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涼鐵騎(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涼鐵騎(上)

李錚也是明白河西漢民這樣頹喪,如果是像安西那樣徵兵,可以應徵者寥寥,於是大幅提高了應募者安家費的數目,用金錢來刺激。

李錚的這個方案很好,在任何豪言壯語和家國情懷都無法激起渾渾噩噩河西四郡漢民熱情的時候,最簡單但最為有效的金錢,卻是能讓這些漢民從如如行屍走肉的狀態中恢復過來。

只用一月時間,李錚就從這河西四郡中招募到足夠的十萬新兵,這些新兵多是漢民,但也有部分突厥裔或是烏思人中那些受漢化很深,已經算是歸化大漢的異族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讓李錚驚喜的是,這十萬新兵中,竟然有七千多名是西涼鐵騎的後代,當然這些當初縱橫天下,威名遠播到君士坦丁堡的精銳騎士的後代,此時也同普通河西漢民一樣,一副迷茫麻木的樣子,一點都沒有他們先祖的雄風。

不過李錚對於這些西涼鐵騎的後代一點都是沒有鄙夷之情,因為李錚知道他們變成這副窩囊樣,正是愛國的表現。

當初在新河西軍分崩離析,被胡虜逐個殲滅,整個河西走廊失守,變為一片羶腥之地後,包括禿髮部和南安羌部在內的所有在河西走廊上分得一杯羹,佔據了一些領地的勢力,都是不約而同的在奴役壓榨領地內漢民的同時,花費巨大代價去籠絡當地的西涼騎士家族。

漢帝國雖然是一個中央集權國家,但在一些遍地,還是施行一些規模不大的分封,尤其是當初漢軍在西征途中,發現了波斯和西歐那些分封騎士的戰力極強後,於是便開始在諸族混雜,原本就需要漢人民風彪悍,要自備武器,自練武藝的河西走廊推廣,賜給一些有功之士一大塊私人土地,讓他們成為小領主,也就是後來的西涼鐵騎。

這些被分封者,照理說是被大漢皇帝分封的,應當世代效忠大漢和皇帝,但也不盡然,因為西涼鐵騎中後來因為與胡虜通婚聯姻的原因,其中大部分都是胡化,變得野心勃勃,貪婪無度,毫無信義。

為了更多的土地,更多的利益,許多西涼鐵騎便投靠異族,這在河西走廊被胡虜所佔後達到巔峰,劇李錚派遣密探探查來的情報來看,在現在河西走廊尚存的三方胡虜中,也就是禿髮部,河西回鶻人和南安羌部為首的羌族中,總計還有超過一萬五千名西涼鐵騎服役。

不用說,這一萬五千西涼鐵騎的先祖,在百年前肯定是見利忘義,貪生怕死投降投靠了那些胡虜的,因為如果沒有投靠,他們這些西涼鐵騎又如何能保全領地,擁有能力讓族中子弟脫產訓練軍事技能,擁有金錢為族中子弟購買武器裝備和戰馬。

而李錚招募到的那七千餘名已經完全從受人敬畏的騎士蛻變為普通凡人的西涼鐵騎後裔,完全就是因為他們的那些先祖,在面對胡虜的招攬和威逼利誘時,謹守住了忠君愛國之心,從而被剝奪了領地,甚至還被全家追殺,才隱姓埋名起來,所以後代因為清貧而漸漸平凡起來。

這些人的先祖都是因為對漢帝國的忠誠,才致使自己的後代如此落魄,李錚作為安西大都護,將來的河西都護,漢帝國在西域地區的最高官,李錚必須補償這些帝國的忠烈。

當然既然確認這七千人是當初沒有投靠胡虜的西涼鐵騎將士的後代,李錚可以賞賜金錢土地,但彌補這些忠臣義士之後的忠勇將士的最好方法,還是讓他們的後代能夠繼承他們的衣缽,發揚他們的威名。

所以對於擁有騎砍系統的李錚來說,將這七千餘西涼鐵騎後代全部用系統激發血脈,成為真正的西涼鐵騎,才是最好的告慰忠臣英靈的方式。

而且隨著李錚領地的增加,錢糧等方面日益充足,有賴於前幾次戰爭所俘虜的戰俘,繳獲大量金銀財寶,使得武庫內各兵工廠幾乎都是在日夜不停的運轉,生產出來的武器裝備成山,不止是供給安西軍裝備和日常消耗,而且還有許多多餘,已經不需要再用功勳到騎砍系統去兌換武器裝備了。

而功勳的另一大用處是激發那些漢軍精銳後裔的血脈,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擁有與他們先祖同樣的戰技和勇力,但隨著李錚為應對戰局幾次的擴軍,幾乎已經是將安西六鎮內那些擁有精兵血脈的漢人徵光,功勳點的又一大使用之處也是沒有了。

所以李錚手裡囤積大量功勳點,沒有用出去,特別是在這一次擊潰禿髮部西面軍,並且覆滅了十多萬北完軍後,李錚手中的功勳點更是達到新高,現在七千餘西涼鐵騎後裔的出現,正是給了李錚手中海量的功勳點,一個輸出口。

李錚立即就是開始用手裡的功勳點開始激發那七千西涼鐵騎的後裔的血脈,讓他們擁有幾成當年縱橫天下先祖的實力,並且開始為這七千西涼鐵騎配備上最好的裝備,選定最好的指揮官。

西涼鐵騎最為騎兵,當然最為重要的裝備自然就是馬匹了,李錚為了讓自己手中這一支西涼鐵騎,成為新河西軍的拳頭部隊,成為所有河西漢民的楷模,所以給這七千西涼鐵騎配備了七千多匹卡昂貴稀有卡帕多西亞戰馬和安達盧西亞戰馬。

卡帕多西亞戰馬和安達盧西亞戰馬這兩種,是當初李錚在比較了手中所有戰馬後,得出的最適用做重灌衝擊騎兵坐騎的戰馬,但兩種戰馬的產地一個在離安西極為遙遠的小亞細亞半島,一個在更遠萬里之外的伊比利亞半島,安西軍想要量產幾乎是不可能的。

哪怕李錚是用騎砍系統建立了馬場,利用繳獲的兩種戰馬的馬種培育,也是無法得到一個滿意的產量的,直到李錚在上一次統一安西之戰中,有先見之明的放了米尼公國一馬,與米尼公國內的共和派保持較為良好的關係後,才透過貿易的方式,用安西生產的瓷器和絲綢等西方急需的緊俏貨品,換來了大量的卡帕多西亞戰馬和安達盧西亞戰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