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平安西的優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章 平安西的優勢

“因為你是隴西李家的子弟,更因為你的軍隊規模小,統治的領地少,更容易去改變。”姜恪看著李錚,如同看著稀世珍寶一般,無比鄭重的說道。

說完之後,不用李錚追問,姜恪立即自我解釋道:“主公,你應該明白我大漢一直都是世家門閥的天下,雖然有人曾經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在普通漢民和普通漢軍兵卒眼中,那些家學淵源的高門大閥,的確是要比那些寒門子弟,更適合擔任將軍和官員,更容易讓他們信服和臣服。”

李錚聽完後,回憶了一下腦中記憶,不由的點了點頭,門閥制度在李錚原本的那個時代的定論,是非常反動而且黑暗的,但要是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比如李錚現在所在的這個造紙術和印刷術剛剛發明還沒有普及,所有的知識無法大規模傳播,只有那些士族和貴族子弟才能接受良好完整教育的時代裡,門閥制度也是有其存在必要的。

而且在李錚所在的這個時空內,因為蘇伊士運河提早出現,還有高加索水道的存在,這些地理地貌的改變,使得東西方交流和戰爭更為頻繁的緣故,大漢帝國從來就沒有真正的承平過,立國快千年,從來沒有真正的馬放南山,刀槍入庫過,大漢帝國各世家門閥子弟,因為一直有戰爭中錘鍊,所以大多數從來沒有墮落到問出何不食肉糜,騎不上戰馬,怕血沾染自己錦衣而不上戰場的完完全全懦夫蠢人。

這時空漢帝國的貴族,還保留著先秦時候貴族的遺風,重視榮譽,勇於承擔責任,而且個個都是允文允武,其中的佼佼者都是能夠出將入相的國之棟樑,這些人長期佔據國家的高位,攫取爭奪榮譽、權利和財富,惠及他們的子孫,讓他們的家族成為世卿世祿的門閥大族,久而久之,也將大漢帝國變成一個等級格外森嚴,門第觀念極重的國家。

潛移默化千年之後,在普通漢民心中,始終都是有一個故有觀念,那就是那些高門大閥就是權威,那些名門世家的子弟就應該當官為將,這樣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繁榮富強的,寒門子弟和普通士族子弟,在大漢帝國內是很難出頭的,因為他們不止要被那些累世公卿的名門大閥打壓,就連與他們屬於同一階層的普通漢人也是不信任他們的,對他們輔佐君王領導國家的能力充滿著懷疑。

總之,李錚所在這個時空的大漢帝國,是一個真正官二代和軍二代的樂園,只要你擁有一個好出生,那麼你就擁有一切,高官厚祿嬌妻美妾都不是夢。

李錚雖然現在看起來很慘,只是一支千餘軍隊的統帥,一塊只有兩三萬領民的小領主,但他是隴西李氏的子弟,隴西李家的在大漢帝國內的名望,才是李錚最大的財富。

原本一直生活在提倡人人平等,階級分層不那麼赤裸裸二十一世紀的李錚,對於自己是名門大閥子弟一直沒有深刻的瞭解,直到姜恪為他解惑後,李錚才是明白自己隴西李氏子弟的身份,究竟是有多麼的榮耀,對自己的幫助有多大。

“主公,你出生的隴西李氏,在大漢立國前就是華夏名門,曾經多次率領西北武人,打退異族的入侵,護衛華夏領土,大漢帝國建立時,你們隴西李氏就是首先輔保皇族劉氏的名門,一直以來被漢皇所倚重,輩出名將,率師伐國,驅除胡虜,功績蓋世,到河西走廊被截斷前,你們隴西李家曾經有過二百五十七人被封為侯,三十五人被封為國公,還有十九人在死後被追贈為王,論功績和榮耀,你們李家是當之無愧的大漢第一將門世家,在漢軍尤其是西北的涼朔軍中擁有極高的聲望。”

“蘇家現在能坐到大都護之位,是因為他的先祖蘇章是河西走廊被截斷前,最後被漢庭正式任命的安西大都護,雖然佔據大義的名分,但蘇家人都志大才疏,卑鄙殘暴,無法服眾,又擅自挑起內亂,謀害殘殺同袍,所以蘇家在安西極為不得民心,所有的安西人都想著推翻蘇家,但其它家族就是搶來了大都護之位,也是坐不安穩的。”

“在整個安西只有主公你能,只有充滿榮耀的隴西李氏的子孫,才能對抗蘇家的漢庭任命詔書,擁有讓安西眾將士信服的理由,同意改換安西大都護,百年前你的曾祖李雄差一點就成功了,但你的曾祖因為怕強行取代,會讓蘇家和他們的支持者叛亂,造成安西的內亂,所以就作罷了,但百年後的今天,我們現在面對的就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安西,所以不必有任何的顧慮了,主公,去完成當初你的曾祖未完成之事吧,取代蘇家成為安西之主,然後帶領安西崛起騰飛。”

姜恪的聲音突然擁有一種異樣的磁性,頗為動聽,極具蠱惑力,彷彿是要將李錚內心深處的巨大野心全部要給勾引出來。

李錚是真小人,不是偽君子,他毫不向姜恪掩飾自己的野心,很是坦蕩的說道:“復興安西和大漢這種名垂千古之大事,捨我其誰呢?”

“不過我很是不明白,姜司馬先前說認定我為安西之主的理由是兩點,一點我是在漢軍中擁有極高名望的隴西李氏子弟,擁有對抗漢庭大義的能力,但第二點兵微將寡,勢力弱小為什麼也會成為你認定我為安西之主的原因,這些不是缺點嗎?”李錚向姜恪表完決心後,立即問出心中所惑。

“主公,你認為我安西現在衰弱到這等程度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外敵強大?還是因為我們自身的原因?我大漢立國已經有千年,從當初昭武皇帝派軍征伐並經營西域開始,也已經有六百多年了,其間大漢幾度興衰,河西走廊被截斷,讓安西斷絕與帝國本土的通道,成為一塊孤地也不是沒有過,但那一次安西軍和安西漢人卻是挺了下來,一直堅持到大漢帝國處理完內亂重新崛起,打通河西走廊,但你看看現在的安西還能堅持幾年,能否像前人那樣保住浸透我們華夏先人汗水和血水的安西。”姜恪用很是恨鐵不成鋼的痛心語氣對李錚說道。

“那照你的意思是說,是因為我們現在安西漢人的不爭氣,才造成現在安西危局的,那這造成我們不如先人的錯誤之處到底在那裡呢?”李錚很是虛心的問道。

“官職世襲制!”姜恪極為厭惡的說道。

“官職世襲制!”李錚跟著喃喃唸叨了一句,他實在是想不出這在他眼中,是防止安西內亂有效措施的制度,怎麼會成為現在安西衰弱的根源,很是不解的問道:“這官職世襲制,有什麼不妥嗎?反正原本整個大漢帝國都是被世家名門所掌控,所有的顯耀官職大多數都是由名門子弟出任,所以世家名門才會被稱為世卿世祿,這官職世襲制不就是將原本是潛規則的規矩給明文確定了,看起來與原本並無改變,怎麼會成為安西衰弱的最大原因。”

姜恪很是奇怪的看了一眼李錚,然後突然有些明悟的說道:“我倒是忘了主公父親早逝,所以即便是世家出生,但對於原本大漢的權利運作也是不怎麼熟悉的,那我就來為主公解惑吧!這大漢原本的那些名門世家是世卿世祿不假,但那些名門子弟想當官還是要競爭的。”

“競爭?”李錚仔細琢磨的這兩個字。

“是的,競爭,大漢的世家門閥是世卿世祿,世世代代當官為將不假,但那些世家門閥的子弟絕無可能一步登天,僅僅憑藉家世就謀得高位,他們世家子弟的身份,只能帶給他們一個能夠公平出仕的機會,要想封侯拜相,光宗耀祖,青史留名,都必須得靠他們自己去拼搏,或是去地方造福一方百姓,或是到邊疆殺敵立功,一步步的積攢功勳和經驗,憑藉自己的才能加上家族的幫扶登上高位。”

“主公,你們隴西李家是大漢帝國將門世家中的翹楚,但你們李家也不是每一代都能出大將軍,或是擔任太尉等要職的,為何?就因為你們李家也不是世世都出良才的,別的家族有更好的人才,自然就在競爭中將你們李家給比了下去。這種官職和國家權利的競爭雖然只存在於世家大族間,不容寒門和普通士族子弟參與,為國選才的範圍有點小,但起碼還能為國家選取出足堪大任的有用之才,而現在安西的這官職世襲制則完全就是弊政。”

“這項制度的確是在一開始,是有讓安西免於因為爭權奪利而陷入內亂的作用,但現在官職世襲制完全就是一個毒瘤,一個不停吸允安西的養分,讓安西無法壯大強盛的毒瘤,因為它讓安西再無競爭,再無法選拔出真正的人才的能力。”姜恪極為忿忿不平和深惡痛絕的對李錚講述著。

李錚聽後,沉吟半晌,明悟的喟嘆道:“安西其餘三鎮都家大業大,而且受惠於官職世襲制度的多是三鎮統領的親友親信,所以很難改革,而只有我掌控的勃達關漢軍很是弱小,但正所謂船小好調頭,是完全可以摒除官職世襲制這一毒瘤的。”

姜恪對於李錚的聰穎很是讚賞,輕笑了一下,而後帶著考究的意味向李錚問道:“這就是我認你為主公的最大原因,你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想要達成我們的復興安西的目標,還是需要好好謀劃一番的,敢問主公,你將拿擒獲的這卡爾魯克軍統帥謀剌都蘭如何?”

李錚聞言微微一愣,而後看著遠處被五花大綁嚴密看押的謀剌都蘭一眼後,面上浮現狡猾之色,輕笑道:“當然是用來與那些背信棄義的卡爾魯克人做交易了,多得一些糧食,兵甲,或者是戰馬作為贖金,先讓卡爾魯克人為當初出賣帝國的惡舉付出一些利息,總賬以後再找他們算,不過在這之前,我倒是可以利用繳獲的謀剌都蘭的主帥旗,再設一個陷阱坑北面的卡爾魯克軍一把,你看,我們偽裝成卡爾魯克繞襲部隊已經從南面攻克勃達關,只要有這主帥旗在,北面的卡爾魯克人一定會相信他們主帥親自帶領的繞襲部隊已經成功攻克了勃達關,到時候我們把北城門開啟埋伏下弓弩手,然後放那些自以為勝利放鬆警惕的北面卡爾魯克軍進來,就又是一場大勝了。”

姜恪聽著李錚洋洋自得說出的妙計,面色的笑容卻是越來越少,很是凝重的對李錚說道:“主公的計策的確很可能成功,畢竟北面的卡爾魯克軍統領就是將情況料想的再差,也是不會想到他的主帥謀剌都蘭會幾乎全軍覆沒,連主帥旗都被繳獲的情況,當他一見到謀剌都蘭的主帥旗幟立在勃達關關牆上後,自然想當然的認為自己的主帥繞襲成功,已經奪佔了勃達關,很有可能會放鬆戒備進入主公設立的埋伏中,而且卡爾魯克繞襲部隊的倖存者,只有剛剛從我手上逃掉的五十多騎,他們要走山道回到勃達嶺北面,將主帥兵敗被擒的訊息帶回去,最快也起碼要五六時間,我們完全是有時間佈置的,但我勸主公不要那麼做,因為那樣會壞了我們整個謀奪安西的大計的。”

李錚臉上洋洋自得的笑意逐漸消失,沉聲問道:“謀奪安西的大計?還請司馬說明。”

“主公難道從來沒有設想過平定這四分五裂安西的戰略嗎?如果有,敢問主公你心目中最先想取的是那一地。”姜恪沒有回答李錚所問,而是肅然的又向李錚提出一問。

“自然是龜茲,龜茲繁榮,漢民人口眾多,而且你說得掌控龜茲的蘇家愚蠢暴戾不得民心,龜茲軍又徒有虛表戰力極弱,我們當然是先取龜茲了。”經過交心後,李錚很是信任姜恪,所以很是坦率的說出了自己想要謀奪的第一個目標。

“不對,我們不能先取龜茲,我們應該先取碎葉。”姜恪深吸一口氣後,終於是向李錚說出他出人意表的平安西的戰略構想。

“為什麼?卡爾魯克人掌控的碎葉比蘇家掌控的龜茲強上許多,又有強大的盟友米尼公國撐腰,我們為何要捨近求遠,去虎口奪食?”李錚聽後震驚無比,眼睛瞪得銅鈴般大小,聲音提高了好幾分。(未完待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