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乒乓天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5章 神之銜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5章 神之銜接!

局間休息,孔振東一邊擦汗,一邊聽李慕華教練講解戰術。

“這局球你打的不錯,反手其實已經限制了王滔的發揮,只是在最後關鍵球的處理上,王滔經驗更豐富。”李慕華教練寬慰孔振東,擔心他因為輸掉全國錦標賽以來第一局球心理波動。

孔振東心態還是調整的不錯。王滔本來就是他很欽佩的大哥,他球路多變,又是個人來瘋的狀態型選手,被他贏一場都不出奇,更別說只是一局。

在前幾場比賽裡,往往是自己在關鍵球使用殺手鐧,將膠著的平衡打破。今天王滔的時機把握的更好,正手優勢也發揮的更充分。

見孔振東沒有氣餒,李慕華教練開始講第二局的應對:“現在局勢很明朗,王滔反手被你徹底壓制,正手拉衝有一定優勢,卻沒你反手那麼大。因此你的第二局打法就把他當直板單面打法來打,反手壓成功了,就能贏球。”

第二局孔振東開局發五球。

球路相當明確,貫徹教練意圖,堅決壓制反手。

張希林教練笑著道:“興邦,孔振東這個小夥子很有意思啊。打法很有針尖對麥芒的壓迫感。第一局球開球就是被王滔壓反手的。他不妥協,不迂迴,就是幹!這種硬朗的球風,再配合穩健的打法,前途不可限量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米興邦笑著點點頭。張希林的視角胸懷果然與自己類似。一般的教練,看一個少年苗子,更多的關注他打法是否先進,能否拿冠軍。

到了米興邦與張希林這個層次。他們更關注這個隊員以後在國乒發展長河中,是個什麼地位。

陳偉星,陳志斌,王飛之流,都是打法沿革中的代表人物。

馬文華,陳龍燦,王滔,他們屬於能夠刻上一定時代烙印的頂尖國手。

米興邦與張希林,他們選拔年輕苗子,除了考慮他未來能否成為世界冠軍,更要考量他們會是哪一類的球員。

米興邦內心,對孔振東,對劉國棒,有更高的期待。

大多數隊員球如其人,穩健性球風,打法也偏保守。

搶衝型球風,打法也失之穩定。

像孔振東這樣球風硬朗凌厲,打法卻又穩健圓潤的球員,確實萬里挑一。

第一局球王滔雖然最後關鍵球正手發威拿下,但實際上整體對抗並不佔優。

第二局就是孔振東技術全面與王滔特長突出的對抗。

孔振東堅持自己兩面打一面的戰術,把反手生膠借不了力的王滔當直板選手那麼打。

王滔的移動與步伐,卻是遠遠弱於直板選手的。

可王滔也沒處在絕對弱勢。

國際乒壇的對決,很多時候,都是特長突出的打法,在一場比賽中,比技術均衡性選手更能拿分。

王滔就靠自己強硬的正手,提拉下旋球,球速快,旋轉強。變生膠後,主動發力力量大,球過網下沉。

在轉與不轉間,王滔也能搶回幾分。

就這樣,比分來到19:16,孔振東領先三分,緊接著卻是王滔的五個發球。

孔振東盯著王滔的執拍手腕,努力做好接發球預判。

上一局就是輸在關鍵球的被動上,這一局,這個接發球,也是決定比賽勝敗的生死球。

王滔避免孔振東的反手爭取主動。這個球發孔振東正手。

孔振東微微矮身,身體猛地向上提縱。

右手引拍,自下向上猛揮,大臂驅動小臂拉球時,還有個內收的動作。

經典的提拉下旋球。

王滔這場比賽正手已經拉了太多的下旋球,沒想到這個球讓孔振東接發球先強拉了。

王滔只能快速搓一板過渡,同時為下一板的對拉做好發力準備。

搓球摩擦很充分,回球落點也控制的很好,可是搓球是沒法改變球的旋轉的,因此王滔可以判斷,這個沒有威脅的下旋迴過去,孔振東一定是連續拉,可這一板自己已經做好發力準備了。

小子,那就來對拉吧!讓第一硬板教你做人!

孔振東確實是繼續拉,可他雙腿先後快速後撤半步,右手改向下引拍為向後引拍。

身體也改自下向上的重心提縱,為自右向左的兇猛側旋!

我X!我看到了什麼?

王滔的預備發力動作都嚇得凝滯了半拍!

張希林也被這個球嚇到了:“這個連續銜接是怎麼打的?搶拉下旋球之後,直接接側拉上旋球?你們男隊開發了這樣的戰術體系麼?”

米興邦看向尹蕭,見到後者嘴巴張的老大的震驚摸樣,只能無奈的苦笑搖頭。

有這麼妖孽的徒弟,教練的腦細胞嚇死不少吧?

孔振東提拉下旋之後,行雲流水的接側拉上旋球,沒見過這個銜接套路的王滔,直接漏拍,丟掉這一分。

王滔這些年每天都有很多時間進行弧圈球的多球訓練,拉上旋球與下旋球,引拍方向,發力方向,重心移動,都有鮮明的差別。

國內快攻選手,多半具備拉下旋球能力。模仿歐洲打法的弧圈選手,如張磊,陳志斌等人,則以練習上旋對抗為主。

在多球訓練中,根據陪練的不同回球,王滔也根據手感,有時候拉上旋,有時候拉下旋。

可是在正式比賽中,連續拉的過程中,進行下旋轉上旋的銜接變化?

或許在無數個訓練的午後,會有這樣的奇思妙想。可是這裡面發力細節的變化與協調,導致的漏洞與延誤,足夠對手將你一板打死。

何況極致下旋突然強拉上旋,拍型幾乎壓不住,出界機率極高,因此少數玩票的運動員嘗試一兩次後都放棄了。

孔振東的這個球,一定是賭運氣,他絕對控制不住這樣的弧線的。

接下來的一分,卻是瞬間將王滔的信念擊得粉碎。

前面幾板爭奪不同,可是從孔振東搶拉一板下旋開始,後面的動作幾乎一模一樣。

一般人一定壓不住板型,十球九出界的下旋轉上旋拉衝,孔振東連續第二次打成。

難道還是賭運氣?他是怎麼做到的?

王滔不甘的盯著16:1的記分牌。帶著滿腦子的疑惑,回到備戰席,等待第三局的到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