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在騎馬與砍殺當劍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九章 雕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九章 雕刻

一般像光明神殿或者是創世神的神殿,都會選擇白色的大理石作為基調顏色,白色給人聖潔的感覺。

這座神殿的顏色基調卻是黑色的,就是用的附近到處都能夠找到的普通黑色石料。

德魯亞教團崇尚的就是黑暗之神,普利烏斯也因此才被稱為是暗黑教皇,他們有著自己不同的信仰。

大門開的非常的低矮,也就是一個正常人身高的程度,稍微高一點點的人,進那道門很可能會下意識的去低頭。

之前那個老者站在神殿裡,幾乎沒有被發現,就是因為極差採光的原因。

進了神廟大門範圍,就已經完全被黑暗所籠罩,就算站在門口,也僅僅只能夠看清楚幾步內的東西。

“點幾隻火把”

司俊傑對手下下命令,自然有跟著的年輕人點起火把。

司俊傑覺得還挺刺激的,有些像前世看到的盜墓小說裡面的情節,在一個黑暗的環境去尋找寶藏,這和盜墓沒有什麼區別。

只是不知道裡面有沒有大粽子。

岡瑟覺得神廟可能會有機關和其他的未知危險,於是叫那幾個拿著火把的年輕人先進去,以確認裡面的安全。

神廟裡顯得比較空曠,畢竟有那麼大的面積,沒有太多的陳設和裝飾。

進去之後年輕人在牆附近摸索,看到了幾個插火把的插槽,於是他們找到插口就將火把插在其上。

慢慢的神廟裡變得昏黃,好歹是有了些光亮。

“雅米拉,你留在外面,裡面還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危險。”艾雷恩關切的說道。

女孩堅決的搖了搖頭,“我要和你一起進去,待在你的身邊,我才能夠感覺到安全。”

“好,但是你要跟緊我,我一定會保護你安全。”

進去神廟之前,艾雷恩和雅米拉好好的撒了一把狗糧,其他人只能視而不見。

司俊傑在岡瑟他們的護衛之下,進入了神殿內,周圍的環境非常的靜謐,安靜的有些詭異。

“大人您看,周圍的牆上全部都是雕刻。”先進來的一個年輕人最早有了發現。

司俊傑接過一支火把走到牆邊。

“這是……”

他看到牆上有東西,他心裡一緊,生怕看到什麼駭人的東西,雕刻能嚇死人可是盜墓小說裡的常有描述。

“雕刻的真不錯,快趕上村長的水平了。”巴尼笑呵呵的說道。

所有人都以奇怪的眼神看著他,他們村長真的那麼牛嗎?

別人不知道,司俊傑還是知道的盧比安水平的,做個陶罐什麼的估計還行,說到雕刻藝術水平,別扯淡了,他連刻刀都不會握。

這一鬧司俊傑的緊張情緒被壓下,終於敢正視雕刻了,雕刻周圍的牆上全部都有,有人物有動作,看樣子都是敘事性的雕刻。

雕刻還有一定的順序,於是他們返回入口處,在入口的右邊看內容應該是第一副雕刻。

雕刻是逆時針排列的,順時針就不是德魯亞的風格了,他們代表的就是與世俗不同,就是要顛覆規矩。

“這應該是有關於德魯亞的一些故事,全部都以雕刻的形式保留了下來。”司俊傑對著其他人說道。

第一張雕刻上主要刻畫了一個頭戴皇冠的人,很明顯應該是國王之類的角色,在他的面前有許多人在跪地對他頂禮膜拜。

這雕刻上每一個人物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甚至連一個地上普通人的面部表情,或者是動作,甚至是衣服的擺動都刻畫的惟妙惟肖。

排除其要描述的內容不談,這絕對是一副藝術佳作,堪稱珍品。

只是看雕刻本身,能感覺到站立在中間的君王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派頭,這是非常真實的感覺。

“這人是比託斯一世,也是德魯亞教團國最早的王者,他不但帶著信徒建立國家,還在維基亞的本土開疆闊腿,使得其影響不斷的擴大。

一直到現在有許多學者還在研究著他的各種傳聞,不過那並非是什麼功績,而是透過愚弄百姓的方式建立起來。”

艾雷恩對於德魯亞的歷史最為熟悉,正好能夠充當眾人的講解。

司俊傑對德魯亞的歷史並不感興趣,最多就是看看上面精美的紋飾,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畫,他只對藝術稍微有點興趣。

馬上走到第二副雕刻前方,上面畫的是另外一位君主,司俊傑非常的肯定,這還是雕刻雕刻的匠人的功勞。

第一副雕刻上的比託斯一世是蓄了大鬍子的中年英武男人,這個君主的臉上卻是乾乾淨淨的,且相比之下這君王顯得肥胖臃腫。

他帶著麾下許多士卒跟敵人作戰,不過可以看出他們打了敗仗,正騎著馬向著一座城池在逃跑,他的麾下則被大肆殺戮。

“這是德魯亞教團國的最後一任君主,名字叫做雅力士,他被維吉亞大陸的另外三個國家一起圍攻而慘敗,這應該就是在戰場上被擊敗,逃回聖城時的場景。”

艾雷恩講完,司俊傑點了一下頭,又看向下一幅雕刻。

第三幅雕刻上都是些穿著袍子的人,沒人顯得特別突出。

有一些士卒把他們壓著,有些人已經跪在地上被砍頭,應該是那幾個國家打贏了之後,在殺戮德魯亞教團的核心成員和信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司俊傑都沒等艾雷恩講解,就直接跳到了下一副。

第四幅雕刻上有許多黑袍人,他們分作兩邊互相指著,都雕刻的一般大小,許多人都是張著嘴,似乎跟對方在爭吵和辯論。

“德魯亞教團國滅亡之後,教團還是有些人殘留了下來,這些人分成了兩派。

其中一派是復國派,也就是普利烏斯所屬的派系,他們希望能夠恢復教團國,或者是在其他地方重新建立一個教團國。

另外一派是現狀派,他們已經厭倦了權力的爭奪,只希望能夠在危機和平的生活下去,和其他人和平相處,安穩度日。

因為這一次的分裂,本來盛極一時的德魯亞教團,在維吉亞本土變得更加的虛弱。”

在第五幅雕刻上,有一個穿著黑袍的年輕人,佔了整個雕刻的五分之一大小,一看就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