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耕耘貞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四章 疫病部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四章 疫病部署

李泰自然不知道李世民對李承乾的警告,從太極殿裡面出來,李泰便第一時間找上跟自己一起退出來的杜如晦,恭敬對杜如晦行禮道,“杜相卻有什麼吩咐?”

說實話,也許是因為杜如晦相對而言更加的擅長決斷的原因,所以現在朝廷的局面是,房玄齡坐鎮中樞,構建整個大唐的行政體系。

同時杜如晦平常時候主管刑部與吏部,但只要有類似如今的危機出現,那就會讓杜如晦出面進行處理。

杜如晦看著李泰,卻對李泰行禮後道,“我的確需要魏王您的協助。

我需要徵調整個醫舍體系,以及燕王您的藥材儲備,尤其要把孫道長叫上,整治同洲與河東的瘟疫,所以需要魏王您進行協助配合。”

說實話,杜如晦看著李泰卻也感覺到幾分唏噓,醫療體系是當初在李靖征伐東突厥那年才出現的,說實話,如果沒軍方支援,這體系未必能推行下去。

但現在整個關中建立起了一處處醫舍,第一批醫療營學生派入一處處醫舍中。

隨著時間流逝,他們還未成為能開處方藥的醫師,但卻已成長成能按照孫思邈開設的藥方,按部就班抓藥的醫者,當然想更進一步,那就只能指望時間與天賦了。

正因為這看起來並不起眼,但實際上卻對百姓有著相當大益助的體系存在,朝廷在面對這樣的瘟疫時才能排程足夠醫療人手,去解決這場幾乎波及關中河東的疫病。

只不過想運轉這個體系,所需要得不僅僅是人,而且還有著藥物。

如果是戰爭時藥物是要醫者自行攜帶的,因為這就能看成是醫者武器,用來讓醫者們更府兵一樣抵扣稅收。

但解決瘟疫,到底不算戰爭,尤其這藥物還全是在李泰的名下,這就不能直接排程了人過去,結果藥物排程不過去,那這整個醫療體系也就沒什麼意義了。

“此事來得突然,我先去跟母后打聲招呼再啟程,還望杜相應允!”李泰看著杜如晦道。

“如此應有之意,某又怎麼會阻止,那麼某便是先新一步前往同洲!”杜如晦道。

而李泰則與杜如晦告辭後,便先去長孫皇后所在,告知自己接下來的日子需要排程醫藥物資前往同洲,所以在瘟疫結束前是回不來了。

長孫皇后聽到這話,也沒多說什麼,只告知李泰,年終要回來便是。

李泰告別長孫皇后,便馬上出發來到高陵。

盧安壽,白鶴,呂才,孔雀,孫思邈和劉神威,以及從幽州歸來的魏旭全部都來到這裡,甚至連馬周都來到李泰身邊。

只是可惜王真儒還在天津待著,否則這次讓他帶領高陵徭役出手,那就更加妥當了。

李泰看看馬周,有些驚喜道,“你怎麼來了?”

“怎麼,現在有了新人忘舊人,想當初叫我賓王,現在竟叫我你你你了!”馬周淒涼道。

“莫要胡鬧!”李泰滿頭黑線,看著這位三十多歲的大叔開始裝可憐。

馬周到底是很快收斂了笑容,道,“杜相讓我來這裡協助您,尤其渭水聯通了同洲與河東的航運,杜相覺得我在魏王您這裡,更能發揮出作用來。”

李泰點點頭,到底是明白的杜如晦的安排。

因為整條渭水的航運體系,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馬周帶著高陵徭役修建起來的。

其中多數更是從高陵農業學府出來的學子負責運轉,那把這件事情交給馬周來,那必然能夠減少運輸途中很多不必要的成本。

不過,馬周雖然重要,最重要的還是醫生啊!

李泰想到這裡,道,“神威,你馬上徵召醫療營醫者,先與老神仙前往疫區收集資訊。

因為已到冬季,河面有一部分冰封,為趕時間你們先走陸路過去。

我會給你們準備好馬匹、藥材和糧草,藥材最好攜帶全面一點方便試藥。

不過物資轉運,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跟上,這一段時間卻是要辛苦你們了!”

“還請燕王放心,我馬上下令召集醫者。

不過老師年齡大了,如今又已經入了冬,還是讓我率領醫療營前去,老師留在高陵坐鎮可……哎喲!”

劉神威原本還器宇軒昂的姿態,很快便是變成了抱頭蹲防。

因為孫思邈狠狠在他腦袋上敲了一下。

“老夫還沒死呢,什麼去不了的!”孫思邈看著李泰行禮說道,

“同洲瘟疫肆虐,我又怎麼在高陵坐得下,還請燕王答應,讓老道前去行醫!”

“有老神醫坐鎮自然是令我放心!”李泰看看劉神威略帶著幾分幽怨的眼神,道,

“不說,我卻希望到達同洲後,所有人都需得喝熱水,帶臉罩,需得保證自己的安全!”

“某定會按照魏王所言而做的!”孫思邈對李泰鄭重的行禮道。

李泰點點頭,也沒再多說什麼,雖然自己一直希望孫思邈向著科學側發展,但說到底孫思邈還是一名醫者。

如果這一件事情不讓他去,怕是他自己都會揹著藥箱過去。

而且就李泰來說,自己也需要孫思邈,去開治療瘟疫的藥方。

畢竟,也就只有孫思邈親自去開出來的藥方,自己才能做到心安。

而劉神威與孫思邈兩人也沒有耽擱,從李泰這裡領取了調令後,便馬上動身召集醫療營。

然後孫思邈帶著高陵的駐地醫者先行一步,劉神威則留下來繼續徵召剩下的周邊醫者。

而看著劉神威與孫思邈兩人離開,李泰的目光卻也落到了孔雀身上,對孔雀道,

“我記得我們在洛陽建立了倉庫吧?卻要辛苦你跑一趟洛陽了。”

孔雀點點頭,認真道,“還請燕王示下。”

“前往洛陽組織人手,然後把糧食、棉布、以及炭火向災區運送。”李泰說道。

“不運送藥材嗎?”孔雀聽到了李泰的話,卻是帶著幾分的愕然。

“維持住醫療營正常所需的藥材就夠了。

畢竟我們還不確定對病人真正有效的藥方是什麼,帶太多藥物過去未必真有用。

比較起來,更重要得是保證百姓糧食足夠,且不會被冬日寒冷凍死。

所以越是這時候越要保證百姓的溫飽,以及讓百姓多喝熱水。

所以,糧食、棉被、炭火這三樣絕對不能斷,斷了,百姓怕還沒病死,就先冷死餓死了!”

李泰道,“所以你先去洛陽,把這些東西向著災區運輸。

至於藥材先儘量儲備,等到真正確定所需要藥方後,再讓人運輸過來。

反正在不知道什麼疾病時,多喝熱水就是最有用的。”

“魏王您知道的好多,連醫道都瞭解的這麼清楚!”白鶴倒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李泰。

畢竟,在白鶴的印象中,李泰雖然有照顧醫道,但自己研究的到底不多。

突然看到李泰展現出了對藥理的驚人認識,這讓白鶴有幾分意料外。

而李泰聽到白鶴的話,只默默看了一眼白鶴,心中默默記上了一筆,然後笑呵呵道,

“莫分心,把會議記錄做好!”

“哦!”白鶴點點頭,到底是繼續拿著紙幣開始記錄這一次的會談。

孔雀也應聲答應了下來。

安排好此事,李泰的目光投向了魏旭,道,

“此次救助高陵地區需要人手,你去發動公告,將此事告知高陵境內的府兵,以及從戰場退伍的老兵,讓他們以自願為原則去救助同洲與河東。

不過,事先說明,因為是救援疫病,所以此事必然危機重重,甚至可能會付出性命代價。

並且過去後會以紀律約束他們,不得對當地百姓滋擾,如有違法,必會受到軍法嚴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若只單純救助百姓,怕未必有人願意響應!”魏旭聽到李泰的話語不由苦笑,而且又指指天,道,“而且在京畿之地招募府兵,這件事情怕會犯了忌諱啊!”

“無事救助百姓要緊,這種涉及多個州縣的疫情,本身就不是簡單的醫者能夠解決的。

需要得是多方面的軍民協同,只靠醫者,怕是過了年這疫病都壓制不下去。

所以這件事情我當著,你儘管去做也就是!”

李泰搖頭道,“另外,若沒人願意前去,卻也不得逼迫,更不得以道道德強逼別人。

畢竟非是人人都是聖人,全憑自願而已!”

“魏王,您又何必做到如此,讓醫者們去難道還不夠嗎?”魏旭聽到李泰的話不由道。

“這事情既知道了,那唯有我逃不掉,因為我是聖人之子,如何不得維護聖人!”

李泰搖搖頭道,“無事,你且先試著招募人手,”

說實話,李泰知道,這些招募起來的人手未必真的用得上。

因為自己只是負責後勤,真正去幹活的還是杜如晦。

但李泰是經歷過疫情的人,清楚知道在一個區域出現疫情後,像這種足夠的後備健康人力資源到底有多麼的重要。

隨著整個社會的停運,疫情區域幾乎哪哪都缺少人力資源,但卻又怕這些人本身就是已經有疫情的人員。

所以,既然打算給杜如晦做後勤,那需要得不僅是物資儲備,甚至連人力儲備都要做好。

這時候,李泰的目光放到馬周身上,道:

“賓王,需要你來全權負責這一整段渭水體系的平穩運轉,到時候不論是高陵徭役,還是津口的差役,全部交給你來排程。

需得確保在不影響正常的物流的情況下,讓整個京畿道,甚至洛陽的物資,儘量運輸到同洲和河東來!”

“還請燕王放心!這件事,我定然將其辦好!”馬周點點頭,卻是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擔。

說實話,對於馬周李泰還是相當放心的。

隨著馬周跟著杜如晦一步一個腳印的上來,現在的馬周已經從勉強的從五品水部郎中成為穩穩的吏部郎中。

杜如晦明顯希望馬周能傳承自己衣缽,所以特地把馬周從工部排程到吏部。

而不論是再哪個朝代,吏部這種直接管人的機構,在六部中的位置那肯定是排在前三的,總比墊底的工部要強得多。

而對馬周幹活,自己自然沒有什麼不放心的地方,只是李泰把目光放到呂才身上。

呂才看著李泰的目光看著自己,苦笑道,“魏王難道是要讓醫科學子們提前參與此事嗎?若需要我安排就是了!”

“即將畢業的那一批,安排他們提前參與這次的救災吧!”李泰道,“比較起此事,我有另外一件事情希你能出面來解決!”

“我?”呂才聽到了李泰的話語,卻是略帶著幾分的疑惑說道。

“由你出面,給長安城內的大戶發放請柬,讓他們參加學校的舉行的慈善晚會。

你弄些吃吃喝喝,也弄些學生表演,最後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些大戶捐錢去救助同洲與河東的疫情。

到時候我帶頭做託,捐獻個一萬貫,然後剩下來的便讓其他人看著捐錢也就是了!”

李泰對呂才道,“具體的細節你來安排,總之,我就出個想法,出個錢好了!”

“魏王你沒錢了嗎?”馬周聽到李泰的話,倒有幾分好奇。

“要給別人機會,總不能什麼好事,都讓我給做了吧!”李泰搖頭道,

“另外這錢一定要做得透明,我們收了誰多少錢,我們捐了多少錢到杜相的手上,全部都做出詳細表格貼在校園的門口。

可別出現什麼王侯的錢如數歸還,權貴的錢三七分賬的混賬事!”

呂才聽到這話,頓時恍然大悟,又問了一句,“那捐錢最多的是不是應該給與回應?”

李泰道:“捐錢的人都送一份徽章,就能扣在胸口的那種,別太大不然放著沉。

前十名用玉製的,前百名用金子製作的,其餘用銅製的,都是心意所有人都有份!

至於上面要不要寫什麼話,都由你來決定好了,總之,這件事情要讓全長安的人都知道。”

“這是否太招搖了?”馬周聽到了李泰的話,倒是有幾分的疑惑。

在他的記憶中,魏王好像都很苟的,從來不這般招搖。

“做好事自然要招搖,不然怎麼讓更多人一起來做好事!”李泰笑著道。

心中默默補充一句,最重要得是要讓我的兄長李承乾知道,那才是真招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