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六章 商議(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九十六章 商議(中)

但李錚和其掌控的大漢安西也是不會接受無盡訛詐的,他對禿髮部的要求不會予取予求的,雖然誠如禿髮悉鹿所言,來襲的太魯部實力的確是十分強大,但李錚自然是不會被這些表象所迷惑。

李錚這十年間,已經與猰顏,北完和禿髮等數個遊牧民族交戰,也是已經看出一些這種突厥化遊牧部族的本質,這些遊牧部族動不動就引弓之民多少,帶甲之士多少,好像真就軍隊強大,滅國征伐猶如探囊取物,但其實很多都只不過是虛有其表,外強中乾罷了。

就如李錚當初在發起東征前,擋在他面前的禿髮部,也是號稱什麼引弓之民百萬,帶甲之士幾十萬,但結果怎麼樣,還不是被安西如摧枯拉朽般給擊敗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征伐禿髮部的戰爭中,安西軍之所以能夠屢屢獲勝,除了安西將領水平高超,常常能夠找出禿髮軍佈置的破綻,打在禿髮軍的軟肋上,還有安西軍甲固兵堅,弓弩犀利,戰馬健壯等武器裝備上的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禿髮部軍士兵的綜合素質跟安西軍比實在是太差了。

雖然李錚原本的安西七軍,六鎮軍和大都護牙軍中大部分素質都不是特別高,沒有達到巔峰時期一漢抵五胡的那支漢軍的素質,但不管怎麼說當初的安西七軍,全部都是常備軍,是脫產的真正軍人,平時訓練十分充分。

而反觀那些突厥化的遊牧部族,雖然人數眾多,但那是因為他們全民皆兵,其內真正想安西軍一線野戰部隊士兵那樣得到充足訓練的兵士,只是相當少的一部分,其餘的大部分都是一些佇列都排不齊的散兵遊勇,打順風仗能夠發揮很大作用,但他配到堅韌強大,不能輕易取勝的對手時,他們的那些弊病就全部暴露了出來,變得很是不堪一擊。

事後安西方面也是發現,在整場東征戰爭中,給予安西軍最大殺傷的,是北完部和禿髮部中那些同樣脫產的奴兵和烏思兵等僱傭兵,還有宮帳衛隊等單于禁衛部隊,相反那些數量眾多,但多是半兵半民,自籌裝備的部族兵根本就是毫無用處,不堪一擊。

雖然禿髮部和北完部只是模仿者,是突厥化的部族,而不是真正的突厥部族,而且突厥太魯部遷徙到漢帝國北部已經快三百年,多受漢帝國的影響,其內的制度肯定是多有變化,但突厥式軍隊的建軍模式,以禁衛軍和奴兵,或是強力僱傭兵為主,普通部族兵為輔的模式。

所以雖然禿髮悉鹿剛剛說得不錯,現在突厥太魯部是號稱引弓之士百萬,帶甲之士幾十萬,在打敗征服了東方大部落師卑和孛古兩部後,這個數字還要增加許多,可能要翻一倍,但真正有戰鬥力,能讓安西野戰部隊當成是對手的卻是很少。

李錚預估那些能讓安西軍正視的突厥太魯部,加上已經對太魯部俯首帖耳唯命是從的師卑和孛古兩部軍隊,也就是太魯部蓄養的奴兵,部族兵精銳組成的禁衛軍,還有招募的強力僱傭兵,可能也就四五十萬左右。

而太魯部雖然已經降服師卑部和孛古部,將填滿綁上自己的戰船,平定了整個亞歐大陸草原的東方,但也並非就可高枕無憂,因為雖然是平定了,但東方大草原暗地裡依然是暗流湧動,許多表面向太魯部表示恭順的遊牧部族,比如師卑部和孛古部,都是難保不是因勢所迫,正心懷鬼胎。

而且太魯部地盤的南面,還有大漢帝國的朔州,幷州和幽州三地的諸侯,一般情況下,這些只想著列土分疆,專心致志應付帝國內部其他諸侯的三地大漢諸侯,是沒有興趣也不會去出兵草原的,因為草原貧瘠,牧民彪悍,根本搶掠不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和富饒的土地,反而可能損兵折將,所以這等得不償失之事,這些精明的大漢諸侯是絕對不會去做的。

但現在大漢帝國內的形式卻是變了,隨著玄黃教亂軍被徹底鎮壓消滅,大漢內部眾多實力雄厚的諸侯,不再是執迷於列土分疆,而是開始自立一國,開始有了爭鼎之心。

而這些大漢諸侯很明白,他們要改天換地,讓自己的家族對已經統治華夏千年的大漢劉氏取而代之,最大的障礙還不是其它與自己競爭的諸侯,而是劉氏千年來累積的威嚴,他們一直華夏萬民心目中的皇族,如果不能扭轉華夏萬民中對於劉氏皇族的形象,那麼這些諸侯即便最後真是打敗了其它競爭對手,最後也很有可能無法功成,反而替劉氏做嫁衣。

所以為了打擊劉氏在華夏萬民間千年形成的那一種認同和信賴,這些諸侯拼命在自己領地宣揚詆譭劉氏皇族之語時,自己也是開始準備對外開拓,開始不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要去開疆拓土,為華夏攫取土地。

因為這些大漢諸侯都是認為劉氏皇族,現在都這麼落魄了,被諸侯欺壓,但之所以在華夏百姓心中有如此高的威信,手下兵卒將士,一聽要進軍劉氏天子所佔據的司雍兩州,對漢皇不利,個個都是不停推辭,進軍緩慢,而且出工不出力。

就是因為劉氏皇族出過很多雄才大略的皇帝,堅定的對外開拓,為華夏開疆拓土,給華夏帶來巨量的利益還有榮耀,比如那主張奪取對匈奴強硬,奪回河套地區的孝武皇帝,還有親自率軍奪取現在的安西和北庭,還有河西之地的昭武皇帝,還有率軍西征,最遠打到小亞細亞半島的烈武皇帝,就是那些有為漢皇中的代表。

所以那些現在有志逐鹿中原的大漢諸侯們都是渴望像孝武、昭武和烈武等先代聖君那樣,為大漢帝國開疆拓土或是收復失地,建立無上功勳,讓家族之名傳揚整個華夏,建立威望好為將來對劉氏取而代之打基礎。

這大漢諸侯中最心急為大漢建功立業的,就是前不久在幷州晉陽和幽州薊城稱王,各自建立晉國和燕國的劉淵和慕容超了,因為他們兩人一個擁有匈奴血統,一個擁有鮮卑血統,更想為華夏建功立業,得到華夏百姓的認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