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世爭鋒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3章 【拉攏之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03章 【拉攏之意】

“對於建造大橋,我只有一個要求,價廉物美,保質保量……”

王學謙慶幸,終於能夠站在茅以升的面前,訴說他對大橋的建造要求。而茅以升對此也毫無疑義。鐵路橋這個東西,造出一座能用幾百年的大橋,不實用。

萬一,小鬼子蔫壞,把橋給炸了呢?

“打斷一下,價廉物品這不相容?”茅以升一如既往的堅持他反對者的本色,不過臉上帶著笑容,看上去不那麼激烈罷了。但王學謙的話,他顯然有不同見解。

王學謙咳嗽了一聲,換了一個角度來說:“我並不是要讓你造一座黃河大橋,但是比那座大橋強一點總可以吧?無錯小說網不少字”

民國初年,比利時人在盧漢鐵路河南段上,建造了黃河大橋。但因為趕工和節省成本,讓這座大橋成了當時世界上都聞名的豆腐渣工程。

至於好不好看就不要追究了,關鍵這座橋晃盪,黃河汛期的時候,晃盪;火車過橋的時候,開的快一點,也晃盪;一座全鋼結構的大橋,又不是鞦韆,越是晃盪,就越說明問題。

好死不死的是,黃河大橋作為跨度在全世界都排名靠前的大橋,已經成了橋樑設計師和工程建造公司的第一反面教材,知名度非常高。王學謙無心的這麼一說,茅以升的臉一下子就冷了下來,眼神執拗的看著王學謙:“子高,你要是想要造這麼一座橋,在下可能不太符合你的要求,還是另請高明吧?無錯小說網不少字”

怎麼回事?

茅以升要撂挑子了?

王學謙這才意識到舉出的例子似乎不大妥當,訕訕的笑道:“唐臣,別動氣。你聽我說,是這麼一回事……英國人的鋼材質量是不錯,質量輕,強度高。但是他價格貴啊!”

“你要是用日本貨,我跟你拼命。”茅以升沒好氣的瞪眼怒道。

“不用日本貨,這你放心。”王學謙連忙解釋道,心中也有些感慨,這年頭,美國貨才是大路貨,英國貨是奢侈品,而日本貨?好像花布還不錯。至於機械工業品,在西方人的眼中,是殘次品。

茅以升這麼認為。也沒大錯。

畢竟日本的重工業還在起步階段,連建造艦艇的裝甲都是在進口,而日本又沒有鐵礦,需要大量進口鐵礦石,生鐵,用來鍊鋼。對於日本來說,出口鋼材是敗家,而賣小商品才是正當職業。

王學謙也看不上日本貨,但他也不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比英國貨要差啊!德國貨。機械工業的標準,雖然在鋼材冶煉上,並不比英國人強多少,但好在價格便宜啊!

“你看這幾家公司生產的行不行。禮和洋行送來的資料我看還是不錯的,萊茵鋼鐵公司,克虜伯鋼鐵公司,還有西門子鋼鐵。這些也不是日本貨能夠比的,再說了,我是大橋的投資者。能糊弄自己嗎?”無錯小說網不跳字。為了樹立在茅以升心目中的光輝形象,至少不是奸商的形象,王學謙給出的選擇也不會錯的太離譜。

茅以升這才微微松了一口氣,要是德國人的產品的話,至少還是信得過的。

畢竟,對國人來說,德國貨還是可靠的代名詞。當年清政府建造的重型裝甲艦,定遠、鎮遠兩艦,雖然輸掉了甲午戰爭,但是日本人的英國戰艦面對這兩艘德國戰艦也是毫無辦法。就是說,英國人生產和消費奢侈品,德國人生產精品。

介於茅以升和他帶來的學生在路上太過勞累,畢竟是走了幾百裡的路,於是在上海休整了兩天,才準備動身。

而同時,和王學謙一樣準備動身離開上海的還有孫中山。

已經有日子沒有來過電話的宋家二小姐,突然打電話過來,顯得有點突兀和不解。不過阮玲玉是虛驚一場,不過是簡單的道別。這讓王學謙有點納悶,要是換一個人肯定會受寵若驚,但王學謙不這麼想,他不認可孫中山的理念,投靠根本就不現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說了,女子嫁人之後,就回刻意的減少,甚至不見異性的朋友,這會引起誤會。王學謙可不相信,這個電話何嘗不是孫中山指使打來的,老夫少妻,要是老孫知道自己的嬌妻揹著自己給一個年輕男人打電話,整一罈子的山西老陳醋都要翻了不可。

但王學謙不解的是,用意呢?孫中山總不會都沒說,讓他猜吧?無錯小說網不少字

大家又不熟,弄得這麼煽情,何必呢?

再說,這段時間是孫中山準備入住廣州城的關鍵時刻,陳炯明在前線的戰報連捷,‘國黨’必然會做出重大的安排,將精兵強將不斷的送到廣東,為將來掌握政權做好準備。

哪裡有這個閒工夫,去管他啊!

即便王學謙在北洋政府手中,拿下一條鐵路的產權很出人意外。但和北直隸的戰爭,廣東城下的硝煙相比,他這點轟動,也不過是讓一些奸商眼紅一陣罷了。真的還撲騰不起多大的浪花出來。

這才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而不明白的還有孫中山。

種種跡象表明,王學謙似乎和段祺瑞的皖系有了聯絡,但是這種聯絡是出於目的,讓他不得而知。轉讓一條鐵路,有那麼多嚴格的要求,他並不認可王學謙是得到了多大的便宜。

不允許外國資本投入,只能運用國內資本,對於一條想要在五年內全線通車,資金缺口在一千多萬的鐵路,任何一個人都很難完成的,而且還有時間限制。

唯一的解釋就是,浙江財團是否倒向了段祺瑞,這讓他孫中山無比的緊張。

說起來也慚愧,他在民國初年的時候,籌辦國內鐵路營建,但是幾年下來,走了不少地方,看到了民生凋零的現狀,卻無力改變。十萬公里的鐵路,更像是一個巨大的笑話,他已經多年不敢誇下這樣的海口了。王學謙的舉動顯然讓他感到了一絲的敬佩。或許這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原因。王學謙這樣的人,更注重務實,而他……

好在陳炯明的軍隊,在福建西南建立了還算穩固的據點。這一次,能夠意外出兵廣東,並一下子打到了惠州,拿下廣州城已經指日可待。

說不定刻困擾了他多年的革命力量,終於有大放異彩的可能。

如果能夠獲得浙江商團的支援,南北夾擊,攻下福建之後。就能形成對整個華中的包圍之勢,消滅軍閥的可能將大大增加。想來想去,還是缺乏對浙江最大一股力量的瞭解太少,畢竟如虞洽卿對他的支援,張靜江追隨與他,更多的是巧合,就跟走在馬路上,撿到了一個塞滿鈔票的皮夾子,可惜的是。沒有旅行支票……

僅僅憑藉這兩個對他的認可,虞洽卿是有限度的支援,孫中山沒有太傻的話,是不會認為。浙江財團會為他所用的。

和粵商一樣,在政壇選舉上,他們會支援孫中山,但也僅僅是看在他是香山人的面子上。想要大筆的資金支援,確實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獲得的。

新新、先施、永安,這些大公司那一家不是資產數百萬。乃至千萬?

但真要讓郭家、馬家拿出幾十萬支援孫中山的革命軍的籌建,都千難萬難。要不是去年的廣東大旱,粵商才聯合起來,給予了革命黨的一部分支援,用來救災,很難再有錢財流通的機會。

浙商,連孫中山都知道,對革命黨,或者說‘孫中山領導的國黨’頗為失望。因為章炳麟的關係,都對孫中山的用人產生了質疑,而刺殺陶成章之後,這種關係幾乎降到了冰點。

可以說,這種行為和袁世凱的排除異己有何區別?

但孫中山知道,將來即便‘國黨’拿下了廣東的控制權,還有巨大的危機,有一個外部的盟友,對於他和整個稚嫩的‘國黨’來說是多麼的重要,而浙江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一刻,他想到了王學謙,這個人的身份特殊,而似乎在浙江商團中有著不錯的影響力,雖然年紀不大,只看王學謙所作所為,將來的成就肯定不會低。而滬杭甬鐵路的資金是否能夠如期解決,將是對王學謙來說最大的一個挑戰,一旦王學謙完成了整合,將鐵路如期建設完成。那麼他將是浙江商團未來的靈魂人物,連朱葆三、虞洽卿這些老派商人,都不能掩蓋氣鋒芒。

“逸仙,電話打了。子高就在這兩天準備動身了。”宋家二小姐原本聽到一些妹妹和王學謙不清不楚的關係,有點吃味,當然她的內心裡多半是怪妹妹宋三小姐看人眼光太高,肯定又矯情了。

可是這次她卻錯怪了,宋三小姐。這位心高氣傲的大小姐,放電放過頭了,而王學謙卻無動於衷。這才接受了大姐的邀請,卻療傷了。

孫中山微微蹙眉,悶悶不快道:“沒有說具體的時間嗎?”無錯小說網不跳字。

“沒有。我感覺他並非是回鄉這麼簡單,這次回鄉,還有一些美國的同學,子文也認識的。都是橋樑工程方面的專家。”宋二小姐也不過是猜測,畢竟沒影子的事情,她也不相信王學謙剛剛拿下滬杭甬鐵路的產權,就開工將兩座總造價在千萬大洋的大橋立馬開工。

不過想起來也頗為氣餒,當初孫中山可是全國各地的跑,每到一個地方,‘十萬公里’鐵路的口號是從來沒有漏過的。

可結果呢?

鐵路還是沒有造起來,甚至連影子都沒有看到。要不是歐戰時期,英美法等列強都無暇顧及遠東,讓北洋政府贖回了部分的路權,這個國家的鐵路豈不是要全部被洋人霸佔?

可王學謙才回國多久,雖然兩座大橋,不到一百公裡的鐵路的鋪設,對於‘十萬公里’這個大工程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但駑馬十駕也能千里之遙的道理,大多數人還是懂的。再說了,王學謙也不是駑馬,而是千里馬。

那天王學謙拜訪,就已經很明確了,他和孫中山在理念的上的分歧是無法調和的。

也非常不給孫中山面子,此刻要想加強這種關係,對宋二小姐來說,確實有點為難。

“要是有一個浙江人,多少有點名望,留過洋的就更靠譜了。”孫中山自言自語的坐在藤椅上,沉思苦想,而對面的戴季陶去抓耳撓腮的心癢不已,他倒不是為自己,而是想要舉薦他的難兄難弟,見孫中山不做聲,只好自己說:“先生,我倒是知道一個人,交際頗廣,做一個打前站的說客,肯定是沒問題的。”

孫中山挑眉道:“哦,有這麼一個人?是浙江的嗎?我這麼不知道?”(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