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乒乓天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3章 乒壇‘德羅巴’的咆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3章 乒壇‘德羅巴’的咆哮

5月19日晚上七點,客場作戰的馬爾默烏鴉隊開始從球員通道進入賽場。

作為聯賽最後一輪決定聯賽冠軍歸屬的關鍵一場,狼獾隊主場在原有加座的情況下,再次擠出空間了,增加了五百多座位。

因為韓裔媒體最近的熱炒,烏鴉隊主將劉南魁被描繪成決定聯賽冠軍的關鍵人物,因此現場增加了很多韓裔球迷支援烏鴉隊,這讓原本勢單力孤的烏鴉隊球迷壯大了不少。

不少南韓球迷,手上敲著棒子,有節奏的喊著“南魁,加油!”,“南魁,必勝!”還有球迷在球場的上方懸掛著劉南魁必勝的橫幅。

中國國家隊的主力隊員與教練組主要成員,都被孔振東安排了球場南面中央靠前的位置。

目前積分第一,等著這場比賽結果決定是否奪冠的滑雪人隊,以及瑞典乒超聯賽的官員們都坐在球場北面的核心位置。

聯賽官方也覺得今年的冠軍頒獎很省事,反正兩支球隊共用一個主場,待會根據結果直接在這裡頒獎就行了。

不像往年,要是聯賽最後一輪,幾個城市的賽果同時影響最終的冠軍歸屬,那麼聯賽官方就得派出幾批人馬,分別趕往不同城市守候冠軍的誕生。

七點二十分,狼獾隊與烏鴉隊一同提交了前三場對決的名單。

名單剛一顯示在中央大屏上,南韓球迷們就彷彿打了雞血般嚎叫起來。

第一場,狼獾隊西斯·潘對決烏鴉隊主將劉南魁。

南韓球迷們不但在自己的圈子裡自嗨,也拼命影響著周邊的狼獾隊球迷,告訴他們劉南魁是一個多麼偉大的球員,而西斯·潘將被虐得多麼慘。

孔振東雖然內心也別著滅掉南韓隊的怒火,不過坐在球場邊,迴歸到技術層面,他格外關注這場比賽。

劉南魁雖然在二十一世紀球迷圈裡被提及較少,可是他的身份格外特殊。

他是1988年乒乓球進入奧運會後的第一屆男單冠軍。

這個含金量非常非常高。

首先,不僅是中國人,其實世界體壇都很注重第一個取得某某成就的人。比如第一個百米跑進十秒的人,比如第一個登上珠峰的人。

相同的成就,後面也有人取得,甚至取得更快,但是人們永遠記得第一個。

另一方面,奧運作為八九十年代的第一指標,影響著世界所有的運動員。八十年代許多乒乓球絕頂高手,都是以打一屆奧運會作為支撐自己職業生涯前行的動力。

到了1988年,第一屆奧運會,包括中國江嘉良,瑞典阿佩阿倫,南斯拉夫的舒爾貝克等老將,都是在職業生涯末期,拼進最後的熱血,爭奪奧運會的第一枚王者金牌。

1歲的劉南魁成為最終的王者,許多八十年代傲視天下的乒乓英豪們才開始服老,逐步淡出國際比賽的視野。

劉南魁能在諸神燃盡最後光華的奧運會上一舉奪魁,當年的近臺爆衝也是顛覆歐洲逐漸抬頭的實力球體系。

如今五年過去,6歲的劉南魁,已經算是直板老將,但是還沒有到職業生涯的末期,正在技術,心理,體能最協調最巔峰的狀態。

西斯1潘作為今年狼獾隊崛起的二號功臣,出戰勝率已經排進聯賽前十五,放在其他弱隊,也是穩穩的一哥。

這樣的對手,在劉南魁面前,幾乎沒有發揮的餘地。

如果是西斯·潘發球,往往還能打幾板相持,而一旦劉南魁發球,幾乎都在三板內爆衝直接解決戰鬥。

1:1,1:14,兩盤強弱懸殊的血虐,讓本格森與孔振東希望多多見識劉南魁技術打法的願望都落空。

劉南魁的打法本身就是格外提振觀眾士氣的打法,更何況是這種全程無死角的虐殺對手,南韓球迷們的狂呼吶喊更加興奮了,七八百烏鴉隊球迷的聲勢,居然超過了三千多主場球迷。

雖然劉南魁帶給孔振東的衝擊比預想的強烈,但他還是搖搖頭,努力將雜念排出。

東歐力量之王,被後世球迷戲稱為‘乒壇德羅巴’的波蘭格魯巴,可不是三心兩意就能戰勝的對手。

雖然劉南魁沒在場上,但是孔振東登場開始做預備動作後,南韓球迷立刻噓聲大作。

觀眾席中王滔不滿的道:“這些南韓棒子太過分了,真以為這是他們主場呀?劉南魁還沒成世界第一呢?”

米興邦卻淡然笑道:“以後南韓主場舉辦的比賽會很多,這樣的場面也是對振東的考驗吧,關鍵是格魯巴的打法是熱血暴力型的,特別容易調動觀眾情緒,振東能否應付得好,還很難說。”

第一局比賽開始,孔振東先發五球,第一球就發反手位短球。

格魯巴回球之後,孔振東依舊堅決擺短。

觀眾席中尹蕭教練笑道:“這個球處理的很聰明,這就是當初對戰乒乓第一巨人卡利尼茨時使用的戰術,與對方拼臺內短球。”

對西方打法更加瞭解的國家隊力量專項教練李曉東卻皺眉道:“恐怕要遭。格魯巴是波蘭選手,地處東西歐交界處。他的打法也就秉承了東歐細膩型與西歐力量型的特長。我們中國隊以往輸他總是在正手連續拉的力量對抗上,實際上,格魯巴的基本功在歐洲球員裡僅次於南斯拉夫的普裡莫拉茨,作為東歐細膩技術的傳承者,臺內短球,他還真不怕。”

李曉東教練話音未落,格魯巴果然開始臺內挑打反攻。

格魯巴身材高大,原本身材高對於乒乓球並非絕對優勢,反而因為步伐不靈活,反應弧太慢而成為弱勢,可是格魯巴有著東歐舉國體制從小訓練出來的步伐,配上高大的身高,反而具備了臺內應對全臺進攻的防守能力。

孔振東的進攻拿不下,格魯巴的進攻卻能如同擊劍一般刺過來,五個發球,孔振東反而落後一分。

發現臺內球佔不到便宜,孔振東在接下來的五個接發球立馬調整,打起了正手全發力搶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格魯巴雖然相持中比較強悍,可是發球還是如同歐洲大多數隊員一樣綿軟。

孔振東的正手有意識的全臺搶衝,比蓋亭的不發力快帶弧圈球發力還要早,節奏還要快,殺了格魯巴一個措手不及。

格魯巴在五個發球中,一直用的是東歐的細膩技術與孔振東周旋,可惜孔振東的快拉,搶衝連續攻打法,顯然避免基本功相持,每個球都將球路的變化簡單化,只用衝擊力與反應速度得分。

孔振東利用正手接發球搶攻,也在格魯巴發球局搶在三分,雙方回到同一起跑線。

再次進入孔振東發球局,孔振東改變了第一個發球局的細膩變化,在發球中注入更多的前衝之力,將接發球輪的衝擊性打法沿用到這一輪發球,五個發球再次拿下三分。

格魯巴的細膩球與力量球輪番發威,在接下來的發球權輪換中,雖然受衝擊的時候多些,卻也沒有明顯的下風。

幾輪發球輪換之後,孔振東帶著16:14的比分,進入自己最後一次發五球的機會。

狼獾隊的本格森與西斯·潘都身體前傾,關注著賽場的每一個變化。

烏鴉隊劉南魁面上表情有些不屑,可是右手抓著手中的毛巾一緊一鬆的變化著,顯示著他內心遠不像表面那麼雲淡風輕。

中國隊的教練員與主力們此時也停止交流,盯著場面變化。

另一側的滑雪人隊觀戰席,瓦爾德內爾也不再雲淡風輕,而是左手橫過胸前,託著右手,右手則支撐在下巴上關注著比賽。

所有的現場名將都明白,孔振東領先的分並不算什麼優勢,相反這五球能否佔優,將基本決定這場比賽的走勢。

孔振東再次斜線發球,發格魯巴正手長球,準備在對方起球後,用快拉接連續攻結束戰鬥。

吼~球檯對面的格魯巴卻爆發出一聲狂嘯,身體大動作側身,正手直接接發球強拉。

這個兇猛的接球變化,讓孔振東有些措手不及,這股氣勢,轉化為蓬勃而出的力量,孔振東雖然接到這個球,但壓不住弧線,回球出界。

從這個球開始,格魯巴的打法發生根本性變化。

格魯巴身具東歐細膩派與西歐力量派兩種打法特長,來回轉換,打球很有章法,戰術極有藝術感。

可是梁紅截然不同的技術體系,強行切換,美感是很強的,可是連續性與個自的攻擊力,是有一定削弱的。

從這個接發球開始,格魯巴明悟過來,不能再在兩種打法裡來回切換了,這既是兩種組合的變幻莫測,又何嘗不是技術風格的遊移不定?

對於孔振東的快拉與連續攻打法,格魯巴選擇的是純力量猛轟壓制的打法。

格魯巴選擇力量猛攻一條路衝到黑之後,雖然回球變得線路單一許多,但衝擊力與爆炸感卻增強一倍,孔振東相持球連續出界或下網。

在格魯巴的狂嘯加持之下,他的力量型猛轟打法在這個接發球輪打發神威,在這最為重要的五個球裡搶下四分。

這個發球輪,孔振東不僅沒有擴大優勢,反而帶著17:18的劣勢,進入格魯巴的最後發球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