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盜墓王之妖塔尋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一章 符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一章 符咒

看到符咒,我自然會想起“螢火蟲”張玲兒(這綽號是胖子起的),第一次看到她拿出符咒捉妖降鬼,我覺得有些可笑,但當她的符咒能束縛粽子的時候,我又是吃驚又是感到她渾身透著一股神秘的感覺。

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符咒是道家修煉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黃帝設下的官職祝由,又叫咒由,而符咒的咒語起源於古代巫師祭神時的祝詞。

古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叫:“祝音咒,詛咒為告神明令加殃咎也。”說明最初的咒語就是用語言告訴神明要求懲罰惡人,並向神明發誓,就相當於現在畫個圈圈詛咒你一樣。

道家的咒語在東漢時期較為盛行,並且也符有密切的關係,畫符時要念咒語,用符時也有咒語,作一切法都有一定的咒語。

咒語成為施法者精誠達意,發自肺腑的聲音,才能保證一切法術的奏效,祈禱時,咒語都是一些讚頌神靈,和祈訴如願之詞。

治病時,咒語是要求法術顯靈百病俱消等辭。

修煉時,咒語多為安神,定意澄心,及要求神靈幫助等語。

道家的咒語每句結尾一般都有“急急如律令”一語。

宋代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解釋道:“急急如律令,漢之公移常語,猶今雲符到奉行。張天師漢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說明這句詞是從漢代經張天師傳下來,要符到就靈驗的意思。

在道士和方士看來,符是溝通人與神的秘密法寶,所以不是隨便可以亂畫的,故有所謂“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的說法。

中國古代修道者認為,符咒作為山、醫、卜、命、相五術的根本,是修道者與上天(靈界)對話的媒介和渠道,透過這一渠道,可以讓九天神煞為我所用,役神驅鬼以達到祈福禳災、祛病救人的目的。

我不管是從一些資料裡,還是小說中,加上我親眼目睹了搬山派張玲兒的手段,知道符咒不僅僅是束縛粽子的一種手段,此外還能招風喚雨、指引方向等等。至於還有什麼作用,我只是一個半吊子的卸嶺力士,並非搬山道人,所以知道的不是特別的清楚。

從道士出現的那一刻,其實符咒就隨之而來,起初說是道士一種祛病辟邪的法術,因為口中唸唸有詞,當時愚昧的古人覺得這就是天之符咒,最有名的就是“雲篆符咒”,據說是用一種只有道士才看得懂的雲篆體寫出的,一些看不懂又不信的人把這稱之為鬼畫符,意思只有鬼才能看得懂。

畫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訣存想神靈隨筆而來,有的要步罡踏斗,念動咒語等等,就是在鋪紙研墨、運筆等方面都十分考究,其程式之複雜,方法之繁瑣,足令善男信女們頭暈目眩。

我把這個發現告訴他們,胖子第一個爬上棺蓋仔細去打量,看了幾眼就說:“我操,這次沒有叫螢火蟲,這可是她的拿手好戲。”

霍羽也看了幾眼,搖頭表示看不懂,他去另外那個祖母綠棺槨也看了看,發現也同樣的符咒,不過細心的他發現這兩具屍體上的符咒紋路還是有所不同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琦夜看了一會兒之後,說:“我們四大門派只要搬山派才能看得懂,如果他們來了,或許能避免不少事情,可是現在我們中沒有人懂,只能當做是鎮壓屍體的符咒。”

響馬他們也是各抒己見,連一些傳說、傳聞和他們各自老家的神神鬼鬼的事情就說了出來,整個主墓室搞得好像菜市場一樣,不過這樣一鬧,倒是讓氣氛稍微緩解了一些。

其中離魄說的一個故事頗有啟發性。

在他的老家名叫彩雲村的地方,那裡比較貧窮落後,但極為信奉一些神靈,傳說夜裡還有乾屍人的經過,所以經常發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那大概是離魄四五歲左右,他當時剛剛開始記事,可也不可能記得清那麼小的事情,只是有那麼一點點的零星的記憶,後來長大以後還是聽家裡人說的。

在當地盛行一個非常有名的門派,叫做茅山派,茅山派演變至今,已經將佛道兩家許多東西合為一體,不像當初以道教道術為主,甚至連一些南疆的巫術、蠱術都用在其中。

那些茅山道士多以符咒以及佛教密宗法器,藉助異靈力幫助他們做事。

一天晚上,離魄和幾個同村的玩伴放牛割草回來,老牛在走到村邊哞叫不止,傳說牛是能夠看到鬼怪的,所以在一些捉鬼人士經常用牛眼淚開眼,而當時離魄他們年紀還小,並且沒有這個概念,就把牛硬是趕回了村子。

進了村子之後,離魄和玩伴就各自分開回家,接下來詭異的事情就發生了。離魄在村子裡走著走著就感覺不對勁了,因為他覺得這個村子太陌生了,這種陌生並不是指建築和街道,那種陌生是由心而發的。

離魄雖然疑惑,但還是朝著自己家的方向走去,可是走了很長一段路之後就發現不對勁,因為他居然在熟悉的村子裡邊找不到自己的家,當時那麼小年紀的離魄自然是嚇壞了,就哭喊了起來。

可是,任憑離魄喊破喉嚨,卻沒有一個人出現,那時候天已經黑了,四周傳來一聲聲類似他哭泣的回聲,他死死地趴在老牛的背上,哭著哭著就感覺很累,接著睡著了。

在第二天醒來的時候,他們是被村子裡邊的人找到的,幾個孩子都睡在一處荒廢了很久的亂葬崗中,但他們的地方並不同,有的在東邊有的在北邊,只有聽話的老牛還臥在他們的身邊。

村民都認為是老牛保護了這幾個孩子,所以那些老牛一直等到生老病死,沒有人吃它們的肉,要不然就會被整個村子的人辱罵甚至毆打,而這片亂葬崗距離村子也不遠,就覺得這裡有鬼怪之類,便要請當地的茅山道士來做法驅鬼。

一老一少兩個道士在亂葬崗一看,小道士是大驚失色,老道士也眉頭緊鎖,說這裡陰氣太重,夜裡會有鬼魅作祟,幸好幾個孩子要老牛守護,要不然就會魂離魄散死於非命。

村長嚇得不知所措,問老道士這該如何是好。老道士環顧了四周,說他要做一場法事超度這裡的鬼魂,但前提必須用一圈夯土將亂葬崗圍住,並且要給他用土堆出一個三尺高的做法道臺。

村長立馬動用了全村的男女老少,開始拿著鐵鍬來做一圈夯土,並且堆出做法用的道臺。整個工程花了小半天的時間,在傍晚時分才做好,接著按照老道士的指示,搬了兩張木桌子放在了道臺上,然後留下幾個村子裡的強壯後生,其他人都回去安心睡覺。

當時封建迷信那麼嚴重,當然沒有幾個人願意留下,最後還是村長說讓離魄等幾個孩子的父親留下,其他人回去等待好消息,老道士也看出了苗頭,就附和說要是沒有人留下,惡鬼還是不會放過離魄等人的。

自古至今,父親一直都扮演著子女身邊頂天立地的角色,父親是整個家裡的頂樑柱,即便離魄他們的父親有些害怕,但為了自己的後代,還是決定留下來。

後面就是離魄父親回憶的事情,他說在夜裡看到了鬼火圍繞在那兩個道士的身邊,老道士一手持桃木劍,一手抓幾張符咒,口裡唸唸有詞,忽然咒語著火,直接灑向了那些鬼火。

在鬼火消失之後,老道士說讓離魄父親他們挖一個地方,說禍害就在那下面,離魄父親幾人見老道士如此有手段,自然不敢不聽,立馬按照老道士說的去做。

幾個年輕的後生在小道士的指揮下一會兒就挖出了深洞,但老道士進入看了幾眼之後,說還不夠深繼續挖。

一直挖到了石板,小道士喊了一聲說:“師父,挖到了。”

老道士立馬下入洞中,摸著那塊石板,然後對離魄父親等人說:“把石板撬開,那些東西就在裡邊。”

聽到這裡,我已經猜出了一個八九不離十了,不過當時也並沒有打算離魄。

在石板被撬開之後,便出現了一條墓道,在老道士的帶領下,他們進入其中的兩個墓室拿了一些陪葬的東西,老道士說這些東西上附上了鬼怪,他要帶回去超度,以化解那些怨念。

在到了主墓室之後,裡邊有一口棺槨,雖然上面已經滿是灰塵,但看得出躺在這個棺槨裡邊的應該算是一個相當有錢的主。

老道士說那鬼就在棺槨裡邊,讓離魄父親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由他和小道士將棺蓋開啟,而在開啟的時候,忽然裡邊的屍體就坐了起來,嚇得離魄父親幾個人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

等到離魄父親他們反應過來想要逃跑的時候,卻發現老道士伸手就是一張符咒,那屍體又躺了回去,然後把裡邊不少的東西都帶了出來,都被那兩個茅山道士帶走了。

胖子罵道:“狗日的,這典型就是兩個盜墓賊,裝什麼大尾巴狼。”

離魄點了點頭說:“在我從事這行業之後,才發現了貓膩,在我想要回去看看那個鬥裡還有什麼的時候,我父親卻說那個墓徹底毀了,但是他們事後進入過,想要從那口棺槨裡邊摸出些東西出來,卻無法開啟棺蓋,可當時那一老一少兩個道士就能開啟棺蓋,你說這奇不奇怪?”

我點頭說:“確實很奇怪,看樣子我們遇到相同的事情了,問題就是在這符咒之上。”說著,我的眼睛死死地盯上了棺槨裡邊的枯黃的紙張,彷彿恨不得伸手把它撕下來一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