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五章 換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五章 換俘

八十多萬人即便放在擁有火車,飛機和公路的現代社會,要從千里之外的一地轉運到令一地,也是要頗費一番功夫的,更不用說是現在李錚所在的這個中古世界了,轉運八十萬人的難度不下於大一場大戰役,更不用說一路上可能遇上沙塵暴,冰雹等自然災害,還有各種疫病的威脅,其真正的難度肯定是比打一場大戰役來的大。

為了將風險減少到最低,盡量減少安西軍的損失,安西和突厥太魯部之間因為有共同利益,倒是在釋放漢人奴隸之事上配合默契,突厥這邊並沒有一股腦的釋放所有的漢人奴隸,而是分成十批,每一批七八萬人,而且為了保證這下戰俘的體力,突厥人還給這些釋放的漢人奴隸中的老弱者配上馬,還殺羊宰牛,給常年吃不到多少葷腥的漢人奴隸們進補。

而安西這邊作為這些漢人的同胞,更是不惜血本,不僅派大量馬匹來迎接,而且也宰殺許多在燕然之戰中繳獲的牛羊,一路上供給肉食,以維持這些漢人奴隸的體力,更是派出軍隊護衛,隨行三千多名軍醫,調集大量帳篷和禦寒的衣物,一路看護保護。

在這樣種種的舉措下,這八十多萬漢民倒是最後大部分都安全抵達了安西,一路上死亡的不到因為各種原因死亡的不到五千人,對於這個時代的道路狀況,醫療條件來說,真得是一次奇蹟了。

當然這麼大規模的人流流動交換,不是短時間內能夠達成的,即便是安西和突厥太魯部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也是耗費了兩月時間,再加上突厥太魯部集結這些漢人奴隸的時間,一共花了三個多月,雙方才完成這樁交易。

而在這三個月中,李錚和其安西大都護府,已經為即將新到來的同胞規劃好了家園,其實庫思老勸阿史那特勒的話也是沒錯的,如果真的是其它勢力來安置這八十萬漢人奴隸,那麼肯定是要耗盡大量人力物力,短時間內實力大損的。

但可惜的是安西並非是普通勢力,因為李錚有作弊器的存在,所以安西人力物力多的讓人難以想象,就單單是指人多是農人的漢人奴隸分發農具一事,其它的勢力,因為多沒有屬於自己的鍊鐵廠,所以鐵料稀少,有足夠的鐵料多選擇作為刀劍盔甲,其下的多少農人還在用著傳了幾輩,很是破爛的農具,有些甚至直接就不是鐵和其它金屬所制的,而是木器或是石器,工作效率何其低下,而對於有多座鍊鋼廠,手裡鋼鐵資源豐富的安西來說,卻是可以直接給手下的農人們分發鋼鐵農具,讓他們更為事半功倍。

再說建房之事,雖然李錚沒有未雨綢繆到知道這一次擊敗突厥人後,會用俘虜置換來如此多的漢人同胞,所以也就沒有先在領地內各處建房,但自李錚掌控大權後,從後世來,知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的李錚,極為優待工人工匠,在他的主持下,安西統治境內的各類工人工匠數量,提升了十倍不止,而且安西因為多次對外戰爭勝利,掠奪巨量財富,再加上境內工商業繁榮,所以國庫是極為充盈的,可以輕鬆支付的起大規模基礎營建的費用。

所以安西能夠很輕鬆的就在焉耆,雙河,碎葉和北庭等漢族人口稀少,但資源有豐富之地,建起一座座供人居住的村莊,同時這些地方的那些城池,也是大規模翻修,為了容納人口,新建許多房屋,這些在其它勢力看來是非常勞民傷財的大工程,在安西手中不過是毛毛雨,而且還非常的快速。

這安西和突厥人商議置換俘虜,也並非是一天兩天了,加上雙方討價還價扯皮的時間,一共進行了超過四個月,這段時間,倒是已經足夠安西軍將一大部分給修建起來了,漢人奴隸逐批逐批的來,安西軍這面也是逐批逐批的引這些同袍入住新居,並幫他們安家樂業,所以庫思老想象中的,安西接納那麼多的漢人奴隸,會造成安西動盪虛弱之事,不僅是沒有發生,而且反而更一步是調動和整合了安西的力量,讓安西將來面對天災和戰爭時,反應更為迅速,應對更為及時。

安西打敗突厥太魯部,得到的好處不僅僅是這些,就在這置換俘虜之事進行到中段時,李錚派去長安的使團終於是回來,不僅是使團平安歸來,還帶回來帶著聖旨的欽差,雖然現在大漢帝國的中央朝廷,已經無比勢弱,人人也是部將在洛陽城內的章和帝不放在眼裡,平時有聖旨,其它諸侯都是愛搭不理的,但李錚還是給予這位章和帝足夠的面子,用以往恭敬迎接聖旨的架勢,擺香案跪拜迎接聖旨。

李錚的這番恭敬姿態也是沒有白做,讓李錚沒有想到的是,那位據說年不過十五的章和帝,對他和安西將士的封賞,會那麼的高,原本李錚以為自己最多封一侯,但沒想到他竟然獲封公爵,而且是被封為很是威風也是非常富含深意的秦國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大漢帝國的爵位中,同一級的爵位如果要分個高下,就要看其封號的含義了,李錚所獲封的秦國公中的秦國,在華夏歷史上從來都是大國,比深恨他的皇甫思平所獲封的涼國公,不知是要高出多少,畢竟華夏古代可從來沒有所謂的涼國,據李錚估計他的這個秦國公的爵位,在現今大漢帝國所有公爵中,應該算是一等一的了,只比那幾個自立為王的諸侯,還有那些劉氏藩王們小一等,李錚初聽自己得到秦國公的封號,心中還是有些沾沾自喜的,但很快他就反應過來,將那沾沾自喜之情驅散。

李錚明白雖然被封為秦國公,但並不代表他就真能管轄原故秦國的領土,他有怎樣的地位和威勢,還是看他的軍隊是否強大,勢力是否興盛,所以李錚很快就將獲封秦國公的竊喜之情,開始關心中央朝廷給自己的官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