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乒乓天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4章 防弧膠皮的威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4章 防弧膠皮的威力!

下午四點,首都隊對決嶺南隊的半決賽就會開戰,三點半,比賽雙方向組委會提交了前三場的出賽名單。

首都隊:第一單打孔振東,第二單打張磊,第三單打熊科。

嶺南隊:第一單打林剛強,第二單打李靜,第三單打馬林。

因為賽會由落後方決定後兩場陣容的規則,因此一二三單打,只是名義的存在,誰打兩場,存在多種變化。

盯著這份名單,沒見到劉國坤的名字,有些遺憾,也鬆口氣。

劉國坤是個韌勁極強的超級大心臟,還記得當年被奉為‘抗韓英雄’,留下嫁人就嫁劉國坤的乒乓傳奇。

如果被這麼一個堅韌的對手纏上,孔振東沒有必勝的把握。

他掃了眼對面正在做熱身的矮個球員。直板衝擊力與移動相當迅猛的小個子李靜。看來在嶺南隊戰術裡,寧願選擇李靜的衝,也放棄劉國坤的穩,姿態放得很低啊!

鄭教練拍拍他的肩膀道:“打第一單打心理要求更過硬,你打頭炮,我們是放心的。”

從小組賽第一輪的替補觀戰,到第二輪的第三單打,到隨後幾輪穩定的第二單打,如今他總算坐穩了第一單打的位置。

這段經歷說是技術的提高,不如說是心態的歷練。

第一單打不僅僅是技術第一,還得是最具開拓性的拼勁,最穩定的拿分心態。拼與穩的最高境界,才是合格的第一單打。

哪怕是縱橫稱霸的後世國乒,能夠坐穩第一單打的也只有冠軍龍一人而已。

孔振東對著球拍吹口氣,一邊做著下身的壓腿運動,同時進行揮拍熱身。

四點整,孔振東與林剛強開始快速對拉,適應新球。

左側觀戰席上,米興邦居中而坐,尹蕭與吳靖平坐在他兩邊。

看著孔振東專注的盯著對手,身體前傾,準備接發球,米興邦笑著對尹蕭道:“尹指導,你這一年的功夫沒有白費啊!去年把振東招入國家隊,是因為他潛力出眾,沒人會想到一年時間,他會成長這麼快!”

尹蕭謙虛道:“我做的都是基礎性工作,主要還是振東悟性好,他無論是打法還是頭腦,像極了米指導當年啊!”

米興邦只是笑著搖搖頭。

尹蕭不是個溜鬚拍馬的人。米興邦當年在國家隊就是以有頭腦,愛鑽研著稱的,他當年在橫板技術上的許多開創性嘗試在中國乒乓史上是濃墨重彩的。

孔振東訓練中言語不多,但悟性高,經常有開拓性的奇思妙想與超前的戰術打法,他的正手像極了米興邦,反手則更強的具備弧圈球能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米興邦對於他去年特批招入的孔振東,無疑是欣賞的,也隱隱看到自己年輕時的影子。可是欣賞往往是排在喜歡後面的,並不是每個中年人都喜歡年輕時的自己。

米興邦更喜歡直板快攻,頭腦靈活的劉國棒。這小子打法上與他南轅北轍,可是緣之一字,就是這麼妙不可言。

孔振東無心關注場邊教練組是否在討論自己,他緊緊盯著林剛強的發球準備動作。

林剛強的外戰成績慘不忍睹,可是國內比賽,卻沒人敢輕視他的獨特打法。

孔振東知道,對面的林哥,從打法到人生,都是一段傳奇。

如果說孔振東與米興邦只是神似,那麼林剛強則是米興邦橫板打法的正宗傳承者。

一模一樣的正手反膠,反手防弧膠皮,一樣的轉板切換攻防,轉與不轉突襲對手。

除了在乒乓球場上林剛強是人生贏家,在生活中也是牛逼炸天的人物。

他在國乒男隊一直是十名左右的位置,可偏偏是他娶到了中國女乒的第一位大魔王,亞琳姐。

能在對隊內戀愛施以酷刑的米興邦眼皮底下,娶走國乒女隊最驕傲的國花,孔振東對他的心思深度無限加分。

亞琳姐當然不是女乒最漂亮的存在,卻絕對是最難娶的存在。

擁有最難模仿與傳承的打法,能娶到眾星捧月高不可攀的女神,這樣的對手,孔振東盯得一秒都不敢眨。

林剛強右手拋球,身體左旋,球拍快速一旋快速斜線出臺球。

林剛強不僅與米興邦打法一樣,居然也是一模一樣的左手將,這是多麼千里挑一的存在?

因為林剛強左手執拍,他的正手可以非常輕鬆的壓制孔振東的反手。所以發球直接壓反手。

孔振東反手搶拉一板直線。

林剛強身材高大,他直接站位中央,身體右旋,右腿前跨,左手從右往左,橫掃式揮拍。

孔振東的反手弧圈球深深陷入林剛強的防弧膠皮裡,旋轉極致衰減。

林剛強使用的是反手快彈,可是孔振東的極致旋轉被他回了個完全不轉。

林剛強回球沒有旋轉,但力量夠大,犧牲旋轉後,所有的力量都加在了速度上。

沒有旋轉,卻是子彈一般的快,突擊孔振東正手。

孔振東自己就是橫板快彈大師,快彈變線,變節奏他都手到擒來,可是把自己超級旋轉的弧圈球彈得完全不轉?

孔振東正手應變不足,只能快帶一板。

林剛強卻迅速側身,正手爆抽大斜線,直轟孔振東反手。

剛剛的回球還不轉,這次正手的反膠卻是極致上旋,孔振東迅速跑動,反手勉強接到這個球,可惜出界。

吳靖平在米興邦身邊說道:“剛強對轉與不轉的領悟,真的到了很高的境界了。國外比賽,要是球風有米指導三分硬朗,一定前途無限啊!”

開局的這個球就是整場比賽前十球的縮影。

孔振東在前面的比賽曾經使用過“轉~不轉”發球法,可那僅僅是一板之威。林剛強如今卻是藉助防弧膠皮,將轉與不轉的變化演繹到極致,而且這種變化的突襲感,在接發球環節同樣可以爭取主動,孔振東拼盡渾身解數,也只在自己的發球輪搶下兩分。

十球過後,孔振東:7落後,再次進入林剛強的五個發球。

尹蕭嘆道:“前幾場比賽,隊裡工作太忙,沒有來看,看報上把振東跨到了天上。今天來看,面對剛強的打法,他應變手段還是不夠啊!”

吳靖平開解道:“畢竟是米指導的拿手絕活,輸了也不丟人。”

米興邦卻道:“這套打法歐洲這一代強手基本都能破解了,可不要拔太高哦!我倒希望這小子能讓我眼前一亮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