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耕耘貞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

說實話,李泰對汙染進行治理其實挺符合整個華夏的世界觀的。

因為大家講究得是天人合一,將就得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所以如果鍊鋼廠這種東西出現,哪怕國家因利益會進行大規模生產,但實際上在唐代社會環境中會受到相當大敵視。

因為百姓很難直接享受到鋼鐵生產帶來的利益,但卻非常容易因為鋼鐵生產帶來損害。

就有點像清末民初時期百姓們會拿著鋤頭敲打火車一樣,他們不知道火車能給他們帶來什麼,他們只是知道火車發出了嗡嗡聲會讓他們的先祖不得安寧。

這樣的情況下,李泰原本就為了防備言官直諫而弄出來的環保體系,實際上對很多儒家出身的儒士來說還是相當吃這一套的。

如果這能夠提升國力的話,他們就更支援了。

畢竟這時代的儒家還沒到明儒清儒那種臭不可聞的地步,他們也是想發展的。

“好,那這件事情就算告一段落了!”李世民點點頭,不再追究這一件事。

畢竟這一次,李泰能能夠直接在長安重新建立一個鋼鐵城,某種程度上來說,就等於是把技術給交了出來,李泰都這麼配合了,那自己還有什麼好多說的。

與之對比,李世民到底是要頭疼,要給這整個高爐安排多少的工匠了。

還是那句話,頂尖的人才李世民手上不缺,但那種一般性學徒到大匠的骨幹力量,就算李世民也不敢說自己有多餘。

畢竟李泰修建道路,也吸納了不少朝廷之內的大匠。

修河南道的道路,這不僅是李泰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國家的事。

這樣的情況下,朝廷就算在錢上支撐不了,但如果手上人才儲備有剩餘,那李泰說要排程,那也就排程掉了。

現在又冒出一個鋼鐵城,想來現在工部的閻立德應該很頭疼吧。

“現在便是另外一件事,學府兵要不要保持較為完整的編制!”李世民沉聲道。

“保留完整編制……”李泰聽到李世民如此的話,不由愣了愣道,

“沒這必要吧,我們大唐不是採用府兵制嗎,就算不是戰打完了離開,第一批人到了今年應該也要退役了!”

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狠狠瞪了李泰一樣,道,“一日是府兵,一生都是府兵,就算暫時退役了,以後聽到命令,也是要徵召起來進行戰爭的,除非……”

李世民想到這裡突然想到什麼,目光狠狠瞪向李泰道,

“你這麼想要他們退役,莫非你已經安排好了他們以後的生活了?”

“我想要徵召他們跟著我修路!”李泰很坦然很大聲的對李世民道。

“修路?!”李世民聽了李泰的話,狠狠拍了一下龍椅,怒氣衝衝的指著李泰道,

“你聽聽你說得是人話嗎?你居然讓這些府兵精英跟著你做徭役,你這話說出來要寒了多少將士們的心!”

“額,我給錢的,這就不算是徭役了,是工作!”李泰嚴肅道,“為國家工作。”

“還嘴硬!”李世民怒氣值拉滿,這是什麼話,說自己讓徭役幹活不給錢嗎!

李泰不免有幾分的畏懼,但還是強硬的說道:“我知道這樣有幾分過分。

但他們擁有自適應天賦的能力,負重實在是太驚人了。

幹其他的活不一定,但幹工地上的活,真太需要他們這些人了!”

李泰此刻是真心實意的,畢竟哪怕這個社會稍微有那麼點玄幻色彩,百姓的身體素質增強了那麼一點,但對於改造自然來說,這種增強真的不明顯。

但這些擁有自適應天賦的將士,讓他們去工地幹活,每個都能搬運自身重量的驚人存在。

這種人打什麼仗,過來搬磚啊,搬磚多有前途啊,自己也會給你們補貼的啊!

“你還說!”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更有幾分的哭笑不得。

自己知道了這樣的甲士,恨不得複製一支讓自己的大唐更加擁有戰鬥力。

但李泰知道了之後,居然是想要讓這些甲士解甲歸田,馬放南山然後去做徭役……

這都是什麼事情啊!

“反正有衛國公在,父親想要這甲士的話,直接訓練一批出來也就是了,不需要一直盯著學府兵啊!”

李泰很無奈道,“他們好不容易從戰場上走了一遭,讓他們好好歇息一下,以後都不用再上戰場,難道這不好嗎?”

李靖見到這件事情扯到自己,站出來對李世民行禮後,才對李泰道:

“魏王,這種四千破五十萬的精銳,這種軍隊保留下來還是有價值的!

我們大唐雖然採用府兵制度,一般上是主將保留親兵天賦,等到府兵召集,一邊訓練一邊進軍,等到了戰場廝殺一場基本上也都能夠掌握天賦能力。

但學府兵不一樣,他們完成武器掌握與自適應天賦的熔鍊,若採用這種辦法就太可惜了。

因為府兵下次征戰未必會跟隨一樣的統帥,也就是說如果下次再徵召,統帥軍隊不同,領軍將領不同,這樣他們好不容易熔鍊了武器掌握的自適應天賦就會被洗掉了。

所以對這種經歷過以少勝多大戰並完成熔鍊武器掌握的精銳,更加傾向將其保留下編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不是採取普通將領的處理方式,保留親兵,解散府兵。”

“那阿耶的意思是把這一支學府兵保留下來,繼續常駐西海郡嗎?”李泰好奇問道。

“正常情況之下,這學府兵只適合在西海郡那種比較特殊的地方磨鍊自適應天賦!”

李靖說道這裡,目光不由向著李泰看了過去,然後道,

“但魏王既然能夠提供一百六十斤以上的甲胃來給學府兵進行鍛鍊,那實際上學府兵可以在任何地方訓練。

那麼他們也就有了常駐長安,隨時向著四周進行支援的基礎,而且進行支援的還是重步兵,這意義就不一樣了。”

李泰略帶著幾分的不理解說道:“難道衛國公不能訓練出同樣天賦的士卒嗎?”

“天賦容易訓練,順手捏一個就是了。”果然李靖並沒有表示這有什麼難度。

但李靖很快便補充道,“但還是那一句話天賦一樣,可掌握的人會是一樣嗎?!

我雖然能夠根據需要直接用軍陣套用天賦,但想要士卒真正掌握這天賦,士卒自身也是需要消耗汗水的。

尤其是自適應這一種天賦……他們的伙食,應該不是普通的米飯吧!”

李泰聽到李靖的話,到是思索了一下,說道:“餐餐有肉,這條件算高嗎?”

聽到了這話,在場的幾人都恨不得縫上李泰的嘴巴。

尤其是魏徵,都恨不得好好數落一下李泰了,什麼叫做餐餐有肉這條件高不高,怕就算是某些地主都未必能做到如此啊。

李靖聽到李泰的話,倒是用相當審視的眼睛看了看房玄齡。

彷彿在說,看看人家做後勤,再看看你做後勤,我們軍隊半個月能夠吃一次肉嗎?

房玄齡面對李靖的目光毫無畏懼,這條件莫說士兵,就算士大夫想要做到怕也需要家裡有礦才行。

你看看你旁邊那個叫做魏徵的,看看他能不能做到。

所以,這種標準根本就不是正常人能夠做到的,魏王能做到,那是因為他是怪物啊!

兩人雖然只是一眼,但已經在精神上交流了千言萬語。

“咳咳!”李靖咳嗽了幾聲道:“西海郡那裡有那麼多肉嗎?!”

李泰理所當然的說道:“我不是在哪裡佈置了草種計劃,王玄策是草種計劃的負責人啊。

雖然最終目標是讓當地的百姓容從遊牧民族融入到以農耕為主的大唐。

但這個過程肯定要有盈利,才能讓這計劃持續下去,而不僅是我們大唐單方面付出吧!

還有幽州那邊日益增加的羊肉數量,難道不看的嗎?”

聽到這話,所有人的目光不由向著房玄齡看了過去,房玄齡無奈道:

“幽州生產雖然以牛馬羊為主,但實際上順著運河,基本上就在關東境內消化掉了,沒有一隻牛羊能過虎牢關到達長安。倒是馬匹每年能送一些過來!”

牛除了交易的,還有很大一部分被農學社弄了過去,租借給當地的百姓使用。

至於羊,李泰想想,自己一般上喜歡在冬天吃羊肉火鍋,到了夏天喜歡吃烤全羊……

肯定不是自己的錯,一定是幽州那邊的產量實在是太低了,導致洛陽這麼一點市場都消化不了!

至於豬肉這種東西,在這個時代有了,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並不出名。

李泰偶爾也有吃豬肉,但自己想大規模生產試了試,最後規模還是上不去。

很簡單,沒有適合豬吃的飼料,像牛羊馬什麼的種草計劃特殊選擇的草種能夠作為主食,自己偶爾在給他們加些吃的,一般上牛羊馬都能飼養得不錯。

但豬不一樣,如果只是普通的個體飼養,那百姓回去時順手弄點豬草回去餵豬就夠了。

可自己想要大規模飼養,肯定是需要一種飼料,而且這種飼料還不能跟人搶糧食,否則至少要到糧食溢位的時候自己才有大規模飼養的可能。

所以現在豬的規模就是上不去的,至少比較起牛馬羊來,豬的大規模培養成本要高得多。

牛馬羊得益於草種計劃,規模越來越大了,而且必須要提的是,草種計劃播種的田地,並不是耕種正常小麥水稻糧食的田地,所以牛馬羊的規模變大都是增量收益。

這樣的情況下,說不定比較起豬肉,牛肉都有比它更便宜的時候。

李泰則更進一步解釋道:“在幽州那邊的羊肉能透過運河,以及冬日鑿冰存續的冰塊儘可能的儲存下來,但在西海郡那邊的羊肉因為路途遙遠,基本上就不可能販賣到長安來。

所以就地解決是最好的辦法,他們吃肉都吃上火了還要每次的物資都要有茶葉才行!”

“……”侯君集與李靖兩人都是到過了西海郡的,兩人對視一眼卻也明白李泰說得沒錯。

那次沒有參與到李泰的後勤操作,而是捨不得牛馬羊的士卒,那些帶著的牛羊基本路上就沒了,不是走死了被大家分了吃,就是走丟了被大家分了吃。

從西海郡到長安的距離也許不遠,但這路途除非是販賣馬匹什麼的,單隻販賣羊肉,運費就虧得商人絕望。

這種賠本買賣,根本就沒有人願意做。

“在西海郡,不僅是羊肉,因為沒有耕種,甚至連牛肉應該也是有機會吃的!”李泰道。

“他們還吃牛肉!”魏徵聽到這話,這聲音都不由高了幾聲。

“西海郡的犛牛下不了高原,下來會被熱死的,味道也就一般般,不過如果出錢比較多的話,吃起來比中原的牛肉應該味道會好一些!”李泰開口道。

聽到這話,連李世民都有些忍不住了,說道:“你還敢評價!”

“咳咳!”李泰到底恢復了過來,繼續解釋道,

“草種計劃養殖起來的牛羊如果沒有辦法正常的消耗掉,那就只能夠吃掉了。

其實我覺得可以跟吐蕃商量,他們要不要這些牛羊,需要的話,也算開闢出一條商路來!”

“吐蕃自己也有牛羊吧!”魏徵聽到李泰的話,不由對李泰問道,“他們需要我們的?”

“同樣是養牛羊,成本到底是不同的!說實話,我覺得最好把這些牛羊直接放在東女國進行交易,到底要不要他們吐蕃自己說了算也就是了!”李泰搖頭道,

“如果能夠把吐蕃境內的牛羊產業沖垮……算了,距離到底是太遠了一點,但成本上西海郡肯定是有優勢。

如果能把東女國變成商業城市,這或許也能更展現我們大唐的誠意!”

說實話,像這種商業城市想要再變成國家的門戶實際上是很難的。

這就是為什麼李泰不在幽州城作為通商口岸,而是特地從無到有的重新開發天津的原因。

某種程度上來說,你想要這個地方的經濟活躍,那這地方的人的節操就會變得相當有彈性,再讓他們擔任保家衛國的重則時,跟他們自身利益起衝突時,他們多少會猶豫。

所以實際上,邊境的軍隊如果跟商貿牽扯的太大,會非常容易被墮落腐化的。

而用這樣的方法,原本吐蕃想要在東女國建立對付大唐的屏障,那麼很可能這裡反而會成為吐蕃的弱點。

“等到吐蕃今年過來進貢的時候,你自己去鴻臚寺問問!”李世民沉聲道,

“只不過這樣的話,學府兵到了長安他們的伙食待遇反而下降了嗎?”

“那到不至於,沒有羊肉牛肉,不是還有雞肉嘛,再說我們大唐人到底是以米麵為主食,相信他們在邊境吃了三年的肉,想來也過得不是很舒服!”李泰很是從容的說道。

“魏王,您瞧瞧您說得像話嘛!”此刻一直在旁邊聽著的侯君集都忍不住了。

天天吃肉,自己的親衛都沒有這待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