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 戰端又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二章 戰端又啟

其後一年時間中,李錚一直在厲兵秣馬,安撫百姓,還有在研究碎葉卡爾魯克部,和它的兩個後臺米尼公國和猰顏部的情報中度過,謀劃著戰爭爆發後自己勢力的戰略。

一年時間一到後,內部協調完畢,共和派和貴族派暫時在戰後利益方面分贓完畢的米尼公國,又是興兵四萬,拉上附屬卡爾魯克部的三萬軍隊,對外號稱十五萬,向疏勒城壓來。

雖然米尼公國這一次實際出兵少於上一次,但並非是米尼公國實力不濟或是不盡心,而是在吸取上一次補給線過長,糧草軍械補充不及的教訓後,特意少帶兵馬的,雖然參與遠征的士兵少了前一次的近乎一半,但這四萬米尼公國的軍隊,全部都是精銳,其中包括諾曼騎士和來自南德意志地區的日耳曼騎士,還有大量從歐洲僱傭來的兇悍僱傭兵,絕對是一支的百戰精兵。

除了軍隊和補給方面外,為攻克堅城疏勒城,米尼公國這一次也是下了血本,在一年時間內以米尼公國國庫三成的存款,到歐洲和波斯地區招攬能工巧匠,製造出了大量攻城器械,攻城塔攻城車不計其數,還有百架各式各樣的大型投石機,總之這一次米尼公國對疏勒城是志在必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被米尼公國拖上戰船的卡爾魯克人,對攻打疏勒也相當的熱衷,雖然卡爾魯克人也是知道攻克疏勒後,戰利品的大頭,疏勒的土地城池必定是沒有自己的份,全部歸米尼公國的,但諸如俘虜、奴隸和繳獲的物資這些殘湯剩飯,卡爾魯克人還是能夠染指的。

所以卡爾魯克人才會很是積極,雖然沒有說是傾巢出動,但這一次出征疏勒也是帶齊了精銳,除了卡爾魯克騎士團外,卡爾魯克人又是花費重金又僱傭來一千德蘭武士,加上先前的,卡爾魯克人成了德蘭人的最大僱主,整個德蘭族的七成成年男性幾乎都在卡爾魯克部內,為卡爾魯克人作戰,總計將近三千人。

米尼公國和卡爾魯克聯軍制定的攻打疏勒方略,與上一次並無多大差別,一樣是在西線以主力軍強攻疏勒的同時,在東邊用重金請佔據原大漢北庭都護府的北完部出兵,牽制住焉耆漢軍,而在如何牽制龜茲漢軍時,敵人聯軍高層也是故技重施,讓卡爾魯克人派出一支軍隊屯駐在勃達嶺北面,做出一副隨時會強攻勃達關,兵進龜茲腹地的假象,牽制住一部分龜茲軍。

鑑於上一次這一支偏師的慘痛失敗,卡爾魯克的葉護謀剌堅盧換掉了領兵統帥,不再由現在是戴罪之身的謀剌都蘭統領,而是謀剌都蘭的弟弟謀剌斯蘭,謀剌堅盧之所以這樣去做,就是因為謀剌斯蘭背後站著的是猰顏部,而猰顏人一直存著拆散卡爾魯克人與米尼公國聯盟的想法,猰顏人認為如果讓米尼公國和卡爾魯克聯軍真攻下疏勒,那麼雙方的聯盟會更加緊密,所以居心不良的猰顏人,便一直在背後攛掇著謀剌斯蘭反對進攻疏勒,甚至是在背地裡使絆子。

所以謀剌堅盧就直接是將謀剌斯蘭這個搗亂份子給派到勃達嶺,統帥牽制偏師,謀剌堅盧也是知道受猰顏人影響的謀剌斯蘭,存著讓聯軍徵疏勒失敗的想法,來到勃達嶺統帥偏師後,必定會出工不出力,不能很好的完成牽制任務,牽制住太多龜茲軍的,但謀剌堅盧對此倒是毫不在意,對於他而言,將謀剌斯蘭這個麻煩扔得遠遠的,讓他無法在自己在前線血戰時,在後方搗亂,在補給線上做手腳,才是最好的,而且即便謀剌斯蘭受到猰顏人的教唆無所作為,但只要那支軍隊放在那,龜茲軍方面也是會留下一定的兵力防備的,所以牽制敵人兵力目的還是能夠達到一些的。

但謀剌堅盧卻是想錯他那最小的兒子了,謀剌斯蘭雖然投靠了猰顏人,但野心勃勃的他也不是無目的的,他是想要藉助猰顏人的力量,助他登上卡爾魯克部葉護之位,他與猰顏部是互相利用的關係,絕不是任猰顏部擺弄的提線木偶。

如果在謀剌都蘭沒有先前慘敗於李錚手中的話,那麼謀剌斯蘭還可能乖乖聽猰顏人的話按兵不動,但有了自己最大競爭對手謀剌都蘭的慘敗後,謀剌斯蘭的心思就活絡起來。

謀剌都蘭雖然與李錚暗地做了交易,隱瞞住了自己被俘之事,但兵敗是隱瞞不了的,謀剌都蘭這一場慘敗,是自從卡爾魯克人佔據碎葉後少見的失敗,接近兩千圖斯人的死亡,卡爾魯克高層還不怎麼放在心上,畢竟圖斯人只是卡爾魯克人任打任罵的奴才,四百名德蘭武士的死亡也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德蘭武士再厲害,畢竟只是僱傭兵,他們陣亡在戰場只是會讓卡爾魯克人損失些錢財,真正讓卡爾魯克高層痛心疾首的是是那三百名卡爾魯克騎士,這是卡爾魯克部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精心培養訓練的,現在竟然在一次戰役中就陣亡三百多名,是整個卡爾魯克騎士團的十分之一,這如何不能讓卡爾魯克高層痛心和憤怒。

當然卡爾魯克高層憤怒的首要物件是打敗他們的李錚和他的勃達關漢軍,但李錚遠在千里之外,卡爾魯克高層們就是想報復,也暫時報復不到,所以只能將所有的怒火發洩到謀剌都蘭身上。

兵敗而回的謀剌都蘭受到許多苛責,大量的榮銜被剝奪,領地被罰沒,一段時間內謀剌都蘭真就成為向來崇拜勝者強者,鄙夷敗者弱者卡爾魯克部內人人喊打之人,但幸好謀剌都蘭透過與李錚的交易,將自己被俘之事給隱瞞住了,所以謀剌都蘭還沒有直接在爭奪葉護繼承者之位的競爭中被判出局,在看重他的謀剌堅盧和建國派的偏袒力保下,謀剌都蘭得到了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

謀剌斯蘭絕不希望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可以東山再起,他必須趁著謀剌都蘭落魄時踩上一萬只腳,讓他永不得翻身,在謀剌斯蘭想來徹底毀掉謀剌都蘭的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做他無法做到之事,戰勝他無法戰勝之敵,在謀剌斯蘭想來,如果自己親率軍隊擊敗了打敗了謀剌都蘭的李錚和其勃達關漢軍的話,那不就證明了自己比謀剌都蘭強,比謀剌都蘭更適合成為葉護繼承者嗎。

謀剌斯蘭心裡是這樣想得,也是如此做得,所以等他率軍來到勃達關北面的頓多城後,立即就是下達兵進勃達關的命令,完全出乎其父謀剌堅盧的預料,也讓許多知道謀剌斯蘭秉性之人大感意外。

但謀剌斯蘭的命令雖然下達了,但他的軍隊卻是沒有全部南下,只有一半南下,另一半依然留守在頓多城紋絲不動,之所以造成這一一副奇怪只象,蓋因謀剌斯蘭現在所領軍隊的組成混雜,與他兄長謀剌都蘭先前所領的軍隊統一都是卡爾魯克人或是聽從卡爾魯克人之令的附庸和僱傭軍不同,謀剌斯蘭現在所領的軍隊中的一半是猰顏人或是猰顏人請來的僱傭兵,總數有四千人。

卡爾魯克高層尤其是葉護謀剌堅盧之所以能容忍這樣一支龐大的別人家軍隊在自己地盤上,是因為他要左右逢源,謀剌堅盧很清楚他能率領卡爾魯克人在碎葉立足,並非是是卡爾魯克部有多強,而是因為周邊幾個勢力,尤其是西邊的米尼公國和北邊猰顏部的相互牽制抗衡的結果。

謀剌堅盧絕不允許自己領導的卡爾魯克部倒向任何一方,只有保證米尼公國與猰顏部勢力的互相制衡,卡爾魯克部才能存在下去,才能繼續佔有碎葉,所以謀剌堅盧才會允許自己的弟弟謀剌普盧招募諾曼騎士作自己的衛隊,並在米尼公國的幫助下在歐洲僱傭強大僱傭軍後,也是立即就給自己那投靠猰顏部的兒子謀剌斯蘭建立自己私人衛隊的權利。

自然這一支名義上專屬謀剌斯蘭的衛隊,實際上的操辦者和統領者都是猰顏人,沒有統領這一支軍隊的猰顏將軍葉格爾·伊斯梅洛的首肯,謀剌斯蘭休想調一兵一卒。

矢志於破壞米尼公國和卡爾魯克人聯盟的猰顏人,根本是不會同意謀剌斯蘭南下進攻勃達關的,因為那樣就會多牽制一些龜茲軍,從而減輕米尼公國和卡爾魯克聯軍在疏勒的壓力,很有可能會為聯軍奪取疏勒做出貢獻,猰顏人怎麼可能為他人做嫁衣。

但在謀剌斯蘭的計劃中,他的衛隊是他攻克勃達關的至關重要一環,在臨行來勃達嶺前,雖然謀剌堅盧很是慷慨的給了謀剌斯蘭五千軍隊,但那五千軍隊在謀剌斯蘭眼中是一支孱弱之師,都是一些卡爾魯克輕騎和圖斯人,這一支部隊野戰還行,但要攻堅就很是困難了,謀剌斯蘭雖然仇視自己的兄長謀剌都蘭,但他心中也是承認謀剌都蘭是比自己優秀的,連謀剌都蘭都是沒有攻克遭遇慘敗的勃達關,謀剌斯蘭又如何敢心存小覷之心。

謀剌斯蘭自覺自己必須得到自己衛隊的相助,尤其是衛隊中那些擅長攻城拔寨瓦良格步兵的相助,才能攻克勃達關,超越謀剌都蘭,所以他先派自己的副將踏實力俄勒,率領所有的卡爾魯克輕騎兵和圖斯人先行,在勃達嶺主山道的北出口處構建營寨,囤積糧草,為打大戰做準備,他自己本人則是留在頓多城中,做葉格爾·伊斯梅洛的思想工作,務必要使這位不苟言笑,心硬如鐵的猰顏人同意他攻打勃達關的方略。

謀利斯蘭全身心的放在如何勸說葉格爾·伊斯梅洛上,但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對手李錚和勃達關漢軍,是否會按照他的思路去行動呢?乖乖的待在勃達關任其攻打。

就在謀剌斯蘭的副將踏實力俄勒率領五千軍隊從頓多城南下時,李錚已經率領勃達關漢軍大部出了勃達嶺主山道的北面山口,而後偃旗息鼓,悄然潛伏起來。

自碎葉大戰百餘年後,終於又有一支成建制的大規模漢軍部隊,踏上了碎葉土地,李錚所率領的漢軍收復碎葉,平安西,復興大漢的征伐之路就此開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