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四章 碎葉河大戰(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四章 碎葉河大戰(三)

兩千六百名重騎兵,分成兩個縱隊,從碎葉河的西岸串聯到東岸,冰冷刺骨的河水裡,他們咬牙堅持,特別是組成第一道肉體堤壩的漢軍重騎兵,人馬承受的水流衝擊最大,但他們排著最緊密的隊形,以最無畏堅韌的意志,抵擋著冰冷刺骨河水的衝擊,一言不發硬生生扛著,真就如一條用磚石所築造的堤壩一樣,牢不可破。

洶湧往下游奔湧的河水,無法越過漢軍重騎兵們用血肉之軀組成的堅固堤壩,無路可流下,大量河水漫過河床,朝兩岸溢位,很快兩岸之地就形成一個個大型水窪,而自然而然的期門郎兩道肉體堤壩後的河水水位突然開始跌落,很快,原本到人肩部的河水就下落到只能淹沒人腳背的地步,幾乎已經露出河底的碎葉河,再也不是天塹,只是一片坦途。

在各級軍官的指揮下,所有飽含熱淚的漢軍士兵,開始走過河去,他們拼命催動坐下戰馬,速度飛快,所有人都為自己統帥,還有期門郎和突騎們的勇氣和獻身精神所感,每一人心中都暗暗發誓,過河後要多殺胡虜,好回報用自己身軀為自己擋住冰寒刺骨河水的統帥,還有期門郎和突騎同袍們。

李錚兌現了自己的諾言,他的確是在敵人的不知不覺中,就將部隊全部快速透過了碎葉河,比走費心費力搭建的浮橋更快,過後,他所付出的,除了有五十多名期門郎和突騎被水流沖走外,再無任何代價。

當然,李錚的這條以騎兵組成堤壩攔水的渡河計策,也是只能在這個初春冰雪還未測底消融的季節,在這水位未達到巔峰的碎葉河上使用,要是等到夏季河水暴漲時,他就是讓手下士兵騎大象,也是不可能再在碎葉河中建起一道肉體堤壩了。

全軍渡河後,李錚重新安排了進軍行列,飛騎作為最前隊,剛剛爬出水重新穿衣著甲的期門郎,還有突騎作為第二梯隊,為加快速度這一次配備馬匹騎馬行軍的先登死士,步跋子和艮吾力士作第三梯隊。

擁有全戰系統的李錚沒有親自統率中軍,而是將中軍委託給副將韓文鴦,自己親自帶領騎著快馬又弓術了得的飛騎,利用全戰系統提供的視野優勢,盡情擊殺著在李錚腦中的全戰系統戰役介面上化作一個個小紅點的猰顏斥候們。

在擁有作弊器全戰系統的李錚面前,所有無論藏匿的多好的猰顏斥候,都會被暫時化身為獵犬的飛騎們給找出來,然後用弓箭和刀槍抹殺的乾乾淨淨。

就這樣,在除掉所有作為猰顏大軍耳目的斥候後,李錚率領的偷襲大軍終於是在太陽升起大霧將散前,悄無聲息的到達猰顏北岸大營的外圍,如虎狼窺伺待宰獵物一樣,窺伺著依然處於一片寂靜中的猰顏人的大營。

李錚透過全戰系統已經探知到敵人的兵力分佈概況,沒有絲毫猶豫,在讓全軍稍稍休息半個小時後,立刻召集眾將,開始分派任務。

“段寄奴和李山士,你們兩人帶著突騎和艮吾力士,去突襲猰顏人大營,以段寄奴為主,李山士輔之,對所有活著能動的胡虜,不必心慈手軟,全部斬殺,因為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多餘的兵力去看護俘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段寄奴和李山士欣然領命後,李錚又對其餘將領說道:“其餘人隨我一同突擊浮橋渡口,期門郎作第一波衝擊,飛騎跟上提供支援,等肅清敵人後,再由先登死士和步跋子來守護渡口,抵擋對岸肯定會攻打過來的敵人。”

“兩路都以軍中軍號響起,為總攻發起時間,不可延誤半分。”

李錚發號施令完畢後,眾將領命而去,都帶著自己的部隊到最理想的出發陣位,等待著中軍軍號響起,總攻發起之時。

安西偷襲大軍摩拳擦掌,嚴陣以待,而他們將要攻擊的目標,卻依然毫無察覺,大多數士兵都還在軍帳中昏昏沉沉的睡著,做著在打敗安西軍後,在安西燒殺搶掠的美夢,絲毫不知他們的頭頂死神的鐮刀已經高高舉起。

雖然猰顏雄獅弗拉基米爾自認為握著李錚的軟肋,已然自認為勝券在握,但他對自己的後路和糧道的保護還是盡心安排的,並無任何懈怠,弗拉基米爾將從賀獵城之戰中最後撤退下來,還有原本就被弗拉基米爾留在北絜山防線的瓦良格武士和突厥復合弓手,總共六千多人,全部都留在了河東大營中。

這六千人,包括三千名瓦良格武士和三千名突厥復合弓手,俱是裝備精良,但因為賀獵城之敗的原因,這些大多數都是從賀獵城死裡逃生士兵的士氣並不高,而且非猰顏部本族軍隊,而是作為僱傭軍,在紀律方面,也很是散漫,簡直就是一群散兵遊勇,因為是駐守表面上看起來漢軍不可能攻來的北岸,所以這些僱傭軍中許多士兵,竟然偷偷違背軍規喝酒嬉鬧,包括他們的領導者烏母主單于的親侄子羅曼,也是認為暫無戰事,終日大飲。

本來按照烏母主單于參考大漢和羅馬的軍事典籍,而制定出的屬於猰顏自己的軍事條例,在這快日上三竿時,無論有無戰事,全軍這時都應該頂盔貫甲集合起來,在主將的命令下分配作戰任務還是只進行例行的操練,都不應該是像現在這樣,還像懶漢一樣,賴在自己的被窩中不肯起來。

弗拉基米爾安排在河北的最精銳力量,還是守衛渡口浮橋的三個精銳的漢羅姆步兵,這些常年跟隨烏母主單于東征西討的真正精銳,而且因為原本留守被絜山防線,沒有參與殘酷的賀獵城之戰,所以士氣還算高昂,這支部隊雖然不像大漢和羅馬的軍隊那樣嚴守紀律,但也肯定不會像那些僱傭兵那樣散漫,此時這三千餘漢羅姆奴兵正刀劍出鞘,內外戒備如臨大敵的守衛著東岸的渡口浮橋。

但僅僅憑三千人是抵擋不了上萬如狼似虎安西精銳的偷襲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