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三章 前塵往事(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九十三章 前塵往事(上)

但事實卻正是那些嘲諷太魯部的草原民族相反的,太魯部不是真就向大漢帝國卑躬屈膝,直接沒有了雄心壯志,太魯部一直是在臥薪嚐膽,暗中積蓄力量,預備復興他們的突厥汗國。

在大漢帝國強盛之時,這太魯部一直是沒有機會,只能是像大漢帝國其他藩屬一樣,給大漢帝國稱臣納貢,還要派出族中青壯年給漢帝國當傭兵和輔兵,以自家族人性命的代價,為大漢帝國去開拓和守衛國土。

在大漢帝國這種故意的如同割韭菜般消耗自己藩屬青壯,削弱它們實力的情況下,太魯部根本不可能壯大,但很快在大漢帝國滅亡突厥汗國後不久,因為一直沒有再多外開拓大的領土,掠奪巨量財富來回補帝國本土,造成大漢帝國內部矛盾加重,富則越富,貧則越貧,土地兼併,民不聊生,最後釀成徹底將大漢帝國毀掉的玄黃教大起義,太魯部乘勢在這一次漢帝國的內亂中崛起。

雖然玄黃教起義波及的範圍,並沒有與太魯部領地相鄰的幷州北部和朔州,太魯部並沒有參與進來,照理說太魯部在這場大漢內亂中是得不到多少好處的,但後來隨著玄黃教大起義的愈演愈烈,最後搞得特意抽調回來的強悍邊軍河西軍和河中軍也是戰敗,在成千上百萬農民起義軍的浪潮下全軍覆滅後,大漢帝國終於不得不藉助胡兵的力量,其中離大漢帝國本土最近,又有幾十萬人口,可以招募起一支強悍騎兵部隊的太魯部,就成為第一支被大漢帝國請進來的平叛胡兵。

於是在這場漢帝國的內亂中,得以參與進來的太魯部就得以壯大,不止是得到大批漢帝國支援給他們的兵甲,還有從漢帝國內地或是擄掠或是收買大量技藝精湛的工匠,太魯部最大的收穫,是招納了許多原本在漢帝國軍隊中服役的突厥等民族的胡將。

這些胡將在漢帝國軍隊內服役多時,有些甚至好幾代都在漢帝國軍隊中服役,對屬於這個時代最先進軍隊漢軍的編制訓練指揮等等隱秘之事,不能說是瞭如指掌,但也肯定是知之甚詳的。

有這些被太魯部或名或利收買的胡將幫助後,太魯部的軍隊開始更為正規,戰鬥力顯著提高,開始在大草原上大展拳腳,最後終於是在太魯部現任首領阿史那特勒的帶領下,打敗了鮮卑人後裔組建的師卑部和東胡後裔組成的孛古部,終於是統一了整個亞歐北部大草原的東部。

阿史那特勒矢志要恢復祖先突厥汗國的榮光,但雖然現在太魯部佔據的地盤很大,幾乎是亞歐北部草原的整個東部,但這些地盤雖大,但多是一些草原和戈壁,或是茫茫從山,少有聚居大量人口的城市,也難有可以耕種的的肥沃田地,很是貧瘠,除了出產難訓的烈馬和驍勇的騎士外,對阿史那特勒心中的大業可以說是毫無幫助。

所以阿史那特勒必須繼續率領太魯部對外發動侵略戰爭,開拓領土,掠奪財富,當時太魯部南部的大漢帝國的內亂還未停止,但玄黃教起義已經被大致平定,剩下的只是那些在玄黃教起義中趁機做大的地方諸侯之間的爭鬥。

但雖然大漢帝國四分五裂了,但反而對抗外敵時更強了,因為那些大漢諸侯手中的軍隊也都是在內戰中脫穎而出的雄兵強軍,尤其是與太魯部比鄰,擋住太魯部征伐大漢帝國內地通道的朔州,幷州和幽州三地的諸侯軍隊,更是彪悍,又有地利之便,剛剛乘勢崛起的太魯部,很難戰勝這些漢帝國諸侯的軍隊,而且即便是戰勝了,太魯部肯定會損失慘重,很可能又要衰弱泯然眾人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阿史那特勒自然不會去做那種吃力不討好之事,所以他在東方征討了朝鮮半島上的兩個小國新羅和百濟後,稍稍填補了自己那貪得無厭的胃口後,立即就是準備揮軍西進,準備爭奪亞歐大陸北部大草原的中段,也就是正對著整個漢人口中的西域、中亞和波斯北部地區的遊牧地帶。

尤其是正對著突厥部落發祥之地的阿爾泰山的那一段河西走廊和北庭的草原,阿史那特勒更是勢在必得,因為為在他手中得到新生的突厥,制定的重新崛起,重立突厥汗國之路,就是原本他先祖當初壯大發展,而後鼎立世界的路線。

當初的突厥人在阿爾泰山發跡後,先是趁著大漢帝國的衰弱,奪取河西走廊和安西北庭,而後又是趁著薩珊波斯帝國忙於內戰,又是奪取了河中地區,徹底掌控了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中段,掠奪大量財富,壯大部族,蓄養強大軍隊,最後橫掃世界,成就地跨歐亞,幅員萬里的突厥汗國。

當然當初的突厥汗國之所以能那麼快的壯大,並且橫掃亞歐大陸,除了當時的突厥人的確是彪悍,他們的運氣也的確是好,在他們崛起時,亞歐大陸上的三大文明帝國,都是分別處於內亂**中,根本無力阻擾突厥人的崛起和侵略。

但阿史那特勒不是可以縱觀歷史脈絡的後來者,現在的他只想重走一遍祖先之路,將突厥人重新帶上巔峰,所以他將下一個侵略目標重心放在正對河西走廊和北庭都護府北面的大草原,想著征服這片草原後,繼而攻略河西走廊和北庭都護府,席捲安西和河中地區,重新先祖的輝煌。

太魯部在野心勃勃阿史那特勒的帶領下,將侵略的目光看向阿爾泰山附近地區後,對於在這片土地上想著生活生存著的所有部族勢力,可都不是好事,他們中的大部分都將面臨著滅頂之災,除非他們願意降服於太魯部,為太魯部當牛做馬,供他們驅馳。

當然太魯部西進,最大震動者還是李錚所領導的大漢安西,還有禿髮部,尤其是禿髮部,別的在阿爾泰山附近草原,還有南部河西走廊上的勢力和部族,但還是能歸降或是與太魯部達成和和解,唯獨大漢安西和禿髮部不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