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門長姐種田忙,空間千億物資心不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和陸凱合夥走海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九章 和陸凱合夥走海運

陸凱不算英俊,但長了一張正派臉,黑黑的皮膚,聲音很洪亮。

他眼中全是對康悅然的好奇,一拱手,“康大東家,久仰大名啊!在下陸凱!”

康悅然也拱了下手,“陸大少爺!”

陸凱一擺手,“什麼少爺不少爺,我痴長大東家幾歲,大東家就叫我陸大哥吧。”

好一個不拘小節的陸凱!康悅然笑出了聲。“我都叫你陸大哥了,你怎麼好再叫我大東家,就稱呼我名字吧,我叫康悅然!”

陸凱再不拘小節也不能不顧男女大防,“那我就稱你悅然妹妹吧,聽何伯父的管事說,悅然妹妹想做海運生意?”

康悅然遞上一隻瓷碗,“是!我有兩個窯口,這是我自家燒造的。”

陸凱摸了摸瓷碗上繪製的牡丹花,豎起了大拇指,“這彩瓷真是好看,咱們有了這彩瓷,保準擠的其他家做不成瓷器生意。

我打算四月初出海,妹妹有多少這樣的瓷器,打算怎麼與我合夥?”

海運利潤大,她自然先是將彩瓷供給海運。“三月底,這樣的彩瓷我可以燒出兩萬件。

我和你一人出一半銀子,利潤你七我三。兩萬件瓷器按窯口賣出的價格折成銀子,餘下我的補上。如何?”

用的陸凱的船、陸凱的人手,陸凱拿七成很應該。

“兩萬件太少了,不能再多點?”

康悅然何償不想多一點兒呢,“彩瓷是剛燒造成功的,不到一個月的功夫要燒出兩萬件,已是極限了。等你下次出海,我再多備一些。”

“好吧,那我再加上一批白瓷和青瓷。不過,悅然妹妹,我帶著兄弟們出海,損耗可比別人大。”他一向不虧待手下人。

康悅然笑道:“出海是件危險的事,多花些銀子提前做足準備是好事。既然選擇和陸大哥合夥,就是相信陸大哥的為人,一切聽陸大哥的。”

陸凱一拍桌子,“好!我就喜歡爽快人!那就這麼定了,今年咱倆合夥。”

兩人這麼快說定,何一帆也為他們高興。“悅然雖是女子,卻是灑脫的性子,我就知道你倆一定能說到一處去。”

康悅然道:“還要多謝伯父幫我和陸大哥從中牽線。”何家父子真是幫了她不少忙。

“跟我客氣什麼。”

陸凱咧嘴一笑,道:“我爹還有幾壇陳釀,回頭我偷一罈子給何伯父送來。”

何一帆大笑著擺手,“你可別再偷你的爹的陳釀了,小心他又打你!”

陸凱有幾分扭捏,“何伯父就別再在悅然妹妹面前折我的臉面了!”

三人同時笑了起來。

與陸凱敲定了海運的事,康悅然去了趟北古窯口,下了兩萬件的定單。

繪瓷的人還是少,短時間內做兩萬件很緊張。所以她選的種類很少,且造型常見,圖案也都不複雜。

王海保證道:“三月底,這兩萬件彩瓷一定能燒出來。繪瓷的人一直在招,也從一些窯工家裡挑了一批手巧的孩子正調教著呢。”

“不要只挑男孩子,也挑一批女孩子,女孩子心更細,大不了再多建一間屋子單獨給女孩子上工。”

有個女大東家,王海肯定不會嫌棄女孩子沒用。“挑了,兩個窯口,各挑了一百多個,只是男的比女的多。”

很多百姓不願意讓自家未出閣的女兒,和一群男人一起上工,所以女孩並不好招。

在北古窯口逛了一圈,康悅然騎著馬,一路小跑,回了青平莊。

是的,騎著馬!康悅然學騎馬了,只是技術還不熟練,只敢讓馬小跑。

馬是柴世景派人送來的,說學會了騎馬出行更方便。

康悅然知道,柴世景這是在側面問她,什麼時候去京城。

可她現在事太多走不開,於是回信時寫道,秋高氣爽才是出行的好時候。

一杆子支到秋天,柴世景很不滿,連著寫了三封信,信中滿是思念,他們已經快半年沒見了。

兩人還處在熱戀期,自然捨不得長久分離。康悅然算了算手頭上的事,重新給柴世景寫了封信,說會儘快!

三月中旬,靠山村東邊的榨油作坊、醬油作坊都建好了。

康悅然和徐久時商量了一下,定了一個叫馬正的年輕人做榨油作坊的管事;鄭重做醬油作坊的管事。

大雍本就有油坊,買兩套榨油的工具、請幾位師傅和夥計就能開張,沒什麼難度。

貴人吃芝麻油,窮人吃蒼耳子油,蒼耳子油便宜,但有一股味道。大豆油的價格在兩者之間,算是填補了一下市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醬油的做法不難,麻煩的是得耗時小半年。

將大豆洗乾淨,泡軟後上鍋蒸半個時辰,攤到簸箕篩上曬去表面的水份,再混上麵粉摻拌均勻,這就是發酵制曲的過程。

等大豆長出菌絲後放到大缸裡,加上鹽水,然後封存。

放到太陽下暴曬五個月左右,到日子後,解除封存,往缸里加鹽水攪拌,用紗布或棉布濾去殘渣。

將醬油汁倒在大鍋裡煮開,撇去浮沫,醬油就算製作完成了。等徹底晾涼後,裝到罈子裡保存起來。

黃豆醬不用康悅然教,做醬自古有之,而且方法有好幾種。徐久時請的師傅會做。

康悅然和徐久時在兩個作坊轉了一圈,兩個作坊一南一北緊挨著,中間隔著二十間大大的倉庫,每個作坊十間。

徐久時道:“從去年到現在總共收了兩萬多斤大豆,已經全部運到倉庫裡了。”

康悅然看著眾人忙碌的身影,感嘆道:“榨油、醬油、粉條、點心,四個作坊,青平莊的六百多人就能自給自足了。”

點心原本已經停了,但青平莊的婦人不願意,徐久時在醬油作坊旁邊加蓋了幾間屋,當做點心作坊。

“不僅是自給自足,還能給大東家掙錢呢,就是掙不了太多!”

和其它生意相比,這四個作坊掙的確實不多,但這四個作坊投入的也少啊。“也挺好的,我總算能看到回頭錢了。”

青平莊六百多人,靠山村災民兩千多,這將近一年的吃、穿都是康悅然在貼錢。

徐久時道:“我聽王海說,白頭山的窯口定了四月初一試窯,到時候,大東家也能看到回頭錢,靠山村的災民也有了出路。”

馬上就要迎來回報了,“沒錯!以後不能再叫他們靠山村的災民了,要叫向善村、揚善村的村民。”

徐久時哈哈大笑,“那我們也不再是青平山的人了,應該叫靠山村、雙溪村的村民。”

說完,他突然心頭一酸,“離開青平山,說實話,我真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