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是東京電視臺臺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4章 合成營群戰術,《營(連)進攻防禦訓練手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4章 合成營群戰術,《營(連)進攻防禦訓練手冊》

更木劍八放下玻璃酒杯,拿起一支中性筆,在白板上面寫寫畫畫,侃侃而談。

………………

埃及軍隊的編制,是典型的蘇式軍隊。

一個蘇式編制師,下轄六個團,其中三個摩步團、一個坦克團、一個炮兵團、一個防空導彈團。

摩托化步兵團,轄三個摩步營,一個坦克營,一個炮營;

坦克團,轄三個坦克營,一個摩步營,一個炮營;

炮兵團,轄三個152mm榴彈炮營,一個122mm冰霞火箭炮營;

此外還有獨立的師直屬偵察營、輸重營、戰術導彈營、坦克營、工兵營、防化營、三防營、修理營、火箭炮營、直升機大隊,必要時還會有一個搭乘直升機作戰的空降強擊營。

全師齊裝滿員一萬三千人至一萬三千五百人,擁有二百七十輛坦克,五百五十輛各式裝甲車。

………………

按照薩達特的意見,勞動的聯盟兵團,要從三個戰術營,三千人的規模,緊急擴充至四萬人,簡直是天方夜譚,擺明了完全讓勞動的聯盟兵團,當做炮灰來使喚。

就算拋開軍隊訓練、組織度不談,這三個蘇式步兵師的滿編裝備,埃及就根本無法提供。

現在埃及一線軍隊的裝備都非常緊張,薩達特三天兩頭飛往北方的國,尋求裝備援助。勞動的聯盟兵團,現在的裝備基本上都是釜ヶ崎勞動的聯盟,自費採購。

埃及提供的都是二戰時期,英國軍隊留下的庫存。

比如說現在坦克連裝備的,居然是十字軍巡洋坦克。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的著名英軍輕型坦克,共生產了5300餘輛,在1973年的標準來看,這是標準的“老爺車”。

裝甲厚度只有24毫米,裝備1門40mm火炮和1挺輕機槍。最大時速只有45公里,行程320公里,乘員4人。

M4謝爾曼坦克正面裝甲厚63.5毫米,47°傾斜。側面38毫米垂直。炮塔正面裝甲厚89毫米。

M4謝爾曼坦克就是原地不動,讓十字軍巡洋坦克當靶子射擊,那可憐地40mm火炮也無法擊穿M4謝爾曼坦克的正面裝甲。

用這種十字軍巡洋坦克跟Israel軍隊的M4謝爾曼坦克對拼,就是日本女子大學的學生找加藤鷹打架,擺明了一副欠幹的樣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款坦克糟糕的名字,還有嚴重落後於時代的效能,導致沒有阿拉伯國家的軍隊願意接收,所以這批坦克就一直在倉庫吃灰,一直等到了勞動的聯盟兵團這支大冤種軍隊。

總之,薩達特總統許諾的“提供裝備”,就是標準的廢鐵棺材。埃及軍方還從釜ヶ崎勞動的聯盟敲了一筆50億日元的維護檢修費用。

………………

埃及總統薩達特和埃及軍隊,很明顯把釜ヶ崎勞動的聯盟,當做一個可以補貼軍費的大冤種。

這點釜ヶ崎勞動的聯盟幹部們之間,已經達成共識。

薩達特總統,並不是那種認知作戰,可以搞定的首領。

他是一個極度務實,有權謀手腕的politi,埃及獨立的開國功勳之一,他是不可能忍受一支國際軍隊,長期在埃及國土駐紮的。

未來,勞動的聯盟兵團,需要肯定要尋找新的據點。

那個時候,龐大的組織單位,反而不利於,勞動的聯盟兵團,跨州越洋的軍隊轉移。

更木劍八提出的“合成營”企畫,

以前一個團除了三個戰鬥營外,團部還有炮連、坦克連、通訊連、防空隊、工兵連之類的團直屬部隊,所以一個團實際上是至少有十幾個連。

更木劍八打算,透過後續的通訊技術升級,減少指揮層級。

把團部直屬的這些輔助兵種,下放到一個最強的營,相當於這個營擴一倍,集中原來團精銳火力,打好城市戰爭和局部戰爭。

這樣一個營的六個連可以發揮出,原來一個團十幾個連差不多的戰鬥力。

………………

“這個合成營的打造思路。是不是太過前衛了?而且,武器裝備配備方面,我們雖然引進了南非制式武器,但也無法達到你說的合成營戰鬥力要求。”釜ヶ崎勞動的聯盟幹部,丸岡修說道。

“的確,先進的組織架構,也需要合適的武器才能發揮出威力。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透過加強戰術訓練,彌補武器劣勢。這是我參考世界最強輕步兵,總結的基層戰術手冊。”更木劍八解釋道。

第一百番隊隊長,源義經,給在座的釜ヶ崎勞動的聯盟眾幹部,分發《營(連)進攻防禦訓練手冊》。

這是更木劍八糅合了原位面,作為一個偽軍事迷,勉強回憶出來的龍國的第四野戰軍的作戰、訓練內容,結合從這個平行世界,透過新選組蒐集到的各國訓練諮詢,縫合而成的訓練手冊。

………………

更木劍八繼續說道:“其實,合成營不是一個新概念。北方的國內戰期間就有襲擊叢集、先遣支隊、後衛、前衛和其他由騎兵、馬拉牽引炮、有時也有坦克和裝甲汽車組成的機動營。”

“其核心是速度、機動性、集中大規模兵力和火力的能力,以及這些部隊的協同作戰水平,以此來實現比單一兵種更強大的協同作戰能力。”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北方的國,主要以相互獨立的步兵、坦克兵和炮兵分隊作戰,這些部隊偶爾會編成一支合成分隊,但通常只是在開戰前不久進行臨時編組。炮兵部隊經常以迫擊炮、反坦克步槍和其他直瞄火器的形式出現在步兵營中。”

“兩大陣營時期,美國和北方的國,都開始意識到永久、半永久的合成分隊比在戰鬥前臨時整合不同兵種的單位更為高效。”

“他們在駐軍和訓練方面遇到了一些問題,各分隊居住在自己的營房,坦克、裝甲車和炮兵有不同的維修和保障要求,各兵種的武器裝備需要不同的靶場和設施。”

“在把不同兵種的戰士組織在一起進行訓練或戰鬥之前,他們首先需要精通自身的兵種戰術。”

“因此,內部各自訓練兵種作戰技能,只有進行野戰演習時,才組織到一起協同戰鬥,結果並不總是令人滿意,指揮員們只能努力讓自己的分隊與其它兵種密切配合。”

“隨著時間的推移,師和團的合同戰術越來越成熟精湛,但戰場的性質正在發生變化。現代武器迫使軍隊為提高生存性而不得不疏開配置。”

“未來的戰場將是支離破碎的,單位之間不可避免的會有間隙和暴露的側翼,戰鬥行動在整個戰場空間進行而不侷限於前沿,前線的概念受到了挑戰。”

“因此,很明顯,營是未來戰爭的中最理想的一級編制,各營必須實施協同戰鬥才能取得勝利。”

…………………

釜ヶ崎勞動的聯盟會長,岡本公三聽取了更木劍八對於軍隊建設企畫,又翻看了更木劍八編制的《營(連)進攻防禦訓練手冊》。

他站起來握住更木劍八的手,說道:“更木劍八先生,既然確定了以後的建設方向,作為釜ヶ崎勞動的聯盟的創始人和最有力的戰略支持者,請你務必要親臨一線,進行訓練指揮。”

“…………”

更木劍八口若懸河,說的嘴巴有點幹,正在喝著輕井澤威士忌,聽到岡本公三的話語,一口嗆到,整個人都蚌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