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乒乓天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6章 王終見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6章 王終見王!

【我沒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但我見過凌晨兩點的電腦屏。為了兌現更新承諾,白天上班的我,連續熬到凌晨一點,兩點,希望跳訂與其他途徑閱讀的朋友,將凌晨更新的補訂一下】

西斯·潘的比賽開始,在發第一個球時,他就聽到幾乎壓倒哥德堡藏獒隊主場球迷的吶喊聲?

狼獾隊的客場隨隊球迷這麼生猛麼?

投入比賽的西斯·潘只是腦子裡念頭一閃,不及深想,就投入第三板搶攻。

孔振東向四周吶喊的球迷望了望,有些疑惑。本格森解釋道:“現場還與很多滑雪人隊的球迷,狼獾隊與滑雪人隊球迷加起來,大概與哥德堡藏獒隊的球迷差不多,其他的,就都是中立球迷了。我們前三場已經拿下一局,就算最後無法拿下比賽,可是憑藉兩場勝利,也能夠讓哥德堡藏獒隊少拿一分,因此我們就突然多了這些以前狂噓我們的球迷。”

孔振東笑道:“西斯·潘不愧是激情型選手,他真的很適合教練您的快弧打法,您看他堅決用速度壓制加洛斯的變化,這場比賽拿下是沒問題的。滑雪人隊的球迷得償所願,說不定真的會轉而成為西斯的球迷。”

球場另一邊,與其他教練與隊員的緊張關注場上局面不同,佩爾森卻是將乒球在球拍上反覆彈起又接住,對場上局勢毫不關心。

加洛斯贏了,佩爾森當然會祝賀隊友,可如果輸了,也只是給自己上場收拾殘局的機會而已,對於整輪比賽而言,這一場並不重要。

西斯·潘根據孔振東的建議,從開局就用本格森快弧打法從接發球與發球中,利用快速搶攻成功的壓制了加洛斯飄忽的變化。

加洛斯在自己的發球輪,往往憑藉第一板發球的詭異變化,還能夠與西斯·潘的快速搶攻拼一個勢均力敵,可是在接發球輪,就完全沒有機會了。

1:16,1:14,贏下加洛斯,西斯·潘高興的在場上直接跳起來,單手握拳高高指天後,西斯·潘高興的到場邊與孔振東擁抱。

孔振東被西斯·潘抱著快舉起來了,他連忙向本格森教練求助道:“教練,比賽還沒結束呢?這才總比分扳平,在客場就這樣清楚,這樣真的好麼?”

本格森教練卻笑道:“也難怪這小子興奮。論實力,他與加洛斯不相上下,論比賽經驗,他還要弱於對手。因此這場比賽能夠惜敗,就是比較好的預期了,結果你不但指導他贏了球,而且是;0的壓倒性勝利,這在球迷們眼中,他可是比加洛斯強出一個檔次,在聯盟中,至少是前三十名的實力了,你說他怎麼能不高興?”

讓西斯·潘興奮了一陣後,本格森教練還是將他趕到一邊,為孔振東留出準備的時間,畢竟孔振東與佩爾森的對決,才是最後勝敗的關鍵。

孔振東抖抖執拍的右手,小跳著身體,活動著頸椎,讓自己興奮起來。

佩爾森則是緩緩走入場中,整個人顯得格外沉靜,唯一鮮活的反而是手中的乒球。他將乒球在地板上扔落,彈起,如此往復,彷彿在感受的球的彈性與手感。

此時的乒球材質,與新世紀的完全不同,球的彈性強出0%以上。

孔振東凝神盯著佩爾森的手部動作,發現他不是簡單的扔球或者拍球,手部接球的動作,有著小孩子玩溜溜球的旋向地面,又吸入掌中的感覺。

這樣的細節動作,已經體現出佩爾森對乒球彈性的領悟,已經到了全新的境界。

兩人簡單的對拉適應新球後,佩爾森先發五球。

進入比賽狀態,孔振東與佩爾森立馬動靜對調。

孔振東壓低重心,整個身體前傾,雙眼牢牢盯著佩爾森握拍的手腕。

佩爾森則在拍球地面彈起的準備動作中,開始配合步伐。

兩人動靜節奏的瞬間變化,讓現場觀眾氣氛,瞬間繃緊,原本熱鬧的現場,開始慢慢安靜起來。

以前愛搞怪的瑪德琳,也坐到姐姐身邊,專注的盯著賽場,彷彿生怕漏掉孔振東的任何動作細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將乒球快彈地面三次後,佩爾森猛地手腕一翻,變下拋為上拋。

直接高拋發球!

因為佩爾森身高超過187公分,因此他的高拋發球被譽為世界第一高度,姿勢大氣而優美。

球的弧線高,孔振東有充分的準備時間,可是啪的一聲,擊球爆音傳來,球以遠超預估的速度奔襲而來。

原本準備上臺搶攻的孔振東,只能被迫向後快速挑撥,反手一個減力推擋,暫避鋒芒。

孔振東內心的震撼,難以描述。

就在五個月前的巴塞羅那奧運會上,他還曾經指導馬文華,用戰術多變的方式擊敗過應變不及時的佩爾森。

可是場邊觀戰與場上對壘的感覺截然不同,而且孔振東明顯的感覺出來,此時的佩爾森,發球威脅比奧運會時大出許多。

孔振東內心驚詫的同時,佩爾森內心同樣是波濤洶湧。

這小家夥才多大?居然能夠使出橫板的反手減力推擋?

這種帶卸力的推擋對手腕要求相當高,我還只在中國直板運動員手裡見到過,他用橫板是怎麼做到的?

佩爾森頓時收起準備教訓小孩的輕視之心,回球也變得嚴謹起來。

嚴謹起來的佩爾森格外可怕。

前世巔峰期的孔振東號稱球路控制之王,控球弧線與落點神準,王大力則是正手大力爆抽之王,狂暴弧圈帶著摧枯拉朽的力量。而嚴謹起來的佩爾森,球路控制不弱於巔峰期孔振東,大力弧圈更是比肩王大力。

佩爾森線路精準而又衝力極強的正手弧圈,讓孔振東根本不敢近臺反攻。

唯有再次退臺,從中臺退到遠臺。

身高一米七,力量還未大成的孔振東,被迫退臺與一米八七的佩爾森打相持,結果也就是多延續幾拍而已。

孔振東毫無還手之力的丟掉第一分,維多利亞看傻了眼,她急道:“舅舅,預料到振東會輸,但不至於完全接不了球吧?真的沒辦法了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