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九章 燕然之戰(十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五十九章 燕然之戰(十五)

上官桀笑著道:“大都護,這世界上是沒有絕對無法破解的難題,更是無沒有絕對無法離間分離勢力的,這朔州的武人們看似是結成一團,但其實他們內部的矛盾,比我們看到的想到的要深。”

“矛盾?”

知曉朔州軍情況的李錚,立即心領神會,說道:“軍師所說的矛盾是否是胡漢世家之間的矛盾。”

李錚說得胡漢世家矛盾,其實並不準確,而應該是說成是歸化胡人和胡化漢人家族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由來已久,自從大漢帝國開始要與當時北方的草原帝國匈奴開始爭鋒,大規模編練騎兵時,整個大漢帝國本土的北部邊境的許多漢民就漸漸開始胡化,當然這種胡化不是指就是拋棄原本的一切,徹底就學胡人,而是只學胡人的一些生活作戰方式,讓孩童從小練習騎術,還有騎射之術,另外飲食改變,不吃五穀,而是吃牛羊肉,喝馬奶,從小開始錘鍊體魄,變得和草原引弓之民一樣弓馬嫻熟,成為漢帝國理想的騎兵兵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是表面上,但內裡這些主動學習胡人的生活方式的所謂胡化漢民,還是要學華夏的詩書禮儀,懂得仁義道德的,所以本質上還是純正的漢人,這些胡化漢人中的佼佼者,往往能在漢帝國內得到高官厚祿,封官得爵,比如李錚出生的隴西李氏,還有他表弟出生的金城韓氏,就是所謂的胡化漢人將門世家。

後來由這些幽州,並北,北地和隴西胡化漢人組成的騎兵軍團,在與匈奴帝國的戰爭中獲勝後,大量的匈奴戰俘或是見勢不對主動投靠的匈奴等少數部族,這些人就是歸化胡人,他們中為大漢帝國立下大功勳者,漢帝國一視同仁,同樣是會賜予他們爵位封地,這些人就是歸化漢人世家,也可稱謂歸化將門世家,有些民族情緒激烈的漢人直接就是稱它們為胡將世家。

而在涼州和朔州所在的大漢西北之地,又是情況有些特殊,因為這地方有所謂的六郡良家子和北地騎士的存在,北地騎士原本是指漢帝國北地郡出產的遊戲騎士,後來仿製從隴西河套,甚至是更遠的河西走廊上面優秀騎兵兵源。

而六郡良家子中的六郡原本指得是隴西河套地區六個邊陲重鎮所產出的優秀兵源,後來這六郡良家子選拔的範圍越來越多,越來越廣,幾乎是覆蓋整個涼朔涼州,有時東北幷州也來湊熱鬧,所以這六郡良家子也可以看成是北地騎士中精挑細選者,是大漢帝國最為優秀的騎兵兵源。

作為帝國最優秀的騎兵兵源,這六郡良家子往往有許多特權,或者說是特殊的優待,最大的優待就是大漢皇帝的禁衛部隊,比如說期門軍和羽林軍等部隊中服役,有些優秀者甚至能直接成為禁宮宿位,有親近皇帝和各級大臣的機會,更容易得到晉升和提拔。

而且大漢帝國的中央禁衛部隊,也並非就是常駐在都城皇宮,或是隨侍在皇帝左右的儀仗隊,像期門郎、步跋子和射聲校尉部等精銳的禁衛部隊常常被派到邊鎮,擔任軍隊的中堅,或是一錘定音的殺手鐧,有非常多的立功機會。

總的來說六郡良家子中能夠功成名就,封爵得官的比例要遠高於大漢帝國其它地域的武人集體們,大漢帝國曾經有長達一百八十年時間,名義上掌管帝國兵權的大將軍,還有掌握帝國兵政大權的太尉一職,都是由出生六郡良家子的武人擔任的。

但這樣的特殊權利和被漢庭的特殊優待,如果在六郡良家子內分配的均勻,那麼這是能讓涼朔武人在帝國內地位繼續超然,強壓幷州武人和幽州武人等其它漢帝國武人們的重要助力,但如果是分配的不均勻,那麼就會成為涼朔武人分裂的致命原因。

一直稱六郡良家子,一直稱涼朔武人,好像他們就是一體的,就是牢不可破的一個政治聯盟,但其實他們是無比鬆散和脆弱的,涼州與朔州之間,同一州的一郡與另一郡之間,同一郡的一家與另一家之間,都是為了那選送帝國中央禁軍的名額而爭吵不休,有時候甚至大打出手。

總得說起來,可以將這涼朔武人分成四大塊,從西往東分別是涼州的河西武人集團和隴西武人集團,朔州的朔方武人集團和北地武人集團。

其實也就是舊地邊民與新地邊民間的矛盾,在涼州中隴西武人集團所在的隴西之地,還有朔州中北地武人集團所在的安定郡、延安郡和上郡等地,這些地方是大漢帝國沒有崛起時的邊境之地,是涼朔武人集團的最初一代,因為這兩地在一西一北保衛著漢帝國的都城長安,所以被漢帝國多為倚重,得到大部分大漢帝國軍事資源,他們中的佼佼者所成立的大家族,被稱為隴西將門和北地將門。

後來隨著大漢帝國發展壯大,一舉擊敗當時如日中天的匈奴帝國後,收復了河西之地和河套地區,所以國境線不可避免的要朝外前移,於是成為新邊鎮的河西之地和朔方地區,也就是河套地區,因為漢庭在此地建立朔方城,所以在漢庭統稱河套地區為朔方,就成為漢帝國新的軍事資源湧入的地方。

原本的隴西和北地,雖然依然很是重要,但已經無可避免的淪落到二線,兩地的武人集團,為了繼續得到漢庭的重視,得到足夠的軍事資源,於是許多遵從漢庭的命令,開始向新的遍地遷徙家族,比如原本在安定郡的韋氏,就整族遷徙到了朔方郡,成為很是有名的將門世家朔方韋氏。

而有些將門世家因為在原地太過根深蒂固,或者說是在原來的地方有太多利益糾葛,不能整族搬遷,所以只能是派出族中核心子弟到新邊地去建立新家族,從而不落於人後分得一杯羹,比如李錚所在的這個隴西李氏在安西的分支,其實隴西李氏不僅在安西這個新遍地派出核心子弟建立分家,在剛剛大漢帝國奪取河西走廊後,隴西李氏就曾經派人到河西建立分家,不過河西走廊多次被蠻夷入侵,這當初建立的河西李氏,也不知是在那一次蠻夷入侵時被滅,還是被迫撤回隴西,或是直接就被滅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