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四合院,開局是八十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583 聞名遐邇的“森中青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83 聞名遐邇的“森中青泉”

由於歌曲本身質量過硬,日本華納公司又在這《海嘯》首歌正式推出之前,先花重金宣傳了一週,又是上電視打廣告,又是在電臺打廣告,甚至在地鐵跟公交車上方廣告牌,可說是真正下了血本。

再加上《君がいるだけで》這首歌的熱潮還沒消退,哪怕已經過了兩週,目前依舊是公信榜周榜排行榜第一,也依舊銷量喜人。

種種原因加在一起,導致《海嘯》這首歌在正式上市之前,很多歌迷、準歌迷以及大量的路人,就已經知道這首歌的存在了,也對這首歌有了一定的期待。

尤其是電視上偶然一閃的各種扇情的MTV片段,更是吊起了大眾的胃口。

結果就是,當《海嘯》的卡帶、CD、黑膠唱片、錄像帶、LD視盤這些音頻視頻一起上市後,迅速就引起了銷售狂潮。

只是上市第一天,各大銷售點就已經售賣一空,很多人根本就沒搶到,到處都是排長龍搶購《海嘯》相關產品的人員,哪怕本來不是歌迷的,也被這種風潮影響,也跟著加入搶購大軍。

因為當初根本沒想到會這麼火,所以很多銷售網點的備貨量嚴重不足,哪怕已經提前多儲存了不少,可依舊經不住大眾的搶購。

消費品這種玩意兒,最怕搶購,一旦形成搶購風潮,人類很容易失去理智。

唱片跟錄像帶這種東西雖然屬於文化產品,但依舊可以形成搶購風潮,而一旦形成這種風潮,局勢很快就控制不住了。

結果就是,《海嘯》正式推出的當天,五十萬的備貨就被搶購一空,這可是當初想象的一週的量。

當然,這五十萬不光是唱片,還包括錄像帶跟LD這種影片介質。

而看到銷量這麼好,華納先鋒也不含湖,在銷售當天的下午,就緊急通知了各大工廠,開始緊急加班,加速生產跟《海嘯》相關的產品。

民眾也很精明,知道這玩意兒是搶手貨,於是大都在各大銷售點徹夜排長龍,就等著貨一到就趕緊搶。

為此,很多人還看準了商機,一次性買很多貨,準備當二道販子。

要知道,這時候的日本,哪怕已經很發達了,但跟後世的網際網路時代還不一樣,所以華納先鋒的銷售點,基本都集中在幾個大城市,也就是東京、大坂、京都、名古屋這些大城市同時發售。

但其實日本大量的中小城市,根本就沒有銷售點,都需要二道販子搞中轉才行。

所以,這個時候的日本樂壇,新出的唱片,往往都是大城市才能第一時間得到,中小城市往往要等到三天以後甚至一週以後才能獲得相關的唱片跟錄像帶等產品。

沒辦法,這就是物流的滯後。

日本此時已經算物流很先進的國家了,畢竟交通系統很發達,遠不是現在的中國能比的。

可就算這樣,目前的日本也不可能做到同一時間全國各地同時上新。

其實一直到《海嘯》上市的時候,曹志強的第一首出道日文歌曲《君がいるだけで》,才剛剛在下沉市場,也就是日本各大中小城市流行開來,並引起了日本各地小鎮青年的瘋狂追捧。

現在《海嘯》也跟著來,加上還這麼火,有很多人自願加入二道販子的大軍中,當起了黃牛黨,以至於《海嘯》的下沉速度驚人,很多稍微遠一點的城市,比如北海道的札幌,《君がいるだけで》跟《海嘯》這兩首歌的相關產品,在本地上市的時間相隔不到三天。

第二天,《海嘯》的銷售熱潮依舊,且由於MTV也已經放開了全貌,所以富士電視臺也開始玩命的播放這首歌的MTV,一天就復播了八次!

要知道,現在的MTV在電視臺播放,是按次數收費的,且次數越多,收費越多。

原本華納公司跟富士電視臺談的合同,是一天可以播三次,但現在《海嘯》的熱銷實在太火了,電視臺迅速增加了復播次數。

當然,因為復播次數超出了原本的合同,所以三次之後的另外五次,都是要加錢的。

MTV的熱播,更是反向促進了錄像帶以及LD的銷售。

要知道,此時的日本電影也好,電視也罷,大都比較冗長,還從沒有這種瞬間達到高潮的短平快式樣的短視頻模式。

MTV的時間很短,連片頭帶片尾,加起來撐死也就六分多鍾,這個時間也就泡一碗泡麵的時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換言之,曹志強搞的這個MTV,其實本質就是後來的泡麵番,只不過不是動畫,也不是微電影,而是一種短影片。

這種模式呢,非常適合生活節奏快的人看,很快就會看完,很快就會達到情緒高峰,基本不會覺得浪費時間。

而曹志強讓人製作的三版MTV呢,solo版且不說,單純說正式版或者叫男版MTV以及女版MTV,等於一魚雙吃,看似討巧,卻又非常反轉,而且把男性群體跟女性群體一網打盡。

不管你是大男子主義也好,女權也罷,在男女這兩個版本的MTV中,總能找到戳中你淚點的東西。

另外,或許是因為《海嘯》這款產品的銷售太火爆,已經破了圈,不光是在樂壇爆火,甚至形成了一種社會現象。

很多專家跟學者,不管是收了錢的還是單純蹭熱度的,都開始要麼上電視做訪談,要麼在報紙上寫文章,都是以《海嘯》這首歌的MTV為例,開始講解日本現在的一些社會現象。

比如日本目前的生育率不足啊,少子化現象啊,小城市空心化啊,日本女性上班族多麼苦逼,男性上班族多麼無助,社會壓力多麼大啊巴拉巴拉一大堆。

就是說,本來只是一首歌以及幾個MTV,硬是因為迅速爆火而破圈,然後讓一批所謂的專家跟政治家上躥下跳,以這個爆火的作品為由,發表各種看法跟呼籲,愣是從一個單純的娛樂產品,引申到了日本的少子化現象。

也是,在1983年,日本的生育率已經很低了,已經下降到了1.2,進入了超低生育率的人口負增長漩渦。

與此同時,日本的老齡化也開始出現端倪,且基本很難扭轉。

這些問題,其實很多專家學者都能看到,只是日本此時的經濟還在上升期,所以一般老百姓並不在乎這些。

可因為《海嘯》這首歌的爆火,一些專家開始出來蹭熱度,大聲疾呼生育率問題了。

當然,這只是其中之一的引申,更多的引申,或者說更引起大眾共鳴的,其實是瘋狂的加班行為,以及越來越內卷的工作現狀。

在這個加班已經成為日常,不加班就是異類的社會,太多人成了上班機器,哪怕賺的錢越來越多,但人們卻普遍感覺越來越不快樂。

而《海嘯》這首歌,表面是說暗戀跟愛情,其實也在暗戳戳的抨擊加班問題跟內卷問題。

因為很多人會想,如果不是繁重的學業壓力跟工作壓力,或許男女主人公會更早的鼓起勇氣,向對方表白愛意,而不必蹉跎了那麼多年,一直等到一次邂後才出現轉機。

要是沒有那次邂後,可能很多人就這樣錯過一生所愛了。

不管怎麼樣吧,社會各階層的解讀,進一步推高了《海嘯》這首歌的熱度,導致很多原本並不太關注流行音樂的人,也開始跟著關注一下,並試著買一盤磁帶聽聽了。

就這樣,當一週期滿後,相關部門一算銷量,立刻樂開了花。

因為他們發現,只是首周銷量,《海嘯》這首歌的所有產品,包括唱片跟錄像帶等產品,竟然賣出了驚人的130.35萬張!

這可是首周銷量,不是一個月,也不是一年!

之前很多歌手的單曲,兩三年也賣不了這麼多。

可以這麼說,曹志強自己重新整理了自己的首周銷量成績,再次重新整理了歷史。

順帶的,《海嘯》這首歌一舉衝上了公信榜周榜排行榜第一的成績,而周榜第二的歌曲同樣是曹志強的歌曲,就是那首依舊很火,且隨著《海嘯》爆火又小火了一把的《君がいるだけで》!

當然,有些專家也評論說,《海嘯》的這種爆火是一種不正常現象,並非是單純因為歌曲本身或者MTV本身,也有一些巧合因素以及社會現象助推。

否則的話,在一九八三年,你是不可能有一首歌能在首周銷量過百萬的。

1982年的邁克爾·傑克遜的專輯《thriller》,在日本開始銷售的時候,首周銷量也是登頂的,但也沒過三十萬張,只是1982年當年銷售破62.5萬張而已。

當然了,別看62.5萬張沒破百萬,但這個成績依舊非常妖孽。

因為邁克爾傑克遜發行《thriller》這張專輯的時候,是1982年的11月30日。

也就是說,這張專輯發售的時候已經是年底了,距離第二年只有一個月的時間。

等於說,《thriller》這張專輯,在一個月的時間,就在日本賣出了62.5萬張,妥妥的一位。

只不過這畢竟是美國的歌曲,所以算是洋樂榜單,不計入本土日文歌的榜單。

要不然的話,日本所有的本土音樂,根本就打不過邁克爾傑克遜的歌。

曹志強本人雖然是外國人,但他的歌曲是日文歌,且發行公司華納先鋒也是日本本土的唱片公司,所以當然算是日文歌,要進入本土音樂的排行榜。

總之,事實證明,《海嘯》這首歌再次取得了大成功,而且是比第一首出道歌曲更成功的歌曲,簡直是名利雙收。

受《海嘯》的影響,已經發行三週的《君がいるだけで》這首歌,雖然名詞下降了一位,成了周榜第二,但銷量卻突然大幅上揚,依舊破了三十萬張的銷量。

這麼算起來,到目前為止,《海嘯》加《君がいるだけで》這兩首歌的累計銷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31.5萬張!

要知道,這才四周啊,就算以後熱度會越來越低,銷量會跟著下降,但只是這種成績,已經讓人瞠目結舌,賺的盆滿缽滿了。

再加上曹志強跟華納先鋒有對賭協議,所以曹志強實際能拿到的分成,是百分之二十三!

本來是百分之二十二,但因為成績太好,所以加了一個百分點。

如此一來,哪怕按照最低每張一千日元算,曹志強個人最少能拿到近五個億的稅前收入。

實際上當然會更多,畢竟一千日元只是算的普通卡式磁帶,沒包括大量更昂貴的錄像帶、CD、LD、黑膠唱片等介質,而那231.5萬張的銷售數量,是只包含所有介質在裡面,不僅僅是卡式磁帶的數量。

當然,因為歷史原因,曹志強的這個收入,其實要從兩個事務所拿錢。

其中《君がいるだけで》因為當初簽約的事務所是左田雅志的左田事務所,所以要從這家事務所拿錢。

而《海嘯》這首歌,則是從“愛音事務所”拿錢,畢竟這時候的曹志強,已經是愛音事務所的簽約歌手了。

雖然現在還沒具體算最終受益,但初步評估,是到目前為止,曹志強個人哪怕除去稅收,也至少能拿到四億日元的個人稅後收入!

這種吸金能力簡直堪稱恐怖,要知道曹志強出道以來才四周,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啊!

一個月就吸金四億日元的稅後收入,且後面還會陸續有收入,這要是傳出去,鐵定能讓人眼紅死。

好在呢,曹志強跟左田事務所簽署的合約以及跟愛音事務所簽署的合約都是保密的,而跟唱片公司簽約的都是事務所,所以曹志強實際能拿多少錢,這屬於行業機密,外人很難打聽到詳細內容。

尤其是《海嘯》這首歌,因為簽約的“愛音事務所”是曹志強跟中森明菜合夥開的夫妻店,內容就更不會洩露出去了。

事實上,曹志強跟愛音事務所簽署的合約,只有曹志強跟中森明菜倆人知道具體內容,就連中森明菜招募的兩個助手,也不知道詳細內容。

反倒是《君がいるだけで》這首歌,因為當初簽約的合同是左田事務所,倒是有一定的洩露風險,不過正常來說,這種可能性不大。

畢竟曹志強跟左田雅志是好朋友,而左田雅志為人還不錯,很講義氣,也不會為了錢而眼紅,加上洩露出去對他沒好處,所以左田雅志不太可能洩露的。

總之,只是一首《海嘯》,就讓曹志強,不,是讓“森中青泉”這個名字,瞬間從大火變成超火。

以曹志強目前在日本的人氣,不說在日本家喻戶曉,路人皆知,但也算是聞名遐邇了。

甚至就連港臺地區,也知道了“森中青泉”這個名字,也知道了《君がいるだけで》跟《海嘯》這兩首歌。

所以,單純從歌手的角度,曹志強已經徹底憑藉兩首歌,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在日本樂壇站穩腳步了。

雖然距離制霸日本樂壇還有很長的距離,但至少對於廣大日本人來講,已經不把“森中青泉”當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