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一章 東征最後一戰(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一十一章 東征最後一戰(七)

城牆上接下來的一個時辰內都是殺得昏天黑地,當然雙方將士都是沒有體力如此高強度的奮戰一個時辰的,雙方都是在期間交換過前線士兵,蠻兵這方是將另外兩萬被新挑選出來的蠻兵,與城牆上被安西軍殺傷接近四分之一,而且人人帶傷的第一波蠻兵交換。

因為蠻兵來自三股不同勢力,平日又疏於訓練,所以在調換之事還發生擁堵和互相踐踏擠壓造成士卒死傷和掉落城牆的慘事,而且城牆上的安西軍還乘著蠻兵混亂大肆攻殺了一陣,又是殺傷了近千蠻兵。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相比蠻兵的換位,經熟訓練的安西軍,卻是能夠有序快速的換位,第一波的步跋子和丹陽精兵,還有四個營的跳蕩士因為體力耗盡退下去後,接替他們的是艮吾力士衛隊,還有新的四個營的跳蕩士。

城牆上已經因為第一波安西將士的奮力搏殺,而搶下一大塊陣地,足夠這些使用北歐長柄大斧,喜歡大開大合攻擊的艮吾力士施展的空間,立即就是在城牆上興起腥風血雨,斧影翻飛,許多蠻兵的頭顱臂膀,甚至是半截身子,就在一聲聲撕心裂肺的慘叫聲和一聲聲幹淨利落的齊刷刷切肉聲中,被切砍而下拋飛在空中,鮮血如泉噴湧而出,飆射到附近雙方正在奮力廝殺的士兵臉上身上,更多的是落到地上,為已經用完先前的廝殺而已經積沒到腳裸的血水中再添上些熱血。

原本城牆上的雙方將士流出的血液,是可以透過那些排洩雨水的孔洞給排出去的,但因為戰況太過激烈,死傷太過於慘重,雙方將士流出的鮮血太多,張掖城西面城牆上兩面近百個排水口,竟然來不及派出血水,當然這也並非是雙方將士流出的血太多的緣故,還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超過三分之二的出水口,均是被屍體和一些諸如碎肉和黏稠的腦漿等物給堵住了,無法再派出血水。

總之,城牆上的戰況無比慘烈,蠻兵這方是死傷慘重,而安西軍這邊也是死傷頗重,戰鬥到現在已經有近千人陣亡犧牲,兩千多人不同程度的受傷,有幾百名被敵軍刺中劈中要害部位的重傷員,在現在的醫療條件下,也是眼見活不了多久了。

“你們說,是現在就將攻城部隊撤下來,還是待會再撤。”

就在前線安西勇士在城牆上與敵軍生死搏殺之時,安西軍的後陣統帥李錚卻是與人討論起撤軍之事,要將手下將士捨生忘死好不容易取得的優勢和城牆陣地給拱手相讓。

這到不是李錚入古之那些昏君那般,只是將手下士卒當成棋子,將填滿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不尊重手下將士的性命和他們奮戰的成果。

這讓攻城部隊撤退之事,本身就是安西軍先前就商量好的戰略,因為安西軍最終的目地不是簡單的就要攻下張掖城,奪取下張掖郡那麼簡單,而是要在張掖郡全殲全部蠻兵,徹底擊垮南安羌部等在南面對河西走廊還有野心的蠻部,好讓安西能夠儘快的集中全軍之力,去北部草原支援禿髮部抵抗突厥太魯部的進攻。

所以安西軍這等氣勢洶洶的攻城,目地不在於能否攻下張掖城,而只是想著要大量殺傷張掖城中的守兵,讓蠻兵的統帥姚襄不得不從守衛他們西南後路的那些城池光卡中抽調部隊入張掖城,好讓安西軍能截斷敵軍後路。

“還不到時候,等敵人真正抵擋不住,將他們最後的精銳力量犍甲部隊,還有回鶻部和青唐部兩個奴酋的衛隊派上來,並且殺傷這些精銳一波後,我們才可佯裝不敵後撤。”

軍師上官桀對李錚說道,與李錚這個本應該明白慈不掌兵道理的統帥相比,他更是冷血一點,對於己方士兵的死傷,表現的毫不關切,只想著自己的計策是否能達成。

但李錚和其它平日愛兵如子的安西將領們,到都是沒有對上官桀的冷冰冰的話和鐵石心腸的態度,表現出任何的憤慨,因為他們明白在地形開闊的張掖郡殲滅蠻軍之力,軍隊所付出的代價,總歸是要小於到南面是敵軍主場河湟之地的,所以付出一定死傷的,引敵軍中計,讓敵軍從後路調兵,給己方偷襲部隊提高成功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好,那為了待會給敵軍犍甲等精銳部隊一大波殺傷,我們在組織起一波精銳部隊。”

在李錚一聲令下後,安西軍大陣中又是走出一支萬餘大軍,因為安西軍中那些精英級別的肉搏部隊步跋子、丹陽精兵和艮吾力士衛隊都是已經被派出,所以這第三波登城部隊中只是四個營的跳蕩士,但憑藉的武器裝備上的優勢,也是能夠在步戰肉搏中與敵軍的犍甲之類的精銳相抗衡了。

此時在最前線,以艮吾力士衛隊為主的安西第二波登城搏戰部隊,也是已經用完奮戰良久筋疲力竭,而開始要與第一波由步跋子和丹陽精兵帶領的登城部隊換位,第一波登城部隊退下城牆後,並沒有撤回安西軍本陣,而是就在城牆下卸甲休息,做好了與第二波登城部隊再次換位,或是接應的準備。

一接到換位的命令,已經在城下啃肉乾喝奶酒休養了好一會兒,養足氣力的第一波登城部隊們,立即就是披掛上甲冑,提起刀劍就上陣。

第一波登城部隊和第二波登城部隊間交換的極為快速有序,在每一架攻城塔和雲梯上,被換下的的第二波登城部隊都是從左面下,而養精蓄銳完畢要登城的第一波登城部隊,則是從右面上。

但即便是如此有序,這換防還是會造成一段時間第一線的兵力不足,所以看準時機的敵軍便想反撲,奪回一些陣地,壓縮安西軍在城上的活動空間,或者說是直接就是將安西軍趕下城牆。

井闌上那些害怕誤傷己方士兵而暫時偃旗息鼓的安西神臂士,一看見城牆上敵軍迅猛的反撲,再也不管是否會誤傷自己的同袍,立即盡情的發射箭矢,將一大片敵軍射到射斃,雖然也是讓許多與敵糾纏在一起的己方士兵背部中箭受傷和陣亡,但總算是射滅了敵軍的反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