錄音帶。

一開始,Nixon拒絕服從傳喚。

10月19日,星期五。

Nixon做出部分妥協,願意由參院的一個一向裝聾作啞的議員來審視錄音帶然後出個精簡版的文字給考克斯。

週五晚上,初生牛犢的考克斯,拒絕了老謀深算的Nixon提議,雙方再次陷入僵持。

法定週末休息,大家都以為事情就過去了,週一再說吧

10月20日,星期六。

週六晚,Nixon下令,要求司法部長理查德森,罷免特別檢察官考克斯的職務。但理查德森拒絕了總統的要求。隨即辭職。

司法部副部長拉克爾·肖斯,接任司法部長後,也因拒絕罷免特別檢察官考克斯而辭職。

最後司法部的三號人物博克,成為司法部代理部長,才答應罷免特別檢察官考克斯。

Nixon更動員FBI封鎖特別檢察官及司法長官、次長的辦公室,宣佈廢除特別聯邦檢察局,把此桉的調查權移回司法部。

………………

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美國各電視網立即中斷正常節目,向美國公眾報告這一爆炸性新聞。

一天內辭退兩位部長,一位特別檢察官。這個事件被新聞媒體們稱為“星期六大屠殺”。

………………

公眾的反應就像火山開始噴發,抗議電報像雪片一樣鋪天蓋地,輿論將Nixon與希特勒相提並論。連宗教界和原先支援Nixon的出版物,都憤怒地指責Nixon。

血氣方剛的大學生則組織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

整個美國像開了鍋一樣,群情激憤。

在民意的推動下,眾議院決定對總統進行彈劾。

Nixon決心頑抗到底,他一面銷燬錄音帶上對他不利的內容,一面繼續強調行政特權,表示“遵循從華盛頓到約翰遜歷屆總統所遵循與捍衛的先例,決不做任何削弱美國總統職位的事情”。

他交出的電話記錄千瘡百孔,大量重要的內容被諸如聽不見、無情報價值等字眼代替。

Nixon的行為進一步激怒了公眾。

因為並沒有證據證明考克斯有瀆職枉法等過錯,法院判定解僱考克斯是非法行為。

判決一出舉國大譁。

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還裁決,Nixon必須交出有關的錄音帶……

………………

兩位司法部部長,辭職不從,是因為他們都在國會保證過,不會介入調查。

特別檢察官沒有重大過失,比如殺人、放火之類的,是不能被解僱的。

如果真聽了Nixon的話解僱特別檢察官,估計他倆以後也不用混了。Democratic Party主導的國會可以追殺到他們天涯海角。

司法部的三號人物博克,迫切想要上位。而且,他沒跟國會做過保證,雖然道德上面有瑕疵,但是法律上沒有任何問題。

事後,這位司法部代理部長,承認當時Nixon許諾提名他為大法官。

最終,Nixon沒機會提名他,倒是80年代里根,倒是提名他擔任大法官,不過被Democratic Party控制的參議院否決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

“大屠殺”之後不過一週,民調顯示支援彈劾者首次超過反對者。

FBI局長埃德加·胡佛,敏銳的發現事情風向不對勁,他當即作出新的表態。

“此前,總統頒佈的對於《華盛頓郵報》調查的命令,很可能違反“第一修正桉”裡面賦予人們的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的權利。”

“FBI將暫時終止,此項總統令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