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遼人弒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遼人弒主

阿濟格對於大清的戰敗感到十分憤怒。

他現在就是一個鷹派,十分憎恨多爾袞的鴿派行徑,認為他對於錘匪過於懼怕,以至於大清棄地數百裡。

不僅皇太極的努力被放棄,連帶著努爾哈赤的努力都白費了。

可是對於多爾袞的命令,阿濟格真沒本事敢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為的狠話。

嘴上該罵罵,可行動上依舊是服從指揮。

按照錘匪以前的規矩,本應該放回去的漢八旗的士卒沒有一個被放回去的。

現在賀今朝建立了大夏帝國,對於以前那套潛規則是否還要延續,全都在他自己想不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石延柱等人的身死對於滿清漢臣打擊不小。

他投降大清較早,除了三王那是千金買馬骨的存在,這幫漢臣當中石延柱還是挺有牌面的。

結果就這麼被錘匪給砍了腦袋!

又一次全軍覆沒,連點內部消息都沒有給阿濟格送來。

探馬飛報盛京。

石延柱、巴哈納戰死沙場,錘匪不僅對內放了重兵,對外也不斷的派人巡邏,就是要切斷寧遠同內外的聯絡。

顯然李定國是做到了。

針對於寧遠城的失手,多爾袞是有些難以接受的。

前不久才把下令放棄錦州、松山等地,李定國立馬對寧遠直接轉圍為攻,且迅速攻破。

要不是錘匪大張旗鼓的掛著石延柱等人的腦袋,多爾袞都懷疑他們是不是率部投降了。

因為在他的計劃當中,寧遠城糧食足夠石延柱等人守到明年,只要拖上一拖,作為牽制錘匪的一顆釘子。

待到李定國揮師佔據錦州等地,想要攻打廣寧的時候,還得防備背後的力量。

結果李定國真他媽的穩紮穩打,拔了多爾袞安置下來的這顆釘子。

想要在背後搞偷襲,不給你機會。

“博和託所言寧遠城的法子便是大炮一個勁的轟擊,錘匪火炮又打的準,自從恭順王孔有德戰死後,我大清的炮卒便十分稀少,縱然有火炮,也無法同錘匪匹敵。”

范文程捏著鬍鬚開口道:“除非我們想法子殺掉錘匪那些操炮的士卒,才有機會戰勝他們。”

“這麼說,我們守衛廣寧也無濟於事,還會重蹈覆轍?”多鐸坐在椅子上攤攤手說道。

守城。

大清士卒是極為不擅長的。

可是再退走,那就十分的難受。

也讓多爾袞更加的不甘心。

“莫不如依靠廣寧周遭的堡壘,甚至可以另設營寨,以作犄角之勢。”

洪承疇捏著鬍鬚道:“若是完全放棄遼西,那便沒了爭雄的機會了。”

現在的大清完全是一己之短攻敵之長,他們不戰敗才怪呢。

洪承疇對此看的極為清醒,韃子自從與大明交戰以來,皆是鐵騎賓士,衝突蹂躪,明軍無不潰敗。

尤其是在平原上,絕對不能同他們爭鋒,故而才會轉為守城作戰。

攻堅以及守城全都是滿清的短板。

松錦之戰後,滿清已經有兩三年沒有休息了,又派前阿巴泰出兵,想要透過擄掠快速恢復戰爭當中所損失的元氣。

長期的緊繃,再加上明軍一點都不敢抵抗,連剛打完松錦之戰的統帥洪承疇都帶人往山西躲避。

將領變得惰怠,士卒變得沒有鬥志,只想著擄掠,車、梯、藤牌不良。

一旦遭遇了錘匪的頑強打擊,他便手足無措,只想著斷尾而逃。

現在連帶著寧遠丟失,錘匪軍事上的勝利,還沒有打醒一些滿清貴族。

他們認為只要帶領自己所部的精銳出動,錘匪必然大敗而歸。

但洪承疇心中卻是篤定滿清被錘匪所滅是一定的,賀今朝他覆滅大明有著豐富的經驗,現在更知道怎麼放滿清政權的血,以及如何更好的扒他們的皮。

多爾袞對洪承疇的話表示贊同,隨著錘匪在遼東的強勢崛起。

許多遼民不滿滿人的統治,或者說錘匪下發了懸賞令,他們就開始“弒主了”!

以前這種事很少發生。

即使發生了,遼人不是逃亡明軍那裡,便是跑到大山裡躲藏,多是會被抓住。

遼民指望明軍保護他們,那簡直是不知道明軍有多爛。

或者說遼民沒有其餘的選擇。

滿清在佔據遼沉初期,就處於廣大漢族百姓的包圍當中,是極為孤立的。

再加上努爾哈赤的政策根本就不得人心,他把女真貴族的民族壓迫強行轉移到漢族百姓頭上,一步步的奪取土地和人口,踏著千萬人的屍骨登上了東北地區最高統治者的寶座。

遼民的不斷叛逃以及反抗,使得努爾哈赤實行屠殺、武力鎮壓,更是深深種下了民族仇恨的種子。

得虧皇太極搬回一成來,大量採納漢官們的建議,遼人叛逃,都殺了怎麼能行?

不如帶領他們去打大明,以漢攻漢,對於大金/清才是最有利的。

滿清靠著八旗強橫的軍事能力取得勝利,但這個勝利即不能持久,也不能鞏固下來。

隨著八旗的戰敗,以及大夏取代大明,戰事越打越贏。

遼人又開始動起來,反抗滿清,奔入大夏的懷抱。

現在遼人殺了主子之後,便拿著主子腦袋逃亡錘匪。

自是有巡邏的錘匪士卒看見,可以接應人。

這些遼人把自己腦袋上的辮子割了,裹著滿人腦袋當作投名狀的事,屢禁不絕。

以至於如今的大清政權下的滿漢矛盾急劇增加。

特別是洪承疇手底下的綠營兵,這些人多爾袞訓練歸訓練,也是不相信的。

就算賀今朝已經建立了大夏王朝,對外宣傳是大夏的士卒。

可無論是敵人還是麾下的將士,都願意稱自己是錘匪。

或者說這個稱號對於他們自己而言有著極大的士氣提成,對於敵人有著極大的恐嚇威名。

一副老子殺人不眨眼之類的buff。

遼民除了要受明軍欺壓,待到滿清佔據關東後,還要受清軍的欺壓。

尤其是努爾哈赤沒有開一個好頭,根本就不是什麼懷柔政策,赤果果的殺戮以及搶掠,把他們強行變成奴才。

遼民沒有迎來救世主,反倒迎來了對他們更加壓迫以及歧視的政權。

他們還不如投降蒙古人,至少興許還有機會在蒙古那裡成為“大地主”,變為人上人!

滿清韃子執政,對待百姓屬實是更加不當人的操作。

多爾袞執政後,本想著大展宏圖,可內部聲音不夠統一。

外部又有巨大的軍事壓力。

連帶著賀今朝分裂大清滿漢政策的一貫下發,底層的溫順的“屁民”們也開始搞事情。

“豪格還沒有從朝鮮順利撤出來。”多爾袞頓了頓又說道:

“海州等地還得派人前去防守,絕不能讓武大定等人順利進攻,威脅遼陽,亦或者渡過遼河,配合李定國夾擊廣寧北鎮。

多鐸,此番你帶領兩萬人前去同武大定對陣,他作為側翼,人數也不是很多。”

“好。”

多爾袞能派出去的統帥,也不是很多。

像濟爾哈朗目前還得站在順治旁邊,以防止多爾袞的勢力突然發難,或者說是相互制衡。

別看都要到了危急時刻,想要當皇帝的腦子,都是不正常的,會幹出許多不符合邏輯的事情來。

不要以為到了危急時刻,大家要團結一心,共同抵過難關。

幾方勢力多是想要幹掉其餘勢力,只有我真正掌權,才能帶領大明/清走向強盛。

多爾袞面對這個爛攤子,也沒有想著要稱帝的事情。

而是要積極把大清各個力量都凝聚在一起,用來抵抗錘匪的軍事威脅。

但目前而言,他佈置下的陷阱,又失去了一個。

一想到這裡,多爾袞就覺得頭疼。

面對錘匪的戰事,接連損兵折將。

單純的糧草運輸,半路上的損耗,就讓他心疼不已。

一旦丟失了海州等地諸王的莊園,那就更沒有人聽從他的命令了。

所以他才會派多鐸去護住大家的利益。

“石延柱等人戰敗的訊息是瞞不住的。”

“武英郡王再請戰。”

范文程臉上露出凝重之色:“若是讓武英郡王放手一搏,也未嘗不可!”

守城面對錘匪是沒有什麼優勢的,那就只能打野戰了。

尤其是紅夷大炮運輸困難,不容易跟上。

多爾袞再次站起身來,走向地圖,仔細觀摩,廣寧等地是絕對不能丟的。

一旦丟失,錘匪的兵力就能壓到盛京周遭。

本來田地裡收成就極為困難,一旦被他們壓制,那想要種田回血也就難了。

況且他們本就不擅長種田,而是多靠著搶掠明軍以及百姓,還有走私等,才能維持住養這麼多士卒。

努爾哈赤定下的亦農亦兵,完全是按照大明模式走的。

現在因為征戰,八旗士卒一般沒法種地,只能一直都在前線待命。

這幾年大清的戰事都沒有停過,早在松錦之戰的時候,皇太極就撐不住了。

現在更加完蛋。

待到眾人退卻後,多爾袞留下多鐸,叫他莫要放鬆警惕,萬一糧草供應不及,可以就地取糧。

多鐸明白他親哥的意思。

那片需要防守的土地幾乎全都是大清高層的農莊,與其便宜錘匪,不如自己先用了。

絕不能因為顧及什麼,就錯失良機。

有什麼事,多爾袞在朝堂內給他頂著。

待到眾人走後,大玉兒手裡揮舞著團扇,詢問最近的戰事局面是否極為惡劣?

在清廷而言,反倒沒有什麼女子不得干政這種“祖訓”。

況且有大玉兒的兒子順治在外,她很是在意自己兒子皇帝的位置能不能坐穩。

如今的局面,也只能靠著多爾袞力挽狂瀾。

多爾袞對於大玉兒也並沒有多少隱瞞,或者說沒有必要,雙方之間的資訊總得及時溝通。

免得出現什麼差錯。

尤其現在是主少臣強的局面。

“賀今朝當了皇帝越發穩重了。”大玉兒悠悠的感慨一聲。

作為皇太極的枕邊人,有些人和事,在兩人事後等待cd或者皇太極進入賢者時間的時候也會說。

作為皇帝,身家性命已經是百萬千萬人的衣食所在了。

皇太極當了皇帝之後,尚且要親自衝陣。

可是賀今朝直接把叫數個將軍分別出擊,他坐鎮後方治理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援。

打仗的大多數時間,都是雙方的士卒等待著進攻,等待著吃飯睡覺,等待著行軍。

只到了戰場上火併的時間反倒是算不得多。

可就是這些後勤幹的事,賀今朝麾下的大夏士卒要吊打滿清的後勤供應。

多爾袞對大玉兒誇讚賀今朝感到不解,連忙詢問緣故。

大玉兒搖搖頭,看著多爾袞道:

“我不願意我兒成為亡國之君,攝政王也不願意自己成為亡國之臣,所以接下來該如何做,我會全力支持你的。”

多爾袞與大玉兒之間至少目前還沒有什麼“情愫”可說。

連小玉兒都是皇太極為了加強同蒙古關係,以及監控多爾袞,應塞給他的。

此時聽大玉兒表態,多爾袞也明白了兩黃旗主要將領的意思。

誰都不想大清完了。

錘匪在遼東表現的過於兇悍,可以說把他們都給凝聚在一起了。

外部的壓力可以極大的緩解內部的矛盾。

李定國的捷報迅速傳到了京城。

賀今朝聽完之後點點頭,不說舉全國之力,單是兩省之力就能夠支撐這場戰事長久的進行下去。

反觀滿清,多爾袞根本就耗不起。

“陛下,清軍雜兵死的差不多了。”徐以顯捏著鬍鬚笑了笑:

“石延柱一死,那其餘漢八旗士卒對於滿清韃子見死不救,心裡就得有主張了。”

這種猜疑裂縫一旦形成,甭說幾年,就算是十年也無法彌補,只會更加的惡劣。

“嗯,輿論輔助軍事行動就可。”

賀今朝對於遼東的戰事並沒有過多關注,他相信經過這麼多年戰事錘鍊的大將們。

可以說,賀今朝把手中的全明星陣容都給派出去,只留下幾個人分別鎮守周遭。

要是這都滅不了滿清,賀今朝也不知道要說什麼了。

“陛下,逃亡我軍的遼人越發多了,是把他們安置在寧遠周遭,還是直接遷回北直隸?”

“就放在寧遠等地吧,東北地區覆滅滿清之後還是要開發的,否則不知多少年後,還會出現另外一個異族政權的。”

“明白。”

賀今朝又想起一件事:“對了,背叛高闖王的一斗谷和乾公雞二人找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