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乒乓天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0章 壓箱底的反手絕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0章 壓箱底的反手絕活

看著比分,計劃著自己隨後的五個發球,馬林知道自己佔居主動。

重心一沉一放,帶發力的快速發球,乒球洶湧而出,直奔孔振東反手,半出臺球。

馬林笑了,落點控制的很棒,他接發球一猶豫,我就搶拉。

孔振東接球似乎真的猶豫了一下,因為球板接球前有個晃動!

晃動?馬林悚然一驚。

孔振東的接球晃動不是猶豫,而是假動作。

看似要挑斜線,馬林都做好發力準備了,可他球拍一晃,球路頓時變線,快彈直線。

馬林勉強轉變動作,快步移動接下這個球。

孔振東以逸待勞,大斜線抽殺拿下這一分。

吳靖平對尹蕭道:“振東戰術判斷的潛能要進一步發掘。這個球的處理真厲害。他應該是連對方的發球都計劃在內了。馬林是很聰明的發球大師,擅長發一些球路詭異,讓對手接球選擇多,猶豫多的球。振東恰恰利用了這一點。既然回球選擇多,容易猶豫,乾脆就把猶豫變為假動作。”

孔振東隨後的一個接發球,再次使用晃動後的線路改變,馬林吸取教訓,沒有搶先發力,被假動作騙。可是因為不敢搶先發力,發球的馬林反而只能被動應對,掌握主動地孔振東從容的調動球路,再次拿分。

米興邦卻看得更遠:“振東的這個接發球不僅僅是對馬林的勝利。這種晃動接球法,對我們整個接發球創造主動的訓練都有開創性意義。我們以前總是強調發球環節的假動作,接發球環節的積極拼搶爭奪主動。我們卻一直沒想過,接發球環節,透過晃動假動作,讓對方判斷失誤,從而佔據主動的接發球打法。”

孔振東在接發球環節展現的假動作並非爐火純青。不過思路很新穎。

以前的接發球搶攻,重點在於快準狠,在於兇,搶。孔振東爭取主動的方法卻是開創性的晃,騙。

連續被孔振東騙了三個接發球之後,馬林有意識的發一些線路明確,落點極限的球,這些球回球的選擇比較單一,往往對手只回長球,那麼你短球的假動作還有意義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雖然這種發球可以避免孔振東的假動作,但球本身因為線路單一,反而少了馬林發球最強的旋轉與詭異。

失了靈性,則威脅大減。

孔振東不再使用接發球假動作,但是可以選擇銜接套路的欺騙性。

比如連續擺短後的突然劈長,特別是最後橫劈這一板,堪稱經典穿越球。讓臺內連續鬥短球的馬林望球興嘆。

就這樣,孔振東依靠接發球假動作,以及球路銜接套路的欺騙性,破天荒的在馬林發球局拿下五分。

孔振東帶著0:15的五個局點來到自己的發球輪,所有人都知道,勝利的天平已經徹底倒向他。

馬林的鬥志與拼勁倒是毫不受比分影響,積極搶下兩分,最後17:1,輸掉第一局。

局間休息,嶺南隊備戰席愁雲慘淡。第一局前半段應該是馬林與孔振東大體實力的真實寫照,兩人各自都有絕活拿下自己的發球輪。

可是孔振東最後階段的接發球殺手鐧,徹底打破了兩人各自拿下發球輪的平衡。

孔振東發球,接發球環節全面壓制,第二局還怎麼打?

馬林身側坐著個年齡相仿,身材結實,頭髮根根豎起的少年,他低聲對馬林說道:“小馬哥,我們平常練球時,你展露的反手絕活,不要藏著了,人生難得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馬林看了看身邊的劉國坤。國坤平日隊內訓練時經常玩笑調劑一下氣氛,但此時無比認真。

至於自己的反手絕活?

那種打法本來是小夥伴們練球時,總結出的套路,教練見到還嚴厲訓斥過,所謂絕活,也就是夥伴們之間的玩笑而已。

可此時劉國坤的語氣分明不是玩笑。馬林再回憶一下孔振東的打法,與自己的絕活在腦子裡一印證。

咦,還真是好辦法!

盯著球檯,馬林恢復了自信的神采。

第二局,孔振東率先發球。

他在發球輪還是堅持第一局的主要壓反手,偶爾調正手的控制球打法。

馬林接發球還是跑動後的正手側身接反手球。

他繼續往反手壓一板,角度更偏向外側,只要馬林進一步移動側身,下一板突襲正手就能跑死他了。

可是馬林居然不再繼續移動側身了,而是原地右上向左下兇猛揮拍。

沒毛病吧?我角度更飄向外的球,不移動,不側身,就這麼接?

嗤~孔振東正覺得莫名其妙,詭異的摩擦聲傳來。

馬林自上向下的揮拍,之所以能擊到這個球,用的是反手膠皮,自上到下的撇打。

場邊多位觀戰的中國直板不同時期的名宿都會心一笑。

誰說直板沒反手?在沒有直板橫打的時代,反手並不是只能用正手膠皮推擋的,還有反面膠皮神奇的撇與刮。

仿若潑墨揮毫,鐵畫銀鉤。執拍揮灑,自上而下則為撇,自下而上則為刮。

如果只是簡單的撇一板,會嚇到其他見識不足的橫板少年,卻嚇不到穿越活化石一般的孔振東。

可馬林的這一撇卻絕不尋常。

這摩擦的聲音,很不對勁啊!

孔振東做好準備,卻沒想到馬林撇過來的一板是極致下旋,因為孔振東過去的球本身就往外飄,這個回球更加極限。

孔振東勉強回球,馬林的正手爆抽早已等在那裡。

拿下這一分,馬林大吼一聲,提振士氣。彷彿第一局後半段被孔振東全面壓制的陰霾一掃而空。

孔振東卻還沉浸在剛剛那詭異的一板反手撇裡。

那弧線不對啊,反手反膠怎麼能從上到下摩擦出這樣的下旋球?

對了,反膠!難道馬林現在用的不是反膠?

孔振東努力回憶,記得上輩子馬林進入國家隊是94~95年之後的事,那時候吳靖平指導帶他,練的就是直板兩面反膠打法。

可仔細回憶,馬林後期的許多反手回球動作,詭異生硬,不像是反膠打法,難道此時的他,也是個反手長膠的怪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