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耕耘貞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五章 稱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五章 稱心

李泰一門心思撲到洛陽建設中時,李承乾倒過上在他成為太子後最是舒心的日子。

因為李泰這自己看著很是頭疼的弟弟,在長孫皇后的安排下乖乖去了洛陽。

原本李承乾還忌憚李泰,但現在他人都不在朝廷,而在地方待著,那有什麼好擔心的。

尤其自己把修好的《隋書》給聖人遞上去後,看聖人那欣慰的神色,李承乾表示自己都努力了這麼一段的時間了,也是要休息休息了,這聲樂,這歌舞,真是鶯歌燕舞啊!

“太子殿下,杜左庶已在等候了,還請您暫停歌舞,且去上今日的課程!”

蘇氏女身材妙曼,舉止端莊靜雅,此刻對李承乾行禮恭敬道。

李承乾的目光打量了一眼蘇氏,道,“你去跟杜正倫說一聲,就說我今日乏了,改日吧!”

“太子殿下如此大好時光怎能虛度!”蘇氏女對李承乾諫言,道,“且杜左庶乃崇文館高士豈可輕慢,還請您移步書房!”

李承乾聽到蘇氏女的勸諫,不由勐拍了一下桌子,聲樂之聲走驟然停住。

李承乾站起身子看著蘇氏女道,

“你若知趣,便好好做你那泥塑木凋,管好院裡事務,聽我命令便是。

否則你若有所逾越,莫以為你是母親親自選的太子妃,我便動不得你!”

“妾身絕無此意!”

蘇氏女聽到李承乾如此之話,神色不由有幾分畏懼的退後一步。

“如此便好,去通知杜正倫回去就是了!”李承乾看了看蘇氏女道,

“崇文館出來的高士?我身邊教學之人,誰不是崇文館之中出來的,有什麼好說道的。”

蘇氏女拗不過李承乾,在時只能無奈退出去。

對李承乾來說,李泰不在,李世民現在對自己更是滿意,自己怕什麼杜正倫。

而此時,李百藥見李泰離開長安,也找李世民討了一份工作去修《北齊書》去了。

畢竟李百藥的工作可不只是在李承乾的身邊出主意,他是有正經的工作的。

就好像三國的軍師,基本上每個都有本職工作的,所謂軍師頂多只是兼職而已。

而隨著李百藥的離開,杜正倫便頂了上來,對比起李百藥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杜正倫那可就直來直往的多了。

因為他是給事中,中書侍郎出身,見到得都是李世民虛心衲諫的場景。

自己自然要以輔左好李承乾為己任,這過程中說話難免直來直往讓李承乾難以接受。

所以李承乾一般難以接受杜正倫。

李承乾看著停下來的聲樂,抬起頭看著眾人道,“看什麼,接著奏樂,接著舞啊!”

聽到這話,太常寺的樂人馬上便回過神來,聲樂靡靡,陶冶情操,舞姿妖妖,心曠神怡。

李承乾看著隨著其中隨著聲樂跳舞的樂童姿容俊美,善於歌舞,對那樂童道,“你過來,叫什麼名字?!”

這樂童雖是男兒身,卻有種說不出的陰柔美感,低頭輕聲回道,“小奴稱心!”

“你舞姿妙曼節奏輕靈,很不錯,賞你的!”李承乾說著便抓了一把金瓜子遞給稱心!

“謝太子殿下賞賜,謝太子殿下賞賜!”稱心連忙舉著雙手對李承乾感謝道。

李承乾就喜歡這種被人奉承的感受,與其去書房承受杜正倫的叨擾,現在在這裡待著不舒服嗎,不就是享受享受聲樂而已。

而最終蘇氏女雖然來跟杜正倫說明了原由,讓杜正倫今日先回去。

但杜正倫從日出等到日落,踉踉蹌蹌的走出東宮大門,背後東宮大門無聲息的關上了。

當然東宮發生的事情,李泰並不知道,這時候的李泰卻見到了李春這一個月以來,逼著李通,以及結合了整個李家智慧所研究出來的天津橋翻新方案。

簡單的說,就是種龜背形橋基的特殊橋樑,李泰看不懂,看了後只感覺古色古香的。

“還不夠好!”李泰看著這個橋樑,倒果斷做出一個身為合格甲方應該做得事!

“還請魏王吩咐!”面對著李泰這個甲方挑刺,哪怕強如李春這等頂尖的橋樑建築師,此刻卻也只能乖乖聽聽李泰的話語。

畢竟哪怕李泰要五彩斑斕的黑,那也要想辦法改出來啊!

李泰指著橋樑道,“這橋樑的主要作用是要快速的透過洛河,所以需得在你現在四輛馬車並行的車道上進一步拓寬,能讓八輛車馬並行的車道並行才可以。”

“這般寬廣,這橋面怕要超過三十五米了!”李春有些驚訝道。

“還要繼續拓寬,如此還達不了我的要求!”李泰嚴肅道,

“這個橋面,不允許行人走路,只允許車馬航行,我打算把橋左右兩側道路分成兩段,一段只能一路向南,一段只能一路向北,同時中間需得空出道路,供役卒送入京的戰報檔案。”

“這橋樑不給行人使用嗎?”李春聽到李泰的話,卻帶著幾分疑惑。

“也是能走的!”李泰聽到李春的話繼續道,“這橋樑要再修建一層,馬車在第一層奔跑,而行人則行走上層,若路人走得累了,依靠欄杆也能看看洛河浪濤,天津曉月,如此良辰美景,又怎能不說洛陽好!”

“兩層橋?!”李春聽到李泰的話卻有幾分猶豫,此刻道,“若底座用木頭的話,怕支撐不起這橋樑的重量啊,一邊不小心會發生大事故,需得用石橋才行!”

李泰抓了抓腦袋,理所當然道,“肯定用石頭製作橋基啊,如果可以橋樑全部用石制,可承受風吹雨打,經歷千年而不毀,這才是應有之效!”

聽到李泰說出這般的話語,李春倒松了一口氣,李泰願意製作石橋就好。

只見李春神色嚴肅道,“回稟魏王,石橋建設對於所需巖材相對比較苛刻,需要大價錢。

當初修建我李縣的趙州橋時,我李氏一脈搭入了不少的錢糧進去,這可是大工程。”

“你先去做好這天津橋的整體設計,所需要什麼材料,便是去找墨令,他在鋼鐵城,執掌礦業,知曉各種材料,看看你所需要的岩石,他手中有沒有!”

“若沒有呢?”聽到李泰的話語,李春倒是好奇的問了一句!

“只要是運河流經區域,從北到南哪裡有,我便去哪裡把礦山買下來!”李泰乾脆道。

“……”李春面對李泰的壕氣,不由深深的感到,自己為什麼要早生這麼多年呢?!

若這次能把這純粹的岩石龜背形橋基的天津橋建立起來,那在黃河兩岸建立起橋樑的事情,好像真不是魏王隨便說說的,魏王是真有可能把它給建立出來啊!

是的,李春畢竟吃過多少年鹽了,一開始的確是挺激動的,但出來被西北風吹了吹,李春清醒了過來,想要在黃河造橋太費錢了,魏王掏得起這錢嗎?

但現在,哪怕李春也多多少少有種,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的遲暮之感啊!

“李老,李老?”李泰看著李春雙眼含淚,一臉激動的樣子,不自覺的打聲哆嗦。

“老朽在!”李春見李泰在叫自己,卻連忙的回過神來,對李泰鄭重道。

“回去把這橋樑的草圖設計出來給我,對了,因為橋樑值得直線可行,不得在橋上轉彎的規定,定會在出入口處出現擁堵排隊情況,這點你也需得設計相應的方案,莫要出現事故!”李泰看著李春認真道。

“老朽知曉!”李春對李泰點點頭,轉過身去,感覺自己整個都燃燒了起來。

李泰看著李春彷彿熊熊烈火一般的離開,忍不住滴咕道:

“李春雖然人老了,但看起來還很有幹勁,至少心不老啊。

讓孫老神仙過來給他看看,若真有病,也能解救一二!”

說實話,自己還是讓張隨看過李春的,不過根據張隨的診斷,至少李春沒有什麼大毛病。

不過因為年齡大了,不能夠隨隨便便往死裡用,只能夠讓他傳承的李通多擔待一二了。

而現在隨著李縣的工匠們過來了,李春負責整體的設計,其餘工作則是交給他的手下,他倒是也能夠輕鬆了不少。

不過,李泰感覺,隨著馬周進入吏部,呂才負責學府,李淳風負責幽州,杜楚客坐鎮河湟,自己手上那種能統籌諸事的人倒是不夠了。

自己知道長史王珪肯定是能夠勝任這件事,問題是自己看王珪的態度,也不像想融入自己麾下,只想要做個冷靜的旁觀者。

總而言之,現在李泰手中缺少個能查漏補缺的統籌之人!

“狄仁傑現在出生了嗎?我很需要你啊!”李泰滴咕了一句,但現在還是將就用任雅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至少作為一位執行者,任雅相還是很不錯的,尤其在一些待人接物上,任雅相也很不錯。

所以李泰把任雅相給叫過來,卻見任雅相對李泰行禮。

而李泰看著任雅相道,“親衛有多少人報名了?”

“在剔除了相貌不正,品行不端,以及孤寡之人後,剩下來的大約有三千多人!”任雅相對李泰行禮回答。

“你去找呂才,讓他用出算學題目,取前五十人即可!”李泰對任雅相道。

“算學題目?!”任雅相聽到李泰的話語,倒有幾分意外。

而李泰揮揮手道,“若算學基礎太差了,他們受不了我親衛課程,還不如不進入!”

“諾!”任雅相雙手抱拳答應下來,馬上便去執行了。

因為任雅相清楚,作為魏王親衛,除了必須的武力課程以外,還有文化課程需要學習。

有很多人能也願意為魏王不顧一切,但面對農業學府的老師出得試題,每次檢驗起來也都是面色慘白。

雖然他也都不是很理解,為什麼身為魏王的親衛,居然還需要測試這些。

但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員,就因為數學之類的題目無法回答出來,所以被劃分到預備役裡,而不是因為戰鬥力低的原因,而這些人現在被送到吐蕃那邊了。

不過,任雅相到底是練兵出身,多少有幾分感覺,尤其親衛中懂得數學的人越來越多後,便發現魏王親衛的整體組織力,比普通部隊高得太多了。

尤其是想練軍陣時,基本上自己把這軍陣跟下面的人說清楚,操練幾次,這些人大多數都會記住這軍陣的運轉規律,就算沒有自己指揮,也能維繫下去。

所以,任雅相便不反對李泰挑選士卒,還要加上對於算學上的要求了。

不過李泰也覺得自己身邊的親衛如果只知道打打殺殺,那還不如讓他們到前線去更加的容易搏取戰功。

尤其是吐蕃與大唐的戰爭幾乎是蓄勢待發,不是明年就是後年,若運氣好,說不定還能殺出一個爵位出來。

而那些文武雙全的,若其中真出什麼人才,因為出身自己的親衛,自己用起來也放心。

可以說隨著洛陽慢慢進入到了冬天,李泰慢慢掌握洛陽的發展節奏。

李泰也要渡過自己在洛陽的第一個冬天,而洛陽唯一與以往有所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來往洛陽的船隻絡繹不絕,甚至在冬雪過後,願意從坊市中出來的百姓也多得有些驚人。

而整條運河上,也開始每年到冬季都要開展的活動——鑿冰!

基本上洛陽以北的運河到了冬天都會出現結冰的情況。

如果運河結冰,那整條航運都會徹底斷掉,所以為了維護運河的正常運轉,到冬天時,各地的津口會自發的安排人進行鑿冰。

後來李淳風出面,聯合洛陽以北的所有津口,共同對這段的運河進行維護。

簡單的說就是冬天時,出錢安排人去鑿冰,讓船隻順利通行。

而今年因為李泰命令在津口建立大量的冰窟,以明年儲蓄生鮮食材所用。

所以,今年就不僅只鑿冰了,這些鑿冰出來的冰,都還需要進行二次的加工處理,然後才送入到冰庫中儲備起來再說。

此刻,李淳風看著運河上,茫茫多百姓奮力鑿冰的樣子,也不得不感嘆,

“魏王在花錢這點上卻特別有天賦啊,能夠沿著津口建立起大量的冰室,儲蓄起大量的冰塊,想來明年我們明年捕到的海魚,就真能送到洛陽了!”

李德謇看著眼前一幕,也點頭道,“若真如此,那可是大幸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