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征最後一戰(二十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征最後一戰(二十七)

當然姚襄也並非是沒有其它後招,在他讓藥羅葛骨力率軍渡過張掖河時,他在藥羅葛骨力的部隊中塞入幾十名持著他節令的傳令兵,在渡過張掖河後,這些持節並且帶著他親筆書信,而且騎著蠻軍中最快最好戰馬的傳令兵,就與回鶻騎兵分道揚鑣,向南狂奔,往老家去搬救兵去了。

顯然姚襄是在回鶻騎兵側擊南岸安西軍側翼的計劃失敗後,將希望寄託在老巢的兵馬上,雖然自從與安西軍的戰爭開打後,姚襄多次從老巢抽調部隊,但現在在南安羌部的老巢西海、河源和饒河三郡之地,還是能抽調一直起碼五萬大軍出來,如果釋出緊急動員令,將三郡內的大部分適齡羌族男子全部召集的話,又可得在幾天內湊足一隻超過十萬人的大軍。

雖然這支軍隊是臨時徵召,良莠不齊,裝備不全,但還是有點戰鬥力的,如果出現在張掖河南面,向浮橋口駐守的安西軍發動猛攻,倒是也能達成兩面夾擊,助北岸的蠻軍主力突圍,但可惜南安羌部的老巢三郡之地距離張掖河實在是有些遠,即便不算那些軍隊徵召集結還有準備糧秣等時間,單單只是趕路,即便這支救援大軍全員騎馬,從三郡之地趕到張掖河也是起碼需要五天。

有這五天時間,李錚率領的安西軍主力肯定早就已經將拼死阻擋他的一萬多犍甲消滅乾淨,趕到張掖河聚殲蠻軍主力,所以從老巢招援軍來援助自己,一直是姚襄所想脫困計劃中排最後的一條,因為成功的機率實在是太低了。

但現在在所有其它脫困辦法都是無效後,姚襄也是只能是將希望寄託在這條計劃上了,為此姚襄在命令軍隊從浮橋猛攻的同時,也是命令手下開始在北岸築營,築非常堅固的軍營,想著在回鶻騎兵和自己北岸部隊正面攻打浮橋通通士兵,並且李錚率領的安西主力也是抵達後,在北岸依託大營固守,等待老巢派來的援軍。

但姚襄所不知道的是,他的這個計劃,也是已經不可能實現了,他在北岸將軍營修建的再堅固,能抵擋安西軍猛攻再久,他預想中的老巢援軍也是不會再來的,因為他的老巢正在受到嵬名氏領導的唐古羌部隊的猛攻。

幾乎就是在安西軍遠襲出擊的同時,已經與安西是結盟關係的嵬名氏,就依約出兵,侵入南安羌部的老巢三郡之地內,因為姚襄將主力帶出,所以嵬名氏的突然暴起攻擊倒是取得奇效,而且此時唐古羌中另外兩個原本被姚襄重金拉攏的衛幕氏和野利氏,也不再想先前那樣對南安羌部恭敬了,對於援救之事拖延,因為衛幕氏和野利氏援救得知姚襄率領的南安羌部主力軍在張掖郡的失敗,認為現在姚襄操控的南安羌部已經是破船一條。

極為懂得見風使舵,趨利避害的衛幕氏和野利氏,自然是不會上姚襄那條很可能隨時都會沉底的破船,如果不是姚襄已經被圍困完全落敗的訊息沒有傳來,否則衛幕氏和野利氏很可能不是現在這幅坐山觀虎鬥的樣子,而是和嵬名氏重新聯合在一起,撲上來咬南安羌部一口了。

雖然衛幕氏和野利氏並沒有參與,但僅憑嵬名氏一族的兵力,就是已經是在南安羌部的腹地興起滔天大浪,就在李賽所率領的安西遠襲部隊攻克出丹城,截斷姚襄所領蠻軍主力退路的差不多時間,嵬名氏的部隊也是已經攻克河源郡與寧塞郡的邊境重城綏和城,已經逼近另一重鎮臨蕃城,這臨蕃城是鄯城的南面門戶。

這鄯城是河源郡的郡治所在,同時也是已經當了姚氏大本營快兩百多,算是南安羌部這個政權的首都,此城一旦有失,那麼必定會震動姚氏的統治根基,所以奉姚襄之命留守的其叔叔姚續,正在拼命的抽調留守部隊加固臨蕃城和鄯城兩地的防禦,即便是現在姚襄要求派遣援兵的詔令到了姚續手中,姚續也是無兵可派了。

畢竟與姚襄這個剛剛繼位不到一年的羌王相比,保全臨蕃城和鄯城兩座關鍵城池,保全姚氏的統治基礎,還是更為重要的。

就在姚襄企盼自己派出的傳令兵,能夠儘快趕到自己的老巢,請來根本就不可能再派得出的援兵時,在浮橋上的血戰又是開始了,蠻軍這邊又是派出五萬軍隊,開始沿著四座浮橋,排成很是緊密的陣形開始衝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原本蠻軍以為南岸安西軍這邊分出一多半部隊去迎擊藥羅葛骨力的回鶻騎兵,尤其是一萬名手持神臂弩的越騎走後,安西弓弩大陣的箭矢投射密度肯定會大降,威力大減。

但一開打後,蠻軍卻是發現完全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回事,安西軍弓弩大陣射出箭矢的密度尤甚先前,先前的還只能有暴雨來形容,還有縫隙可言,那麼現在潑雨般,完全就是沒有縫隙的。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那一萬越騎雖然歸入王孝傑統領,去東面對抗回鶻騎兵了,但卻是留下五千把神臂弩,再加上備用弩具和兩個神臂營手中的弩具,使得南岸整個安西軍依然是保有一萬三千多具神臂弩和兩千多具大黃具弩。

現在操控這些弩具的除了神臂士外,還有餘下那兩個營的跳蕩士,先前因為預計跳蕩士要參與最終的肉搏血戰中,需要保持充沛的體力,所以李賽並沒有讓跳蕩士加入弓弩大陣中,只是讓同門在一旁休養,好好的養氣力。

而又了上一次在浮橋上痛擊敵軍的經驗後,李賽也是看的明白,在狹窄的浮橋上排如此密集陣形的蠻軍,是很難在己方弓弩大陣的打擊下,衝過浮橋,與自己的部隊展開肉搏戰的,所以他可以放心的將作為預備隊的跳蕩士加入弓弩大陣中。

跳蕩士沒有經過遠端投射的訓練,不能想鐵林士那樣嫻熟的使用步弓,向敵軍拋射箭矢,但他們作為安西軍士兵,卻是很是熟悉軍中各種弩具,可以作為神臂士的下手,幫神臂士裝填神臂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