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耕耘貞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平定嶺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二章 平定嶺南

橫掃!碾壓!毀滅!

在劉神威帶領的醫療營,結合當地的土方,治療各種士兵傷患,並且給軍營制定了詳細的防範預桉後,程知節率領的大唐軍隊便以雷霆之勢橫掃僚人勢力。

把什麼叫做殺雞用牛刀展現得淋漓極致,那畫面簡直慘不忍睹。

馮盎與程知節匯合,作為先鋒官與嚮導衝在最前面,僚人就沒見過這般誇張的軍勢。

馮盎連發七箭,射死敵軍七人,大概紀律性足以與山賊媲美的僚人,直接就出現了逃兵。

接著馮盎揮兵乘勝追擊,斬首一千餘人,僚人一鬨而散,逃入山裡。

原本馮盎以為程知節應該很快就會回朝廷覆命去了,但沒想到,大唐的軍官那都是出將入相的好手,別看程知節是個膘肥體壯虎背熊腰的大漢。

但實際上,這人一直在蜀地瀘州幹刺史的活,李世民讓程知節來做這統軍統帥,多少就是有讓程知節進行治理的意思。

程知節是不可能今年就回去的,怎麼也會等糧食收上來,讓當地民生安定後才離開。

另外,說出來可能很多人不相信,如果唐朝治水能力有分數,程知節的治水能力就算到不了九十分,但至少也有八十分,現在的嶽陽河附近都還有程知節留下來的遺蹟。

所以程知節倒把這些水道給一一的圖畫了出來,準備招募僚人流民進行屯田。

程知節在瀘州那邊治理過鐵山獠人叛亂,知道比較起武力鎮壓,更重要得是讓他們能夠生活下來,讓這些人移風易俗,成為大唐戶籍上的人口,這才是真正的平定叛亂。

而且現在大唐的主流風向就是要增加人口,畢竟登記在冊的人口太少了,李世民想要搞分封,連支援分封制的李泰都不站在李世民這邊,這就讓李世民很無奈了。

但把這些僚人能規劃朝廷稅收名冊上的人口,對當地官員來說,就是最切實功績了。

所以,程知節若說內政能力有多高也不現實,但在武力加持下,作為邊疆地區的行政官,實際上是相當合適的人員。

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出相入將了。

所以,程知節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趕路,一個月的時間平定僚人叛亂,剩下來的一個月,基本上就在想辦法安撫以及平定那些逃入深山中的僚人了。

然後,程知節派出士兵去探查周圍水勢,尋找個合適地方打算改進水渠,製造良田。

同時又派遣部隊駐守險峻關隘,不讓僚人自由進出,更打算搶收野稻,彷諸葛恪之計,慢慢絞殺僚人,徹底把嶺南的禍患給平了。

馮盎倒是沒有想到,程知節看起來是個蠻橫將領,但實際上做起事情來卻是一板一眼,恢弘大氣。

只不過,唐軍已經進入到嶺南,甚至他們的戰鬥力馮盎也親眼看見了,實在是不想翻臉。

畢竟現在自己還是第一功臣,過幾年程知節會回長安,到時候自己再做嶺南王也是一樣。

先忍著吧,當初忍了陳龍樹這麼久,現在也不差一個程知節。

而就在程知節調查水道時,劉神威找了過來。

程知節可不敢有絲毫怠慢,畢竟這次大軍能前進這麼順利,醫療營發揮了很大作用。

本來七八月份行軍嶺南,天氣既熱又潮,很可能會爆發瘟疫,但就聽著劉神威的方法去做,至少到現在為止,除了第一次進入到嶺南地區有士卒生病以外,就再沒有出現過瘟疫了。

就算士卒被什麼當地的毒蟲咬了,劉神威不說都能徹底治療,但總能尋找到壓制的辦法,壓制了一旬左右,基本上士卒也都強行的挺過來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不僅是程知節,整個軍隊對醫療營都從一開始的茫然,現在變得尊敬了起來。

“劉神醫可有什麼需求,儘管說,不需要客氣!”程知節拍拍胸膛道。

“是這樣的。”劉神威對著程知節說道,“在總管派人測量水道的時候,我們醫療營對嶺南地區的土地進行勘測,發現廣州地區地勢平坦,水利充沛,有成為上田的潛質。

不知道總管能不能讓廣州刺史許我們農業學府開拓之權,我們會自行開拓耕地。”

說實話,別看嶺南地區爹不疼,娘不愛,被中原朝廷各種的嫌棄,但嶺南所有州縣中廣州是唯一例外的。

在這裡的官員有過世家子弟,也有北方豪強,更有皇家血脈,但就沒說被貶到廣州來的。

可以看出廣州這個地方子在嶺南的特殊性。

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整個嶺南地區,馮盎也好,陳龍樹也好,他們做嶺南王朝廷並不介意,只要他們別影響到廣州那就足夠了。

廣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唐朝的直轄市了。

當然,廣州也未必不是唐朝在嶺南地區埋下來的一枚釘子。

歷史上在馮盎死前,交州與廣州都是嶺南地區的商貿重鎮,但馮盎死後,被馮家控制的交州就徹底落寞了。

而所有的人才與資源,基本上都吸納到了廣州來,廣州成為了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經濟繁榮所帶來的向心力,對周圍落後地區的虹吸效果是相當明顯的。

而透過這個重要節點,唐朝也就徹底掌握了整個嶺南,哪怕安史之亂後也不曾放棄。

所以想在廣州紮根,要麼得到廣州刺史的支援,要麼得到程知節這個嶺南道總管的支援。

“嶺南這邊地廣人稀,你想要耕地的開拓之權倒沒什麼問題。

甚至開拓出來的耕地能夠享受到頭年免稅的待遇。

只不過,你們醫療營不都是關中人嗎?準備要留在廣州?”

程知節聽到醫療營的話挺稀奇的,畢竟他實在沒想到,醫療營還要跨職業幹活的。

“程總管說笑了,我們自然跟著大軍回去的!”劉神威正色道,

“只不過這田地不是為了我們,而是為了農業學府。

越王來前是囑咐過我,若來到廣州,那就想辦法儘量多拿下來些土地開墾起來。

等戰事結束,他便會派遣農業學府的學子過來建立分校。”

“越王居然想要在嶺南建立分校?”聽到這話,程知節倒有幾分不可思議。

說實話,對經歷過玄武門之變的人看來,李泰建立農業學府雖然有公心在裡面,但若說沒有私心是絕對不可能的。

但實在是公心大過私心,所以學府建立也就建立了,大家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這件事情對於整個大唐來說多少是有好處的。

但程知節絕然沒想到李泰居然願意子在嶺南這鬼地方建立農業學府,這有什麼意義?

是的,程知節真找不到李泰在嶺南建立農業學府的意義在哪裡?

也看不出這對李泰有什麼好處?

甚至原本李泰農業學府培養出來的學子被進一步的砸在這無底坑中。

“多稀奇的事。”劉神威看著程知節一驚一乍的樣子,自豪道,

“農業學府本就是為我大唐解決百姓衣食溫飽而建立的學府。

嶺南既是大唐領土,治下是大唐百姓,那農業學府在嶺南建立分校,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越王也說了,本來是沒準備在嶺南這邊建立分校,但相信程總管的能力,定能平定亂事。

嶺南這邊剛經歷大亂,正所謂大亂大治,所以此地百姓更明白和平的寶貴。

因為餓過肚子,才懂得糧食珍惜。

這才讓我們醫療營打個前哨,後面會陸續有農業學府的學員教師過來。”

“沒想到越王居然有如此恆心!”程知節不由感嘆。

再看眼前的劉神威,不知道怎麼的,總覺這傢伙身上好像飄蕩起光環一樣,讓自己為自己思想趕到自殘行愧。

也是,現在的越王才十一二歲,這樣的孩子懂什麼奪嫡,分明就是赤心一片為大唐啊!

程知節對劉神威道:“你給開拓之權,只要還沒開發的野外耕地慢慢開墾也就是了。

不過開墾出來多少土地,都要登記在冊,若是出現隱報瞞報,卻也別怪我不講情面。”

“還請將軍放心。”劉神威對著程知節說道,“若是發現了我第一個處理他們。”

程知節點點頭,實際上真出現了什麼隱報瞞報的,程知節也並不在意。

因為哪怕對廣州這邊朝廷還是挺重視的,但若說要發展廣州,那就太不現實了。

現在越王頭鐵想要跳進來,那程知節不可能阻止,甚至還會鼓勵。

畢竟這樣肯定能加強嶺南與朝堂之間的聯絡,對於程知節來說,這樣又何樂不為呢。

至於所謂瞞報不瞞報的,現在這嶺南地區,哪怕還是廣州主流還是地廣人稀,人煙稀少。

退一萬步,現在嶺南這邊有給朝廷多少的稅收嗎?壓根就沒多少。

要不是朝廷缺少給犯人流放的地方,像是嶺南道西部,江南道南部之類的邊遠地區,朝廷都想要放棄掉。

不過,對李泰想在嶺南這邊建立農業學府的想法,程知節覺得還是應該跟李世民提一提。

這件事情放在捷報裡面不太合適,便放在私人的奏章裡面,一起送過去吧!

程知節大筆一揮,便寫了一份捷報,以及一份私人奏章,派了快馬讓人送到了長安去了。

他的捷報是一路直接送到了皇宮中,至於他的奏報,李世民喝了長孫皇后遞過來的醒酒湯水上完了早朝後,才姍姍遲來的看到了。

“知節到底對付僚人有一套本事,想來再過兩到三年,這嶺南道便能安穩了!”

李世民看著程知節送上來的奏報,露出了欣慰神色。

不過,看到李泰居然透過醫療營,打算在嶺南建立農業學府,這倒讓李世民不由疑惑。

自己的這個孩子看不透啊,為什麼要這麼花費大力氣去嶺南呢!對李泰自己的好處呢?

說實話,農業學府出來的學生,若說做官有些不夠,但為吏基本上都算得優秀。

在這樣的情況下,把一批農業學府的學生砸在嶺南地區,李世民看不到價值啊!

“房卿,你來看看這個!”李世民便把程知節的這份奏報遞給了房玄齡。

房玄齡拿到奏報看了看,尤其是看了看程知節對付南方僚人的計劃,不由點點頭。

讚道,“宿國公用兵有方,治理有道,可謂當世良將,自此,嶺南可安。”

“不是這個,主要是下面的內容!”李世民對房玄齡道。

“哦?”房玄齡聽到這話,繼續看了下去,神色一愣,倒是有些驚訝道,

“越王準備在嶺南建立農業學府的分校。”

說實話,對比起李世民的疑惑,房玄齡更多的是驚訝。

因為房玄齡清楚自己與李泰之間的交易,如果李泰把自己的人力向著幽州遷自己並不感覺到奇怪,甚至感覺理所當然。

但現在李泰卻把培養出來的人力向嶺南廣州進行輸送,這就讓房玄齡不得不感覺到驚訝。

畢竟不論什麼理由,嶺南地區距離朝廷偏遠,不可能對李泰形成助力的啊!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世民看著房玄齡,道,“玄齡,你也感覺到不可思議嗎?”

“聖人,越王做事向來高瞻遠矚,一望千里,我們還是別在這裡猜了。

讓越王過來一趟把事情說明白也就是了!”

房玄齡果斷用自己的精神天賦稍稍模擬了一下李泰的思維。

結果看來看去都只有為大唐昌盛而奮鬥這一個理由,而這反而讓房玄齡更不相信了。

若說李泰為了大唐昌盛而奮鬥房玄齡相信,但若說李泰純粹為了大唐昌盛而奮鬥,反正房玄齡不相信。

畢竟這個世界上可沒有所謂的完人,若李泰是這種人,反正房玄齡不相信。

“讓青雀來皇宮一趟吧!”李世民按按腦袋,雖然並不想要承認,但實際上李泰建立的農業學府的影響力已經帶出來了。

畢竟農業學府畢業的部分學院是能夠直接授予農官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還真不能讓李泰左建立一個農業學府的分校,又建立一個農業學府的分校。

而李泰此刻倒是在越王府之中猶豫,昨天因為宴會所以自己沒有上報,但是捷報既然已經來了,李泰感覺,自己是時候要跟李世民進行建議,投資嶺南地區了。

然後,宣旨的人便來到越王府,讓李泰進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