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是東京電視臺臺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5章 第四次中東戰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5章 第四次中東戰爭

東京電視臺海外衛星的阿拉伯語頻道《新聞半小時》播放了“ Israel拒絕執行232號決議第2000天”新聞報道,採訪了西奈半島的埃及軍人,還有Palestine地區的難民,大馬士革的民眾……

節目最後,還採訪到了敘利亞敘利亞總統阿薩德,這位敘利亞leader的態度非常強硬:

“在軍事失敗的情況透過談判根本無法奪回領土,只有用完全的軍事手段才能奪回戈蘭高地,因此根本,我們不寄希望於與 Israel展開談判。“

………………

232號決議,是第三次中東戰爭結束以後,聯合國安理會於1967年11月22日透過了由英國提出的242號決議。

這個決議,要求 Israel撤出在“六五戰爭”(即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佔領的土地,並停止敵對態勢,但 Israel對該決議置之不理。

這些年,埃及的國內經濟形勢低迷不振,而新任總統薩達特又不具備納賽爾那般高的聲望,導致其始終難以推行經濟改革計劃。

再加上“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失利後,埃及國民對 Israel懷有極大怨恨,尤其是埃及大學學生經常發起抗議活動,主張以戰爭奪回西奈半島。

東京電視臺海外衛星的阿拉伯語頻道,拿到埃及電視播放牌照之後,跟“第三次中東戰爭”、“軍情資訊”、“西奈半島歷史”等相關節目,將阿拉伯語頻道的平均收視率拉高了3.7%。

集英社收購《金字塔報》之後,報社和日本雜誌社進行了一大批人員交流,提高了這家雜誌的“新聞採訪藝術”和“拱火能力”。

《金字塔報》報道了“Palestine人在 Israel控制區們無法呼吸,強迫概念思想信念”;還有“西奈半島的 Israel考古研究隊——盜墓者挖掘當地人墳墓,獲取陪葬金器。”等專題報道

這幾篇專題報道,標誌著偏向中立的《金字塔報》迅速轉向……

《金字塔報》銷量很快超過《中東日報》,成為中東地區銷量最大的報刊雜誌。

………………

Israel當然也知道埃及和敘利亞不會甘心領土的喪失,因此戰爭結束後便開始積極備戰,並在佔領地區修築了大量防禦工事。

在西奈半島, Israel花費了5億美元,在蘇尹士運河東岸休假了一個龐大的堡壘系統,即正面寬約175公里、縱深長約10公里的“巴列夫防線”。

該堡壘系統不僅具有大量鋼筋混凝土建成的核心堡壘,而且在運河東部構築了一條沙堤陣地來阻擋埃及軍隊裝甲部隊的登陸。並在河堤下埋設了油管,戰時從堡壘向運河噴射石油,進行點燃。

在戈蘭高地, Israel則修建了大量塹壕用以阻擋敘利亞裝甲部隊的推進。

………………

1973年,埃及薩達特在接受卡達半島電視臺採訪的時候,宣稱埃及將會對 Israel開戰,並表示埃及已經做好了“犧牲一百萬士兵”的準備。

同時,薩達特積極尋求國際社會的支援,到1973年秋,薩達特宣稱已經得到了100個國家的支援,英法則首度表示將支援阿拉伯國家。

北方的國卻並不看好戰爭的結果,因此與埃及在是否發動戰爭方面產生矛盾。

為此,薩拉特在1972年7月驅逐了兩萬名北方的國軍事顧問,這使得勃列日涅夫在1973年向美國暗示,如果美國無法讓 Israel撤回1967年的邊界,那麼北方的國已經無法阻止戰爭的爆發。

………………

1973年10月1日,按照《聯盟兵團備忘錄》要求,重新完成整頓的聯盟兵團,收到埃及軍方要求,從駐紮在塞得港郊外25公里處,進入塞得港內部防區。

塞得港的埃及軍隊調動,守備工作交給了國民警衛隊、聯盟兵團和海岸警衛隊。

其中,國民警衛隊6萬人,編有8個旅,每個旅7000人。聯盟兵團5個戰術營,每個營1000人。海岸警衛隊約2000人,裝備有軍艦39艘,另有小艇60艘。

………………

1973年10月6日,是jews“贖罪日”,這一天是jews一年中最莊嚴、最神聖的日子,jews在這一天完全不吃、不喝、不工作,要到猶太會堂進行祈禱贖罪。

也就是說,哪怕是 Israel軍隊,在這一天也處於放假狀態,而埃及和敘利亞則有針對性的將襲擊放在了這一天。

西奈半島

埃及先是出動200架飛機對 Israel“巴列夫防線”發動空襲。

然後埃及士兵開始強渡運河,由於 Israel被倚為屏障的輸油管道已被埃及蛙人於前一天夜間堵死,因而埃軍渡河幾乎沒有受到阻攔。

埃軍渡過運河後,便開始用高壓水槍沖刷以軍構築的沙堤,很快便製造了數個缺口,從而使得埃軍裝甲部隊成功渡河。

………………

戈蘭高地

以軍部署了2個裝甲旅和11個火炮連,然而敘利亞出動了5個裝師和18個火炮連的兵力。

由於戈蘭高地與 Israel本土直接接壤,一旦喪失陣地,敘利亞便可長驅直入進入 Israel,因此 Israel將主要軍事力量都投入了戈蘭高地,幾乎所有的後備力量都被第一時間投入了戈蘭高地的戰鬥。

然而,由於敘利亞也裝備了數量可觀的防空導彈和反坦克武器。

因此雖然 Israel的後備軍人在戰爭爆發後15個小時便開始陸續達到前線,但以軍在敘利亞的勐攻下還是節節敗退。

北部的第七裝甲旅雖然憑藉地形優勢艱難守住了陣線,但南部的巴拉克裝甲旅卻已經喪失了戰鬥力,只剩下殘存的少量坦克各自為戰。

得益於埃及和敘利亞的充分準備,再加上 Israel情報工作的失誤,以及 Israel高層的判斷失誤,導致戰爭初期,面對埃及和敘利亞的突襲, Israel處於完全劣勢,幾乎被逼入了絕境。

就在埃及和敘利亞首戰告捷後,雙方卻不約而同的放棄了繼續進攻。

在西奈半島,埃及軍隊於10月8日停止了繼續進攻,轉而開始穩固已經佔有的陣地;在戈蘭高地,由於 Israel援軍的持續抵達,敘利亞軍隊的攻勢在8日陷入停滯。

……………………

根據新選組在埃及外交部工作人員的情報,還有釜ヶ崎勞動的聯盟透過阿聯酋的高層訊息。

埃及軍隊停止行動,在西奈半島構築防禦工事期間。

總統薩達特,跟英國大使見面,和法國總統通了電話,又接見了北方的國的大使,還跟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進行了電話聯絡。

很明顯,埃及總統在寄希望於國際調停。

埃及空軍司令,兼任埃及國防部副部長,穆巴拉克宣稱:“埃及空軍完美的完成了作戰任務,是時候享受勝利了……”

………………

這個時候,只要新選組的約旦心網情報中心,在更木劍八的提醒之下,注意到了 Israel的一則軍隊人事任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第三次中東戰爭的王牌部隊,已經退役的 Israel第一裝甲師師長,阿里埃勒·沙龍,重新被徵召入伍,擔任 Israel第一裝甲集團的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