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四合院,開局是八十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596 我期待著那一刻的到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96 我期待著那一刻的到來!

第二天一早,曹志強只是簡單的揹著一個帆布包,與拉著行李箱的小泉今日子如約在首都機場會面,然後碰巧坐在一起,安心的等待即將出發去香港的航班。

表面看,兩個人都一本正經不苟言笑,一個看報紙一個看雜誌,似乎是互相不認識的關係,在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各自等自己的航班。

可實際上呢,他倆只是假裝在看雜誌看報紙,彼此之間一直在小聲的嘰哩哇啦的說日語。

“志強桑,沒想到你真的做到了。”

“當然,我說了,身為男人,要麼就不要承諾,既然承諾了就要做到,哪怕因此犧牲巨大。”

“對不起,我太任性了,可是,可是我真的太想你了,真的好想跟你在一起。”

“沒關係,我也很想今日子你,為了你,犧牲一點利益,也是值得的。”

“志強桑,你放心,等去了香江,我一定好好對你,什麼都聽你的。”

“嗯,我期待著那一刻的到來!”

互相用日語小聲說了一陣情話後,忽然一對中年夫婦走了過來,於是曹志強跟小泉今日子立刻停止說話,繼續板著臉看雜誌的看雜誌,看報紙的看報紙,繼續裝作互相不認識的樣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畢竟小泉今日子好歹也是個日本的著名新生代偶像,哪怕是在國內京城的首都機場,也難保不被人認出來。

所以安全起見,曹志強跟小泉今日子約好了,那就是在去香江之前,都假裝互相不認識的關係,盡量避免麻煩。

就連這次從首都機場直飛香港的航班,也是倆人各自單獨買的機票,並不是一起買的。

簡單來說,就是最大限度的保證彼此的關係不被人懷疑。

當然,小泉今日子因為是日本人,她在京城的活動相對比較自由,尤其是她如果要立刻去香港的話,確實很方便。

稍微麻煩點的是曹志強,因為他是內陸人,所以哪怕去香江,哪怕已經有了去日本的護照跟簽證,去香江也會稍微麻煩點,要走一系列的手續。

不過這裡面最大的手續,其實還是林大爺那邊。

畢竟曹志強這邊剛到京城,剛跟林大爺彙報完工作,這頭忽然就要跑去香江,怎麼看都不對勁。

對此,曹志強的解釋也很明確,那就是他忽然接到“迷霧”的指示,讓他立刻去香江跟“迷霧”的人接頭。

既然涉及到“迷霧”,那林大爺以及更高一級的領導自然是高度重視,以最快的速度給與了批覆。

簡單說,就是林大爺的上一級領導已經同意了用本國的國債換清單物資的交易,只是價格方面,希望曹志強藉此機會跟對方砍砍價,最好能砍到一百億以內。

實在不行,兩百五十億國債,也能接受,但一樣要對方負責運送,並且是先給貨,後付款。

得到這個準信後,曹志強心中大定。

因為這樣一來,他清空隨身空間庫存的行為,就成了一種雙方默許的交易,而曹志強依舊只是一個雙方之間的接頭人。

跟清空庫存的事情相比,紅光廠的桉子,那只是個小問題。

曹志強相信,如果這一次秘密交易再次成功,那他曹志強的重要性會再次提高一個數量級。

畢竟這一次“迷霧”提供的技術跟物資,對國家來說更加有用,這比一批圖160轟炸機可強多了。

要知道,像圖160轟炸機這種大殺器,厲害是厲害,可如果不打仗的話,那就是個擺設,對增加整體國力來講,作用並不大。

而像這次提供的技術跟裝置,尤其是“民用工程技術小禮包”裡的技術資料,都是國內急需的,且能迅速增強國力的好東西。

當然了,坦白的說,曹志強提供的清單中,技術也好裝置也罷,好是好,但其實都屬於應用科技的領域,也就是拿來就能用的技術,並不涉及基礎科學領域。

可實際上,應用科技雖然對提升國力方面更快更明顯,但這只是暫時的。

從根本上講,一個國家要想穩妥的長期發展,一定要注重基礎科學的研究才行。

缺少了基礎科學的研究,就算獲得再多高階的應用科技,也只能趕超一時,時間一長就會後勁不足。

比如韓國就是典型。

如果看一看韓國的崛起之路,會發現韓國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韓國的技術雖然發展迅勐,但都是應用科技,很少涉及到基礎科學。

這一點,看看彼此有多少科學方面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就行了。

在亞洲來講,不管是日本也好中國也罷,其實在科學領域裡,都有過獲得諾貝爾獎的的科學家,但偏偏就是自詡技術強國的韓國沒有。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韓國急功近利,選擇了以應用科技為主的道路,忽略了基礎科技的研發。

這就導致韓國的應用技術方面發展很快,比如在汽車造船手機以及電視面板等方面的產業很不錯,可實際上卻是急功近利,後勁兒不足,很快就被底蘊更強的中國返超,甚至跟日本比也完全不夠看。

曹志強打造的“迷霧”,至少目前看來,給出的技術資料跟裝置,都是跟應用技術有關的科技。

就是說,曹志強給出的那些東西,能迅速見效,迅速提升相關領域的技術水平,並迅速提高國力,但也就僅此而已。

如果國內不重視基礎研究,不在相關領域繼續勤奮補課,時間一長,缺少進一步的高技術引進的話,就會陷入青黃不接的情況。

好在中國不是韓國,一直都是人才濟濟,且基礎科研水平一直都不錯,所以這些問題應該不是問題。

相反,中國其實現在最缺的就是能快速提升國力跟產業技術水平的應用科技。

只有得到大量的應用科技,才能儘早的進入發達國家所掌握的各種產業中去,然後用更快的速度吃掉那些產業,從而為本國贏得更多的資金,讓國力更快的增強。

換言之,國內此時不缺科研團隊,不缺人才,缺的是資金跟技術,尤其是資金,因為要先填飽肚子才行。

比如運10大飛機,其實這個專案目前已經很成熟了,並且已經有了三架原型機,就因為缺少資金,去年就停止了試飛,整個專案陷入停頓狀態。

如果資金充裕,運10專案一定會更早的成功,並早早的投入商業運營,也就不必蹉跎那麼多歲月,被歐美的空殼跟波音公司賺了那麼多年錢了。

還有,八十年代其實是中國發展的黃金階段,畢竟是中美蜜月期。

可就因為這時期的國家太窮了,到處都缺錢,所以其實並沒能好好的把握住這次機遇,反倒是被米國坑了不少。

比如我國戰機中的八爺,也就是號稱空中美男子的那款,其實就被米國坑的不輕。

還有運10專案的下馬,以及麥道飛機國產化專案,同樣被坑的不輕。

但如今有了曹志強的存在,有了系統提供的各種近乎打折大奉送的技術跟裝置,雖然不敢說讓國家不再被坑,至少能被少坑幾回。

要是能在八十年代把國產大飛機專案搞定,再把汽車專案跟造船專案也搞定,那估計就沒韓國什麼事兒了。

這樣一來,就算我國暫時還是比不過米國,但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就早早進入第二梯隊,讓GDP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的目標提前十年實現,這還是有可能的。

能做到這樣,曹志強也就安心了。

是的,哪怕有了系統,此時的曹志強也沒有太大的野心。

他只是希望能在自己的幫助下,讓國家早十年,也就是在兩千年的時候達成GDP世界第二的目標,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