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是東京電視臺臺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9章 熟悉的配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9章 熟悉的配方

那就是一個西方社會科學公認的真理:

弱小的反對者是體系最有效的維護者。

…………

東電系掌握著日本全部電視資源、主導紙質新聞媒體的輿論方向的時候,《南的橋週刊》就算再能打,面對日本這種整體左翼氛圍,也是一個輿論場上的“弱小反對者”。

經歷過水門家爆炸事件,“櫻亭的行動”導致的右翼內部分裂;

日式雅各賓的大暴動對於親美派系、右翼派系的物理清洗;

還有“第二次安保鬥爭”勝利,廢除《日本國和美利堅合眾國之間的安全保障條約》的揚眉吐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整個日本的廟堂制度沒有改變,議會內部還是分裂出多個派系。

但不管是釜ヶ崎勞動的聯盟一家獨大,還是兩個派系、三個派系……九個派系,其實最終只有一個派系,就是那個根本的陣營立場———左翼。

本質上大家都是為了實現左翼理念而奮鬥,其努力方向是一致的。

…………

東京電視臺的《對弈有語·地緣格局》上面,釜ヶ崎勞動的聯盟幹部,政壇的人氣女神,重信房子,曾經不經意間透露過:

“參議會、眾議會明面上吵得不可開交,私下裡一起暢飲聚會的情況還是蠻多的。”

“當然也有私下裡互相也很厭惡的。只能說廟堂理念和私人情感關係不見得是一回事。”

“無論是釜ヶ崎勞動的聯盟代表的主流左翼建制派,還是極端左翼、溫和左翼、國際派的左翼,大家在原則性問題上面是相互能理解支援的,沒有你死我活的那種鬥爭強度。”

…………

《南的橋週刊》這個反對者的另一個大吸睛點就是“磨刀石”。

東電系的日本專門新聞協會,可以透過和《南的橋週刊》的論戰,不斷提高輿論戰的能力。

此外,按照大眾心理學的角度,人類的心理總有幽暗的角落需要宣洩,特別是日本這樣一個擰巴的民族國家。

《南的橋週刊》就是這樣一個馬欄的特別的服務工作者的角色,可以給國民提供一個宣洩的渠道,獲得精神上的一種取悅感。

但是,在馬欄宣洩壓力,跟明媒正娶一位特別的服務工作者當妻子。

這完全是兩個概念。

…………

對於一橋出版社打造的《南的橋週刊》新聞品牌。

更木劍八的感覺,這就是一本客觀理性型故事會期刊。

至於“持劍經商”的觀點,更木劍八的態度,簡單清晰:

“手上沒劍和手上有劍不用是兩回事。”

…………

特別是美日關係惡化,美日貿易戰愈演愈烈的情況下。

日美貿易戰肇始於1960年,激化於1970年代,高潮於1980年代。

漫長的貿易戰,一直從20世紀60年代一直打到90年代初。

原位面的歷史線:

日美貿易戰,在90年代中期之後,大型貿易對抗基本偃旗息鼓。

原因是日本已經陷入了“失去的二十年”的深淵,美國憑藉信息產業再度繁榮,雙方勝負已分。

…………

這個平行世界,日美貿易戰還是按照前世的時間線在推進。

1960至1976年的這十六年間,日美之間爆發了無數次貿易糾紛,其中行業層面的大型貿易戰共有三次。

…………

第一次是紡織品戰,從1957年達到1972年:

日本紡織品從1950年代開始搶佔美國市場,是最早進入美國貿易保護者視野的日本商品。

日本向美輸出主要產品為生絲、絲織品和紡織品。

1955年,日本棉紡織品對美出口比上年增加了1.9倍。

其在美國市場上所佔的比重也從1951年的17.4%上升到1955年的54.7%。

1956年則進一步上升到70%以上,日本的輕工業製品潮水般湧向美國市場……

1957年開始,美國議會密集的透過限制日本紡織品的法桉。

這場紡織品戰一直持續到1972年,最終以日本紡織行業“自願限制出口”的妥協而告終。

…………

第二次是鋼鐵戰,其背景是美國對日本的生絲、絲織品、紡織品、鞋襪、箱包等行業,進行密集的貿易制裁。

日本制定了產業升級計劃,試圖擺脫美國制裁。

三菱、三井、住友、安田,四大財團制定了“重工業興國”的產業轉型升級企畫。

日本鋼鐵行業大規模引進外國先進技術,進行裝置更新和技術革新,使日本鋼鐵行業很快躋身歐美發達國家水平。

日本鋼鐵產業生產總值,連續七年的年增長率為9.7%,在發達國家佔據頭等地位。

1963年,日本的鋼鐵出口超過聯邦德國、蘇聯,躍居世界首位。

1967年,日本對美國的鋼鐵出口量超過800萬噸,上升為43.9%。

1968年比重達到60%以上。

日本鋼鐵行業迅速發展,接棒紡織行業在1970年成為對美出口主力,並遭到美國鋼鐵行業工會的強烈阻擊。

…………

前年,美國發起反傾銷起訴,對於日本的鋼鐵徵收75%的反傾銷關稅。

當時的日本國內,動盪不堪,疊加石油危機。

三菱、三井兩個財團的雙雙隕落,成為時代的眼淚。

面對美國的制裁,日本鋼鐵協會作出書面承諾,“自願限制對美國的出口”,田中角榮政府也宣佈,鋼鐵產品的對美出口採取配額制度。

…………

接著就是第三次行業層面的大型貿易戰,正在進行的彩電戰。

1970年開始,日本家電行業開始崛起,巨大的產能同樣輸出到美國。日本對美國出口彩電280多萬,同比增長130%以上。

70年中後期接棒鋼鐵行業,巔峰時對美出口佔彩電出口的90%,囊括三成美國市場份額。

美國議會在今年透過了法桉,授權對日貿易辦公室,開展對於索尼、松下、東芝、日立的反傾銷調查……

還是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配方,就是這個味兒。

…………

“後石油危機”時代,日本這種島嶼國家,資源又特別少,石油漲價,日本的工業體系比誰都敏感。

通商產業省大臣,釜ヶ崎勞動的聯盟幹部,福田赳夫,急中生智想了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