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開局搶回武媚娘最新章節列表 > 493李承乾,密謀侯君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93李承乾,密謀侯君集

魏懟懟朗聲道,"大軍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下了遼東城,真是意外之喜,可喜可賀啊!只是,陛下為甚麼不退兵?"

"只要攻下了遼東城,高句麗一定會從新羅退兵,此次出征的目的已經達到,又何必繼續深入呢?孤軍深入,有傾覆之危啊!"

"東征戰事太順利了,陛下還有出征的將士們,將會因此輕視高句麗人,這大為不妥啊!"

"我等應當全體上書勸諫陛下,不宜繼續深入,當固守遼東,逼迫高句麗從新羅退兵,達到解救新羅目的即可!"

褚遂良等人盡皆贊同點贊,既然解救新羅目的已經達到,就沒必要再去冒險了。

雖然李承乾臉上仍然強裝笑容,但是心裡卻在大罵。

魏懟懟,你個老匹夫,你丫的閉嘴吧!

父皇想東征就繼續東征唄,想繼續深入就繼續深入好了,你個老匹夫逼逼個屁!

你是嫌臉被打的,還不夠疼,咋地?

當然李承乾也不能說、也不會說,自己不想父皇凱旋,不想失去監國的機會。

李承乾沉吟:"咱們遠在長安,終究不知道遼東具體情部分,所以不好妄下結論,也許父皇還有別的深意也未可知。"

孔穎達撅著鬍子:"能有甚麼深意?此次東征不就是要解救新羅嗎?只要打下了遼東,高句麗必然從新羅撤兵,根本就不需要繼續深入。"

"肯定是出征的武將們看到東征打的這麼順利,想要立下更多的功勳,所以才鼓動陛下繼續深入攻打高句麗!"

"孔大人說的是,我等必須這就上書規勸陛下,無需深入東征,只會勞民傷財損兵折將,於國無用!"

"對,對,我等應該立刻、馬上上書規勸陛下!"

看到大殿中的文臣們很快就達成一致,決定一起上書皇帝,李承乾禁不住感慨,說到底還是因為他只是太子監國,根本沒法鎮住這些文臣。

一幹文臣紛紛告退,相約回去寫奏疏,只有李承乾這個監國太子還留在了兩儀殿,他的臉上陰晴不定,這一幫子文臣不會真的將父皇規勸的撤兵吧?

人走光了,李承乾也該走了,他起身吩咐道:"隨本宮出宮!"

"殿下,要準備儀駕嗎?"旁邊的隨侍太監問。

李承乾搖頭:"不必了,只帶幾個忠心的護衛隨意走走即可!"

堂堂太子李承乾只穿常服離開了皇宮,身邊只有二十多個護衛簇擁著。

如今長安百姓正沉浸在慶祝遼東大捷的狂歡中,隨處都能聽到大家激動的議論聲。

"當今皇帝真是聖明天子啊!御駕親征,只用了一天就攻下了遼東城!"

"那當然!當今天子當年就帶著鐵騎橫掃天下,領兵打仗的本事那能差的了?"

"當今皇帝領兵打仗的本事當是當世無雙,不過,九皇子的本事也是世所罕見啊,要不是九皇子製出了氣球、大~炮,東征也不會這麼順利!"

"是啊,是啊,九皇子真是天下的文曲星下凡啊,專門來輔佐陛下振興大唐啊!"

聽著周圍傳來的議論聲,李承乾心裡羨慕嫉妒恨,不知道將來長安的百姓會不會也如此議論他。

聽到百姓們還都在盛讚李治,他心裡也頗不是滋味,對於李治他真是又愛又恨。

愛李治的絕世才華,恨李治對他這個太子愛理不理,若是李治能為他所用,那該多好啊!

但現在李治又立了大功,李治會不會像李泰一般,對孤王的皇位構成威脅?

終究是,小九也是逐漸長大了。

一個李泰,都讓他吃不消了,這若是再加上一個小九,還讓不讓人活了?

真令人頭痛啊!

……

趁著街上無人注意,李承乾從陳國公府的角門悄悄的溜了進去。

隨即李承乾在一個小廝帶領下,熟門熟路來到了僻靜的書房,書房中,侯君集正在捧著兵書聚精會神的看著,看到李承乾走了進來,他放下手裡的兵書。

"殿下怎麼驀然來了?當下太子監國,更應該注意行止才是!"侯君集道。

李承乾在對面坐下,沉聲問:"國公一定也知道了吧,父皇帶領大軍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下了遼東城!"

自從報捷的騎兵入城,大捷的訊息就在長安瘋狂的傳播開來,侯君集豈能不知道。

侯君集點頭道:"氣球和火~炮當真是攻城拔寨的利器,沒有辜負陛下的期望,李治這人確有大才!"

道:"那國公是否知道,父皇攻下了遼東城,並不打算撤兵,而是繼續進兵攻打高句麗!"

現在城中的百姓還不知道,當今皇帝不打算退兵,將繼續深入進軍高句麗。

他們只知道有捷報傳來,卻不知道還有皇帝的御筆信一併傳來,終究皇帝的御筆書信不是誰都能有資格看的。

但是侯君集卻一點也不驚訝,似乎很早就知道了一般,他道:"不用猜也知道,陛下怎麼可能會退兵?"

李承乾一愣,不用猜也知道,那麼侯君集是怎麼知道的呢?

他好奇的問:"國公,你早就知道我父皇不會退兵?"

侯君集皮笑肉不笑,言:"殿下是不是以為,陛下東征真的是只為了解救新羅?"

李承乾徹底愣住了,疑惑問道:"當然是為了解救新羅啊,這朝野上下誰不知道,難道不是?"

侯君集冷笑譏諷道:"凡夫俗子知道個屁!老夫給皇帝牽馬墜蹬十幾年,不比他們更知道陛下?"

這話,李承乾也感到不舒服,因為侯君集這話把他也罵了,不過他就當做沒聽到,認真道:"還請國公指點!"

侯君集沉聲道:"帥兵攻打新羅的是淵蓋蘇文,淵蓋蘇文曾經是高句麗的大唐副使,李格主動結交他,並引為好友。

那時,李治不在長安,所以,就由李格出面,還故意偷偷地賣給了淵蓋蘇文十門大黑鍋。

之後淵蓋蘇文回到高句麗,李格也派了商隊前往,之後李格就開始不斷鼓動高句麗王對新羅用兵!

然後李治就放出了高句麗調動兵馬的訊息,然後,陛下就毫不遲疑的開始排程準備,哪怕後來遼東遲遲沒有戰報傳來,陛下仍然在有條不紊的排程。

直到,新羅遣使來長安求救,陛下馬上就能御駕親征,一切都是事先準備妥當的,難道殿下還品不出來嗎?"

李承乾也不傻,將前後的事情全都聯絡起來後,吃驚的問:"國公的意思是說,這些都是父皇和李格、李治在背後籌謀?"

侯君集苦笑:"陛下和李治為了東征可真是煞費苦心啊!"

李承乾都傻掉了,之前朝野上下都認為是高句麗人發癲,才會攻打新羅,天下人都感到震驚,然而這一切卻都是父皇和李治謀劃的。

這簡直是將全天下人都蒙在了鼓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可真是好手段……太高明了!

只是,這也太令人震驚了吧?

李承乾不可思議的問:"這是真的嗎?父皇為甚麼想東征?"

侯君集似笑非笑言:"因為陛下雄才大略,因為陛下在高句麗吃過虧,所以,陛下一直就想要覆滅高句麗雪恥報仇!"

覆滅高句麗?

李承乾更加震驚了,他不明白父皇為甚麼要覆滅高句麗。

人家高句麗沒招你惹你啊,而且還有前隋的前車之鑑呢,難道就不怕東征失敗嗎?

那不是沒事找事嗎?

侯君集看了一眼李承乾,心裡閃過七分不屑。

堂堂的太子爺、大唐之儲君、未來的皇帝,居然被小小高句麗給嚇住了,就如同朝中的那些酸儒一般,真是可笑。

唉,這個太子李承乾比起陛下的雄才大略來,真的差的太遠了。

侯君集似笑非笑言:"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殿下,你可知道去年冬天棉衣的分配?"

李承乾很是疑惑,這又和棉衣的分配有甚麼關係?

侯君集解釋道:"如果殿下回去查一下就知道了,去年棉花大豐收,陛下將一半的棉衣分配到了軍中,正好都是今次出征的將士。

而且他很早就要李治從他奶爸那裡、又要了三萬套棉大衣,這下子出征將士們的裡外一身都是棉衣了。

這就是說,陛下早在去年冬天時就為出征做準備了,連調動的兵馬都已經定好了!"

遼東苦寒,確實需要棉衣,感情李治準備棉衣也是為了東征啊?

聽到這兒,李承乾已經相信了,想著自去年冬天以來,那麼多文官彈劾李治,彈劾的那叫一個兇啊。

而李治呢,悠哉悠哉的躲去東都洛陽逍遙快活去了,現在想想,這滿朝的文官們怎一個傻叉了得?

活生生一場鬧劇啊,估計李治、李格,在心裡還不知道怎麼笑呢!

感情是父皇與小九子早早就開始謀劃了一場大戲,而李格只是執行者。

這一定是李治的奶爸出謀劃策的,李治的奶爸可是很會算計的,據李治說過奶爸能前算一千年,後算一千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這一切,自己作為太子居然不知道!

想到這裡,李承乾驀然感到了一股寒意,可怕,太可怕了,這個小九李治隱藏的也太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