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耕耘貞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四章 陳大德歸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一十四章 陳大德歸來

李世民聽著于志寧話,對李承乾的失望可謂無以復加。

但正因如此,李世民反而開始慎重思考,一個想要給李思摩做將軍,渴望胡人文化的太子,真適合成為自己的接班人嗎?

李世民不由來到長孫皇后的宮殿,只有在這裡李世民才能感受片刻輕鬆,讓自己的心靈真正安靜下來。

“二哥,今日這時辰您怎麼來了?”長孫皇后不由疑惑。

一般上這時間,李世民應該在太極殿那邊批閱奏摺才是,怎麼今日李世民居然往自己宮殿來了。

“觀音婢,你來看看!”李世民說著便把于志寧這段時間狀告李承乾的奏章拿給長孫皇后去看。

長孫皇后從李世民的手中接過奏章,仔細看起來。

看著上面一條條李承乾的詳細過失,長孫皇后的臉色不由一白,跪在李世民的面前,

“臣妾定對承乾多加管教,不會再讓承乾犯下如此的錯誤。”

長孫皇后的確是不敢相信,在自己面前萬分乖巧的李承乾,在人後的東宮中居然做出這麼多的荒唐事,這不得不令長孫皇后感覺到自責。

“起來,這關你什麼事!”李世民連忙把長孫皇后給扶起,沉穩道,

“從陸德明到于志寧,朕安排了多少賢達之士,只要李承乾有一分向善心思,何至於此!”

李世民說到這裡忍不住道,“而且你還記得當初青雀在鴻臚寺附近被刺殺的事嗎?”

“二哥的意思是,這件事是承乾做得!”長孫皇后聽到李世民的話不由失聲。

李世民嘆了一口氣,卻非常認真道,

“青雀之所以離開長安,便因查到事情跟宮中有牽扯,所以選擇回洛陽避開。

張玄素被刺殺,而那刺殺的人則是承乾庇護的突厥人,雖然朕壓住了孫伏加繼續查下去,但是李君羨已經查到了那刺殺張玄素的兇手。

不過已經被人拋屍,最終查到太子府的侍衛張思政身上,而剛知道這件事情不久,于志寧就來上書了!”

“二哥,準備如何去做!”長孫皇后已經恢復了冷靜,李世民既然過來找她商量,那便可以知道,李世民並沒有要廢掉李承乾的意思,這對長孫皇后來說很是重要的。

“把青雀叫回來。”李世民認真的說道。

“把青雀叫回來……”長孫皇后聽到李世民的話一愣,沒想到李世民會如此。

“承乾若是,若是……”李世民說到了這裡有些忍不住,還是沒有說下去。

長孫皇后看著李世民,心中明白李承乾在李世民的心中或多或少已經有了動搖。

至少對李世民來說,比較起兢兢業業一心為了大唐而一步一個腳印的李泰,李承乾差得真的太多了。

哪怕自己的位置是靠政變來的,但也希望能把嫡長子制度給確定下來。

但現在的問題是,自己的嫡長子越長越偏,那換一個跟自己一樣的嫡二子,也不是不行。

這時候的長孫皇后聽著李世民的話,心中或多或少都帶著幾分的猶豫,不自覺的抓了抓。

雖然說長孫皇后當初為了李承乾能夠順利的繼承皇位,所以把李泰安排到地方。

但真說起來,不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泰都是自己的親兒子,就更不要說長孫皇后感覺自己對李泰虧欠頗多了,在這時候長孫皇后想說話,卻發現自己偏心哪個都不好。

李世民看著欲言又止的長孫皇后,心中也明白長孫皇后心中的猶豫。

畢竟不論青雀,還是承乾,對長孫皇后來說都是親兒子,所以幫著哪個怕都不好啊!

李世民拍了拍長孫皇后,然後沉穩道:“再給承乾一次機會,讓他跟魏徵學習!”

長孫皇后微微遲疑,但到最後卻也還是點點頭。

她明白李世民為什麼會來找自己,也明白李世民為什麼要把青雀叫回來,關乎著下一代的爭鬥。

也許在這一刻便在李世民手中正式開啟了,李世民不是不想要讓嫡長子繼承,但李承乾真太讓李世民失望了。

長孫皇后長嘆一口氣,一時間卻也感覺到了幾分疲憊,比較起李世民能夠找自己商量與傾訴,但長孫皇后自己卻完全不知道,應該找誰傾訴比較的好。

不過,李世民動了讓李泰回來的念頭,倒也沒馬上動手。

理由非常簡單,李泰在河南尹的任上也差不多待快四年了,今年年底稅收入入庫,到時候讓李泰排程到朝廷內,實際上是挺合乎操作的。

自己沒必要現在強行把李泰給排程到長安來。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卻也耐心的等待著年底的到來。

至於對李承乾的舉動,李世民只發詔書斥責一下,至少現在還不是處置李承乾的時候。

而李承乾發現了于志寧告密,心中也是一陣火起,

“這于志寧的四品官位,還是蹭了青雀的功勞上來的,他該不是希望自己下去,為青雀鋪路吧。”

李承乾越想越覺得自己思考得有道理,果斷派遣刺客張師政、紇幹承基前去刺殺于志寧。

只不過,兩人進入到了于志寧的居所,看著于志寧家裡破舊苦楚,完全不像是一個四品大員家裡的應該有的樣子,心中卻也不由敬佩,倒默默退了出去。

這讓在寒風中,苦等著他們下手來人贓並獲的玄甲衛凍著了數人。

畢竟事情涉及到太子,于志寧跟張玄素一樣上諫,張玄素會被刺殺,那于志寧也很有可能被刺殺。

所以李君羨便把注意力放到于志寧身上,但讓李君羨所沒預料得是,這兩個殺手居然還有人性。

他們走到了于志寧的家裡,看著那狗都嫌棄的房子,然後就搖搖頭一起走了出來!

這讓李君羨怎麼抓人!

若自己現在抓了他們,他們一口咬定自己只是過來偷盜的那怎麼辦。

說到底這是太子的人,哪怕有著李世民的命令,那也是要謹慎再謹慎。

如果不是證據確鑿,那李君羨是絕對不會動手。

因為抓了他們兩個事情是小,但影響到了聖人跟太子之間的感情,那自己就死定了。

哪怕對方是五家七姓,自己身為玄甲軍統帥,對付他們都不需要什麼理由。

但偏偏涉及太子,是不是未來的皇帝不好說,至少是現在皇帝的親兒子,馬虎不得半分。

在這事還在逐漸發酵的時候,出使高句麗的陳大德迴歸了。

李世民沒片刻耽擱,便把當房玄齡,杜如晦,魏徵和李靖都叫過來,其中李世績打薛延陀去了沒有到,但也加了岑文本一起聽陳大德的彙報。

陳大德也沒想到,自己回到朝廷後,居然是這麼一大群自己平時都接觸不到的高官包圍了自己,原本陳大德還以為自己跟高季輔彙報也就是了。

“高句麗情況如何?!”李世民沉聲對陳大德道。

陳大德聽到李世民的問話,頓時神色嚴肅開口道:

“回稟聖人,臣初入高句麗,展現知山川風俗的喜好,所致城郭,用綢緞贈送當地官員,表示我喜歡到處看一看。當地官員見到綢緞很喜歡,更主動當起臣的導遊來。”

“想來陳少卿或有所得。”杜如晦看著陳大德開口道。

陳大德點頭道,“臣之所見,郊區多數都乃中國人,隋末從軍,沒於高麗,與高麗居。

這些中國人詢問親戚存末,臣回答‘皆無恙’,只不過隋末亂世,十室九空,此事也不過只是安慰而已。”

聽到陳大德的話,在場的幾人卻是都不由沉默下來。

他們是經歷過了隋朝之盛的人,說實話,就算是他們也完全不理解,為什麼當初怎麼看都像是興盛之朝的大隋就這麼的完蛋了。

而陳大德則繼續道,“數日後,隋人涕泣相告,望而大哭,遍於郊野。”

“不能讓中國人回大唐,實乃是我之過啊!”李世民聽到這裡,眼淚也不自覺的流下道。

“臣等請陛下節哀!”魏徵站出來道,“此乃是隋煬帝霍亂天下,若非聖人收拾山河,我等怕沒如同今日這般,哀悼前隋遺民之事!”

說實話,魏徵也能感受到李世民比較起其他的皇帝,好像完全不知道什麼叫做喜怒不形於色。

相反該喜就喜,該怒就怒,就算流淚大哭這種事,李世民都當著朝臣的面經歷了好幾次。

說實話大喜大悲最是容易傷身,所以魏徵連忙站出來勸住李世民的情感流露。

此刻,陳大德也連忙道:“高句麗王聞高昌滅亡心中大懼,比較以往頻頻來使館中問候。”

李世民點頭道:“高句麗本就是漢武帝所設四郡,我大唐如果發動數萬兵力攻打遼東,高麗必然要傾國相救。

如果另外派水師出東來,從海道直驅平壤,水陸合圍,攻取高麗不難。

只是關東一帶州縣凋疲,尚未復原,朕不想再疲勞百姓。”

當然,這些只是客套話,真實原因是,大唐因為是府兵制為主,所以打得都是那種短平快的戰爭,而且儘可能的避免雙線作戰。

否則朝廷能不能支撐得住另說,至少房玄齡是絕對不會同意自己的計劃的。

而在今年大家謀劃得是敲打薛延陀,那暫時就先把高句麗稍稍放一放。

等到青雀的計劃全面啟動,自然能夠最大限度的拿下高句麗。

李世民想到這裡,對陳大德道,“從高句麗大量收購人參,鹿茸與皮草的計劃,是否與高句麗人達成!”

“不論高句麗王或者名曰蓋蘇文的權臣,都有意與大唐達成協議,也都同意了!”

陳大德對著李世民陳懇回答到,“他們對大量出售高句麗的特產,都十分積極。”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眾人不由相互對視了一下,至少這個計劃算是順利的鋪墊下去了。

等到貿易順利,百姓聞利而來,那麼誰也抵擋不住這一股風潮了。

“蓋蘇文是權臣?”李世民想到這裡,不由開口道,“可否利用其制衡高句麗王?”

“臣只見高句麗王對蓋蘇文多有畏懼,臣覺得至少短時間內,想來高句麗王與蓋蘇文之間應該不會爆發什麼衝突。

但若是高句麗王去世……那未來高句麗的局勢,怕是會落入蓋蘇文之手!”

陳大德陳懇的對李世民說道。

至於蓋蘇文會暴起直接殺了文武百官,然後又去殺高句麗王這種事,歷史上還真沒見到這麼兇殘的權臣。

反正以陳大德的想法,這蓋蘇文頂多也就是來個田氏代齊,上位高句麗。

只不過,田氏代齊這種話,陳大德乃是潁川陳家出身,實在不好意思從口中說出來。

因為田氏對於陳家來說,算是支脈,若是從自己說出來,實在是影響不好。

李世民讓陳大德下去了,畢竟有的東西到了某一個層面,那自然是允許知道,但你的層級不夠,那麼對應的訊息也就是會被封鎖。

李世民等到了陳大德離開,對著房玄齡說道,“與高句麗交易的時候,多多關注一下這個叫做蓋蘇文的。”

“回稟聖人,他叫淵蓋蘇文,但因避高祖諱,所以我等一般稱呼其為泉蓋蘇文或蓋蘇文!”

房玄齡對李世民道,“此人乃是高句麗順奴部的首領,在高句麗朝廷內權利滔天,甚至能與高句麗王抗衡。

傳聞當初他駐守城池守住了隋煬帝的進攻,所以相當跋扈!”

“看好這個人!”李世民沉穩道,“主弱臣強乃是取禍之道,將來我大唐想要收復高句麗,怕最後還是要落到這個人身上!”

“臣等明白!”房玄齡等人對李世民進行行禮,表示知道了。

就在這時候,卻有侍衛喜氣匆匆的過來彙報說道:

“大喜,大喜,英國公親自率領六千幷州騎兵於諾真水打敗二十萬薛延陀軍隊,斬首三千人,俘虜五萬有餘,並繳繳獲馬匹一萬五千匹!”

“哈哈,懋功贏了!”李世民聽到這話不由大喜,開口道,“這次薛延陀怕要元氣大傷!”

“此戰,足以奠定北方十年的和平!”杜如晦果斷道,

“甚至若夷男死了,那把薛延陀徹底覆滅也不是不可以,英國公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