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從1995開始的娛樂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二章 輿論帶來的流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二章 輿論帶來的流量

“哎呦,大歌星終於肯給我們這些無名之輩打電話了….”

“你也看了報紙?呵呵,說起來還是蹭了你的名氣,要不然那些報紙記者怎麼會採訪我們無名之輩….”

“難道我們說得不是事實?我們組樂隊的時候你可沒有創作了一首能聽的歌曲…”

“我們就是嫉妒了,怎麼了,是想報復我們?虧我們一直把你當兄弟,明明有這麼出色的創作能力,就是不肯帶上我們….”

最後幾乎在對面憤怒的咆哮中,劉浩重重冷哼了一聲,這才掛掉了電話。

這些高中樂隊的同學,雖然劉浩現在不怎麼聯絡了,關係是漸漸疏遠,但是在今年過年回老家的時候劉浩還是打過電話問候的。

那個時候劉浩只在京城出了一首春節單曲,名氣還沒有現在這麼大,當時在電話裡問候的時候,這些樂隊的同學還是一團和氣,甚至他們還友善的對劉浩的成功祝賀了一番。

但是當劉浩發行了首專之後火爆全國,當他們發現劉浩首專裡的歌曲都是劉浩自己作詞作曲創作的,心態立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嫉妒帶來的心理不平衡讓他們開始不停埋怨,慢慢扭曲演變成對劉浩的記恨。

然後別有用心的記者在進行釣魚採訪,他們頭腦一熱就什麼話都說出來。

劉浩現在有點明白為什麼很多樂隊成員最後會鬧得不歡而散。

反正以後和他們也沒有什麼交集,也談不上這是來自好友的背叛背刺,他們說得也基本算是事實,沒有說什麼誇張的話,所以劉浩只在電話裡冷哼警告之後,也沒想過再進行什麼報復。

因為實際上這件事給劉浩也帶來不了什麼傷害。

劉浩首張專輯爆火之後,質疑劉浩抄襲或者請人創作的聲音一直存在,畢竟劉浩首張專輯的歌曲風格太多變了,很難相信是出自一個年輕人之手。

但是這種新聞基本就是蹭熱度的,因為根本就拿不出什麼實質性的證據來,大多數唱片行業人也只認為劉浩是一個另類的天才而已。

這次劉浩覺得也是差不多的情況,但是這次事情沒有像往常一樣冷卻下去,反而愈演愈烈,搞得好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真覺得若有其事一樣。

很明顯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先是讓這個無名歌手在港城接受採訪,再讓內地的媒體爭相報道,熱度不停讓事情持續發酵,再用些其他的事情關聯間接佐證,即使假的事情都好像搞得像是真的。

暗中操縱這事的人是個輿論高手。

“你對這件事情怎麼看?”劉浩沉思了片刻突然開口問道。

“我肯定是相信你沒有抄襲的,”陳富陽回答,“都是業內人士,歌曲抄襲的標準都很清楚,這幾段相似的音符根本就達不到抄襲的標準…”

“就算是達到了抄襲的標準,也不是我抄襲他,而是他抄襲我!”劉浩自信滿滿的接著道。

“嗯?”陳富陽有些詫異。

“這人不是說他的歌曲是去年九月份創作的嗎?其實呢,我的《小幸運》在我上高中的時候就創作了,高中的最後一天我還彈唱過這首歌的,當時很多人都聽到過,這不難找到人證…”

“更重要的一點,在去年六月份的時候,我就將這首歌曲版權在相關部門註冊登記了,所以說我抄襲肯定是無稽之談。”

“六月份你就進行歌曲版權註冊了?你可真是謹慎啊,”聽到劉浩的解釋陳富陽一臉驚喜,“只要我們去相關部門調取你的歌曲版權註冊證明,這件事就能完美解決了?”

劉浩點了點頭表示事情就是這樣。

“事情恐怕沒有這麼簡單。”陳富陽沉思了片刻突然搖了搖頭說道。

劉浩疑惑,“這事難道還能有其他的波折?”

“我倒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覺得這事恐怕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陳富陽繼續做思索樣,給出了他的解釋,“不說你的歌曲比他註冊早,就光憑藉這表面幾段相似的音符根本就達不到抄襲的標準,我們知道這個道理,難道暗地裡操縱這件事的人會不瞭解這個嗎?”

歌曲抄襲鑑定是件很麻煩的事情,很多音樂人也知道抄襲的標準在哪裡,在哪個界限內就不算抄襲,要不然後世也不會有那麼多音樂裁縫,東抄抄西剪剪,改幾個音符升個調就“創作”一首歌曲了。

見劉浩也陷入思考,陳富陽繼續道,“雖然存在一些爭議,既然達不到抄襲標準,即使我們不做任何解釋,也會有媒體為了流量給我們做科普解釋的,這件事對我們的影響其實也很有限,最多利用輿論的力量,給這個歌手打抱不平而已。”

“但是從現在來看,這件事造成的輿論影響,很明顯是暗地裡操縱的人花費了大力氣大做文章,我很清楚這裡面會動用大量資源人脈關系,要不然也達不到現在這樣的效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果僅是以此來針對我們,這付出和回報就完全不成正比了,還不如用其他的事情效果更好些。”

“既然能採訪到你的高中樂隊的同學,那就說明操縱這事的人在做這些事情肯定對你做過調查的,甚至很有可能知道你在高中就創作了這首歌曲....”

“這按照你的說法,這人如果是知道了我在之前就創作了這首歌曲,他們就很可能猜到我們面對這事會使用的反制手段?”劉浩邊思考的時候邊問道。

“不排除這種可能。”

“那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到底是為什麼,如此大費周章?”劉浩更加疑惑了。

“輿論,爭議,流量....”陳富陽嘴裡小聲嘀咕著幾個詞,突然見恍然大悟,連忙給自己的助力打了電話。

很快那邊就打電話過來給了反饋資訊,然後陳富陽笑著對劉浩說道,“果然和我設想的一樣,利用輿論帶來爭議話題,然後製造流量,你新專輯的銷量在這段時間有很明顯的提升啊。”

“這還是真是讓人意外啊!”劉浩恍然大悟的感慨了一句,彷彿是被人上了一課一般。