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乒乓天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9章 如何將你擊敗?【1/3更求追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9章 如何將你擊敗?【1/3更求追訂】

領會到林德是在刻意打快節奏交鋒,這樣他的新一代快弧打法就可以在這種節奏裡如魚得水。

孔振東從接下來的發球輪開始,注重節奏變化。

論節奏控制,前世的孔振東也是世界最頂尖的人之一。

當然,節奏控制需要超強的比賽閱讀能力以及身隨意動的幾乎本能的運動反應。

如今的孔振東還無法達到那樣的境界。

孔振東現在做的就是從發球開始,做到一個變字。

林德一味打快,孔振東是不是拼命打慢就能剋制呢?

當然不是,如果孔振東是削球手或者怪板選手倒是可以。

中國隊在80年代幾次世乒賽擊敗瑞典建立王朝的決賽中,都是派名不見經傳的選手對決林德,並取得勝利。

這些選手有統一的特徵,比如陳新華,就是標準的慢節奏削球手,藤元也是首都隊出身,非常有衝擊力的打法。

他們的打法節奏不是慢就是不穩,打法也非主流,就是這樣的球員,擊敗了巔峰期的林德。

如今的林德在節奏控制與比賽閱讀的能力上更勝十年前,因此哪怕來一個削球手,也不是他的對手了。

更何況一個人追求的比賽節奏,得是合適合自己戰術打法發揮的才行。

林德的快弧打法需要足夠快的攻防節奏,而孔振東呢、他的戰術打法是拖慢節奏就發揮更好麼?

顯然不是,因此為了拖慢而導致自己的打法也受限,那就得不償失了。

而要破壞林德的恆定快節奏,孔振東不需要一位拖慢。只需要節奏變化多端,捉摸不定就行了。

孔振東在五個發球中,第三板是正手則用蓋亭的不講理連續發力快帶,隨著發力的不恆定,不講理打法更是沒有穩定的節奏與力量可言,林德自然也沒法打出快速弧圈體系。

如果第三板是反手,孔振東用得更多的是反切突然變奏,那種彷彿錄像帶快進與倒帶疊加使用的效果,讓林德回球非常的彆扭。

林德的連續快速弧圈,在進攻連續性以及持續的壓迫性上,要優於本格森快弧打法的混合技巧快攻打法。可是這種打法的弊端是過多的依靠快節奏,如果節奏被打亂,連續的弧圈被拆解為一個個單一進攻,那麼連續的弧圈進攻就顯得過於單調,缺乏變化。

孔振東此時糅合各家技術所長的打法優勢體現出來。

他並沒有刻意的加快或者放慢對決節奏,而是時而使用自己的節奏,時而用蓋亭的節奏,時而又是格林卡或者範振東的擊球節奏。

孔振東一板蓋亭式的正手加力快帶後,反手突然間格林卡的暴抽,林德此時卻是相同節奏的正反手快拉切換,第二板擋不住反手的巨力,回球飛出界外。

本格森教練此時終於喜笑顏開道:“最近還想著要找時間將振東的技術打法合併梳理一下,讓他放棄一些不相容的打法技術。可現在看來,用中國話說,真是技多不壓身呀,雖然幾套打法不相容。可是連續打出來,不相容的混亂節奏,恰恰把最喜歡穩定節奏的林德給打懵了。”

孔振東的節奏變化不僅在發球輪可以用,在接發球輪,用不同的技術打法接發球,回球的速度與節奏也不相同,因此在接發球輪也足以佔據主動。

4:6之後,孔振東與林德交換了五輪發球,孔振東每一輪都能搶下三分,不僅成功追平比分,還領先比分來到19:16.

林德雖然落後三分,但是擁有五個發球權。

一向發球中規中矩的林德突然在這個發球做了個旋身,球拍在擊球瞬間,拍型前傾到立起,球的旋轉突變。

林德雖然是快攻打法,可是從來不在發球上玩花招,爭優勢,以前靠的都是第三板開始的正反手弧圈連續進攻。

顯然,在這個關係到球隊命運的發球輪,林德做出了打法的改變。

瑞典除了一直有三駕馬車的稱謂,而在中國,則愛把他們最強的團體成員稱為五虎上將。

五虎上將按成名時間先後是:阿佩阿倫,林德,瓦爾德內爾,佩爾森,皮特·卡爾松。

這五人中,對亞洲,對中國戰績最好的無疑是瓦爾德內爾。

而瓦神與他們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發球的多變以及戰術的巧妙變化。

五虎將原本打法各有千秋,也各自有著自己的驕傲,一般比賽中,他們不會借鑑其他球員的打法技巧。

可在這第一局的最後五球,這關係到精靈隊未來命運的比賽,林德終於放下驕傲,用瓦爾德內爾的發球變化突襲孔振東。

孔振東準備不足,只能反手將球推回去,林德的快節奏連續弧圈終於有了發揮餘地,噼裡啪啦的連續攻,17:19了。

這個球將落後的林德,輸球邊緣的精靈隊都給拉了回來,現場主場球迷,不分老幼,都喊著“埃裡克,埃裡克!FIGHTING!”

林德再次變換發球方式,不過有了準備的孔振東臺內一挑,快速爭奪主動,就算是發球如神的瓦爾德內爾,也不能確保面對孔振東可以沒分必得,被抓發球是常有的事,林德自然也難以避免。

發球被破,比分來到0:17,面臨局點,林德卻打得更加主動,積極搶衝。

關鍵球搶衝,奇蹟與噩運並存,林德搶衝一分後,接著失誤一分,望著大屏幕上1:18的比分,孔爾夫的球迷們只能接受奇蹟並未降臨的事實。

本格森明白,與林德這樣經驗豐富,擊球節奏韻律特別強的對手,用成熟的戰術套路會正中對手下懷,因此局間休息,他只是遞給孔振東一瓶水,然後梳理第一局丟分的幾個明顯急切的球,提點一番。

臨場指揮的教練,有時站在旁觀者清的角度對一些球的提點能夠起到醍醐灌頂的作用,因此並不是孔振東穿越而來,就可以牛逼得不需要教練。

第二局開戰,林德先發五球。

這一局對於精靈隊而言,生死攸關。因此林德從開局階段,就開始模仿瓦爾德內爾的球路變化型打法,同時增強了積極拼搶。

孔振東則繼續以多種打法的速度節奏變化來應對。第一局,孔振東與林德是孔振東的變VS林德的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第二局,林德開始用瓦爾德內爾球路的變VS孔振東節奏的變。

兩人從第一分開始,就打得異常膠著。

進入孔振東發球輪之後,放下包袱的林德,依舊頑強的積極搶攻,雖然不至於逆轉局面,卻讓孔振東的發球輪依舊舉步維艱。

比賽進入白熱化,孔振東與林德一分一分的咬著,現場觀眾的氣氛也被調動到極致。

孔爾夫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因此這次到客場看球的狼獾隊球迷少了許多。

可是維多利亞與瑪德琳,跟著現場兩三百狼獾隊球迷一起吶喊助威,聲勢不在精靈隊主場球迷之下。

兩人輪流發五球,比分始終沒拉開,孔振東結束最後一輪五個發球的時候,雙方比分來到驚人的0:0。

瑪德琳擔憂的手心出汗她嘀咕道:“拼了這麼久,怎麼這時候兩分決勝?虧大了!”

維多利亞明白瑪德琳的意思,可她附和的心情都沒有,依舊目不轉睛的盯著比賽。

乒球比賽進入0平之後,需要有一方連贏兩球,才算贏下一局,這是為了避免運氣球的相當公平的賽制。

瑪德琳卻在此時說虧大了,她指的是發球權的問題。

0平之後的發球權,每人一球輪轉,發球順序與這一局開局相同。

也就是說,林德先發一球,然後孔振東發一球。

在兩分決勝的時刻,誰先發球,這個進攻主動權,特別在小球階段,前三板優勢明顯的時代,這個發球權是個巨大的優勢。

往往先發球的一方,透過進攻順利拿下後,接下來接發球的一球就會給對方造成巨大壓力,拿下的可能就會大增。

狼獾隊的本格森與西斯·潘等人也皺眉盯著這兩球。作為被動一方,本格森等人只能默默祈禱孔振東穩住。

林德早年有過打不好關鍵球,0平就崩潰的經歷。可正因為當年的不成熟,林德後來才會更加刻苦的練習0平關鍵球的爭奪。

此時的他,心靜如水。半高拋發球,球拍發球時,往前側推。

孔振東此時沒有如教練與隊友們期盼的那樣穩住,更沒有像林德那樣心靜如水。

他此時的戰術選擇是:搶快!

沒錯,在被林德的超級快節奏壓抑了一局多,林德都開始打變化與關鍵球求穩的時刻,孔振東卻在接發球的瞬間,陡然爆喝。

孔振東的打快,不是簡單的擊球加力,增快球速,而是從腳步移動,到引拍發力,到身體協調前縱,每一個環節都在瞬間提速。

砰的一板,孔振東快抽林德反手。

林德內心真是有大罵一場的慾望。我快節奏打得那麼行雲流水,你盡情破壞,現在到了最後兩分決定這場比賽,決定這輪勝負與精靈隊命運的時刻,你突然用我的打快?

孔振東的快節奏擊球選擇,無論是擊球動作上,還是心理上,都是對林德的巨大衝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