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章 招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章 招攬

“是嗎?原來我勃達關守軍還是龜茲軍的一員,我還真是不知道呢?但既然是一員,為何幾十年來,從不見蘇大都護撥給我們勃達關一分錢糧,一副兵甲,你不要告訴我,是他貴人事多給忘了!”李錚聽蘇未央跟自己論起兩軍之間那點微末的香火情,心中憤怒,面上冷笑,直接就嘲諷。

蘇未央彷彿沒有聽到李錚的嘲諷,他只是用一雙美目直盯著李錚,然後非常鄭重的說道:“以前我們蘇家所欠的東西,都可以補給你,而且日後我蘇家也將待勃達關漢軍一視同仁,所用配給用度與其它龜茲軍別部相同,甚至更為優厚,不知錚公子願意去一次龜茲否。”

蘇未央在接這個代她父來勃達關交涉任務時,雖然一口答應會按照父親蘇代的吩咐辦事,但她不是尋常女子,而是極有主見的女子,她在當初一聽到李錚的事蹟後,就心中隱隱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收服李錚,讓李錚和他那支剛剛戰勝兇蠻卡爾魯克人的軍隊,為他們蘇家所用。

蘇未央的父親蘇代,在初聽李錚的大勝訊息時,也曾經起過收服李錚和其手下那支軍隊的意念,但最後對李家的忌憚,還有對自己屁股下那大都護之位的不安還是佔據上風,所以他立即就絕了這個心思。

但蘇未央卻是犬父虎女,她可沒有他父親蘇代那樣不自信,一出生以來一直就是順風順水的蘇家大小姐,極為自傲,自覺自己是有辦法有手段降服李錚的。

在來勃達關路上時,蘇未央收服李錚的想法,還僅僅是一個想法,未想過付諸實施,但等來到勃達關,一見現在的李錚本人後,蘇未央內心就湧起衝動,想為家族收服李錚和他的軍隊希望更為強烈,立馬就像付諸實施,因為蘇未央感覺到了李錚身上,與暮氣沉沉的龜茲高層不同的勃勃生氣和雄心壯志,認定他不是池中之物。

李錚一聽蘇未央要他去一次龜茲,就明白了蘇未央是打著什麼主意,望著對面佳人巧笑嫣兮的臉龐,心中冷笑:要我拜謁在蘇代面前,你是在做白日夢,這輩子都別想了。

上一世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無權無勢者宅男的李錚,這一世絕不甘願平凡,他必須大權在握,而且李錚是被上天選定,給予他騎砍系統,來這異世解救華夏之人,這種捨我其誰的使命感,使得李錚必須做那會當凌絕頂之人,怎麼會再向其他人俯首稱臣呢!

李錚幾乎是想也沒想,就回絕了蘇未央的招攬之意,以不然辯駁口氣說道:“蘇大小姐,就不要再枉費口舌了,你是不會如願的。”

蘇未央見李錚回的決絕,也是只能在心中重嘆一口氣,將心中那股失落發洩出去,而後說道:“那我也就開門見山吧!驍騎都尉,我父親願意將大石城中心中所儲存的物資全部給你,以換取那些敵人的首級和旗幟。”

“不知大石城的物資有多少?”李錚可不會被一城物資這個名頭給唬住,他直接問出最實際的問題。

“原本大石城就是邊關重鎮,裡面就存有大量糧食兵甲,在這場戰爭爆發,我父又是調配援兵進駐,同時也是運去大量糧食兵甲,裡面的存糧已經有十二萬石,還有三十萬五銖錢和兩萬枚拜占庭金幣和波斯金幣,除此之外,裡面還有大量的兵甲,有臂張弩一千、步弓三千和雕弓一千,鎖子甲、兩檔鎧、筒袖鎧、魚鱗甲六千副。……。”蘇未央在來勃達關前,就事先視察了一下大石城的府庫,所以能對李錚娓娓道來大石城所收納的錢糧兵甲的數目。

李錚聽完後沉吟了一下,然後說道:“這批物資中,我只要糧食和那些拜占庭金幣和波斯金幣,還有所有的弓弩和盾牌,其餘的甲冑全部給我換成兩千副玄鐵甲,除此之外你們蘇家還得給我五百把蹶張弩。”

李錚在蘇未央說出的龐大物資清單中,可以說是盡拿好東西和他現在最想要的東西,糧食的確是現在擴軍的李錚急需之物,十二萬石糧食能夠養他那支已經超過四千人的軍隊大半年,而至於在錢財方面李錚會捨棄大漢鑄造的五銖錢,而選外邦鑄造的金幣,倒不是存心做出崇洋媚外之舉的,只是因為那三十萬五銖錢太不值錢了。

李錚這個時空中,從古至今無論大漢帝國如何繁盛,但這個世界所流通的錢貨,卻都不會是大漢帝國製造的,不是大漢帝國不努力,而是實在是大漢帝國掌控的區域內金銀礦太少,無法大規模製造金銀幣,而基督文明區域和波斯文明區域內卻是有許多的大型金銀礦,離大漢帝國最近的大型金銀礦,也是在裡海邊上,所以在大漢帝國如此缺少金銀的情況下,這個世界的公認流通貨幣就只能是基督文明和波斯文明製造出來的金銀幣了。

大漢帝國雖然因為金銀奇缺,所以只能製造銅錢甚至是價值更低的鐵錢,但以前大漢帝國強盛時,因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和最重要的一段被大漢帝國掌握,而且因為大漢帝國的貨物是緊俏商品,所以強盛時大漢帝國一直以來都是東西方貿易的主導方,它的貨幣五銖錢,還是能夠在東西方貿易中流通的,並與西方兩大文明出產的金幣,有高的兌換比率。

但一等到大漢帝國勢衰,在中亞的立足點,或是河西走廊被截斷後,大漢帝國喪失東西方貿易主導權後,那麼五銖錢就必將會大幅度貶值,現在李錚所處的時間節點,就是大漢帝國國勢衰敗,喪師失地,失去東西方貿易主導權的時刻,現在的大漢五銖錢與拜占庭金幣和波斯金幣的兌換比率,已經到達駭人的一比三百五十,而且還無法與外界兌換,因為在整個中亞,大漢的五銖錢現在只能在仍然由漢人操控的疏勒、龜茲、焉耆三地流通,其它地方早就已經不認這種銅錢了。

所以李錚才不想要這總價值只相當於一千第納爾拜占庭金幣的三十萬五銖錢,李錚寧願用這筆運輸困難儲存保養要格外小心的五銖錢,從蘇家手中為自己置換出現在的他更需要之物。

而李錚在兵甲的要求上也是盡力在彌補自己軍隊的不足,先前消滅了近三千全副武裝的敵人後,勃達關漢軍繳獲了差不多三千副由大量從歐洲甲冑之都米蘭僱傭來的工匠打造出來的精良鍊甲,只要稍稍修補改造後,就能變為適合於漢家男兒的鎖子甲了,所以李錚新建的軍隊中,除了步槊兵外,其餘士兵的甲冑都是有了著落,所以李錚寧願多要一些暫時他生產不出或者繳獲不到的漢軍制式盾牌和弓弩。

蘇未央聽了李錚的要求後,心中略微思索,有些為難和抱歉的說道:“驍騎都尉所要的東西,大部分我都能答允,包括那兩千副玄鐵甲,但唯有蹶張弩不行,我們龜茲軍手中心中也不過有五六千把。”

關於蹶張弩蘇未央倒不是推脫之詞,或是欺瞞李錚,因為雖然他們蘇家的確是在當初大漢安西分崩離析前,藉機侵吞了幾座大漢帝國建在龜茲境內的兵甲庫,得到足夠重新將十多萬精銳的安西野戰軍重新武裝一遍的兵甲,但現在百年已過,許多兵甲無論保養的如何得當,都已經朽壞。

而蹶張弩與玄鐵甲之類的甲冑還不同,蹶張弩因為主體部分是木製的,所以更容易朽壞,而且蹶張弩壞了後,在安西是連懂得維修的工匠都是沒有幾個的,不像玄鐵甲之類的甲冑,壞掉後普通制甲匠人都能修復,但蹶張弩則不同,它的製造方法太過複雜,難於讓工匠學會,加上當初大漢有意封鎖自己國之利器蹶張弩和大黃具弩的制作方法,所以安西的制弩工匠非常稀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原本蘇家搶佔下來的大漢帝國武庫中存有蹶張弩三萬多把,這些年修修補補後,只餘不到六千把可用,這六千把蹶張弩是龜茲軍最大的利器和殺手鐧,是最重要之物,怎麼可能勻出五百把給李錚。

但對於龜茲軍不會給自己大殺器蹶張弩,李錚早就預料到,他之所以提出來,就是想看看是否有商量的餘地,但現在一見蘇未央如此決然的拒絕,李錚就知道自己這一次肯定是得不到那五百把蹶張弩,於是李錚立即退而求其次。

“那我要在你蘇家控制的範圍內,招募工匠。”

“可以,不過驍騎都尉也不可得寸進尺,你最多只能招募五百名工匠,他們可以帶著家屬遷徙到你的勢力範圍內,但絕對不可以帶與他們無關緊要的任意一人,否則就是驍騎都尉違約了,我蘇家可以隨時終止條約。”精明的蘇未央立即查漏補缺,務必不使得李錚從他們蘇家掌控的區域多挖走一人。

“好!成交!”

雖然自己想藉機從蘇家領地挖士兵和平民的詭計被蘇未央識破,但李錚還是異常高興的與蘇未央擊掌,達成協議,這種讓蘇家丟臉的密約,自然是不會簽署在書帛上的,只能是口頭密約,至於這條約能否順利施行,就只能看締約雙方的人品了,在這方面李錚和蘇未央倒都是有恃無恐,因為他們都相信自己拿出的交易之物,是對方急需的。

條約達成後,李錚立即送蘇大小姐出了昏暗悶熱的軍帳,兩人並肩而行,身後幾步外跟著李山士,姜恪,還有那名背劍女侍衛,蘇未央抬首看著李錚英氣勃勃的俊朗面龐,一雙美目中異彩又起,用輕柔的聲音說道:“錚公子,你們李家和我們蘇家的仇怨就真的不能解嗎?我們難道真得不能攜手共保安西嗎?”

李錚忽然腳步一滯,這是蘇未央第二次沒有稱他客套的“驍騎都尉”,而是用顯得很是親暱的“錚公子”,那蘇未央每念一下這個稱號,不知怎麼的李錚心裡就柔軟許多,對那蘇未央說不了太重的話,所以李錚沒有用蘇代非明主,蘇家太過腐敗無能,這些傷蘇未央心的藉口來回絕,李錚只是盯著蘇未央兩隻燦如明星的美目,很是真誠的問道:“蘇大小姐,你先不要問我,你問問你自己,你覺得你的父親蘇代能夠相信我這個李家祖孫嗎?你的家族能夠容我嗎?”

“想要雙方取信我有辦法的。”蘇未央聽到李錚不再對自己的父親和家族那麼反感,立即喜笑顏開,然後向李錚問道:“不知錚公子可否婚配?”

李錚瞬間就明白了蘇未央的想法,李錚這具身體的年齡已經是二十四歲,在這個時代已經屬於大齡青年,又怎麼可能沒有婚配物件,李錚原本的未婚妻就是他的表妹,韓文鴦的姐姐,不過李錚的那位表妹也是福薄之人,在李錚二十歲將要結婚前,突然心病發作離世,李錚的婚事自然泡湯,此後四年因為李母一直想為李錚找一門當戶對之女,所以他的婚事便一拖再拖,拖到了二十四歲。

身為鐵血直男,並不怎麼覺得自己需要女人的李錚,這一次看著蘇未央微紅玉臉,只覺得美豔不可方物,竟然鬼使神差的說道:“你想用李家和蘇家聯姻來化解仇恨和懷疑,那我娶你可以嗎?”

“登徒子!”

從小身份高貴,沒有被任何男人這樣調戲的蘇未央,立即面色緋紅,緊咬貝齒,用一種不知是憤還是喜的語氣輕罵了一聲李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