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乒乓天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090章 敏捷訓練先行【求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90章 敏捷訓練先行【求票!】

進入男乒一隊訓練小館之後,孔振東直接跑向尹蕭教練,到了近處,才發現黑河省隊的王飛居然也在這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黑河省隊王飛這次在乒協杯中雖然在八強賽輸給孔振東,但是他的直板反膠被吳靖平教練看中,招入國家一隊。

吳靖平教練最近一直在研究直板反膠打法的突破方向,因此將王飛的基礎專項訓練委託給尹蕭。

國家隊的每個隊員雖然都分配了自己的主管教練,不過一些大型的基礎性的專項訓練,是可以相互代班的。

專項訓練是熟能生巧,融入肌肉記憶的過程,因此已經在二隊練了幾年的劉國棒也同步參與訓練。

要照顧第一次參加國家隊專項訓練的孔振東與王飛,尹蕭教練解釋道:“乒乓球最核心的五要素是速度,力量,旋轉,準度,變化。其中,準度是乒乓意識與多年苦練的結合,變化則是運動員的敏捷天賦,加上善於思考的球商,因此,乒乓球核心五要素的後兩點需要天賦與長時間的苦練,而速度,力量,旋轉則是透過專項訓練來提高。”

稍微看乒乓比賽的人,都知道國內九十年代巔峰的兩人,孔振東和劉國棒,在速度,力量,旋轉上都沒有獨步天下的優勢。

孔振東的成就,更多靠的是對節奏,落點的精準控制與把握,劉國棒則是靠球路與戰術的狡詐多變。

因此,兩人分別切合了乒乓五要素中的精準與變化。

那麼是不是說前三項稀爛,只靠精準與變化也能問鼎世界巔峰呢?

恰恰相反!

孔振東與劉國棒速度旋轉力量不出眾,但比起國際頂尖高手,也不吃虧。

因此,國家隊的訓練,除了王大力這樣身體素質天賦異稟的球員,其他運動員的要求是速度,力量,旋轉比起國外頂尖好手不差,然後各運動員再在準度與變化上尋求自身突破。

如果突破了,就能在國際最頂級運動員中,佔據一席之地,如果沒有突破,至少也是國際一流好手。

尹蕭教練接著說道:“我們最先進行的是靈敏訓練,也就是常說的增強敏捷性。最先訓練敏捷,並不是說敏捷比速度,力量,耐力更重要,而是敏捷必須在身體精神狀態最佳時,先訓練。敏捷更多的訓練大家的反應速度,趣味性較強,運動量不大,也相當於為後面的訓練熱身!好了,現在開始五分鐘的熱身動作,將身體活動開,我們來練敏捷了!”

熱身動作完畢後,尹蕭教練道:“首先訓練觀察反應,看我的手勢,我只解釋一遍。1快速向前跑、後退跑、後轉跑、4急停,現在開始!”

不給孔振東,劉國棒,王飛三人反應時間,尹蕭教練在宣佈完手勢命令後立刻開始快速變換手勢。

這樣的訓練在孔振東上輩子,也有十幾年沒有接觸了,驟然遇上,雖然沒犯錯,卻也手忙腳亂。

九十年代初的省隊訓練,更多的是技術動作基本功的訓練,缺乏系統的靈敏訓練,因此三人中出錯最多的反而是年齡最大的王飛。

這一輪反應訓練,透過眼部神經,調動身體機能,與比賽中盯球后的身體反應很類似,而且高強度的快速變化,也讓他們快速跑動,起到完全開啟運動機能的作用。

一動之後接著一靜,尹蕭教練道:“下面進行手掌翻打訓練。這種遊戲大家平時常玩,我們今天來點新花樣,輪流翻打。每一次翻打都可以打另外兩人中的任意一個,這樣增加難度。”

三人手掌翻打練習,確實比兩人難度翻倍,因為甲做出翻打動作,如果只是打乙,丙卻縮手了,依然判斷丙輸。因此不但要準確判斷對方的翻手是否假動作,還要判斷是否打向自己,實在太難了。

孔振東前世與劉國棒進行過許多次翻手敏捷訓練,對劉國棒的微表情,小動作瞭如指掌。可是在這場訓練中,孔振東必須完全忘卻這些,僅憑藉對手肘手腕運動的預判來反應。

這樣才能起到最好的訓練效果。

三人翻打手掌訓練進行了一刻鍾,因為是高速反應訓練,幾人的手掌都被拍得緋紅。

翻手訓練之後,再次進行動態反應訓練。

尹蕭教練道:“動態反應訓練的方式是顛球追逐,孔振東,你1號,劉國棒號,王飛號。待會聽我報數,喊到那個數字,另外兩人就追逐他。我們在的這一塊四方區域都能跑。我會做記錄,待會集中做俯臥撐。每被抓到一次,加一組八個俯臥撐。跑動中,球離開球拍,加兩組。開始,!”

王飛立刻兔子般竄出去,幾乎同時,孔振東,劉國梁向他追去。

王飛繞著兩個球檯來回閃躲,就在孔振東即將抓到王飛的時候,尹蕭教練喊道:“1!”

我X。孔振東瞬間急停,伸出的手立刻縮回,躲避王飛反抓的同時,還要躲避追身而來的劉國棒。

顛球聽號令追逐也是敏捷反應的必修課,可是一般以兩人來回追逐居多。

這次兩個追捕一個,對於被追捕方的訓練強度,擴大不止一倍。

顛球跑,是乒乓訓練球感的基本功,配合上口令快速反應與追捕中的閃躲,對身體協調性與敏捷反應都是很好的訓練。

進行了一刻鍾的顛球追逐練習後,這輪敏捷反應訓練已經持續了45分鐘。

尹蕭教練道:“乒球訓練,最終還是要落實到擊球上。現在你們三人圍著一個乒臺,快速擊球。孔振東在球檯左側擊球,劉國棒在右側接,王飛站在球網中央。三人每擊一次球,順時針換位一次,擊球要逐漸發力,球速必須越來越快,你們的輪轉速度也必須越來越快。”

三人繞乒球臺轉圈擊球,如果強度不大,就是很休閒的遊戲。可是孔振東擊球後,就得向球檯另一側跑去,劉國棒回球後,也開始跑,王飛站在孔振東擊球位置回劉國棒的球,孔振東得及時落位將球接回來。

也就是說,孔振東三人都必須在一個回合的時間裡,到球檯另一側成功擊球。

這樣的訓練不是一輪就算了,而是要高強度的訓練十五分鍾。

高速跑動中的接球,回球落點千奇百怪,因此非常好的訓練了三人複雜環境下的快速處理球能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