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黑鳳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因禍得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一章 因禍得福

井下著火,烏海顧不上去梅雪家,月芳怕這小兩口這麼晾著晾著就黃了。不說其他,單那心疼得要命的小孫孫,她可怎麼捨得下呀。

於是,月芳隔三差五地到梅雪家走一遭。

今天給梅雪送點補身子的雞肉鴿湯,明天給孫孫做了一身新衣裳,後天又給親家母送一雙親自繡的鞋墊。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張小妮和梅雪雖生烏海的氣,但月芳也是四十好幾的人了,巴巴地拿著東西來,總不能把人家趕出去吧。

再說,烏龍飛這小家夥兩日不見他奶奶就哇哇直哭。

所以母女倆對月芳的到來比較歡迎。

這一日,月芳又拿一套小娃娃的新衣服來,笑嘻嘻地要給孫子換上。

梅雪經過陳秀 榮的道歉和解釋,對烏海的誤會早都消除了,但是因為他還沒來求她回家,便有些下不來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媽,烏海那家夥這幾天上啥班,聽說井下著火了?”

梅雪還是沒忍住問了一下烏海的近況。

月芳一聽,心下一喜,暗想:有門。遂故意長吁短嘆道:“唉!別提了,自從你倆吵架完,井下就著火了。

他成天呆在井下救火。這不,這幾天又沒回來了,已經在井下呆了三天了,聽說正在啟封什麼封閉的巷道什麼的……”

梅雪一聽,心裡又不平靜了,井下那個環境,呆上三天三夜,還不成啥樣了,唉,這個烏海……

“小雪,明兒八月十五了,咱們回家過吧。算媽求你一回。阿海在井下那麼危險,還成天記掛著你和祥祥,我怕……”月芳看了看梅雪的臉色,不失時機地勸她道。

梅雪一想,指望著烏海叫自己回家看樣子沒希望了,還不如趁婆婆叫自己回家算了,一直呆在孃家也不是個事兒。孃家媽成天嘮嘮叨叨的,她早都煩死了。

再說,烏海若是在井下為家裡的事兒分神,萬一出個啥事兒,她可咋辦呀。

梅雪想到這裡,不禁渾身一個激靈。她趕緊起身去收拾東西了,不一會兒便拿著個大包,出來,說:“媽,咱回家吧。”

月芳沒想到梅雪這次這麼痛快,高興得眼淚都掉下來了,趕緊答應著,抱起孫子,三人高高興興回家了。

第二天,烏海拖著疲憊的步伐下班回到家,一見梅雪,雙眼立馬迸出火花來。

“小雪,我就知道你不跟那一般的女人一樣,你寬懷大度大方得體聰慧嫻熟,真是我的好老婆。”

他一把抱起梅雪,在屋子裡轉了幾個圈兒後,又說了一籮筐甜言蜜語。

梅雪這才破涕為笑,在烏海胸上擂了一拳道,“去你的,啥時候變得這麼油嘴滑舌的了?”

她說著,仔細打量了一下烏海,見他瘦了很多,顴骨都高了不少,眼窩也陷下去了,滿眼的疲憊,嘴唇乾裂著。

梅雪不由心疼得落下淚來,“都怪我,聽了那些死婆娘們的閒言碎語,冤枉你。你看你咋瘦成這樣了啊。”

“這不是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嘛。”烏海笑著說道,“我得吃點東西,趕緊睡覺去,三四天沒閤眼了。累死我了……”

烏海這一覺睡得天昏地暗,直睡了兩天一夜才醒來。

經過三四個月的撲救,啟封和恢復工作,這一場礦井大火總算是成功撲滅。

隨後,礦上便進行了撲火救災分析報告會和滅火表彰大會。

會上,白礦長發表了感人肺腑的講話。

他說:……事發之初,在事故前沿的黃礦長,以及烏隊長和其他十幾個職工沒有撤離現場,積極組織了現場的撲救工作。

當時排放巷2#聯絡巷的鐵風門已被燒紅,排放巷已是黑煙滾滾,他們在生命安全沒有任何保障的情況下,試圖開啟2#聯絡巷風門進入排放巷,將火災截到工作面以外。

由於火勢太猛,不得已他們又趕到工作面排放巷下端,在支架頂部插管注水,力圖控制火勢,贏得撲救時間。

在隨後兩天的撲救中,每個人都身處在煙火的燻烤中,隨處都潛在著一觸即發的危險,我們的同 志,以鋼鐵般的意志,經受住了血與火的洗煉。

……我相信,沒有一個人今生今世能夠忘記那刻骨銘心的經歷,在巷道冰冷的齊腰深的水中出出進進;

撲滅排放巷餘火時忍受著50度以上的高溫;一寸一寸地維修恢復發火巷道,一步一步地將災區範圍縮小,在瓦斯濃度10%以上的環境中作業;

掘拉架通道時,冒著隨時都有塌方的危險強行掘進;工作面作業時,在黃泥裡面艱難爬行;到處都是濃烈的氨氣味,嗆得人喘不過氣、睜不開眼;

同 志們,這是何等的難啊!我們能夠撲滅這場大火,重新恢復生產,這是何等的不易!我們當時又冒的是那麼大的風險,想起來真是心有餘悸!

這番推心置腹的講話,讓所有參與救火的幹部職工們都唏噓不已。親身經歷了救火的職工們,更是覺得脊背發涼,一陣陣直後怕,此時坐在寬敞明亮的大廳裡開會,都覺得是一種幸福。

礦領導們對烏海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並且授予他“滅火英雄”光榮稱號。

古人雲: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這場火災對有些人來說是禍事,但對烏海來說,絕對是一件大好事。

因為“一通三防”工作管理不到位,導致礦井發生史無前例的特大火災,主管通防領導幹部都難逃其咎,降的降,免的免,撤的撤,處分的處分,致使礦上通防副礦長竟一時空缺了。

鑑於烏海在多次事故中表現優異,且具有超強預感和準確判斷,將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為礦井挽回了重大損失,做出了卓越貢獻,因此,白礦長親自向公司黨委力薦烏海來當這個通防副礦長。

本礦黨政聯席會議上,所有人舉手表決一致透過烏海調任通防副礦長。

於是,一場火,燒掉了七八個連副礦長在內的通防工程技術人員,一個採煤工出身,做了掘進隊長的人——烏海,反而升任了通防副礦長。

這個訊息一出來,全礦上下,又是一片譁然。

有人說:“這烏海真是運氣好得勁大啊。每次一出事兒,別人倒黴,他走運。”

也有人說:“烏海只怕是朝裡有人吧,不然這年頭哪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

更有人說:“聽說烏海倒房子賺了幾十萬呢,買個副礦長還不是小菜一碟?”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烏海還是老樣子,對於別人的冷嘲熱諷和尖酸刻薄從來充耳不聞。別人看來千金難求的權利,對他來說只不過是又多了一項責任。

一個普通的採煤工出身,又幹了幾年掘進,現在又讓他去當通防副礦長,這不是為難人嗎?

但烏海不這麼想,他覺得這是在鍛鍊自己。

人生中每一個坎,都是自己的道場,得好好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