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門長姐種田忙,空間千億物資心不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於紅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九章 於紅火

於紅火家很窮,他的工錢大多用來讓三個兒子學畫了。他認為古人可以在陶器上作畫,那瓷器上也可以作畫。

康悅然聽到於紅火的這番話大喜若狂,讓大成將驢車上的書拿過來。

“於師傅說的不錯,我買下白頭山就是要燒彩瓷。這本書是我師父給我的,上面記載了許多關於燒瓷的技藝。”

她將書推到於紅火面前,“於師傅可以留下仔細看看。”

於紅火大為震驚,“這不行!這是你師父的獨家技藝,我怎麼能學呢。”

“我師父並不會燒瓷,他只是有這麼一本書而已。若能將書中的技藝發揚光大,我相信我師父也會很高興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怎麼可能呢?誰家的獨門技藝不是握在自家人手裡。”

這就是觀念的問題!康悅然解釋道:“我和我師父的想法和你們不一樣,編寫這本書的人已經不在了,我若不拿出來,豈不是讓這門技藝失傳?”

書的封面上畫的是一隻鬥彩的梅瓶,於紅火被圖畫吸引,他這一生只對燒瓷感興趣。

“康大東家,我願意跟你去白頭山燒瓷。”

真正愛瓷器的人很難不喜歡鬥彩,康悅然笑道:“好!我不需要你們賣身,但要和你們籤十年契約。十年內,你們只能在白頭山上為我幹活,不能另投他人,也不能自立門戶。

如果你們願意可以全家搬到白頭山附近去住,我送你們一棟房子。如果不願意,也可以留在於家村,每月定時回來與家人團聚。”

於紅火的娘子連氏驚訝道:“還送房子?”兩個兒子成親後,家裡的房子住的很緊巴。

胡大成得意道:“我們姑娘在白頭山下劃了好大一片地,年後就蓋房子,以後,凡是在白頭山上工的人都可以幹活抵房子。”

康悅然繼續說道:“年後等我見識過於師傅的手藝後再定月錢,但絕不會少於五兩。

既是彩瓷,自然需要作畫的人,三位於大哥的月錢也不會少三兩。

每個月有四日休沐,休沐照常拿工錢;每年還有四套單衣、兩套棉衣可領。”

有人能和自己的理念一樣,聽到這麼好的待遇,於紅火笑得更大聲了。“好,我們就和康大東家籤契約!”

於家人也很高興,連氏道:“兩邊都有房子住的也寬鬆,月錢高、還能休沐、還有四季衣裳。”

父子四人每個月光月錢就十四兩,這還是最少的。小兒子的彩禮、兩個女兒的嫁妝很快就能湊起來。

胡大成回到驢車上取了紙筆,康悅然寫了契約,雙方畫了押。

她道:“書留下,於師傅好好看看。明日我讓人送幾車瓷土過來,於師傅若是手癢可以先在你家的小窯裡試著燒。年後出了正月,你們就去青平山上找我。”

說完,從袖筒裡拿出二十兩銀子,“這是你們四人年前的工錢,你們收著。

燒彩瓷的彩料,我會讓人和瓷土一起送來。你們多嘗試,不要怕浪費,要把燒彩瓷的門道摸清楚。”

於家人正愁過年的銀子,見康悅然如此大方,對她更是好感度暴漲。

知道白頭山還沒有建窯,於紅火向康悅然推薦了以前和他一起幹活的朋友。

這對康悅然算是意外之喜,她趕緊答應,說不怕人多,只要有本事、人品好,大可以請來,待遇好說。

於紅火趕忙保證,都是老實人,和康悅然約好了年後帶著那些人一起去青平山找她。

快到臘月了,徐久時帶人去給種蘿蔔的農戶發銀子。

發銀子的地點定在了李家集村村口,那一日,附近好多人去看。

徐久時喊了兩嗓子讓大家安靜下來。“蘿蔔都賣出去了,帳目也算清楚了。摺合下來,一畝地可領十兩零四百三十個銅錢。

呆會我挨個叫名字,聽到名字上前來領銀子。第一個,李茂......”

看熱鬧的人又開始議論起來了。

“聽說李裡正帶著李家集村的人出去賣蘿蔔,每家都掙了好幾兩銀子。”

“我也聽說了,他們村的窮光蛋李二牛都說上娘子了,前幾日還買了兩匹布回來給女方裁衣裳呢。”

“這也多虧了李裡正膽子大,當初誰敢和青平山的人打交道啊。”

“李裡正敢啊,他帶著人用薄荷和雞蛋去青平山換白米,李家集村的人才沒人餓死。”

“我聽說,李家集村的人開出來一片地,打算種薄荷,明年還去換糧食。”

“我也聽說,李家集村的婦人都在家養雞、養豬,說是要賣給青平山。”

“你們說,咱們也種薄荷、養雞養豬能行不?哎呀,就怕青平山不收咱們的。”

“能行!李裡正之前就說過,青平山一直收,除了雞蛋、薄荷,還收大豆呢。”

“哎喲,我們看看,那個瘸腿的李鰥夫也說上娘子了,說的是我們村的一個小寡婦,比李鰥夫小了近二十歲。哎喲,李家集真是發財了!”

大家都在感嘆,李家集村走了好運、立起來了、發財了......

李家集村的人個個臉上都掛著笑,走路帶風。

銀子發完了,看熱鬧的人三三兩兩地散了。

李茂堅持要請徐久時幾人去他家吃飯,徐久時推辭不了,知道李茂家也不差一頓飯,於是答應了。

苗氏帶著兒媳婦使出看家本領,在灶房又是殺雞、又是燉肉,比以前過年還熱鬧。

李茂、徐久時等人在堂屋裡說話,除了他們,還有三河村的白裡正,及周邊六個村子的裡正和族老。

徐久時知道這些人的想法,直接說道:“大東家說了,蘿蔔必須種在上沙下黏的田地裡,口味才好。若是上面沒沙,再好的良田也種不出甜蘿蔔。

還讓我告訴你們,蘿蔔的種子我們已經留好了,年後你們收完地瓜就可以來青平莊領蘿蔔種子。

再種出來的地瓜和蘿蔔,你們要自己留好種子,她以後就不管了。”

大家均是滿臉驚恐,李茂急道:“大東家借我們的地種蘿蔔,銀錢全給了我們,我們是貪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